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利益糾葛

金陵城蓮花坊周家花園。

坐在主位上的周老狀元看到滿堂激憤,不由欣慰不已。他其實比誰都清楚,真要打官司,自己沒有半分勝算。

身爲浸淫官場多年的東林黨元老,周老狀元最瞭解輿論的威力,也唯有繼續鼓動更多的士林名流和年輕書生參與進來,羣策羣力,共同發難,營造出更大的聲勢以爭取民意,博取同情,才能將令人痛恨的朱道臨搞倒搞臭,才能藉此機會給予妄想翻身的金陵城勳貴們一個嚴厲警告。

周老狀元之所以豁出老臉來胡攪蠻纏,還有個最爲重要的依仗沒有說出來:數十年來一直隱藏在幕後的東林黨人的衣食父母,已經對金陵城兩大勳貴、百年名門應氏家族等人聯合開辦的“博孚錢莊”深感不安,對博孚錢莊近千萬兩銀子的資本和擴張速度感到莫名的恐懼。

八大世家中的寧波謝氏家族,肇始於正德年間,弘治十八年謝丕中殿試一甲第三名,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掌院事。其子謝正以父蔭授中書舍人,後入文淵閣辦事,預修皇史,升禮部員外郎,敕封遼主副使。

經過一百多年的經營,謝氏家族在寧波、紹興等地擁有良田百萬畝,並積極從事海貿,家中存銀無法計數。目光深遠的謝家家主此前曾提出“成立規模更大、資金更爲雄厚的錢莊以遏制博孚錢莊的擴張”,無奈沒有獲得各大家族的支持,對此周老狀元很是遺憾了一段時間,箇中厲害外人不知道,他可是一清二楚。

只要幾大世家門閥聯起手來成立幾家大錢莊,別說千萬兩銀子的資本,就是億萬兩銀子也能輕鬆湊齊,只需稍加運作,就能堵死博孚錢莊的生路。

得益於大明朝太祖朱元璋對天下文人的優待,以及百餘年來一代代文臣的艱辛努力。有功名在身的士子連同整個家族都不用交一文錢稅賦,使得更多的土地集中到各地士紳豪門手裡,僅此一項,兩百多年來積攢下的土地財富就是個巨大數目。

百年來。幾乎所有世家門閥都將土地中獲得的財富,投入到帶來更大利潤的工商業,大明朝最大的商行、錢莊和海貿船隊,無一不是各地世家門閥在背後控制的產業。

這些資產數百萬的產業,經過百餘年的經營。爲各地世家門閥帶來的財富難以計數,再加上成祖之後由朝野各方勢力成功推動的禁海國策,大明的海貿徹底控制在了東南世家門閥手裡。

壟斷性的海貿不但無需繳納任何稅賦,還爲東南世家門閥帶來了遠超之前兩百年的鉅額利潤,造就了東南地區和南方沿海各地的繁榮,催生出數以千計因海貿獲益的百萬富商,控制了大明朝七成海貿的東南世家門閥獲得的巨利更不用說了,也沒人能夠說得清楚。

但局內人都知道,天下七成以上的財富都集中在以八大世家門閥爲首的東南士紳階層和豪強手中。

例如已故首輔徐階的松江徐氏家族,不但擁有數百萬畝良田。還掌握了一府四縣的經濟命脈,每年僅是從節省的土地和工商稅賦中,就能獲得200萬兩銀子以上,要是再加上工商業利潤和海貿收入,徐氏家族每年的獲利總額,快趕上大明朝稅賦總額2,000萬兩銀子的四分之一了!

雖然大明各地世家門閥絕大多數無法與松江徐氏門閥相提並論,但東南地面上的各大世家門閥並不遜色,除去擁有的大量土地、礦山和房產之外,哪家的銀庫裡沒有幾百萬兩銀子長年存着?

就連出身清貧之後發達二十餘年的周老狀元,家中銀庫裡也有80萬兩銀子的餘錢。何況東南八大世家門閥?

周老狀元打從心底裡支持成立幾家資產千萬的大錢莊,以打壓由江南勳貴和道門聯合組成的新興勢力,無奈地位超然的東南各大門閥各懷心事,致使寧波謝氏家族的提議流於空談。甚爲可惜!

但各大世家門閥在守住既得利益這點上,歷來是非常一致的,特別是近百年來源源不斷獲得鉅額收益的海貿,決不允許任何新興勢力染指其中,數十年來依靠鋌而走險名動四方的豪強之所以大多數沒落個好下場,其中隱情不言而喻。

因此。橫空出世富甲一方的神秘海商朱道臨,就成爲了東南世家門閥率先打壓的目標,哪怕他沒有與士紳階層的政治對手勳貴階層聯手,沒有任何政治上的野心,照樣是東南世家門閥必須嚴厲打擊的對象!

