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內訌

滎陽大會十三家七十二營義軍,轉瞬間變成了十家五十四營,從正月初六到正月二十一,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十萬義軍被鄭家軍剿滅,一時間,鄭屠夫的稱號在義軍之中廣爲流傳,就連最爲驕狂的八大王張獻忠,說到鄭勳睿的時候,臉上的顏色也變化了,他當然不會忘記壽州之戰,鄭家軍的驍勇和氣勢,讓他內心產生恐懼感。

近二十萬的義軍,終於在滎陽再次聚會,可這一次的聚會,沒有了上一次的聲勢,而且這次的聚會,前提不一樣了,義軍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他們都知道,朝廷已經任命左都御史、延綏巡撫鄭勳睿爲兵部左侍郎,全面負責圍剿事宜,衆人推舉的總首領羅汝才被鄭家軍斬殺,兩萬精銳的騎兵全部被殲滅,壽州之戰丟失了糧草和錢財,更加讓衆人恐懼的是,沒有及時趕赴滎陽的革裡眼賀一龍和左金王賀錦兩部,在一天的時間之內被剿滅,五萬大軍全軍覆沒,賀一龍和賀錦兩人被斬殺。

這說明鄭家軍的戰鬥力是令人恐懼的,而且鄭勳睿對義軍的行動,經過了認真的分析,每一次都能夠抓住關鍵,一旦發動進攻,讓義軍無法招架,只有拼命逃竄的份,其最大的改變,就是緊追不捨,根本不會如其他的官軍,對方逃竄之後就不理睬了。

闖王高迎祥、不沾泥張存孟、神一魁、紫金樑王自用、曹操羅汝才、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這些義軍的首領,全部都是被鄭勳睿斬殺,投降也沒有用,鄭勳睿根本不會饒恕,這說明鄭勳睿比五省總督洪承疇更加的殘忍。

滎陽州衙。

李自成、張獻忠、老回回三人坐在上首,其餘七名義軍首領坐在下首,主持這次會議的是老回回馬守應。

因爲力量的空前壯大,也因爲經歷了多次的廝殺,闖將李自成的名聲,在義軍之中已經處在最前列,只不過從資歷方面來說,還有欠缺,李自成崇禎三年才舉旗造反,加入到義軍的隊伍之中,和老回回等人比較起來,差了很多。

可惜義軍依靠實力說話。

羅汝才被斬殺之後,李自成麾下的軍士,已經開始稱呼其爲闖王,這個稱呼,也得到了其他義軍首領的默認,而這種稱呼的出現,也預示着李自成即將成爲流寇的下一個總首領。

這一切都要看老回回馬守應的態度。

老回回在義軍之中的地位不一般,崇禎四年義軍山西聚會的時候,老回回就是僅次於紫金樑王自用和闖王高迎祥的首領,那個時候李自成不過是高迎祥麾下的一名將軍,老回回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團結義軍各部首領,讓衆人形成合力,爲了做到這一點,他不爭權奪利,忍辱負重,爲的就是讓義軍形成合力,更好的應對官軍的圍剿。

正月初六的滎陽大會之前,不少義軍首領是想着舉薦老回回爲總首領的,老回回也是名至實歸的,可惜這裡面出現了變故。

老回回沒有參與車箱峽之戰,他當時殺出一條血路,進入了四川,這就導致了羅汝才、張獻忠和李自成等人的結合,義軍幾支最爲重要的力量結合,讓天平出現了傾斜,敏銳察覺到其中問題之後,老回回主動做出了讓步,擁護羅汝才成爲義軍總首領。

羅汝才成爲總首領,不過幾天時間,就被鄭家軍斬殺,義軍必須再次舉薦一名總首領,而且要明確下一步作戰的方案,否則面對強悍的鄭家軍,恐怕只有被剿滅的下場。

按照道理說,總首領非老回回莫屬,可惜在滎陽的這幾天時間,老回回發現了問題,李自成以闖王自居,明顯是想着成爲義軍的總首領,其麾下還有近七萬的大軍,佔據義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實力是最爲強悍的,老回回知道,自己若是成爲了義軍總首領,無法團結李自成,最終就是導致義軍的分裂。

所以老回回下定了決心,舉薦李自成爲義軍總首領,自己居中協調,爲此他找到了張獻忠,私下裡交談,可惜交談的結果不好,張獻忠對李自成不服氣。

眼看着即將出現四分五裂的局勢,老回回心急如焚,找到了其他的義軍首領,反覆說明厲害關係,而且他與賀一龍、賀錦兩人的關係不錯,只要兩人率領部下回到滎陽,那麼舉薦李自成爲義軍總首領的事情,就能夠順利通過了。

可惜賀一龍和賀錦兩人被鄭家軍斬殺,這個消息,讓老回回痛心疾首,他隱隱感覺到,此次的滎陽聚會,怕是難以善終了。

州衙大堂的氣氛很是嚴肅,來回回咳嗽幾聲,首先開口了。

“正月初六的大會,對各營義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本來是做出了安排,可是鄭家軍的出現,打亂了計劃,半個月的時間,義軍損失十萬人馬,總首領羅汝才捐軀,賀一龍和賀錦也被官軍殘殺,所以今日的會議,必須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說到這裡,老回回看了看衆人,慢慢站起身來了。

