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城破

bookmark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五日。

李自成率領的大軍包圍了京城。

該來的終於來了,天啓七年和崇禎初年,大量的流民在陝西聚衆造反,那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想到,十七年之後,成氣候的流寇,包圍了京城,將要推翻和埋葬延續了三百多年的大明王朝。

這一切彷彿夢幻之中的事情。

殘酷的現實就在眼前,一直被朝廷稱之爲流寇的李自成,開始攻打京城了。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親自指揮大軍,開始攻打外城。

京城分爲外城和內城。外城有七座城門,內城有九座城門,其堅固的程度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按說攻打京城是沒有那麼容易的,不過李自成僅僅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就攻破了外城,且李自成是從永定門展開進攻的,這裡是最難進攻的地方。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開始進攻內城。

進攻剛剛開始,出人預料的情況發生了,司禮監太監、京營提督曹化淳打開了彰義門,投降了李自成。

李自成麾下的大軍進入了內城。

一切都在眨眼之間發生,從十五日到十八日,四天的時間,李自成拿下了內城和外城,剩下的就是紫禁城了。

同樣木然的,還有朱由檢。

一個接着一個的消息傳來,外城被攻破了,曹化淳投降了,打開了城門,內城也被攻破了,朱由檢和大明朝廷剩下的,就是紫禁城了。

局勢已經無法挽回了。

朱由檢要準備後事了,是出城逃走,還是拼死抵抗,他的身邊已經沒有兵了,就連守衛紫禁城的錦衣衛都跑得差不多了,鬼都知道紫禁城守不住,李自成可是有百萬大軍。

也就在這個時候,段宗奎府邸來了幾個黑衣人。

在亂哄哄的街道上。幾輛馬車朝着紫禁城狂奔而去。

此刻李自成尚未完全佔據內城。

馬車順利進入了紫禁城,以往莊嚴的紫禁城,已經變得死氣沉沉。

馬車裡面的段宗奎,心臟在狂跳。局勢變化如此之快,他根本沒有想到,李自成用了四天的時間,就幾乎拿下了整個的京城。

外城傳來的消息,李自成對大軍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京城的局勢還算平緩,可誰知道這樣的局勢能夠持續多長的時間。

馬車在乾清宮外面停下來了。

這大概是第一輛也是唯一一輛進入到皇城之內的馬車。

段宗奎下了馬車,看見了站在乾清宮前面的高起潛。

高起潛的臉上沒有任何的血色,見到段宗奎之後,揮揮手,一言不發轉身進入了乾清宮,段宗奎自然是跟隨着進入到了乾清宮。

儘管是第一次來到皇宮,可段宗奎根本沒有心思欣賞周圍的一切。

偌大的乾清宮,異常的安靜,外面看不見守候的軍士。

進入乾清宮。段宗奎一眼看見了御輦上面的皇上,他不由自主的跪下了。

“山東復州生員段宗奎拜見皇上。。”

大殿裡面寂靜無聲,渾身顫抖的段宗奎擡頭,看見了臉色木然的皇上。

咬咬牙,段宗奎從懷裡拿出了鄭勳睿的信函。

“湘王殿下給皇上的信函,請皇上過目。”

“轟隆。。”

一聲巨響讓段宗奎的心猛地收縮,險些暈厥過去了。

段宗奎不敢擡頭,不過他手中的信函,被拿走了。

幾分鐘之後,皇上的聲音傳來了。

“你和鄭勳睿什麼關係。難道不怕朕殺了你嗎。”

不知道爲什麼,段宗奎的情緒突然變得平靜下來了,或許是聽到了鄭勳睿的名字,或許是想到了鄭勳睿的信任。

“皇上。湘王殿下信任在下,委託在下救下皇太子、諸位親王和公主,湘王殿下明確說了,他一定會善待皇太子、親王和公主的。”

大殿裡面恢復了死一般的寂靜。

朱由檢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情,他痛恨鄭勳睿,可是事到如今。攻破京城的是李自成,是流寇,鄭家軍無比強大,若是想着攻破京城,那更加容易,但時至今日,鄭勳睿沒有這樣做,他還有什麼好埋怨的,再多的痛恨,此刻也無所謂了。

鄭勳睿的這封信函,寫的非常犀利,裡面分析了大明王朝滅亡之原因,直言他朱由檢是一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皇帝,他朱由檢登基的時候,大明王朝已經搖搖欲墜,沒有非凡的才能,根本無法挽救這個即將沉沒的王朝,就算是沒有流寇,後金的皇太極一樣會攻入京城。

朱由檢無法反駁。

其實反駁也沒有任何作用了。

“王承恩,拿筆來。”

有來有回,朱由檢也要給鄭勳睿回信,他相信這封信一定能夠送到鄭勳睿的手中。

半個時辰過去了,朱由檢已經是淚流滿面,他沉浸在信函之中,不管不顧外面的任何事情了,跪在下面的段宗奎,數次的擡頭,都沒有開口說話。

守候在朱由檢身邊的,僅僅就是王承恩和高起潛。

兩人的臉上同樣沒有任何的表情,或許曹化淳的投降,讓他們也陷入到巨大的痛苦之中。

終於,朱由檢寫完了。

信函交到了段宗奎的手中。

“段宗奎,你告訴鄭勳睿,朕相信他,將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照、朱慈煥、朱徽娖、朱徽沁交給你了,希望鄭勳睿能夠善待他們,你告訴鄭勳睿,朕給他的最後一道聖旨,就是讓他迎娶朕的女兒朱徽娖,還有,朕委託高起潛照顧諸多的兒女,希望鄭勳睿能夠答應。。”

