第58章 府學

bookmark

PS:看《明末傳奇》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正月二十五,鄭勳睿不得不結束了訓練,他必須要到府學去上課了。

接近十天的訓練,讓鄭勳睿苦不堪言,只能夠是咬牙堅持,要說洪家堡的八百青壯,身體都比他好很多,人家是常年習武的,就連這些人都累的每天就剩下睡覺了,更不要說他這個書生了,不過他咬牙跟着大家訓練,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就算是有人偶爾說幾句怨言,也會遭受其他人的訓斥,人家鄭公子都跟着訓練,還有什麼話說。

楊賀、鄭錦宏、洪欣濤、洪欣貴和洪欣瑜等人更加辛苦,他們組織和參加訓練不說,還要抽出時間來琢磨招式,楊賀是軍人,知道戰場上需要什麼樣的殺敵本領,他們之間的切磋,每天都要進行,而且要將這些招式進一步提煉,去掉那些花哨的招式,歸納簡單實用的招式,接下來讓所有人練習。

練習之中也能夠總結歸納招式,看看什麼樣的招式能夠更快更好的擊倒對手。

這樣的練習是非常難得的,也是鄭勳睿高度重視的,儘管訓練辛苦,可是他還是硬撐着和衆人一起歸納招式,詳細的記載下來,作爲日後訓練的必備課。

到底是習武之人,明白歸納招數的重要性,不到十天的時間,就總結出來了十二招。

靈機一動的鄭勳睿,將這十二招歸納爲洪拳十二橋。

從這個時候開始,洪拳十二橋成爲所有人必須熟悉和嫺熟運用的招數,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卒。日後的大軍,也依靠洪拳十二橋的招數,殺得對手魂飛喪膽。

陪着鄭勳睿到府學去的,改成了洪欣瑜,至於說鄭錦宏,重點的任務在於配合楊賀,對八百壯士進行訓練,自身也要參加訓練,洪欣濤和洪欣貴也要參與訓練。

兩人一人一匹阿拉伯馬,從谷裡鎮家中到應天府府學,半個時辰的時間就足夠了。

府學分爲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生員,府試高中的生員在這裡參加學習,準備參加八月份的鄉試,另外一個層次是士大夫家中的子弟,他們在這裡學習的目的是參加府試。

兩個層次的待遇也不一樣,生員參加學習,所有費用都是官府承擔,士大夫家中子弟參加學習,費用自行承擔。

應天府府學授課之人,被稱之爲儒學教授,從九品的官階,儒學教授之下的訓導,同樣是不入流的,沒有任何的品階。

不過沒有人會小看儒學教授,儘管品階很低,屬於所有品階之中最低的,殊不知朝廷之中的中級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和東閣大學士,這些個職位也不過是正五品,但想成爲內閣大臣,必須成爲其中之一的大學士,其中內閣首輔就是中級殿大學士,因爲這代表了你的學識。

文人治理的國家,對學識是非常看重的。

鄭勳睿實在不想去府學學習,其實這樣的學習,學不到太多的東西,儒學教授和當初的教諭先生一樣,都是拿着書本,搖頭晃腦念得非常投入,諸多的生員之所以去學習,看重的還是相互之間的交流。

官辦的府學、州學和縣學,儘管得到了衆多讀書人的認可,但教學模式是僵化的,也是無法突破的,可東林書院、應社和復社就不一樣了,授課的時候,要詳細講解,還允許聽課之人提出來問題,同時專門組織大家討論,這種靈活的教學模式,很快得到讀書人的認可,也就爲東林書院等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要不是順天府尹劉宗周特別提出要求,他纔不會去,成爲稟生之後,每月的祿米都是鄭凱華幫忙去領取的,每月六斛糧食,摺合一百二十斤,都是一些陳舊的大米,甚至發黴了,他根本就看不上,鄭凱華剛開始還拿回家,後來乾脆領取祿米之後,直接給了佃戶。

其實要求他到府學去,說到底無非是他將來金榜題名了,還能夠記得在府學學習,記得這裡的老師,這在朋黨林立的大明朝廷,是非常重要的,意味着首先就給他劃分出來身份了,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都必須尊師,在政治上靠攏,行爲上靠近,抱成一團,唯有這樣,朋黨纔有真正的發展基礎。

一大早,鄭勳睿和洪欣瑜就出發了。

府學上學的時間不長,每日辰時開始,午時就結束了,下午的時間自由安排。

鄭勳睿的事情很多,他甚至不打算在外面吃飯,上課結束之後,就回到家中,八百壯士的訓練他放心不下,春耕的事情也需要督促,再說建房也進入到尾聲了。

一切都在慢慢起步,按照鄭勳睿的計劃超前發展,他穿越到崇禎年間一年多時間了,經歷了崇禎元年和二年,如今走入了崇禎三年,更多的大事情將陸續出現,可這個時候的他還非常的弱小,就如同地下的種子,剛剛開始萌芽。

