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用人三法

“古之慾明顯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爾後知至,知至爾後意誠,意誠爾後心正,心正爾後身修,身修爾後齊家,齊家爾後國治,國治爾後天下平。。。”

看着皇上親自出的策問題目,鄭勳睿臉上沒有表情,內心卻是狂喜,當然此番收益的不僅僅是他一人,還有楊廷樞,兩人曾經分析過,甚至爭論過,最終統一了觀點,認爲皇上不會在如何施政方面提出問題,但不會離開朝政這個大盤子,最終就只能夠用從人方面做文章了,況且殿試本來就是選拔人才的,從這個方面予以考慮,也是很正常的。

鄭勳睿沒有猶豫,仔細看了三遍題目,開始動筆了。

“。。。士竊以爲用人、行政自古皆相提並論,大抵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法,有考察之法,此三者不可廢一。。。”

“所謂轉移之道,乃爲管轄之道,或繼之以寬,或救之以言,或斂之以鎮靜。。。聖求人才循循規矩準繩之中,無有敢才智自雄、鋒芒自陳者,然有守者多,而有猷有爲者漸覺其少,大率以畏懼爲慎,以柔靡爲恭。。。竊以爲人才之通病有四,一曰退縮,遇事互推,不肯任怨,動輒請示,不肯任咎;二曰瑣屑,利析錙銖,不顧大體,察及秋毫,不見輿薪;三曰敷衍,裝頭蓋面,但計目前,剜肉補瘡,不問明月,四曰顢頇,外面完全,中已潰爛,章奏粉飾,語無歸宿,有次四者,習欲相沿,但求苟安無過,不求振作有爲,將來一有艱鉅,國家必有乏才之患。。。欲使有用之纔不出範圍之中,莫若使之從事於學術,才須學,學需識,然欲人才皆知好學,又必自上以身作則。。。”

“所謂培養之方,凡人才未等仕者,姑且不論,其已等仕者,如內閣、六部、翰林最爲薈萃之地,人才數千,上不能一一週知,培養之權,不得不責成於堂官。所謂培養者,約有數端:曰教誨,曰甄別,曰保舉,曰超擢。堂官謂之司員,一言嘉獎,則感而圖功,片語責懲,則畏而改過,此教誨之不可緩也。荊棘不除,則蘭蕙兼色,害馬不去,則騏驥短氣。此甄別之不可緩也。。。蓋嘗論之,人才譬之禾稼,堂官之教誨,猶種植耕耘,甄別則去其良莠,保舉則猶如灌溉,上超擢,譬之甘雨時降、苗勃然興也。。。。”

“所謂考察之法,古者詢事、考言,二者並重,諸多事宜,小者循例,大着上斷,本無才猷之可見,則莫若於言考之,召對陳言,天威咫尺,又不宜喋喋便佞,則莫若於奏摺考之矣。。。而從無一言及上德之隆替,五一折彈大臣之過失,豈君爲堯舜之君,臣皆社稷之臣,一時之風氣,亦有不解其所以然者。。。內外大小,羣言並進,即浮僞之人,不能不雜出其中,然無本之言,其術可以一售,而不可以再試,朗鏡高懸,豈能終遁。。。”

鄭勳睿幾乎是一氣呵成,沒有任何的停頓,不管是縣試、府試、鄉試還是會試,他大抵都是這樣,一旦頭腦之中形成了整篇的文章,那就不會有任何的耽誤,也不會遲疑,想到哪裡就寫到了哪裡,絕不會讓自身的思維中斷。

鄭勳睿不會知道,此刻的建極殿,不少的內閣大臣看着他,眼神是有些複雜的。

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儘管說鄭勳睿是會試會元,但那也算是特殊情況,畢竟會試存在謄抄試卷的事宜,而且主考官爲兩人,同考官的人數就更多了,文章是經過大家共同的審閱之後,最終由主考官拍板決定的,在這個過程之中,周延儒還是需要注意一些的。

但殿試就不一樣了,不存在謄抄文章的事宜,諸多貢士完成文章之後,立即就交上來了,由內閣和翰林院組成的閱卷人員,會從其中挑選出來最好的文章,爾後呈奏給皇上,皇上可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閱讀四百篇文章的。

所以說殿試就存在一些可以操控的地方了。

有意思的是,此次會試第二十三名的貢士陳於泰,和周延儒是姻親關係,作爲會試主考官、殿試最爲主要的審覈文章的大臣,他是想着讓陳於泰成爲殿試狀元的,再說陳於泰的學識也的確是不錯的,應該說會試前五十名的貢士,在學識上面不會有多大的差距。

可是殿試剛剛開始的那一幕,可以說打消了他的念頭,想着讓陳於泰高中狀元,可能性幾乎是沒有了,無他,皇上要求會試會元鄭勳睿在建極殿作詩,這個鄭勳睿還真的不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吟誦出來了一首詩詞,不敢說這首詩詞非常的出色,但至少是符合皇上心願的,這些年過去,皇上一直都是在找尋人才,他這個內閣首輔,就是皇上大膽啓用的。

