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凝聚力

bookmark

六月初,鄭勳睿回到了淮安,此次征伐的時間不長,前後也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馬上就要到秋收季節,鄭勳睿這個時候回來,時間也算是合適,每年秋收季節,也是總督府徵收漕糧的關鍵時期,按照朝廷的規矩,這個時候漕運總督必須是親自督陣的。~,

不過鄭勳睿不需要操心那麼多,漕運的事宜,他已經進行了規範,總督府的每一個官吏,職責都是明確的,這徵收漕糧的事宜,以前因爲有火耗,有多徵收的糧食,官吏可以從中獲取大量好處,所以人人都盯着,如今這一切全部都不存在了,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規矩,而且漕運總督府有專門的名冊,這都是各級官府稟報上來的,遭遇災荒或者是家境特別貧寒的農戶,經過官吏覈查屬實,不僅不繳納漕糧,官府還有予以一定的補貼,讓其能夠生活。

催督參政馬士英和理漕參政史可法這個時候是最爲忙碌的,馬士英直接負責徵收漕糧的事宜,史可法必須協助馬士英負責徵收漕糧的事宜,這徵收漕糧的事宜,重點是各級官府負責的,但總督府必須要監督,主要的責任也是在總督府,也就是說,若是漕糧不能夠徵收齊,直接負責的就是馬士英和史可法等人。

所以秋收季節在即,鄭勳睿倒是顯得很輕鬆,馬士英和史可法則是異常的忙碌,奔波於淮北以及大運河沿途各地,督促官府完成漕糧的徵收任務。

鄭勳睿出任漕運總督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將淮北諸地治理的很好,畢竟他兼任四府三州的巡撫,但也有他力不能及的地方,那就是大運河其他需要徵收漕糧的地方。包括南京和杭州等地,這些地方徵收漕糧的陋習還是普遍存在,唯一出現變化的是碼頭,因爲碼頭是洪門牢牢控制的,各地的漕幫已經被總督府全部剿滅。

這裡面矛盾自然就出現了,各地官府和官吏。想着能夠從漕運之中獲取大量的好處,可碼頭上的事宜,悉數都被洪門控制,其實也就是總督府控制,雖說鄭勳睿是太子少保、戶部尚書、右都御史,但山高皇帝遠,距離淮安太遠的地方,鄭勳睿無法插手。

故而一些衝突也會出現,並且在碼頭上面出現。多是當地的混混無賴與洪門之間的衝突,其實混混無賴背後就是當地官府暗地裡的支持,鄭勳睿對這些事情心知肚明,他要求洪門毫不留情的打壓當地的混混無賴,只要敢在碼頭上鬧事,那就毫不客氣的收拾,至於說當地官府出面解決爭端,就由鄭勳睿直接出面應對。

鄭勳睿右都御史的官職。令很多的地方官吏畏懼,擁有這個職銜。鄭勳睿可以直接彈劾甚至是處理五品以下的官員,儘管以前這個權力限定在淮北,但鄭勳睿利用在京城的關係,取得了張鳳翼和楊一鵬等人的支持,將彈劾的權力擴大至京杭大運河所經過的全部碼頭,內閣在邸報之中也專門提到了這件事情。

鄭勳睿出任漕運總督以來。有力保證了漕運的順暢,北方對漕運的倚重是巨大的,不客氣的說,若是漕運崩潰,北直隸的府州縣官衙都是難以維繫的。北方很快就會出現大亂子,因爲漕運的順暢,北方糧食的供給充足,京城也感受到這一點,故而對於鄭勳睿權力的擴大,朝廷之中某些人儘管不滿意,也只能夠睜一眼閉一眼,要是因爲限制鄭勳睿的權力,導致漕運受阻,那麼提出來彈劾或者奏摺的官員,就是要直接承擔責任的。

回到淮安之後,鄭勳睿僅僅將少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漕糧的徵收上面,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考慮如何調整人員的事宜。

經歷了這麼長的時間,鄭勳睿籌謀的佈局,要開始慢慢的實施了。

首先當然是調整淮北各地的官員,這裡面牽涉到鳳陽巡撫等關鍵的職位。

現任的鳳陽巡撫吳振纓,和鄭勳睿的關係還是不錯的,畢竟當年是鄭家軍護衛了鳳陽府,若是那個時候鳳陽府被流寇拿下,吳振纓也不要想着活命了,故而吳振纓一直都是感激鄭勳睿的,但讓鄭勳睿無奈的是,吳振纓的能力的確一般,不能夠獨當一面,在鄭勳睿看來,關係是關係,既然身爲一個地方的長官,還是要有治理地方的能力。

大膽的啓用人才,而且是忠心的人才,這是鄭勳睿最爲看重的事宜,十餘年的時間過去,鄭勳睿基本構築了人才體系,但這些人才,絕大部分的品階都不是很高,這也是環境的限制,以前鄭勳睿考慮到了朝廷的反對,考慮到朝廷之中的那些東林黨人,不過他在淮北這一年多時間,狠狠的打擊了東林黨人、復社和應社在淮北的勢力,很多的事情可以放開手腳做了,只要謹慎的操作,不引發太多的震盪,就不存在很大的問題。

東林書屋。

鄭勳睿和徐望華兩人在這裡,洪欣瑜守在了書房的外面,不準任何人進入,就算是有緊急的事情需要稟報,也需要在外面等候。

其實用人方面,鄭勳睿完全可以獨自思考和做出決定,這是領袖的權力,權力的體現核心就是在用人和用錢的方面,不過鄭勳睿的想法早就出現了改變,既然要圖謀做大事情,那就需要有一批覈心的謀士,有一幫志同道合的人幫助,否則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無法周全所有的事情。