卯時三刻,鄭勳睿抵達府學。

開學的日子,諸多的學子很早就到府學來了。

這幫學子中間,鄭勳睿幾乎不認識什麼人,畢竟他是以縣試案首的身份,才直接參加府試的,此次參加府學學習的有兩百多生員,按照府學的規定,連續兩次鄉試落榜的生員,不得到府學學習了,不過這些生員可以繼續參加鄉試,這樣就預示着八月份的鄉試,應天府參加的人遠不止兩百來人。

鄭勳睿的名氣雖然很大,可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長相,加上他是江寧縣的稟生,和他一起參加縣試的童生,明年纔有資格參加府試,這也讓他避免了很多的麻煩。

兩個月的遊歷,加上近十天的訓練,讓鄭勳睿看上去很是精幹,身上少了一些讀書人的味道,也顯得更加的成熟,儘管他是最爲年輕的,也沒有引發太多人的注意。

鄭勳睿也刻意的迴避,府學的門打開之後,他將應天府的信札交給了守候在門口的訓導,在訓導驚奇的眼神注視之下,迅速牽着馬來到後院。

鄭勳睿是插班生,年前沒有來學習,故而座位只能夠在最後面。

和他情況一樣的學子也是存在的,特別是那些早就成爲生員的學子,還有半年時間就要參加鄉試,這個時候到府學學習,和衆人能夠交流一下也是好的。

剛剛坐好,儒學教授就進入到學堂了。

偌大的學堂裡面,坐着兩百來人,儒學教授不可能關注每一個人,再說刻板的儒學教授,也不會刻意的關注某一個人,按說尚在正月,儒學教授至少可以問候一下諸多的學子,說說新年好之類的話語,可惜這樣的情況不存在。

儒學教授沒有多餘的話語,拿出了書本,就開始誦讀文章了。

諸多的學子早就翻開了書本,在上面做着記號。

儒學教授足足唸了半個時辰的文章,抑揚頓挫,時不時的搖晃腦袋,看樣子是深入其中了,可惜下面的學子可沒有那麼好的耐性,尚在正月,不知道多少學子還沒有從春節的氛圍之中拔出來,不少學子顯得心不在焉。

鄭勳睿看的只想搖頭。

儒學教授的學問其實是深厚的,看一個讀書人的學識如何,就看他念文章的水平,能夠抑揚頓挫念出來,不停頓,斷句準確,水平就很不一般,何況儒學教授一口氣唸了半個時辰。

若是組織學子討論,儒學教授也一定能夠提出來很多令人叫絕的觀點,而且讓諸多的學子心服口服,進而崇拜儒學教授,可儒學教授不能夠這樣做,他是朝廷的官員,一切都要按照朝廷的要求做,隨意的討論是絕對不能夠做的,那樣要是說到一些敏感的話題,要是學子隨意的評論朝政,儒學教授無法回答。

所有儒學教授只能夠按照固定的模式授課,不要說儒學教授,就連最下面縣學的教諭,都是按照這樣的方式授課的。

這讓府學、州學和縣學,成爲了學子心目之中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本來以爲儒學教授唸了半個時辰的文章之後,會停頓一下的,至少讓諸多的學子休息調整一下,誰知道這個時候,這位儒學教授翻開了另外的一篇文章,繼續開始唸了。

就連鄭勳睿都頂不住了。

畢竟這段時間太辛苦,腦海裡想到的事情太多了,疲倦是很自然的事情。

瞌睡慢慢上來了,看看前面,已經有不少人用手撐起了下巴,那些都是打瞌睡的學子。

鄭勳睿也撐起了下巴,他的體質,在這些學子之中,應該是最爲突出的,所以說他打瞌睡的本事更強,不會讓外人看出來,加之坐在後面的角落裡面,更是不會引起他人的關注。

儒學教授停止唸書的時候,鄭勳睿也準確的醒了。

“老夫看你們心不在焉,還在想着家中的酒宴吧,八月就是鄉試,你們若是還想着過節,如何在鄉試之中有突出表現,好了,今日已經上課一個時辰時間,老夫不留你們了,各自散去,明日準時上課。”(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衆號!)

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335章 洪門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23章 秦淮河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982章 戰遼河(4)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981章 戰遼河(3)第926章 權鬥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232章 曹馳歸順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335章 洪門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376章 平衡術第307章 果斷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321章 幫丁第233章 規矩第86章 必須改變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66章 發榜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271章 慘敗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365章 伏筆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章 黑子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356章 穩妥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805章 強力推進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726章 天妒英才(2)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646章 微服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80章 人之本性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403章 桃花運第237章 反間計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240章 慘烈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73章 戒急用忍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501章 袖手旁觀?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8章 縣學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365章 伏筆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
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335章 洪門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23章 秦淮河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982章 戰遼河(4)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981章 戰遼河(3)第926章 權鬥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232章 曹馳歸順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335章 洪門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376章 平衡術第307章 果斷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321章 幫丁第233章 規矩第86章 必須改變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66章 發榜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271章 慘敗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365章 伏筆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章 黑子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356章 穩妥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805章 強力推進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726章 天妒英才(2)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646章 微服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80章 人之本性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403章 桃花運第237章 反間計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240章 慘烈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73章 戒急用忍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501章 袖手旁觀?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8章 縣學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365章 伏筆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