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

大明朝廷和南直隸發生的諸多事情,被段宗奎源源不斷的稟報給范文程,這讓范文程欣喜若狂,大明朝廷終於出現內訌了,想來崇禎皇帝與鄭勳睿之間的矛盾,不要多長時間就能夠爆發了,范文程爲自身的安排感覺到高興,也更加的信任段宗奎,到了這個時候,他的想法出現了微妙的變換,不再將段宗奎當作可以賣出去的棋子。

段宗奎能夠在一年時間之內,就與周奎和田弘遇套上關係,成爲兩人特別信任的人,這已經實實在在說明其能力是很不錯的,結合段宗奎能夠在遼東做生意,來去自如,范文程就更加相信段宗奎的能力了,這樣的人必須要重用,來刺探大明更多的情報。

范文程已經要求段宗奎轉移重點的目標,一方面關注崇禎皇帝如何對付鄭勳睿,一方面關注大明朝廷做出的諸多決定,他相信段宗奎能夠從周奎和田弘遇那裡瞭解到。

范文程將段宗奎所有稟報的情報,全部進行過仔細的整理,一一承奏給皇太極。

與范文程想法不一樣的是,皇太極雖然對大明朝廷發生內訌感覺到高興,但還遠沒有到放心的地步,血與火之中成長起來的皇太極,看重的是實力,大明的崇禎皇帝,若是手中沒有了實力,那就什麼都不是,漢朝末年的漢獻帝,就是最好的證明。

鄭勳睿手裡有鄭家軍,強悍的鄭家軍就是鄭勳睿最大的依靠,如此情況之下,就算是大明朝廷大聲內訌,倒下的不過是一些讀書人和大臣,對於鄭家軍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從鄭勳睿的身上,皇太極同樣想到了大清國的實際。

滿八旗並非在皇太極完全的掌控之中。

正黃旗和鑲黃旗是不用擔心的,皇太極就是旗主,但目前也存在隱憂,那就是作爲上三旗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因爲在滿八旗之中地位的不一樣,很少參與到征戰廝殺之中了,戰鬥力值得擔憂,皇太極曾經親率大軍征伐朝鮮。那一滿八旗的戰鬥有所體現,正藍旗和正白旗的戰鬥力是最強的。

正藍旗同樣是上三旗,旗主豪格是皇太極的兒子,這也不用過於的擔憂。

問題就是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和鑲紅旗。

正白旗旗主多爾袞,在大清國的威望越來越高。隱隱成爲皇太極之下的第一人,正白旗的戰鬥力也得到了衆人的公認,鑲白旗雖說曾經遭遇到鄭家軍毀滅性的打擊,可這幾年慢慢的休養生息,也開始壯大起來了,至於說正紅旗的代善,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更是皇太極重點監控的對象,鑲紅旗的嶽託和阿濟格,兩人內心究竟偏向於誰。那是說不準的事情。

鑲藍旗的濟爾哈朗倒是完全可以放心,濟爾哈朗做事情穩重,有着自身的見解,對於皇太極是忠貞不二的。

皇太極身爲大清國的皇上,對於滿八旗沒有絕對的控制優勢,他能夠掌控的是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和鑲藍旗,難以掌控的是正白旗、鑲白旗和鑲紅旗,搖擺不定的有正紅旗。

連續幾次征伐的失敗,或者說無果而終,對於皇太極的聲譽也是有衝擊的。特別是建立大清國稱帝以來,幾乎沒有值得炫耀的戰鬥,如此情況之下,滿人權貴出現非議和波動。也在情理之中。

大清國以武力來衡量個人的實力,這一點從努爾哈赤的時代就開始了,當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經歷無數次的廝殺,逐漸擴大了後金佔據的地盤,自身的力量也越來越強大。這種通過廝殺和壯大自身實力得到的權力,也需要依靠實力來穩固。

皇太極無法改變滿人權貴這種認識,他若不是直接掌控正黃旗和鑲黃旗,有着最強的實力,也不可能順利成爲後金的大汗,更不可能登上大清國皇上的寶座。

范文程的做法不能夠說是錯誤的,但那多是漢人處理事情的辦法,想想大明王朝已經屹立三百餘年,皇帝有着絕對的權威,那樣當然能夠掌控朝政,可大清國的請不一樣了,成立不過短短几年的時間,皇太極尚未絕對的權威,或者說與大明的崇禎皇帝比起來,缺乏理所當然的底氣。

所以皇太極的重點,沒有放在大明朝廷內訌上面,他想到的是增強自身的實力,想到的是增強大清國的實力。

瀋陽皇宮,大政殿。

皇太極坐在上首,濟爾哈朗坐在下首。

這樣的場景,就是商量機密大事的前奏,皇太極最爲信任的就是濟爾哈朗,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兒子豪格,豪格脾氣直爽,同時也暴躁,嘴上難以把住,有些話恐怕會忍不住傳揚出去,濟爾哈朗冷靜沉穩,不會泄漏任何的機密。

“濟爾哈朗,朕想成立蒙八旗和漢八旗。”