“徐先生,能否評價一下總督府衙門的官員,還有鄭家軍的將士。”

鄭勳睿問的非常的直接,當然徐望華的回答也十分直接了。

“大人,屬下覺得,鄭家軍的將士,對大人是忠心耿耿的,相比較來說,總督府衙門的官員,內心怕是還想着朝廷,屬下將話說的更加直白一些,那就是皇上下旨,在鄭家軍沒有絲毫的作用,可在總督府就說不清楚了。”

徐望華幾句話就點破了問題所在,總督府衙門的官員,悉數都是讀書人,這裡面除開文坤等極少數人之外,其餘大都是通過一步步的科舉考試纔到目前地位的,就說史可法、馬士英和粟建成等人,也是憑着自身的學識被朝廷啓用的,只不過這個過程之中,鄭勳睿伸出了援手,讓他們能夠很快得到晉升。

鄭家軍就不一樣了,完全是鄭勳睿一手創建起來的,與朝廷幾乎沒有關係,不管是鄭家軍的各級軍官,還是諸多的將士,他們進入鄭家軍的時候,首先知道的就是主帥鄭勳睿,根本就不知道鄭家軍與朝廷有什麼關係,加之鄭家軍成立以後,鄭勳睿和鄭錦宏等人,阻斷了鄭家軍與朝廷之間的聯繫,朝廷無法往鄭家軍派遣監軍,鄭家軍的總兵、副總兵等軍官,也不會調到其他的地方去,所以鄭家軍將士是絕對忠心於鄭勳睿的。

鄭勳睿也是這樣的想法,他不擔心鄭家軍,但還是有些顧慮總督府的官吏,上至史可法和馬士英等人,下至顧夢麟等人,一旦他鄭勳睿與朝廷翻臉,甚至是和皇上直接翻臉,這些人是不是會一致擁護他,這是不敢完全肯定的事情。

“徐先生,那你認爲,我應該在哪些方面做出改進。”

徐望華稍稍沉吟。

“屬下認爲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大膽的提拔人才,特別是有能力之人,在他們落魄以至於看不見什麼希望的時候,譬如說李巖這樣的讀書人,大人奏報推薦李巖爲山陰縣縣令,屬下認爲就是絕佳的舉措,第二個辦法,就是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朝廷的規矩是死的,憑什麼七品的知縣,就不能夠直接成爲三品或者四品的巡撫,只要品行好能力強,就可以破格的提拔,這種破格提拔的人,對大人一定也是忠心的。”

鄭勳睿微微點頭,不過這一次,他覺得徐望華還是沒有能夠說的很全面。

“徐先生,我倒覺得這兩個方面不是最爲重要的,最爲關鍵的還是以理服人,用事實說話,譬如說史可法與馬士英等人,他們在我的身邊,親眼見證了山西、淮北等地出現的巨大變化,他們肯定是能夠比較的,特別是北方,河南與山西等地,百姓掙扎在死亡線上,官府和官吏還在大規模的盤剝,讓百姓無法忍受,可陝西就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淮北這一年多時間的發展,就更不用多說了,史可法等人是明白事理的,哪一種方式讓老百姓穩定下來,讓天下能夠富裕和強盛起來,這是不用多說的。”

徐望華微微一怔,對着鄭勳睿抱拳開口了。

“大人提醒的是,屬下差點忘記了最爲重要的核心了,陝西與淮北等地的穩定,總督府、府州縣衙門的官吏都是看在眼裡的,雖然他們不會說什麼,但他們的確能夠比較,流寇一直在北方作亂,可不敢進入陝西,陝西的穩定,也讓朝廷能夠放心,認爲流寇掀不起大浪,淮北就更不用說了,一些官吏都說淮北的府州縣這一年多時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前往淮北各地做生意的商賈也是越來越多了,地方上越發的富裕了。。。”(。)

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467章 乾脆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71章 閃電戰(1)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324章 山陰幫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80章 人之本性第42章 天堂蘇杭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75章 不可忍第39章 小私心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614章 大膽的動作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393章 利誘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473章 導火索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304章 結盟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649章 驚豔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794章 浙江總兵黃得功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561章 條件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589章 痛心(2)第199章 親兵營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76章 割袍斷義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769章 挖坑等你跳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981章 戰遼河(3)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395章 警覺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295章 憂心的交接第796章 心願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309章 寒心第99章 神秘來信第59章 陳子龍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785章 閃電戰(15)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7章 生意經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79章 主婚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20章 心思第699章 如願以償第472章 凝聚力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307章 果斷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
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467章 乾脆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71章 閃電戰(1)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324章 山陰幫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80章 人之本性第42章 天堂蘇杭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75章 不可忍第39章 小私心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614章 大膽的動作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393章 利誘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473章 導火索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304章 結盟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649章 驚豔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794章 浙江總兵黃得功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561章 條件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589章 痛心(2)第199章 親兵營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76章 割袍斷義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769章 挖坑等你跳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981章 戰遼河(3)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395章 警覺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295章 憂心的交接第796章 心願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309章 寒心第99章 神秘來信第59章 陳子龍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785章 閃電戰(15)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7章 生意經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79章 主婚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20章 心思第699章 如願以償第472章 凝聚力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307章 果斷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