之前周老狀元之所以犯下輕敵的低級錯誤,完全是因爲太過自負,太過相信自己的影響力,更不知道朱道臨搭上了手握實權的可怕人物、南京鎮守副監兼東廠江南執事太監、銅元局總管太監吳景賢,此刻他已明白其中關係,知道該如何彌補錯誤,如何因勢利導驟然發難,最終給予對方沉重一擊。

哪怕最後無功而返,身爲東林黨元老的儒林前輩周老狀元,也能憑此向背後的衣食父母們表明態度,哪怕有所犧牲也值得去幹,最後被拋棄的只是那些無關緊要的無知書生而已,除了失去個從未得到的小妾之外,他周老先生沒有什麼可以再失去的,照樣可以回蘇州老家安安穩穩做個德高望重的富家翁。

次日上午,金陵城裡城外到處張燈結綵,歡聲笑語不絕於耳,放眼望去,到處是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朱道臨出席完聯合大商鋪的盛大開業慶典,顧不上與一旁感慨不已的佛郎機人告辭,提前避開蜂擁而至的人流,搶先一步進入商鋪倉庫院子從後門溜出來,乘坐馬車返回紫竹園,儘管走得及時走得快速,可回到家裡依然是衣衫骯髒,滿臉塵土。

換過衣袍之後,朱道臨與等候多時的總管老史和數名文武教習一起,跟隨滿載糖餅和竹木玩具的八輛大馬車前往義學,看望無家可歸的孤兒們,將所有馬車上的糖餅和玩具分發到每個孩子手裡,在孩子們的笑聲中傾聽老史和文武教習們的彙報,順着文武教習手指的方向,細細觀察一個個品質優異表現出色的孩子。

下午四點,西跨院的盛大酒宴準時開始。

應昌培、趙訓庭、張德義兄弟、嚴義和以及忻城伯的兩位公子都帶着家眷前來赴宴,院子的大管家老史和兩名護院彪頭目欣然在座,加上朱道臨的一羣妻妾,前堂後院加起來總共八大桌。

愛美的姑娘們掛起了一串串紅燈籠,到處擺上精美的水仙盆景和梅花插瓶,把整個西跨院裝點得紅紅火火,熱鬧非凡,裡裡外外全是歡聲笑語。

入夜時分,不敢多喝的衆人再次攜帶妻妾傾巢而出,趕赴秦淮河畔,登上提前訂下的一艘大畫舫,泛舟于波光粼粼的寬闊河面上,手捧美酒,觀看擁擠不堪的歡樂人羣,盡情欣賞兩岸的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美麗夜景。

由於太過高興,加上今日開張大喜創下了金陵城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商業盛況,應昌培和張德義、嚴義和先後喝醉了。

應昌培在愛妾的攙扶下,趴在船舷邊上吐的一塌糊塗,放聲高歌卻不成調最後變成難聽噪音的張德義,被大哥張德忠按在船樓裡不許再出來。

吐了一地的嚴義和渾然不知置身何處,躺在船頭的甲板上呼呼大睡,幾位忠懇的親隨一面給嚴義和擦臉擦衣袍,一面提水沖洗甲板上的嘔吐物,一不小心卻把晃晃悠悠走過來的應昌培澆了個透心涼。

應昌培吐完之後原本整個人就感覺好了許多,如今受涼水一激,在一羣家眷的驚呼聲中直接酒醒大半。

朱道臨和忻城伯的兩位公子看到這一幕幕,笑得肚子都疼了,笑完看到實在沒辦法繼續玩下去了,朱道臨提議上岸歸家好好歇息,衆人也都紛紛附和,這會兒一同歡慶的人倒下近半,船上船下到處是嘔吐的穢物和難聞的味道,再玩下去確實沒什麼意思了。

朱道臨與大家道別後,在幾位師弟的護衛下帶着一羣妻妾繞行三裡多路,登上前來迎接的馬車返回紫竹園,回到家裡妻妾們都累得不行了,紛紛前去沐浴更衣,然後倒在牀上沉沉睡去。

朱道臨和堅持服侍自己睡下的未婚妻小影低語幾句,在小影略帶三分幽怨七分自責的目光中,滿懷歉意地離開西跨院,前往學生們已經放假的東跨院。

進入東跨院之後,朱道臨沒有到後院尋找剛分開不久的徐拂和柳丫頭等人,而是悄然進入左廂房內空無一人的黑暗教室,直接在講臺上席地而坐,擡起右手,輕輕搭在左腕的金剛圈上,閉目調息片刻,進入熟悉而悠遠的神奇世界。(。)