皇太極開門見山,和濟爾哈朗商議大事情,他不需要遮掩。

濟爾哈朗當然知道皇太極當前的處境,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等人都心存不滿,儘管三人都敗給了鄭家軍,其中的阿濟格甚至被鄭家軍生擒,可他們最終將這一切都歸咎到皇太極的運籌和指揮上面,甚至隱隱透露出來皇太極成立大清國、登基成爲皇上,就是這一切失敗的源頭,皇太極沒有能夠審時度勢,過於着急想當皇帝,惹怒了上天。

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三人是親兄弟,一旦遇見大事情,三人肯定是一條心。

代善的態度是模糊的,儘管服從皇太極的權威。

大清國的五大親王,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其中有三人對皇太極不一定特別忠心,這樣的情形肯定是危險的。

多爾袞掌控正白旗,多鐸掌控鑲白旗,阿濟格基本掌控鑲紅旗,滿八旗之中的三旗難以徹底掌控,如此的情形之下,皇太極肯定是寢食難安的。

成立蒙八旗和漢八旗,在皇太極的完全掌控之下,皇太極的實力必將大增。

“皇上,臣以爲成立蒙八旗和漢八旗完全有必要,臣有一個建議。”

“嗯,說說你的想法和建議。”

“蒙八旗以科爾沁部落爲主,漢八旗以滿八旗之中的正黃旗和鑲紅旗抽調漢人軍士爲主。”

濟爾哈朗一語中的,其忠心顯露無遺。

蒙古科爾沁部落與皇太極有着聯姻的關係,當年皇太極創建大清國,登上皇帝的寶座,科爾沁部落是極力支持的,而且聯合草原其他的部落,一致擁戴,成立的蒙八旗以科爾沁部落爲主,這就能夠保證皇太極真正的掌控蒙八旗。

至於說漢八旗,旗主主要從滿八旗之中的正黃旗和鑲黃旗產生,這更是預示皇太極能夠徹底的掌控漢八旗。

如此大清國的武力對比將發生巨大的變化,皇太極掌控滿八旗之中的四旗,掌控蒙八旗和漢八旗,其地位將無法撼動,就算是某些滿人權貴不滿,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皇太極卻是微微搖頭。

“濟爾哈朗,你的意思朕明白,可這樣做,很有可能導致滿人的分裂,朕不能夠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蒙八旗以科爾沁部落爲主,這一點想必衆人提不出來什麼異議,畢竟科爾沁部落的戰鬥力是擺在眼前的,但漢八旗全部抽調正黃旗和鑲紅旗的將士出任旗主,恐怕會引發很大的爭議,朕必須要維持平衡啊。”

濟爾哈朗的眼神很是堅定。

“皇上,臣不是這樣看的,臣的意思,並非說漢八旗的旗主全部都出自於正黃旗和鑲黃旗,當然可以從其他各旗之中抽調,臣覺得擔任漢八旗的旗主,不一定非要是漢人,滿人亦可以出任,如此皇上就能夠從容選擇了。”

皇太極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濟爾哈朗,你的意思朕明白了,成立蒙八旗和漢八旗,是我大清國最爲重大的事宜,漢軍亦遭遇慘敗,恭順王孔有德以及懷順王尚可喜悉數殞命,僅僅剩下了智順王尚可喜,他們麾下的軍隊,戰鬥力隨不是很強,但人數上面還是有優勢,朕看這些漢兵全部都編入到漢八旗之中,此外漢八旗的人數方面也可以放開,不需要嚴格的限制。”

“我大清國的滿人,與漢人和蒙古人,總是不能夠很好的融合,這是朕最爲擔心的地方,成立蒙八旗和漢八旗,也能夠提高蒙古人和漢人的地位,這樣他們才能夠真正的爲我大清國拼死效命。”

“大清國正處於關鍵的時刻,主要的威脅來自於大明朝廷,但蒙古部落的動靜也不能夠小視,鄂爾多斯部落、土默特部落等等,與大明的互市已經進行了多年,他們對於大清國是不會臣服的,朕成立蒙八旗,就是想要讓他們看看,是不是能夠主動的歸順大清。”

“范文程所做的事宜,效果還是有的,大明朝廷出現了內亂,這對於我們大清國來說,是很好的事情,但朕不能夠依靠大明朝廷的內訌來決定一切,增強自身的實力、讓大清國更加的穩定、更加的強大,纔是根本的辦法。”(。)

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30章 府試第651章 露崢嶸第503章 監軍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779章 閃電戰(9)第323章 突破口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400章 抽絲剝繭第805章 強力推進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98章 會試會元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110章 籌備婚事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233章 規矩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379章 議和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8章 縣學第559章 青縣第265章 亂攤子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23章 秦淮河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182章 大度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362章 撤兵第852章 山傾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272章 老回回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86章 必須改變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989章 遲到的統一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796章 心願第220章 彈劾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134章 震懾第640章 留一手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
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30章 府試第651章 露崢嶸第503章 監軍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779章 閃電戰(9)第323章 突破口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400章 抽絲剝繭第805章 強力推進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98章 會試會元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110章 籌備婚事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233章 規矩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379章 議和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8章 縣學第559章 青縣第265章 亂攤子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23章 秦淮河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182章 大度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362章 撤兵第852章 山傾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272章 老回回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86章 必須改變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989章 遲到的統一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796章 心願第220章 彈劾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134章 震懾第640章 留一手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