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

朱聿鍵來到巡撫衙門廂房的時候,已經接近亥時兩刻。

這麼晚的時間到巡撫衙門來,這是第一次,身爲王爺,根本就沒有機會進入巡撫衙門,再說朱聿鍵是到西安府城來避難的,就更不用說有機會到巡撫衙門了。

得知南京刑部尚書、鄭家軍總兵鄭錦宏來到西安府城的消息,朱聿鍵就想着能夠見一見,他是從秦王朱存樞這裡得到消息的,儘管平日裡不能夠關心朝廷的事情,可不代表朱聿鍵什麼都不知道,湘王鄭勳睿的所作所爲,無不表明一個觀點,那就是推翻大明朝廷。

鄭錦宏是鄭勳睿最爲信任的心腹,掌控鄭家軍,朱聿鍵希望能夠見到鄭錦宏,說出來內心的話,不管這些話是不是有作用,也不管自身是不是會遭遇到危險,只要有機會,該說的還是要說出來。

秦王朱存樞的想法,朱聿鍵也是知道的,要是在河南的南陽,朱聿鍵一定會找到各種理由杖斃朱存樞,可惜這裡是西安府城,他朱聿鍵沒有任何的實力,甚至連身邊的護衛都是朱存樞安排的,如此情況之下,朱聿鍵不可能對付朱存樞。

走進亮着燈的廂房,朱聿鍵內心是蒼涼的,他不知道將要面對什麼樣的局面。

廂房的正中坐着鄭錦宏,文坤則是坐在右首。

朱聿鍵進入廂房,鄭錦宏和文坤站起身來。

文坤首先開口了。

“唐王殿下,這位是南京刑部尚書、右都御史、鄭家軍總兵鄭錦宏大人。”

文坤介紹完畢,鄭錦宏雙手抱拳給朱聿鍵行禮了。

“下官拜見唐王殿下。”

該有的理解,鄭錦宏是絕不會疏忽的,這一點也是鄭勳睿不斷要求的,不要讓他人在細節的地方抓住你的把柄。

朱聿鍵看了看鄭錦宏。也抱拳還禮了。

“見過鄭大人了。”

見面的氣氛並不好,朱聿鍵的情緒明顯是很不好的,鄭錦宏和文坤都感覺到了。其實他們已經想到朱聿鍵會說些什麼了,不過該來的遲早是要來的。沒有必要躲避,鄭錦宏和文坤兩人已經商議過了,能夠說服朱聿鍵就說服,不能夠說服也要讓朱聿鍵閉嘴,至少不能夠理直氣壯的到處亂說。

鄭錦宏和文坤認爲,他們這樣做纔是真正的幫助鄭勳睿。

坐下之後,文坤親自上茶,時間這麼晚了。巡撫衙門的官吏基本都歇息了。

還沒有來得及端起茶杯,朱聿鍵就急匆匆的開口了。

“本王聽聞鄭大人來到了西安府城,特地前來拜見,有些話不吐不快。”

鄭錦宏微微一笑,慢慢開口了。

“下官既然請唐王殿下到這裡來了,就是準備和文大人好好聽殿下說話的,既然都到巡撫衙門來了,殿下就沒有必要那樣的着急了,下官和文大人可不是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絕不會做那些因言獲罪的事情。”

鄭錦宏的幾句話。讓朱聿鍵的臉色微微有些紅了,他的確表現的過於着急了,有失體面。身爲大明皇室宗親,這樣的表現真的是說不過去的。

端起茶杯,喝下一小口的茶水,掩飾了窘態之後,朱聿鍵再次開口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大明王朝歷經三百餘年,國泰民安,儘管說這些年以來遭遇波折。不過文武大臣也應該以家國天下爲重,振興我大明王朝。卻不知道鄭大人和文大人是怎麼看的。”

文坤面帶笑容開口了。

“殿下不必遮遮掩掩,想到什麼全部都說出來就是了。鄭大人和下官還是能夠承受的,就沒有必要詢問鄭大人和下官了。”

文坤的回答,讓朱聿鍵再次愣了一下,這是有底氣的表現。

朱聿鍵也顧不上許多,開始侃侃而談了。

足足小半個時辰,朱聿鍵沒有重複一句話,他早就做了準備,所說的話語,主要就是責備湘王鄭勳睿在南方的所作所爲,要求湘王鄭勳睿擁戴皇上,擁戴朝廷,擁戴大明王朝。

朱聿鍵說完之後,鄭錦宏和文坤臉上的笑容沒有消失,但眼神變得犀利很多了。

從學識方面,以及說話犀利方面,文坤是強於鄭錦宏的,文坤當年曾經是知府衙門的刑房典吏,那是有着一張利嘴的,到了這個時候,首先開口的當然是文坤了。

“唐王殿下,鄭大人乃是南京刑部尚書,有些話語不好直接說,下官就不是特別在意了,有什麼話就說出來,這叫做有話就說有屁就放,沒有必要藏着掖着。”

“按照殿下的意思,這大明王朝應該是萬萬年了,下官雖說不是兩榜進士,但也知道王朝更迭乃是尋常事情了,若是依照殿下的意思,太祖皇帝當年造反,推翻元朝,豈不是也該死,太祖皇帝應該遵守元朝之通知嘛,怎麼能夠造反啊。”

朱聿鍵目瞪口呆,一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了。

文坤怎麼可能給朱聿鍵喘息的時間。

“殿下大言不慚,下官也不想追究很多了,有一件事情不是很明白,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爲什麼流寇造反到了今日,按說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不應該有人造反啊,難不成大明的老百姓個個頭上都長着反骨嗎。。。”

