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

bookmark

史書上面所說的根本不可靠,一切都要依靠自身的判斷,這是穿越之後的鄭勳睿得出的真實感受,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沒有什麼稀奇的,且不說清史之中對於周延儒和溫體仁奸臣的定型,就說其中對於劉宗周等人的稱讚,這在鄭勳睿看來,其實就是那些東林黨人投降滿清之後,爲了自身利益做出的諸多判斷,因爲他們需要掩蓋自身的醜行,需要推卸自身導致大明王朝轟然倒下的責任,所以他們筆下的歷史,某些方面是扭曲的。

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鄭勳睿的接觸雖說不是很多,但他還是有着自身感受的,所謂官場如戰場,特別是在皇權之下的官場,相互之間的博弈和鬥爭更加的激烈,周延儒和溫體仁不過是在這樣體制下展開一些博弈的,這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可在後來的歷史之中,這成爲了最大的罪狀,甚至大明轟然倒塌的責任,也落到了兩人的頭上。

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不是特別有能力的帥才,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但兩人兢兢業業做事情,那是不能夠完全否定的,相反看看那些一心想着守正的東林黨人,爲了自身的利益,毫不猶豫的在朝中大規模黨爭,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讓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富得流油,卻讓老百姓掙扎在死亡線上,直接動搖了本已經千瘡百孔的大明的天下。

基於這樣的態度,鄭勳睿絕不會迷信黃道周,而且黃道周要求徐佛家出面,爲山陰幫幫主徐吉匡說情,已經讓鄭勳睿的內心有了鄙視的感覺,如此的大事情。居然要求一個女人、而且是青?樓女子出面,黃道周難道沒有覺得臉紅。

徐望華進入東林書屋的時候,鄭勳睿正在看着桌上的文書。

放下文書,鄭勳睿直接開口詢問了。

“徐先生,想必你是知道黃道周老先生的名氣的,可否說說對黃老先生的看法。”

徐望華愣了一下。沒有馬上開口,而是低頭稍微沉思了一下,這個過程之中,鄭勳睿也沒有開口催促,從徐望華的表現來看,與黃道周怕是有些熟悉的。

果然,思慮了好一會的徐望華擡起頭,慢慢開口了。

“不瞞大人,屬下曾經與黃老先生熟悉。老爺在世的時候,與黃老先生有一些接觸,他們之間也有過好些次的交談,屬下跟隨在老爺的身邊,也就有了與黃老先生接觸的機會,黃老先生當年對屬下也是有着不少讚譽的。”

鄭勳睿微微點頭,要說徐望華不認識黃道周,他肯定不相信。畢竟徐光啓和黃道周都是東林黨人,從年紀上來說。徐光啓要大很多,而且從地位上來說,徐光啓也高很多,黃道周對徐光啓肯定是非常尊重的,對徐光啓身邊的徐望華,態度肯定也是不差的。

“屬下若是沒有在大人身邊這幾年時間的磨礪。對黃老先生是崇拜的,不過這些年的時間過去,屬下跟隨大人做了很多事情,對黃老先生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改變。”

“大人剛剛的詢問,讓屬下很是倉促。屬下只能將黃老先生與大人對比,還請大人諒解。”

щщщ☢ttκá n☢¢o 鄭勳睿笑了笑,若是穿越之前,將他一個默默無聞之輩與黃道周這樣的大名人做比較,那肯定是自豪甚至是惶恐的,可現在不一樣了,他所站的高度早就不一樣了。

“徐先生不必有什麼顧慮,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你我公事這些年,應該熟悉我的脾氣。”

“大人說的不錯,正是因爲跟隨大人這麼多年,我纔會實話實說的。”

鄭勳睿不再開口,看着徐望華。

“屬下當年敬仰黃老先生,主要是兩個方面,其一是黃老先生學識豐富,說話總是能夠引經據典,而且說話直率,能夠直接指出他人存在的不足,其二是黃老先生在皇上的面前敢於犯顏直諫,這是當時很少有大人能夠做到的。”

“可是在大人身邊這些年,仔細回憶黃老先生所做的一切,除開在學識方面的確淵博,其他方面,想想的確做的不是很好。”

“就說這犯顏直諫的事情,給皇上提出反對之意見,的確需要勇氣,可更加重要的是考慮接下來該怎麼做,就好比說朝中某位大人什麼事情做的不對,你總是要提出應該怎麼做,現在想來,黃老先生根本就沒有提出多少有用的建議。”

“屬下印象最爲深刻的是黃老先生當年被皇上責罰的事宜,也是因爲犯顏直諫,明明已經辭官准備歸家,卻在離開京城之前,上疏皇上,說皇上身邊的所有大臣,沒有真正爲朝廷考慮的,這些大人不但不爲朝廷和皇上盡力,反而利用權勢打壓那些真正想爲朝廷盡力的仁人志士。”

“屬下至今還記得黃老先生奏摺上面的幾句話:所見諸大臣皆無遠猷,動尋苛細,治朝寧者以督責爲要談,治邊疆者以姑息爲上策。序仁義道德,則以爲迂昧而不經,奉刀筆薄書,則以爲通達而知務。一切磨勘,則葛藤終年,一意不調,而株連四起。”

“又則:邇年諸臣所目營心計,無一實爲朝廷者,其用人行事,不過推求報復而已,今諸臣之才具心術,陛下其知之矣。知其爲小人而又以小人矯之,則小人之焰益張,知其爲君子而更以小人蔘之,則君子之攻不立。”

