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出其不意

bookmark

二月十二日,楊賀稟報了準確的情報。

四萬大軍在芮城已經等候五天的時間,眼看着消息就有可能泄漏出去了,到這個時候,必須要有所行動了。

距離芮城城池五里裡,大營中軍帳,山西巡撫楊廷樞、鄭家軍參將以上的軍官,以及徐望華等人,悉數集中在這裡,聽楊賀稟報相關的情報。

從楊賀稟報的情報來看,鄭勳睿和徐望華的分析是準確的,老回回朝着澤州方向撲過去的時候,宜陽、新安方向的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也在朝着洛陽府城的方向聚集。也就是說,老回回和李自成兩人的心是很大的,他們想着能夠拿下洛陽府城和澤州州城。

流寇的目標真的達到了,怕是會產生巨大的震動。

楊賀說完之後,所有人都沒有開口,大家看着鄭勳睿,到了這個時候,就是鄭勳睿部署作戰方案的時候了,應該說討論和商議的時間已經夠多了。

鄭勳睿看着地圖,遲遲沒有開口,中軍帳裡面很是沉默。

楊廷樞對軍事方面不熟悉,不過他關心的重點,還是澤州州城,儘管說洛陽府城的地位是遠遠高於澤州州城的,要知道李自成麾下八萬流寇,老回回麾下六萬流寇,鄭勳睿麾下只有四萬將士,必然只能夠進攻一個方向,分兵作戰是不明智的做法。

沉默半刻鐘的時間之後,鄭勳睿終於開口了。

“老回回和李自成在兩個地方同時展開進攻,他們的野心很大,也許認爲這樣的進攻。會讓朝廷大軍無法兼顧,同時洛陽距離澤州州城不是很遠,兩路流寇還可以互相兼顧,一旦某一路的流寇遇見危險,另外一路流寇就可以增援。兩路流寇聯合起來,人數達到十四萬,這是讓人恐怖的兵力。”

“按照常規的安排,鄭家軍要麼朝着陽城方向而去,進攻老回回,要麼朝着新安方向而去。進攻李自成,可我不這麼看。”

“鄭家軍需要保住洛陽府城和澤州州城,不能夠讓流寇拿下,若是四萬大軍分兵直接對決李自成和老回回的兩路流寇,基本是沒有多大勝算的。唯有集中兵力,打擊其中一路流寇,同時震懾另外的一路流寇,這纔是明智之舉,才能夠真正保證洛陽府城和澤州州城的安全。”

“不知道諸位注意到濟源這個地方沒有,楊賀剛剛說到的情報裡面,老回回和李自成麾下的流寇,分別都在朝着洛陽府城和澤州州城集中。但是駐紮在濟源的流寇沒有動,這部分流寇是老回回的麾下,是九條龍在統領。他們爲什麼不動,難道不參與攻城拔寨的戰鬥嗎。”

“顯然不是這樣的,濟源的地理位置諸位需要注意,濟源距離洛陽府城一百三十五里地,距離澤州州城一百三十里地,也就是說正好處於洛陽府城和澤州州城的中間。能夠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不管是李自成還是老回回。遭遇到朝廷大軍圍剿的時候,處於濟源的九條龍。不僅僅能夠支援任何一方,還能夠溝通消息。”

“老回回和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一旦集中到攻城拔寨的戰鬥,就不可能兼顧到其他的事情,身在濟源的九條龍,承擔的就是居中協調的作用,我們可以將澤州州城和洛陽府城形容爲扁擔的兩邊,承載重擔,而中間的濟源,就是這個支撐點。”

鄭勳睿說到這裡的時候,很多人已經明白意思了。

楊廷樞有些吃驚,忍不住問了一句話。

“難道鄭家軍主要進攻濟源嗎。”

鄭勳睿看了看楊廷樞,微微點頭。

“鄭家軍要進攻濟源,但絕不是僅僅去進攻濟源,四萬大軍兵分兩路,鄭錦宏、楊賀率領一萬鄭家軍將士和一萬榆林邊軍,剿滅九條龍極其麾下的流寇,其餘兩萬鄭家軍的將士,以最快的速度趕赴澤州,圍剿老回回及其麾下的流寇。”

“鄭家軍的重點是剿滅老回回,想要真正打擊老回回,可剿滅濟源的九條龍是重中之重,一旦鄭家軍佔據了濟源,就等於是砍斷了扁擔,切斷了流寇之間的聯繫,就算是李自成得到了消息,想着救援老回回,也要看他是不是有這個本事了。”

“所以說,鄭錦宏和楊賀,你們的責任重大,你們的兩個任務,都非常關鍵,一是必須乾淨利落的剿滅九條龍極其麾下的流寇,佔據濟源,其二是必須阻止李自成對澤州的馳援,從河南進入山西,濟源是他們的必經之路,流寇人數太多,足足八萬人,翻山越嶺根本不現實,速度太慢不說,也無法實施救援,所以你們要在濟源死死的頂住。”

“我們必須預判最壞的情況出現,那就是老回回朝着濟源的方向撤離,李自成進攻濟源,兩路流寇想方設法的會和,這種情形一定存在,鄭錦宏,楊賀,你們要阻止兩路流寇的會和,應該說難度是非常大的,但這是你們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雖說鄭家軍在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獲取過太多的勝利,但是流寇已經出現明顯的變化,由不得我們輕視,若是過於輕視,洪承疇大人的教訓就在眼前,我可不希望鄭家軍出現這等的失誤。”

