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

(春節假期結束了,今天正式上班,本書已經到了尾聲,馬上就要結束,新書快要出爐,期盼得到讀者大大繼續的支持。)

滿八旗之中的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鑲藍旗和鑲白旗都做好了準備,可是正白旗、正紅旗和鑲紅旗還沒有動靜。

按照皇太極的要求,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將在聖旨下達之後三日之後出發,分別趕赴各自的目的地,準備迎戰明軍,可惜三天時間到了,代善、多爾袞和阿濟格等人根本沒有露面,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身體不適。

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不要說皇太極,就是諸多的滿人權貴都沒有預料到的。

代善等人沒有生病,不過皇太極卻是實實在在的病倒了,而且病的非常厲害。

皇太極陷入到不省人事之中。

這次生病,還是有些預兆的,在大政殿的時候,因爲滿人權貴有關抗擊和抵禦明軍的意見不一致,皇太極怒火攻心,當即就暈倒了,這樣的情況之下本來是應該要靜養的,可皇太極在很快甦醒過來之後,強忍着安排完畢抗擊明軍的事宜,這對身體已經是很大的損傷。

正白旗、正紅旗和鑲紅旗沒有遵照聖旨出動,導致皇太極的聖旨無法落到實處,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皇太極臉色蒼白,臉上露出奇怪的笑容之後,突然暈倒,陷入到重度的昏迷之中,皇宮裡面的太醫束手無策。

大清國處於生死攸關的情形,皇太極卻在這個時候倒下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到皇宮去了,出兵的事宜暫時沒有誰關心了。

皇太極處於重度昏迷之後,濟爾哈朗與豪格等人。幾乎是日日夜夜守在皇宮之外,代善和多爾袞等人同樣也是非常關心的,幾乎所有人都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太極一旦駕鶴歸去,誰來繼任大清國的皇上。

兩天時間過去,皇宮傳來消息。說是皇太極終於醒過來了。

濟爾哈朗與豪格等人終於鬆了一口氣,代善和濟爾哈朗等人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相反能夠看出。隱的擔憂,或許是想到他們沒有遵照聖旨的要求出兵,會不會得到懲罰。

不過皇宮裡面也就是傳來皇太極甦醒的消息,卻沒有其他任何的動靜。

這不符合皇太極的性格,最爲皇太極信任的濟爾哈朗,感覺到情況有些不對。

回到府邸的濟爾哈朗,專程去拜訪訴肅親王豪格。他覺得有必要提醒豪格注意一些事情。

皇太極的兒子之中,作爲大兒子的豪格,戰功赫赫,很有希望繼承皇位,不過豪格處理事情簡單,也可以說頭腦有些簡單,且本人的脾氣性格有些粗暴,不是繼承皇位的最好人選。加之豪格與多爾袞、阿濟格等人的關係不是很好,恐怕繼承皇位會遭遇到巨大阻礙。

至於皇太極已經成年的另外兩個兒子葉布舒和碩塞。都是庶妃所生,沒有立下什麼戰功,繼承皇位顯然不大可能,身份最爲尊貴的就是福臨和博穆博果爾,福臨的母親是莊妃,博穆博果爾的母親是大貴妃。可福臨僅僅十歲,博穆博果爾僅僅六歲,這兩人之中的任何一人繼承皇位,都是無法統領處於關鍵時刻的大清國的。

濟爾哈朗憑着本能,認爲皇太極這一次恢復身體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繼承皇位的人是必須要認真考慮的事情了。

濟爾哈朗之所以關心這件事情,是因爲滿人權貴之中,已經出現一種說法,那就是讓睿親王多爾袞繼承皇位,這是濟爾哈朗不能夠接受的,一旦多爾袞繼承了皇位,那麼豪格與他,以及支持他們的滿人權貴,肯定會遭遇到清算。

從能力方面來說,多爾袞繼承皇位也許是最好的選擇,濟爾哈朗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但是他與皇太極也商議過此事,皇太極絕無讓多爾袞繼承皇位的想法,父死子承是規矩,皇太極就算是駕鶴西去,繼承皇位的也應該是皇太極的兒子,其餘的滿人權貴必須是擁護的。

如今做到這一點非常難,皇太極的權威遭遇到極大的挑戰,這已經是事實。

濟爾哈朗希望皇太極能夠真正的醒來,哪怕是很短的時間,指定皇位繼承人。

濟爾哈朗不敢對豪格說的很直接,他知道豪格的脾氣,其實豪格出任大清國的皇上,的確不是很好的選擇,可目前的情況之下,唯有豪格是最好的繼承人。

事態的發展,完全在濟爾哈朗的預料之中。

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豪格、阿濟格等親王和郡王,直接來到了皇太極的寢宮。

皇太極已經處於彌留之中,當初皇宮裡面傳來皇太極已經醒過來的消息,並不是特別的準確,其實就是深度昏迷的皇太極,手指稍微的動了一下,對於外界的呼喊有了輕微的反應,這就被認爲是甦醒過來了。

皇太極靜靜的躺在牀上,臉上沒有絲毫的血色,若是不能夠走進觀看,甚至感覺不到皇太極仍舊在呼吸。

此時此刻,濟爾哈朗的心已經懸到嗓子眼了,他期盼皇太極能夠醒過來,期盼奇蹟能夠發生,儘管宮裡的太醫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多爾袞和阿濟格等人一直都是低着頭,看不清楚他們臉上的表情,代善倒是仔細看着皇太極,臉上顯露出來關切和焦慮。