這個突然出現的變故,讓周延儒有些氣餒,也讓他明白了皇上的心思。

溫體仁是另外的一種想法了,他很是高興,對於周延儒這個內閣首輔,儘管表面上曲意奉承,他內心是不服氣的,不管周延儒有着多高的學識,但畢竟年輕,而且崇禎元年的時候,枚卜大典,周延儒同樣沒有能夠被推薦到內閣大臣。

再說周延儒做事情,還是有些霸氣的味道,有了他這個排名在內閣最後一名的支持,對於內閣次輔徐光啓的建議都不是特別重視了,要知道皇上是特別信任徐光啓的,徐光啓已經是七十歲的年紀,多次懇請致仕,皇上都沒有答應,要不是考慮到徐光啓的年紀大了,周延儒是不要想着能夠成爲內閣首輔的。

從這些方面來說,溫體仁對周延儒不是那麼看好。

他自身也要到知天命的年歲了,同樣想着成爲內閣首輔,當然他前面還有不少的困難,若是不能夠很好的運作,估計就沒有可能成爲內閣首輔了。

這一次的殿試,周延儒的某些想法,溫體仁很清楚,也很是着急,若是陳於泰真的成爲此次殿試狀元,那就意味着周延儒在朝廷之中的力量更加的強大,這是溫體仁絕不願意看見的情形,不過他這個內閣輔臣,沒有資格提出來反對的意見,也不敢直接提出反對意見。

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面,一切都出現了變故。

皇上欽點會試會元鄭勳睿賦詩,幾乎意味着殿試狀元人選的確定。

這肯定是周延儒沒有想到的,也是他這個禮部尚書沒有想到的,儘管說皇上登基已經有五個年頭的時間,但一直都是致力於發現和大膽啓用人才階段的,特別是在當初一舉拿下魏忠賢之後,罷黜了大量的內閣大臣,皆因爲這些內閣大臣都是魏忠賢的走狗。

此次殿試,皇上表現出來的態度,說明還是異常重視人才的。

皇上突然出現的這個舉措,大亂了周延儒的部署,也算是周延儒面臨的一次挫敗。

溫體仁豈能不高興,不過他不會表現出來。

至於說其他的內閣大臣,包括內閣次輔徐光啓,也是注意到了鄭勳睿,想不到這個年輕的有些過分的會試會元,面對皇上的直接詢問,居然表現的不亢不卑,這份從容的氣質實在是難得,從這方面看,也的確是不錯的人才了。

鄭勳睿哪裡會想到這些事情,和數次的考試一樣,午時剛過,他已經完成了整篇的文章,當然這個時候,他還是需要剋制自身的情緒的,不能夠過早的交卷了,特別是前面皇上已經要求他賦詩了,若是過早的交卷了,就顯得有些漂浮的意思了,好像自身的文采真的特別突出一樣。

寫完了文章之後,鄭勳睿一直沒有放下手中的毛筆,他在仔細的看着剛剛寫出來的文章,雖然只有兩千多字,不過揣摩其中的意思,感覺到這篇文章還的確是不錯的。

用人的辦法,歷朝歷代都是皇上和朝廷特別關注的事情,他提出的用人三法,從本質上面來說,是符合皇上以及朝廷要求的,儘管這些說法,有老生常談的味道,但其中對人才展現出來的能力方面的總結歸納,以及對人才培訓和提拔需要注意方面的建議,還是有着不少新意的,能夠得到皇上的注意。

按照歷史上的總結,崇禎皇帝朱由檢是典型的悲劇,成就和不足都是特別明顯的,就連最終推翻他的大清皇太極以及多爾袞等人,對朱由檢都是尊重的,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都是少見的,而且朱由檢是唯一一個面臨巨大困難的情況之下,不願意有絲毫屈服的皇帝,寧願在煤山自盡身亡,也不願意留下絲毫的罵名,放棄對後金的議和,放棄對李自成的屈服,甚至不願意離開京城到南京去暫時躲避,這樣的情形的確讓人難以理解。

面對這樣的一個皇帝,穿越的鄭勳睿,需要多方位的瞭解。

第30章 府試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548章 盼望的戰機第309章 寒心第71章 憂慮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211章 出乎預料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95章 民有三苦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690章 焦灼(2)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227章 惡少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130章 上任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912章 大禍臨頭的感覺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116章 帝心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365章 伏筆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25章 柳隱第393章 利誘第50章 壯士(1)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5章 父子長談第82章 無奈第254章 側重點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116章 帝心第926章 權鬥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69章 鹿鳴宴第191章 證據鏈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559章 青縣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67章 鄉試解元第651章 露崢嶸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254章 側重點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488章 機會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309章 寒心第81章 說親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134章 震懾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33章 無法淡定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651章 露崢嶸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144章 拜服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
第30章 府試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548章 盼望的戰機第309章 寒心第71章 憂慮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211章 出乎預料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95章 民有三苦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690章 焦灼(2)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227章 惡少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130章 上任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912章 大禍臨頭的感覺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116章 帝心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365章 伏筆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25章 柳隱第393章 利誘第50章 壯士(1)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5章 父子長談第82章 無奈第254章 側重點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116章 帝心第926章 權鬥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69章 鹿鳴宴第191章 證據鏈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559章 青縣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67章 鄉試解元第651章 露崢嶸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254章 側重點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488章 機會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309章 寒心第81章 說親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134章 震懾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33章 無法淡定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651章 露崢嶸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144章 拜服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