“諸位切記,剿滅流寇不是短時間之內的事情,去年可能還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如今是絕無可能了,流寇每遭遇到一次打擊,就會從中吸取教訓,就會學到不少的東西,就能夠更加從容的抵禦朝廷大軍的圍剿,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可謂是身經百戰,若不是他們麾下流寇的戰鬥力太過於孱弱,早就不是目前的情形了。”

“基於這一點,諸位作戰的時候,要有充分的耐心,不急不躁,每一次具體的戰鬥,事先要有詳細的計劃,要落實到每一個細節,要考慮可能出現的任何意外,抓住戰機非常重要,可也不要倉促行事。”

“此次鄭家軍負責剿滅流寇事宜,我的考慮是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將流寇囂張的勢頭完全打壓下去,接下來纔有可能考慮到徹底剿滅的事宜。流寇的兵力總數超過二十萬人,而且其部署和要求也出現了諸多的變化,他們從無序逐漸發展爲有序,這就不是我們猛衝猛打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的。”

“諸位切記,剿滅流寇和民生是結合起來的,短短兩年時間,爲什麼流寇在屢次遭遇打擊之後,都能夠在最短時間之內擴充兵力,就是因爲北方各省遭遇到諸多的災情,百姓生活無着,流離失所,他們掙扎在死亡線上,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還能夠活命,這就爲老回回等人擴充兵力,提供了足夠的兵源。”

“我雖然是五省總督,但只能夠管轄剿滅流寇事宜,至於說各地的民生,都是諸位巡撫大人直接負責的,所以我會在剿滅流寇之餘,給各省巡撫寫信,懇請他們以民爲重,讓老百姓能夠安定下來,只有雙管齊下,一邊安撫百姓,一邊剿滅流寇,才能夠真正有作用。”

衆人離開中軍帳,前去準備,唯有楊廷樞和徐望華留下來了。

楊廷樞已經知道了徐望華的身份,所以說話也沒有多少的顧忌了。

“清揚,這民生事宜,哪裡是短時間之內能夠解決的,若是將剿滅流寇事宜和民生事宜揉合到一起,不知道朝廷是什麼態度啊。”

“淮鬥,你的意思我明白,怕是朝廷等不得如此漫長的時間,可我必須這樣做,流寇肆掠已經有九個年頭,爲什麼屢次的剿滅,都不能夠取得實際的效果,流寇往往能夠死灰復燃,我不相信朝廷沒有想到其中的原因,任何的事情,治標不治本,最終的結局就是死灰復燃,就算是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被剿滅了,還會出來下一批的流寇,朝廷既然要求我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那麼我就要提出來要求,若是朝中有大人認爲我不行,那麼他們儘管派出能夠更好更快剿滅流寇的大人前來。”

徐望華也對着楊廷樞抱拳開口了。

“楊大人,大人所言說到了根本,若是北方各省還是流民遍地,那麼流寇的肆掠就不能夠避免,就以陝西來說,幾年時間過去,流寇基本絕跡,百姓也暫時安寧了,流寇不敢進入到陝西,他們很清楚,進入陝西就要遭遇被剿滅的命運,若是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能夠讓百姓安寧下來,那就無人願意支持流寇了。”

楊廷樞點點頭,這個道理他是明白了。

“清揚,徐先生,你們說的道理,我都是明白的,可惜朝中有些人不這麼看,他們急於求成,而且目前的局面有些特殊,鄭家軍負責剿滅流寇,在朝中還引發了不少的爭議,若是鄭家軍不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取得成績,怕是朝中有人又會跳出來嚷嚷了。”

鄭勳睿點點頭,他知道楊廷樞是好心提醒,但事實擺在眼前,他很清楚,想要徹底解決流寇的問題,必須要從根子上動手,一味的依靠戰爭和廝殺,效果絕對不好。()

第233章 規矩第776章 閃電戰(6)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323章 突破口第575章 警告第254章 側重點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199章 親兵營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852章 山傾第80章 人之本性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358章 血戰(2)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62章 道不同(2)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981章 戰遼河(3)第225章 突破口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672章 感慨第671章 督戰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773章 閃電戰(3)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517章 邊緣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98章 會試會元第395章 警覺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788章 不着急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221章 平衡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349章 甕中捉鱉第270章 絞殺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254章 側重點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690章 焦灼(2)第7章 生意經第391章 過分第360章 慘勝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559章 青縣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248章 動手第391章 過分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430章 很順利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777章 閃電戰(7)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787章 勸服第852章 山傾第235章 直言不諱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434章 千古恨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64章 鄉試第358章 血戰(2)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64章 鄉試
第233章 規矩第776章 閃電戰(6)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323章 突破口第575章 警告第254章 側重點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199章 親兵營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852章 山傾第80章 人之本性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358章 血戰(2)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62章 道不同(2)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981章 戰遼河(3)第225章 突破口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672章 感慨第671章 督戰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773章 閃電戰(3)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517章 邊緣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98章 會試會元第395章 警覺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788章 不着急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221章 平衡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349章 甕中捉鱉第270章 絞殺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254章 側重點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690章 焦灼(2)第7章 生意經第391章 過分第360章 慘勝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559章 青縣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248章 動手第391章 過分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430章 很順利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777章 閃電戰(7)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787章 勸服第852章 山傾第235章 直言不諱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434章 千古恨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64章 鄉試第358章 血戰(2)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64章 鄉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