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

沐天波的面前擺着兩封信函,一份是朝廷內閣發來的敕書,要求他趕赴京城去面聖,另外一份就是湘王鄭勳睿的書信了。

面對這兩封信函,沐天波居然猶豫了,按照他的性格來說,根本不可能猶豫,十歲的時候就被皇上冊封爲黔國公,皇上對他可謂是恩重如山了,既然是皇上召見,還有什麼理由耽誤時間,必須要馬上啓程前往,至於說鄭勳睿的信函,大可以放到一邊去不在乎。

不過沐天波沒有這樣做,因爲他的身邊多了一個人,這人他十分的敬重,稱之爲老師,且很多事情都是聽從其意見和建議的。

這人是原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少保、內閣大臣楊一鵬。

楊一鵬被免去內閣大臣職位之後,很快回到了老家湖廣臨湘的云溪,本來想着此生就此度過,沒有什麼其他的機會了,誰知道回家不久,就接到了原內閣首輔周延儒和內閣大臣楊嗣昌的信函,邀請他一同到南京去,楊一鵬和鄭勳睿之間的關係不一般,不過那個時候,他已經看出鄭勳睿的志向不簡單,故而不準備跟隨到南京去了。

拒絕總是需要理由的,明明在家卻不動,肯定說不過去,思前想後,楊一鵬只好裝病了,一時間楊一鵬病重的消息,到處流傳,周延儒和楊嗣昌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只是笑了笑,不再提及邀請其一道去南京的事情。

周延儒和楊嗣昌走後,楊一鵬的身體很快就好了,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特別關注南京和京城的所有情況,畢竟楊一鵬曾經當人漕運總督和內閣大臣,有着不錯的關係。

局勢的發展遠遠出乎了楊一鵬的預料。松山大敗的消息傳來之後,楊一鵬預感到有事情可能發生,此時他認爲朝廷幾乎沒有什麼希望了。而鄭勳睿的力量愈發的強大,幾乎要控制整個的南方了。

就在鄭家軍掌控湖廣的時候。楊一鵬選擇離開家鄉。

楊一鵬離開家鄉之後,家人果然接到了楊嗣昌的信函,邀請楊一鵬到京城去。

楊一鵬肯定不會幹的,可他又不甘心投奔鄭勳睿,害怕被天下讀書人恥笑,思來想去,索性到雲南去,投奔沐天波。在其下面混一口飯吃,若是在雲南處境好,那就留下來觀察局勢的發展,若是處境不好,再來思考下一步怎麼辦。

沐天波對楊一鵬很是敬重,這讓楊一鵬毫不猶豫的留下來了,而且根據自身的見識,幫助沐天波分析北方、南京以及遼東的諸多局勢。

後金韃子在北直隸肆掠、李自成佔據了河南與山西大部分的地方,這些消息傳到雲南之後,楊一鵬果斷的做出了判斷。朝廷這艘大船快要沉默了,能夠撐起大明江山的,唯有鄭勳睿和鄭家軍。

周延儒、楊廷樞、熊文燦和甘學闊等人投奔鄭勳睿。身居高位,這讓楊一鵬有些眼紅和羨慕,南方是讀書人聚集的地方,周延儒等人並沒有遭受到讀書人的唾罵,而且南方不少的讀書人,已經投奔鄭勳睿,在各級官府之中出任官職了,這完全出乎了楊一鵬的預料。

儘管楊一鵬還沒有最終下定決心,不過在與沐天波交談的過程之中。他已經慢慢傾向於鄭勳睿,這些話說的不是很明確。可沐天波是明白的。

正是因爲楊一鵬的觀點,影響到了沐天波。所以面對兩封信函的時候,沐天波猶豫了,不知道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沐天波很清楚,北方已經亂的一塌糊塗,朝廷幾乎沒有回天之力了,而能夠撐起整個江山的,應該是鄭勳睿。

此刻沐天波若是遵從朝廷的敕書,前往京城去面聖,那就意味着做出了選擇,整個的南方几乎都被鄭勳睿和鄭家軍掌控了,難道雲南能夠獨善其身嗎,這幾乎沒有可能,可若是按照鄭勳睿的意思來辦事情,就意味着沐天波背叛了皇上和朝廷,這是沐天波不敢想象的事情。

沐天波畢竟出身不一樣了,腦海之中的忠君思想是頑固的,他祖上就是大明開國功臣,開國功臣的後代背叛朝廷,這樣的事情傳出去了,沐家豈不是被罵死。

獨自稱霸雲南更是不可能。

沐天波必須要做出選擇,可現實情況讓他無法做出決定。

兩封信函的事情,楊一鵬不知道,沐天波本沒有打算告訴楊一鵬,可到了這一步,他必須要徵詢楊一鵬的意見了。

楊一鵬進入書房的時候,臉色很是平靜。

看了桌上的兩封信函,楊一鵬的臉色變化了,有些蒼白,手也在微微的抖動。

沐天波沒有關注楊一鵬表情的變化,等到楊一鵬看完之後,直接開口了。

“老師,學生應該做何選擇啊。”

楊一鵬沉默了足足半刻鐘的時間,才慢慢開口。

“黔國公難道沒有一絲的判斷嗎。”

沐天波搖搖頭,表示沒有任何的判斷。

楊一鵬再次陷入到短暫的沉默之中,他不清楚沐天波是什麼意思,也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口說此事,按照他的想法,是毫不猶豫的答應鄭勳睿的,同時直接提出自身的要求,不過從鄭勳睿信函落款的時間來看,已經過去半個月的時間了,這說明沐天波很是猶豫,無法做出決定。