第99章 分歧第14章 清涼寺下靈應觀第393章 改弦易張第251章 走向海洋第428章 海軍的困局第306章 朝會第270章 不知不覺的改變第322章 戰爭與商人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良辰吉日第96章 隱憂第420章 責任和義務第212章 兩條腿第461章 抉擇第6章 意外的請求第259章 大采購第39章 滿足你的要求第302章 搖擺不定第466章 楚梅見聞第15章 試探與算計第215章 鑄造軍魂第506章 良苦用心第347章 殺一儆百第437章 虛虛實實第382章 帝國的海軍第470章 改變第14章 清涼寺下靈應觀第64章 循序漸進第214章 發飆第295章 瀛洲的由來第367章 臨陣斬將第17章 誠信乃立業之本第194章 淡水港的價值第351章 無所顧忌第429章 順利登陸第304章 定策?第452章 兇猛報復第125章 珠光寶氣第249章 瞞天過海第141章 重重包圍第495章 聞風而動第424章 臥榻之側第91章 全面提速第136章 接踵而至的打擊第502章 落井下石第378章 藍水海軍的野望第299章 隨意的魅力第343章 猛龍過海第301章 有得必有失第494章 瞞天過海與北上戰略第101章 蓄勢待發第482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449章 開誠佈公第420章 責任和義務第16章 循序漸進第87章 實驗第162章 三線工程典範第126章 契約精神第124章 樂在其中第318章 過把癮第69章 三年之約第145章 未來的希望第368章 摧枯拉朽第298章 人格第302章 搖擺不定第471章 分道揚鑣第112章 虎山正院第42章 初見小影第4章 恍然如夢第125章 珠光寶氣第445章 築城第291章 流言四起第410章 用意深遠的貨物第511章 摧枯拉朽第128章 反擊的序幕第191章 強軍之路第471章 分道揚鑣第365章 甕中之鱉第126章 契約精神第412章 四方會談第400章 掌控第438章 戰略和炮擊第186章 錢到用時方很少第151章 信王府老人第281章 激勵第147章 謠言四起第508章 一意孤行第499章 收穫季節第474章 我行我素第63章 紮緊自己的籬笆第424章 臥榻之側第92章 無心之失第390章 神兵天降第60章 人才匱乏第502章 落井下石第58章 人生無常第412章 四方會談第321章 股東會議第267章 恐慌與崩潰第112章 虎山正院
第99章 分歧第14章 清涼寺下靈應觀第393章 改弦易張第251章 走向海洋第428章 海軍的困局第306章 朝會第270章 不知不覺的改變第322章 戰爭與商人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良辰吉日第96章 隱憂第420章 責任和義務第212章 兩條腿第461章 抉擇第6章 意外的請求第259章 大采購第39章 滿足你的要求第302章 搖擺不定第466章 楚梅見聞第15章 試探與算計第215章 鑄造軍魂第506章 良苦用心第347章 殺一儆百第437章 虛虛實實第382章 帝國的海軍第470章 改變第14章 清涼寺下靈應觀第64章 循序漸進第214章 發飆第295章 瀛洲的由來第367章 臨陣斬將第17章 誠信乃立業之本第194章 淡水港的價值第351章 無所顧忌第429章 順利登陸第304章 定策?第452章 兇猛報復第125章 珠光寶氣第249章 瞞天過海第141章 重重包圍第495章 聞風而動第424章 臥榻之側第91章 全面提速第136章 接踵而至的打擊第502章 落井下石第378章 藍水海軍的野望第299章 隨意的魅力第343章 猛龍過海第301章 有得必有失第494章 瞞天過海與北上戰略第101章 蓄勢待發第482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449章 開誠佈公第420章 責任和義務第16章 循序漸進第87章 實驗第162章 三線工程典範第126章 契約精神第124章 樂在其中第318章 過把癮第69章 三年之約第145章 未來的希望第368章 摧枯拉朽第298章 人格第302章 搖擺不定第471章 分道揚鑣第112章 虎山正院第42章 初見小影第4章 恍然如夢第125章 珠光寶氣第445章 築城第291章 流言四起第410章 用意深遠的貨物第511章 摧枯拉朽第128章 反擊的序幕第191章 強軍之路第471章 分道揚鑣第365章 甕中之鱉第126章 契約精神第412章 四方會談第400章 掌控第438章 戰略和炮擊第186章 錢到用時方很少第151章 信王府老人第281章 激勵第147章 謠言四起第508章 一意孤行第499章 收穫季節第474章 我行我素第63章 紮緊自己的籬笆第424章 臥榻之側第92章 無心之失第390章 神兵天降第60章 人才匱乏第502章 落井下石第58章 人生無常第412章 四方會談第321章 股東會議第267章 恐慌與崩潰第112章 虎山正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