“二十萬的義軍,必須有總首領,這樣才能夠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官軍,否則四分五裂,更是同意遭遇官軍的圍剿,我個人的意見,舉薦闖王李自成爲義軍的總首領。”

老回回說出這些話,大堂迅速安靜下來,沒有人跟着說話,要知道當初舉薦羅汝才爲總首領的時候,大家都是踊躍表態的。

老回回知道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闖王李自成經歷了車箱峽之戰,有着豐富的經驗,知道如何應對官軍的圍剿,這對於義軍下一步的作戰,至關重要。。。”

老回回還沒有說完,張獻忠開口了。

“老回回,義軍最爲重要的問題,是下一步該怎麼辦,二十萬大軍,糧草不足,不可能維持很長的時間,我看還是先解決了糧草的難題,再來舉薦總首領,我看義軍馬上攻打鄭州,只要能夠拿下鄭州城,就能夠得到補給了。”

張獻忠剛剛說完,其餘的義軍首領紛紛附和,認爲這個提議是正確的。

老回回的眼神變得暗淡,他知道這次的聚會,不可能有什麼成果了,也許這個時候舉薦李自成爲義軍總首領,爲時過早,不過他剛剛稱呼李自成爲闖王,倒是沒有誰反對。

李自成的臉上沒有表情,也沒有開口說話。

他和張獻忠之間的矛盾,在壽州之戰的時候就出現了,當時兩人的意見不一,李自成認爲必須要返回滎陽,考慮下一步的作戰安排,義軍畢竟是一個整體,可張獻忠卻打算北上進入南直隸的徐州,繼續展開進攻。

最終還是李自成的建議得到採納,那也是因爲張獻忠被鄭家軍的強悍所震驚,考慮到繼續進攻徐州,若是遭遇到鄭家軍的圍堵,結局會非常悲慘,可能成爲下一個羅汝才。

抵達滎陽之後,因爲糧草不濟,張獻忠再次準備拉着隊伍進入南直隸,不參加滎陽的再一次會議,還要老回回反覆的勸說,張獻忠才留下來的。

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雖然沒有公開翻臉,可是張獻忠剛纔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兩人之間的矛盾,實際已經爆發。

李自成想要成爲義軍總首領,老回回和張獻忠兩人同意,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老回回看了看李自成,咳嗽了幾聲,再次開口了。

“有關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我的看法是兵分兩路,一路進入山西境內,一路經過陝南,進入到湖廣和四川境內,義軍對山西的情況熟悉,進入山西能夠避開官軍的追繳,至於說進入湖廣,湖廣地域遼闊,而且駐紮在湖廣的官軍,戰鬥力不強,這也有利於義軍的發展。”

老回回的這個計劃,是和李自成認真商議之後,才做出的,他們都認爲,義軍必須要避開鄭家軍的鋒芒,最好的辦法就是兵分兩路,朝着北方和南方兩個方向延伸,讓鄭家軍不能夠兼顧,義軍之中實力較強的李自成和張獻忠朝着山西方向撤離,他們熟悉山西的地形,能夠有效的躲避鄭家軍的打擊,其餘各營人馬,由老回回率領,殺出一條血路,朝着湖廣的方向撤離,一旦進入到湖廣,地域就變得廣闊,而且官軍重新調集人馬圍剿,他們還可以朝着四川的方向撤離。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計劃,可惜遭遇到張獻忠的質疑。

“山西遭遇大旱,義軍的糧草補給存在很大的困難,要是鄭家軍和山西的官軍前後圍剿,那不是陷入到絕境之中嗎,湖廣方向就更不用說了,鄭家軍在禹州一帶等着,要是義軍朝着湖廣的方向撤離,那不是自投羅網。。。”

商議持續了一整天的時間,最終沒有形成什麼共識。

老回回心灰意冷,他很清楚,義軍之間的內訌已經形成,想要統一認識,基本不可能了,繼續在滎陽開會,那是耽誤時間,鄭家軍可不是吃素的,要是朝廷各路大軍對滎陽形成了包圍的趨勢,誰都不要想着離開了。

看樣子只能各自爲戰,義軍此次在滎陽的大聯合,以失敗告終。

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982章 戰遼河(4)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782章 閃電戰(12)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944章 萬國來朝(2)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26章 淡定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745章 兩極分化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872章 歸宿(2)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第588章 痛心(1)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174章 老軍戶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517章 邊緣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82章 無奈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864章 爆發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433章 以假亂真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260章 兵敗第111章 陰影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410章 毛瑟槍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980章 戰遼河(2)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617章 賭贏了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237章 反間計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654章 鼓動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343章 旅順口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776章 閃電戰(6)第578章 被計劃的婚姻
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982章 戰遼河(4)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782章 閃電戰(12)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944章 萬國來朝(2)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26章 淡定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745章 兩極分化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872章 歸宿(2)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第588章 痛心(1)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174章 老軍戶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517章 邊緣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82章 無奈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864章 爆發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433章 以假亂真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260章 兵敗第111章 陰影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410章 毛瑟槍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980章 戰遼河(2)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617章 賭贏了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237章 反間計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654章 鼓動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343章 旅順口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776章 閃電戰(6)第578章 被計劃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