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徵召軍士

bookmark

孫傳庭招募軍士,以便於剿滅流寇,在任何人看來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身爲五省總督,需要有自身能夠掌控的軍隊,才能夠更好的剿滅流寇,也不至於在做出戰略部署的同時,受制於他人,當然說五省總督剿滅流寇的時候,的確是需要各方面予以配合的。

前兩任的五省總督盧象升和熊文燦,從沒有在陝西去招募軍士,而且在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也幾乎沒有牽扯到陝西,從地域和重要性方面來說,他們可能都是認爲陝西能夠保證穩定,就是對剿滅流寇最大的支持,要知道陝西地域太大,而且是流寇的起源地,陝西能夠徹底穩定下來,本身就是對流寇最大的打擊。

孫傳庭面臨尷尬的局面,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他落實了河南的五千軍士之後,馬上啓程前往陝西西安。

徐吉匡到陝西的時間不是很長,但通過其自身的能力和智慧,深得巡撫文震亨的讚賞。

徐吉匡的身份不一般,說起來他曾經是東林黨人、山陰幫幫主,這樣的身份本應該是遭遇到清剿的,不過鄭勳睿很是大度,不僅是沒有追究,反而大膽的予以重用,這讓徐吉匡沒有想到,自此也覺察到鄭勳睿不是一般人。

徐吉匡儘管是生員,但長時間的掌控山陰幫,讓他的認識與一般讀書人不大一樣,在鄭勳睿的手下做事情的時間長了,他的認識轉變的非常徹底,已經與東林黨割裂,完全的效忠鄭勳睿了,期間他曾經接到恩師黃道周的來信,回信的時候都是表明堅決跟隨在鄭勳睿身邊的。而且還在信函之中大膽勸黃道周正確看待鄭勳睿。

巡撫衙門的知事,品階不高,不過八品。但這個位置還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得到了巡撫大人的信任。那就有很多的事情可做了,而徐吉匡到陝西,其職責本來就不一樣,不僅僅是協助巡撫文震亨做事情,更加主要的協調巡撫衙門和鄭家軍之間的關係。

鄭家軍與蒙古諸多部落的互市,是洪欣濤最爲主要的任務,不過從北直隸回來之後,招募軍士成爲了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而且從鄭勳睿的要求來看,鄭家軍需要儘量多的招募蒙古部落的軍士,這就讓洪欣濤格外的忙碌。

互市意味着大筆的收入,鄭家軍與蒙古部落的互市,集中在三個地方,分別是靖邊、夏鎮和黃羊川,以前的互市主要採取以糧食換取黃金白銀、戰馬等辦法,不過隨着互市規模的擴大,交換的商品多了很多,茶葉、鹽鐵、絲綢、瓷器等等。只要是蒙古部落需要的商品,全部都可以在三個固定的互市地點採購到。

互市最爲火爆的還是毛瑟槍的交易,洪欣濤按照鄭勳睿的要求。每柄毛瑟槍的定價爲一千兩白銀,子彈每顆定價二兩白銀,但毛瑟槍的交易嚴格限制數量,每年的交易量不準超過兩千柄,子彈不準超過二十萬發。

這毛瑟槍的交易,剛開始沒有引發蒙古部落首領的注意,他們曾經也擁有部分的火繩槍,不過火繩槍太麻煩,在碩大的蒙古草原上沒有太大的作用。這些蒙古部落的首領認爲毛瑟槍和火繩槍是差不多的,加之毛瑟槍的價格很高。每柄需要千兩白銀,可隨着一些負責販運糧食的商賈購進毛瑟槍。用毛瑟槍來護衛商隊不至於遭遇到搶劫,毛瑟槍的威力開始展現出來,迅速引發了蒙古部落首領的注意。

毛瑟槍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快速發生,而且殺傷力極大,根本不是火繩槍可以比擬的,面對快速衝鋒的騎兵,毛瑟槍完全能夠應付,讓進攻方損失慘重,卻無可奈何。

鄂爾多斯、土默特、吐魯番、葉爾羌、蒙兀兒等大部落,全部都盯住了毛瑟槍,他們命令負責互市的商賈,必須要大量的購買毛瑟槍,不管付出多少的銀子都無所謂,可惜的是三個互市的地方,毛瑟槍的交易都是嚴格限制的,數量有限,而且還需要明確交易的身份,纔有可能購買到毛瑟槍,這讓草原部落之間展開了一輪輪的明爭暗鬥,目的就是要得到更多的毛瑟槍,從地理位置和關係方面來說,鄂爾多斯部落和土默特部落還是要佔據一定優勢的,畢竟他們部落有不少的人已經進入到鄭家軍之中,成爲了鄭家軍的將士。

互市的收入是龐大的,遠遠超過陝西賦稅方面的收入,巡撫文震亨看着也是眼紅的,早就給鄭勳睿提出了要求,故而每年互市收入的一成是交給了巡撫衙門的。

鄭勳睿已經下達了命令,陝西互市的收入,全部用於陝西、復州等地鄭家軍的開銷,除開其中的一成歸巡撫衙門,其餘的部分洪欣濤可以留下四成,另外的全部運抵蓬萊。

徐吉匡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來到陝西的。

面對如此的局勢,徐吉匡需要思考和做的事情很多。

徐吉匡並沒有守在巡撫衙門,他主要還是在靖邊、夏鎮和黃羊川三個互市的地方活動,協調諸多商貿的事宜,調解諸多蒙古部落之間的糾紛,加強與蒙古部落首領的聯繫,同時暗地裡爲鄭家軍招募蒙古部落的軍士。