在太醫以及莊妃持續的、不間斷的呼喊聲中,皇太極終於再次有了反應,手指微微動彈,皇太極的臉上也隱隱出現一絲的紅色,這就好比是拼命掙扎的人,想着醒過來一樣。

已經軟的站不起身來的太醫,看着這一切束手無策。

濟爾哈朗的臉紅了,惡狠狠的看着太醫開口了,要求太醫想盡一切辦法,必須讓皇太極醒過來。

太醫顫顫巍巍的拿出了金針,依靠鍼灸刺激穴位的辦法,或許能夠讓皇太極醒來,不過這樣做有着巨大的危險,一旦皇太極不能夠醒來,那就意味着永遠都不能夠醒來。

阿濟格開口制止,卻被濟爾哈朗直接訓斥,要求太醫給皇太極扎針。

頭頂上扎進去金針之後,皇太極的身體劇烈的顫抖了幾下。

隨着輕微的兩聲咳嗽,皇太極終於緩緩的睜開了眼睛。

濟爾哈朗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神情,不過這個表情瞬間消失。

皇太極的身體不能夠動彈,頭也不能夠動,只是用眼睛無力的掃視站在前面的衆人。

皇太極的眼睛看到濟爾哈朗的時候,稍稍停頓了一下,看向豪格的時候,也稍微停頓了一下,看向代善的時間最長。

接下來,皇太極收回了目光,雙眼失神,眼睛裡面竟然出現了兩滴淚水。

這恐怕是不甘心,大清國處於生死攸關的時刻,作爲皇上的皇太極,居然倒下了,而且再也起不來了,他最大的對手、大明皇上鄭勳睿,就要御駕親征了,或許兩人會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之下見面,皇太極縱橫一生,將無數的對手踩在了腳下,可唯獨面對這個鄭勳睿的時候,敗得很慘,敗得幾乎沒有什麼還手之力。

皇太極的眼淚,或許是爲大清國悲嘆、爲自身嘆息,也或許是逐漸失去的光環哀嘆。

寢宮裡面非常的安靜,衆人的呼吸聲音都聽不見,沒有誰會在這個時候發出任何的聲響,或許他們的安靜能夠換來皇太極開口說話。

可惜衆人的期盼是不可能實現的。

一代梟雄、大清國皇上皇太極,帶着莫大的不甘心,終於駕鶴西去了。

皇太極以自身的能力,縱橫捭闔,橫掃四方,排除異己,鞏固權力,創建了強盛的大清國,成爲了大清國第一個皇帝,這個深處北方極寒之地的大清國,讓曾經的大明朝廷無可奈何,讓曾經的明軍患上實實在在的恐金症,皇太極的努力,更是讓這個人口不多的大清國,眼看着就要實現入主中原的夢想。

皇太極不可能想到,其實他所期盼的一切,在歷史上真正實現了,入主中原的大清國統治天下幾百年,皇太極更不可能想到,打碎他所有夢想、改寫歷史的大明皇上鄭勳睿,居然是穿越之人。

皇太極有太多值得驕傲的地方,從白山黑水之間走出來,通過一系列的征伐廝殺,降服草原部落,數次打敗明軍,逐漸佔領遼東絕大部分的地方,逼得明軍依靠關寧錦防線,龜縮在城池之內防禦,八旗軍數次入關劫掠,如入無人之境,沒有誰能抵擋。

若不是鄭勳睿的穿越,歷史還是會按照原來的軌道行駛,皇太極也將作爲創建大清國的皇帝,受到幾百年的祭拜和敬仰。

皇太極的確是不甘心的,在這個時候閉上了眼睛,他沒有能夠實現與大明皇上鄭勳睿的對決,到死都沒有能夠見到這個讓他恐懼和敬畏的年輕的對手,大清國的未來,在他心目之中是灰暗的,或許結局他早就預料到了。

皇太極也算是幸運的,他親手創建的大清國,在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依舊是矗立的,並沒有滅亡,就算是到了地下,他也能夠告慰先皇努爾哈赤了,不管怎麼說,在他的手中,一個強盛的大清國的的確確的存在,一個差點統領中原的大清國永運鐫刻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第365章 伏筆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284章 有信心第778章 閃電戰(8)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858章 城破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355章 驕狂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360章 慘勝第193章 車廂峽第906章 進退兩難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668章 強力推進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64章 鄉試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110章 籌備婚事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256章 不幸言中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80章 人之本性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788章 不着急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111章 陰影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76章 割袍斷義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324章 山陰幫第213章 盧象升第633章 掣肘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692章 揪心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356章 穩妥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783章 閃電戰(13)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853章 絕唱(1)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692章 揪心第106章 授官第124章 徐光啓第636章 用強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776章 閃電戰(6)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334章 框架形成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580章 講武堂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526章 羣英會(1)第645章 悄悄去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
第365章 伏筆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284章 有信心第778章 閃電戰(8)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858章 城破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355章 驕狂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360章 慘勝第193章 車廂峽第906章 進退兩難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668章 強力推進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64章 鄉試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110章 籌備婚事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256章 不幸言中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80章 人之本性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788章 不着急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111章 陰影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76章 割袍斷義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324章 山陰幫第213章 盧象升第633章 掣肘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692章 揪心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356章 穩妥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783章 閃電戰(13)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853章 絕唱(1)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692章 揪心第106章 授官第124章 徐光啓第636章 用強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776章 閃電戰(6)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334章 框架形成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580章 講武堂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526章 羣英會(1)第645章 悄悄去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