離開皇宮的時候,就沒有那麼輕鬆了,幾輛馬車裡面坐了朱慈烺和高起潛等人,或許是知道情況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這幾個皇室貴胄,什麼都不說,上了馬車。

除開高起潛,這裡面朱徽娖的年紀最大,已經十八歲,她可能不知道,父皇已經將他許配給了鄭勳睿,這其中的良苦用心,誰都能夠明白,皇太子朱慈烺也十七歲了,到了完全懂事的年紀,因爲周皇后良好的教育,知書達理,舉手投足都顯露出來了貴氣。

剛剛平靜的段宗奎,再次緊張起來了,李自成一旦攻破了紫禁城,這幾個人將成爲衆矢之的,李自成會全城搜捕的,僅僅憑着他段宗奎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保護。

馬車出了紫禁城之後,再次開始了狂奔,此刻天色已經黑下來。

馬車在府邸門口停下來。

段宗奎首先下了馬車,接着朱慈烺等人也下了馬車,進入到府邸。

進入府邸的時候,段宗奎嚇了一跳,他發現府邸的前院,站着上百號人,這些人全部都是穿着黑色的衣服。

看見段宗奎進來,一名黑衣人上前行禮了。

“段先生,我們是湘王殿下安排在京城的暗線,還有一些暗線分部在外圍,我們奉命協助段先生保護朱慈烺等人的安全,這裡不是久留之地,還請段先生迅速收拾東西,跟隨我們離開府邸。”

萬分吃驚的段宗奎,木然的看了看衆人,微微點頭,還沒有等到他開口吩咐,管家已經走出來,幾口大箱子被擡出來。

段宗奎府邸裡面沒有什麼金銀財寶,他早就將金銀財寶換做洪門錢莊的票根了。

一行人穿過了府邸,來到了後院。

後院的門被打開了,外面聽着幾輛很是尋常的馬車。

段宗奎、高起潛和朱慈烺等人再次上了馬車。

馬車快速啓動了,這一次朝着什麼地方而去,段宗奎不知道,不過他的心已經安定下來,看來鄭勳睿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其實他段宗奎進入到皇宮,肯定會引發他人的注意,萬一皇宮被攻破,誰知道會不會有人交待出來他,到了那個時候,李自成滿城搜尋,他段宗奎是沒有出路的,而朱慈烺等人也不要想着活命。

三月十九日,卯時。

紫禁城的大鐘被敲響了,這是召集百官上朝的鐘聲,聽上去是那麼的淒涼。

辰時,李自成攻破了紫禁城。

進入紫禁城的李自成,沒有發現朱由檢,迅速下達了懸賞萬兩黃金的懸賞令,不過很快就有人發現了朱由檢,朱由檢和他最爲信任的大太監王承恩吊死在煤山了。

危難時刻登基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一生勤勤懇懇,想着恢復大明王朝的輝煌,最終卻是這樣的局面,當他卯時敲響大鐘的時候,沒有一個大臣上朝,這讓萬分絕望了,被李自成俘獲是他不能夠接受的結局。

命令皇后和嬪妃自盡之後,朱由檢帶着王承恩,來到煤山,用一條白綾結束了生命。

歷史還是歷史,在這裡沒有拐彎,歷史上的朱由檢,儘管是末代皇帝,卻是最讓人同情的皇帝,他勤勤懇懇,絲毫不奢華,也不好色,可惜登基十七年,最終自縊而死。

這是悲劇,更是對後人的警醒。

段宗奎等人藏匿的地點,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不過憑着本能,他們判斷是藏身在地下,每日裡有人專門送來吃喝,都還不錯,但他們絕不能夠隨便走動半步。

段宗奎沒有問題,高起潛也沒有問題,朱慈烺和朱徽娖也沒有問題,甚至年紀不大的朱慈炯、朱慈照和朱慈煥也沒有問題,唯一有些麻煩的是朱徽沁,畢竟不到六歲的小女孩,經受了這些驚嚇,難免哭泣,好在有高起潛的細心呵護,情況纔好了很多。。

第159章 整合第226章 死牢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174章 老軍戶第362章 撤兵第393章 利誘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62章 道不同(2)第41章 盤敲側擊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168章 完勝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692章 揪心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430章 很順利第853章 絕唱(1)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61章 道不同(1)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70章 護院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345章 蓬萊閣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123章 面聖第240章 慘烈第726章 天妒英才(2)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393章 利誘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304章 結盟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560章 宿命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49章 徐州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979章 戰遼河(1)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297章 決定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517章 邊緣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542章 狂妄的代價(6)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167章 末路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673章 剿餉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135章 家底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981章 戰遼河(3)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134章 震懾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473章 導火索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51章 壯士(2)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76章 割袍斷義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351章 節節勝利(1)
第159章 整合第226章 死牢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174章 老軍戶第362章 撤兵第393章 利誘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62章 道不同(2)第41章 盤敲側擊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168章 完勝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692章 揪心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430章 很順利第853章 絕唱(1)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61章 道不同(1)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70章 護院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345章 蓬萊閣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123章 面聖第240章 慘烈第726章 天妒英才(2)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393章 利誘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304章 結盟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560章 宿命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49章 徐州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979章 戰遼河(1)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297章 決定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517章 邊緣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542章 狂妄的代價(6)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167章 末路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673章 剿餉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135章 家底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981章 戰遼河(3)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134章 震懾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473章 導火索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51章 壯士(2)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76章 割袍斷義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351章 節節勝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