“屬下當年聽到黃老先生奏摺上面的話語,還感覺到熱血沸騰,覺得黃老先生膽子的確是很大的,連如此之話語都敢說,幾句話就指出朝廷之中存在的問題,可在大人身邊這些年之後,屬下感覺到黃老先生如此的做法,很是不妥。”

“大人在延綏和陝西等地做事情,身邊依舊是黃老先生所不齒的那些官吏,可爲什麼人家就能夠好好的做事情,能夠讓地方上安寧,爲什麼這些官吏到了黃老先生的嘴裡,就成爲了奸臣,事實情況,讓屬下想到了另外的一個方面。”

“黃老先生入朝爲官之後,是以東林黨人自居的,所能夠看得上的也就是那些東林黨人,似乎東林黨人都是忠臣,其他人都是奸臣,這好像就是黨爭的兆頭。”

“同時黃老先生的話語,都是泛泛而談,沒有什麼具體的爲政措施,屬下說的不客氣一些,若是將黃老先生和大人比較,黃老先生就好比是誇誇其談的道德聖人,而大人則是紮紮實實做事情、一心爲百姓考慮的百姓之救星。”

。。。

徐望華說的很直接,也很直白,這是他的習慣,在鄭勳睿的面前,沒有什麼需要隱瞞的,再說他和鄭勳睿一起這麼多年,相互也是欣賞的。

鄭勳睿從徐望華的話語之中,悟出了其他的東西,那是他對東林黨人的深層次看法,以前總是覺得,東林黨人其實就是官商結合的產物,爲了維護南方士大夫和商賈的利益,不遺餘力,根本不管不顧大明天下的實際情況,從徐望華的話語之中,他感覺到了,東林黨人不僅僅是存在官商勾結的弊端,甚至其所遵從的理論,都存在很大的問題。

徐望華說完之後,鄭勳睿面容嚴肅。

“徐先生,你能夠實話實說,我很是欣慰,其實我和你很多的看法是一致的,就說這犯顏直諫,我朝這方面的弊端太多了,朝中的那些給事中和御史,無不以犯顏直諫爲己任,這犯顏直諫本是好事情,貞觀之治,就是因爲太宗皇帝納諫,纔出現了大唐的繁華,可這犯顏直諫要有一個基礎,那就是看究竟是爲了什麼目的。”

“我朝的那些大人犯顏直諫,在我看來,並非是爲了大明王朝能夠興旺,他們是爲了自身的清譽。”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形,不知道徐先生注意到了沒有,每一個犯顏直諫的大人,不管他的彈劾與意見是不是有道理,只要他頂撞了皇上,可他都能夠得到巨大的名聲,就說這黃老先生,崇禎二年爲了內閣大臣錢龍錫的事宜,犯顏直諫,而且後來還爲他的老師兵部尚書袁可立專門寫了傳記,袁可立就是犯顏直諫的表率。”

“且不說黃老先生的犯顏直諫是不是很有道理,但黃老先生的犯顏直諫,爲自身爭取到了巨大的榮耀,也就是崇禎二年的犯顏直諫之後,黃老先生之後的犯顏直諫達到了三十疏,一直到徹底惹怒了皇上,被削去所有功名,直接貶斥爲平民,這還不算,黃老先生回到浙江和家鄉之後,得到了讀書人的吹捧,一直以來都是讀書人讚譽的老師。”

“黃老先生的三十疏,我也注意過,看起來都是以國事爲重,不計較個人得失,剛直不阿,敢於直諫,這方面值得讚譽,可其中提出來的治國之策,寥寥無幾,都是從儒家思想之中摘取的大話和套話,最基本的一點,君子和小人究竟如何區別都未弄清楚,也提不出如何的用人之長,如何讓大明富庶,現實之中根本就沒有可操作性,這樣的犯顏直諫,若是受到了鼓勵,真不知道在朝中會形成什麼樣的氛圍,大家都去誇誇其談,標明自身的清譽,卻沒有想過皇上究竟需要什麼,如此的風氣,就是朝廷最大的痼疾。”

第52章 決定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472章 凝聚力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365章 伏筆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95章 民有三苦第128章 沒商量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559章 青縣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658章 找理由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796章 心願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656章 彷徨第51章 壯士(2)第780章 閃電戰(10)第873章 歸宿(3)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656章 彷徨第10章 東林黨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771章 閃電戰(1)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588章 痛心(1)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159章 整合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74章 孰可忍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90章 焦灼(2)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796章 心願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534章 老將不能出馬第813章 自負的本錢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124章 徐光啓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673章 剿餉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106章 授官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783章 閃電戰(13)第26章 淡定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873章 歸宿(3)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794章 浙江總兵黃得功第51章 壯士(2)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182章 大度第355章 驕狂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922章 故伎重演
第52章 決定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472章 凝聚力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365章 伏筆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95章 民有三苦第128章 沒商量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559章 青縣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658章 找理由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796章 心願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656章 彷徨第51章 壯士(2)第780章 閃電戰(10)第873章 歸宿(3)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656章 彷徨第10章 東林黨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771章 閃電戰(1)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588章 痛心(1)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159章 整合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74章 孰可忍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90章 焦灼(2)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796章 心願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534章 老將不能出馬第813章 自負的本錢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124章 徐光啓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673章 剿餉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106章 授官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783章 閃電戰(13)第26章 淡定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873章 歸宿(3)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794章 浙江總兵黃得功第51章 壯士(2)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182章 大度第355章 驕狂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922章 故伎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