至於說朝廷的敕書,剛剛到兩天。

這就說明了問題,沐天波的內心還是傾向於朝廷的。

如此情況之下,楊一鵬開口就需要注意了,不能夠簡單的做出判斷,否則沐天波不會聽從,而且有可能讓沐天波走向極端。

當然,楊一鵬也要爲自身考慮,若是沐天波歸順了鄭勳睿,他楊一鵬就是功臣了。

“黔國公,您是開國功臣之後代,應該說自身有判斷的,既然是大明的開國功臣之後代,那肯定是要效忠朝廷的,您說是不是。”

沐天波眨了眨眼睛,有些艱難的開口了。

“老師,不瞞您說,北方的局勢已經徹底亂了,我從京城得到的消息,內閣次輔楊大人率領大軍,準備征伐李自成,殊不知李自成麾下流寇近百萬人,朝廷大軍怎麼可能取得勝利,若是此戰失敗,朝廷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啊。。。”

楊一鵬的臉上閃現一絲的笑容。

“黔國公的擔憂有道理,不過自古以來忠臣不事二主,如此的大事情,您應該能夠判斷。”

“明明前面是死路,還要跟着走下去,這。。。”

年輕的沐天波,一句話暴露了自身猶豫的地方。

老辣的楊一鵬,終於套出了沐天波的心思。

這個時候,楊一鵬的臉色變得異常嚴肅了。

“黔國公的意思我明白了,既然黔國公據實相告,那我也沒有必要拐彎抹角了。”

聽見楊一鵬這麼說,沐天波的臉色也變得嚴肅了。

“前面我說的道理,黔國公都是明白的,不需要多說了,如今我就說說黔寧昭靖王沐英老大人了,老大人跟隨太祖皇帝創建大明江山,出生入死,立下不朽的功勳,不過說起來,老大人所處的朝代,應該是元代,推翻元朝,建立起來大明朝廷,同樣屬於造反。”

“老大人當初爲什麼會造反,也是因爲活不下去了,看看我大明朝,流寇李自成當初不也是活不下去了,纔起來造反的,跟隨李自成的流寇人數衆多,難道這些人天生就想着造反嗎,我看不一定,還不是因爲活不下去了。”

“北方的局勢危若累卵,根本無法維繫了,可南方異常的穩定,南直隸和浙江一帶異常的富庶,老百姓安居樂業,難不成說他們的選擇也是錯誤的,也要反對鄭大人嗎。”

“識時務者爲俊傑,良禽擇木而棲,這些道理,您都是明白的,我爲官這麼多年,見到了太多的事情,要說我曾經是內閣大臣,理應誓死效忠皇上和朝廷的,可我看到南方的富庶和北方的亂局,難道說要求南方也成爲北方那樣的局面,我就算是效忠皇上和朝廷了,這樣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我相信若是有人做出這樣的選擇,怕是會遭遇到後世子孫的唾罵。”

“該說的我都說了,如何選擇就是黔國公的事情了,如此的大事情,我不可能代替國公做出最後的選擇,不過不管國公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我都會支持的。”

楊一鵬說完之後,起身抱拳告辭,接下來需要沐天波自身做出選擇。

這件事情楊一鵬無法代替,不過沐天波若是選擇到京城去,他楊一鵬肯定不會跟隨,最多留在雲南,沐天波不願意歸順鄭勳睿,他楊一鵬也不好意思去投奔鄭勳睿,只好留守在雲南,靜觀事態發展了。

沐天波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

半個時辰之後,沐天波出現在祠堂,這裡供奉着沐家所有的先輩。

沐天波對着諸多的靈位跪下了。

“沐家第十一世孫沐天波,特來拜祭先輩,孩兒面臨最爲困難的選擇,不知道是該歸順鄭勳睿還是效忠皇上,懇請先輩予以指點。”

祠堂裡面異常的沉默,已經逝去的先輩自然不可能給與沐天波回答。

其實沐天波來到祠堂,就已經做出了選擇,若是要到京城去面聖,哪裡需要來拜祭祖先,直接出發就是了。

楊一鵬得知沐天波去拜見祖先的事宜,臉上露出了笑容。(。

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166章 慘烈第188章 計謀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11章 家務事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14章 慘敗(3)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778章 閃電戰(8)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635章 發難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345章 蓬萊閣第39章 小私心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472章 凝聚力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50章 壯士(1)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116章 帝心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548章 盼望的戰機第854章 絕唱(2)第42章 天堂蘇杭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129章 暮氣第656章 彷徨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334章 框架形成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785章 閃電戰(15)第47章 震撼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617章 賭贏了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57章 奧妙第999章 瀋陽之戰(3)第413章 兩難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561章 條件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20章 心思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4章 退婚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926章 權鬥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10章 東林黨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12章 做主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403章 桃花運第761章 齊聚南京
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166章 慘烈第188章 計謀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11章 家務事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14章 慘敗(3)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778章 閃電戰(8)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635章 發難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345章 蓬萊閣第39章 小私心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472章 凝聚力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50章 壯士(1)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116章 帝心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548章 盼望的戰機第854章 絕唱(2)第42章 天堂蘇杭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129章 暮氣第656章 彷徨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334章 框架形成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785章 閃電戰(15)第47章 震撼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617章 賭贏了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57章 奧妙第999章 瀋陽之戰(3)第413章 兩難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561章 條件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20章 心思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4章 退婚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926章 權鬥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10章 東林黨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12章 做主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403章 桃花運第761章 齊聚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