蒙古部落很多年輕人都想着加入到鄭家軍之中,但想要進入到鄭家軍之中,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身強力壯是必須的,此外還需要忠厚淳樸。

那些已經加入到鄭家軍的蒙古部落年輕人,不少人都將家眷搬遷到陝西來了,過着固定的平靜的生活,他們的餉銀足夠養活家人,就算是征伐廝殺陣亡了,也能得到大筆的銀子補償,家人足夠生活了,這讓更多的年輕人羨慕。

互市方面糧食的大筆交易,讓諸多的蒙古部落也逐漸壯大起來,有了糧食,他們就能夠保持部落的穩定,增加更多的人口,力量自然也就強大起來,對於鄭家軍在部落招募年輕人,他們也是歡迎的,因爲隨着部落在鄭家軍之中軍士數目的增加,他們也能夠從互市之中得到更多的好處,能夠買到毛瑟槍以及更多的鹽鐵物資等等。

就在洪欣濤和徐吉匡忙的腳不沾地的時候,文震亨的信函來了。

這封信函,引發了身在靖邊的洪欣濤和徐吉匡的高度重視。

“洪將軍,這五省總督以前在陝西招募過軍士嗎。”

“從未有過,我也很奇怪啊,記得以前的盧象升大人和熊文燦大人從未在陝西招募過軍士,他們都知道陝西是鄭家軍直接控制的,各地衛所軍隊大都裁撤了,剩下的衛所軍隊人數不多,鄭家軍每年也要幫助衛所軍隊培訓軍士的。”

徐吉匡若有所思。

“看來這位新上任的孫大人,是有些迫不及待啊,怕是被他人利用了。”

“徐大人這話是什麼意思。”

洪欣濤是武將,主要心思都是放在鄭家軍的建設方面,其他的事情是很少考慮的。

“洪將軍,陝西一直都是鄭家軍直接掌控的,巡撫文大人和大人之間的關係不一般,朝廷內外都知曉,這麼多年過去,山西、河南、湖廣以及四川等地,都有流寇的肆掠,但陝西一直非常的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面也導致了流寇無法真正大規模發展起來,應該說任何一位五省總督都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將陝西交給鄭家軍統管,可以少操心,可孫大人上任之後,卻打算在陝西招募軍士,這明顯不合適。”

洪欣濤點點頭,他理解徐吉匡的意思,就是陝西是鄭勳睿掌控的地方,孫傳庭想着在陝西招募軍士,至少需要得到鄭勳睿的同意。

“那有什麼啊,孫大人到陝西來,也不一定能夠招募到軍士的。”

徐吉匡微微搖頭。

“沒有那麼簡單啊,孫大人是五省總督,統領剿滅流寇的事宜,這裡面就包括了陝西,孫大人到陝西來招募軍士,情理之中的事宜,若是文大人不答應,應該是說不過去的,而且這樣做也會引發朝廷的責罰和皇上的疑心。”

“那徐大人認爲應該怎麼辦,總不能讓孫大人輕鬆招募軍士吧。”

“此事不是那麼簡單,我要馬上稟報大人,還要馬上回到西安去,這裡的事情就拜託洪將軍了。”

“沒有問題,你去忙就是了,這裡的事情我能夠應付。”

徐吉匡還是有些不放心,因爲毛瑟槍交易的事情,蒙古的諸多部落已經出現了小規模廝殺的情況,這樣的情勢決不能夠蔓延,否則會引發蒙古部落的動盪,這絕不是鄭勳睿願意看到的情況,所以需要鄭家軍居中協調,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並且將每年毛瑟槍交易的數量定下來,也就是每個部落能夠購買到多少的毛瑟槍和子彈等等,只有明確了這件事情,才能夠讓蒙古部落之間的爭鬥停止下來。

和洪欣濤仔細商議了毛瑟槍交易的事宜,同時要求蒙古部落派遣代表專門到靖邊來商議之後,徐吉匡才離開靖邊,趕赴西安,前去幫助文震亨協調孫傳庭招募軍士的事宜。

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254章 側重點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512章 慘敗(1)第970章 時機終於成熟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46章 有容乃大第858章 城破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345章 蓬萊閣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66章 發榜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5章 父子長談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324章 山陰幫第494章 摘牌第983章 戰遼河(5)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360章 慘勝第910章 漂亮的巷戰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168章 完勝第264章 不高興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80章 人之本性第74章 孰可忍第73章 戒急用忍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684章 誤判?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391章 過分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64章 鄉試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21章 從容淡定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174章 老軍戶第422章 前奏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98章 會試會元第167章 末路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216章 內訌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305章 撤兵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297章 決定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550章 溫水煮青蛙第963章 適得其反
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254章 側重點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512章 慘敗(1)第970章 時機終於成熟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46章 有容乃大第858章 城破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345章 蓬萊閣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66章 發榜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5章 父子長談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324章 山陰幫第494章 摘牌第983章 戰遼河(5)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360章 慘勝第910章 漂亮的巷戰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168章 完勝第264章 不高興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80章 人之本性第74章 孰可忍第73章 戒急用忍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684章 誤判?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391章 過分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64章 鄉試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21章 從容淡定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174章 老軍戶第422章 前奏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98章 會試會元第167章 末路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216章 內訌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305章 撤兵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297章 決定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550章 溫水煮青蛙第963章 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