“後金韃子原來不過是奴兒干都司下轄的小股力量,這些年翻雲覆雨,甚至成立了大清國,皇太極稱帝,與大明朝廷對着幹,殿下是不是也應該專程前往瀋陽去,告訴皇

太極可不能夠稱帝,必須要服從大明朝廷,服從皇上。。。”

“自己沒有本事,卻拿出來恬不知恥的話語壓制他人,有本事朝廷雄起啊,打敗後金韃子,剿滅流寇,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皇上和朝廷真的能夠做到這些了,天下不知道有多麼的穩定,何須殿下幫忙操心。”

“下官本不想說殿下的事情,殿下本是唐王,封地在南陽府城,卻沒有能夠保住河南以及南陽等地,到西安府城來避難,按照下官的理解,流寇進攻河南的時候,殿下應該做兩件事情,其一是大義凜然的勸阻流寇,應該要效忠皇上,效忠朝廷,絕不能夠造反,其二是流寇萬一不聽從勸解,那就要鼓舞所有終於朝廷的仁人志士,拿起刀槍來剿滅流寇。。。”

文坤的話語殺人不見血,哪裡是朱聿鍵多能夠承受的。

眼見着文坤越說越是興奮,鄭錦宏終於開口了。

“文大人稍稍歇息,有些話就不必說那麼細緻了。”

朱聿鍵的臉色已經是蒼白,身體也微微發抖了,他終於發現了,和文坤等人講大道理,無疑是自取其辱。

“唐王殿下,文大人所說的話語,話糙理不糙,這其中的道理,還請殿下多多思索,殿下若是有興趣,下官倒是可以安排,讓殿下到南直隸等地去看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必這個道理殿下是知道的,下官就不想多說了。”

鄭錦宏居然說出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語,這讓文坤很是吃驚,要知道鄭錦宏可沒有念什麼書,一直都是跟隨在鄭勳睿身邊的。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文坤感覺到,鄭錦宏在鄭勳睿的身邊,的確學到了很多東西。

朱聿鍵的臉上已經沒有了血色,文坤的話語就好比是鋒利的刀子,割的他心在滴血,而鄭錦宏的話語就好比在傷口上撒鹽,讓他更加難以承受,此刻若是地上有個洞,他恨不得能夠鑽進去。

本來是做好了準備,好好教訓鄭錦宏和文坤一番的,誰知道反被人家給收拾了,這裡面的滋味,難以說出來。

看着朱聿鍵跌跌撞撞的離開了巡撫衙門,鄭錦宏和文坤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等到朱聿鍵的身影徹底消失之後,兩人面對面哈哈大笑了。

朱聿鍵再也沒有能力和勇氣說大話了,就算是想着爲大明王朝辯駁,也要好好想想今日的所有話語,鄭錦宏和文坤第一次用嘴打敗了對手。

想想當年鄭勳睿收拾東林黨人的時候,同樣是首先動嘴的,讓那些東林黨人的大儒無話可說,鄭錦宏和文坤長時間在鄭勳睿的身邊,水滴石穿,也學會這些手段了。

當然,鄭錦宏還是很注意的,專門安排了斥候,嚴密觀察朱聿鍵的一舉一動,可不要讓朱聿鍵想不開自殺了,這樣的結局就不是很好了,朱聿鍵就算是想着自殺,也不能夠在西安府城自殺,讓其到京城去自殺,那是最好的結局。

接下來,鄭錦宏和文坤開始了密議,西安府城之內有這麼多的皇室宗親,若是能夠讓秦王朱存樞鼓動大多數的皇室宗親擁護鄭勳睿,豈不是令人欣喜的局面,到時候皇上和朝中的文武大臣也不好反駁了。

兩人商議完畢之後,文坤馬上給鄭勳睿寫去了文書,詳細稟報了與唐王朱聿鍵交談的事宜,同時將下一步的打算也說的很清楚了。

鄭錦宏沒有想到,本來是到陝西來指揮鄭家軍作戰的,居然能夠遇見這樣的事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肯定是好事情,大明的皇室宗親,絕大部分都是在北方,只要秦王朱存樞等人帶頭擁護鄭勳睿了,恐怕北方的局勢更好穩定下來了。。

第403章 桃花運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693章 篤定第158章 戰馬第105章 恩榮宴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135章 家底第403章 桃花運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193章 車廂峽第23章 秦淮河第555章 覈查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910章 漂亮的巷戰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94章 會試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783章 閃電戰(13)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51章 壯士(2)第271章 慘敗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193章 車廂峽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305章 撤兵第513章 慘敗(2)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111章 陰影第80章 人之本性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393章 利誘第467章 乾脆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400章 抽絲剝繭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57章 奧妙第81章 說親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115章 當值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645章 悄悄去第776章 閃電戰(6)第64章 鄉試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989章 遲到的統一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115章 當值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61章 道不同(1)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635章 發難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981章 戰遼河(3)第326章 後手第220章 彈劾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391章 過分第44章 初次交鋒
第403章 桃花運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693章 篤定第158章 戰馬第105章 恩榮宴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135章 家底第403章 桃花運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193章 車廂峽第23章 秦淮河第555章 覈查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910章 漂亮的巷戰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94章 會試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783章 閃電戰(13)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51章 壯士(2)第271章 慘敗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193章 車廂峽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305章 撤兵第513章 慘敗(2)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111章 陰影第80章 人之本性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393章 利誘第467章 乾脆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400章 抽絲剝繭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57章 奧妙第81章 說親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115章 當值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645章 悄悄去第776章 閃電戰(6)第64章 鄉試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989章 遲到的統一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115章 當值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61章 道不同(1)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635章 發難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981章 戰遼河(3)第326章 後手第220章 彈劾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391章 過分第44章 初次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