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一字一頓道:“你叫什麼名字?你們又是什麼人?爲何在青城?又爲何沒有跟着布爾噶都臺吉逃跑?
“大人,小的名字叫做突布溫,是內喀爾喀人,這裡有幾十人也是內喀爾喀人。
其他人有的是土默特、有的是察哈爾人、還有妙花部落的十幾人。我們都是被喀喇沁人俘獲的奴隸,因此沒有人帶上我們逃跑。”
“本官打敗了喀喇沁人,因此你們現在應該屬於本官對不對?”
“大人,我們確實都是您的戰利品,來此的目的就是表明不會跟明軍爲敵,願意向大人臣服。也懇求大人不要大開殺戒,我們以前從來沒有跟明軍交戰過,我們族人有許多都在明軍中效力。”
蒙古人爲明軍效力的難以計數,滿桂這個蒙古籍將領從一個小卒一步步升遷最後得到東平侯的爵位,他的麾下蒙古人太多,爲大明戰鬥到最後一刻的多不勝數。
建奴採取的策略是征服蒙古拉上蒙古韃子打大明,黃漢沒有能力殺光韃子,因此也得拉攏蒙古人打建奴。
這裡的韃子來自多個部落完全可以先留下他們養馬,經過考察後挑選一半人加入“紅旗軍”騎兵隊伍應該不成問題。
他答應道:“本官決定不殺你們這些主動投誠的人,以後你們就留在軍中養馬吧!本官會給你們一日三餐,還會每個月給六錢銀子折色、五斗雜糧本色作爲月餉。”
突布溫聽明白了喜滋滋用蒙古語大聲向其他人說清楚了,這三四百人都滿臉笑容跪下磕頭謝恩。
他們異口同聲用蒙古語道:“謝大人恩德,咱們都是伺候戰馬的好手,一定會把交於咱們飼養的馬匹伺候得膘肥體壯。”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滅族小部落的倖存者,在草原上也是下等人,日子過得艱難。
他們得知這支裝備精良的明軍主將給瞭如此好的待遇確實高興,做喀喇沁人的奴僕只能勉強吃兩頓,還吃不飽,給明軍養馬有三餐吃還有銀子、糧食可拿多好的事啊!
黃漢又道:“你們只要肯用心做事,本官會在你們中間選拔一部分人加入‘紅旗軍’。
屆時待遇會加倍,還會給女人讓你們安家成爲自由民,立下軍功也會跟漢軍得到同樣的封賞,也能夠當上軍官。”
突布溫喜形於色,他把黃漢的表態翻譯過後,那些蒙古人更加激動,七嘴八舌用蒙古語表達的意思無非是效忠黃漢,願意成爲戰士爲大明打仗,想擁有自己的女人,想要有個家。
鐵匠頭子沈存力策劃的大暴動流產了,因爲在明軍到來之前青城裡的韃子就紛紛溜了,他此時組織了千把人拿着五花八門的武器佔領了倉庫和糧庫防止有人趁亂焚燬。
率先進城的宋鵬飛和趙坤等等官佐瞭解了情況後接見了沈存力,經過一番細緻交談,宋鵬飛覺得此人可以大用,立刻帶他來見恩師。
黃漢詢問了來龍去脈之後當場讓宋鵬飛給沈存力一副繳獲的鐵甲,讓他牽頭帶領青城的漢民搜捕韃子家小,清繳韃子的財物。
沈存力見到了大明將領,知道回家已經不是幻想,他爲了得到明軍信任,把今年已經十二歲的獨子沈明交給宋鵬飛,因爲他發現這位宋長官麾下有許多少年郎。
沈明過了年就十三歲了,遺傳了父親的體格長得比同齡人高大。
宋鵬飛瞧着比較喜歡,他也想沈存力死心塌地爲“紅旗軍”做事,當場宣佈補充沈明爲少年學兵,並且留在身邊親自訓練。
當看見自己的兒子穿着和其他少年學兵一樣的制服出現之時,沈存力不由得淚流滿面……
黃漢知道如沈明這樣的孩子應該不少,這些至少被韃子奴役一年的少年用不着刻意灌輸仇恨,他們都應該痛恨韃子、建奴。
這樣的兵員最容易和“紅旗軍”一條心,他吩咐宋鵬飛和趙坤幾個步兵官佐再物色一些大孩子納入少年學兵隊伍。
喀喇沁人不戰而逃丟下了許多漢人奴隸,丟下了許多牛羊,也丟下了大量的物資和糧食,但是一匹戰馬都沒有丟下。
“紅旗軍”騎士集中行動爭取截下那些倉皇出逃的部落,他們向北沿着車轍印追到下午之時,運氣不好的哥窩臺部被明軍騎兵合圍了。
哥窩臺昨天晚上就拆解蒙古包套上大車帶領他的部落往北遷徙,可惜他實在不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好漢,捨不得罈罈罐罐,也沒有捨棄一個奴隸,因此他的大車包括戰馬都是滿載。
如此龐大,而且緇重太多的隊伍一天走五十里都夠嗆,況且他們還驅趕着羊羣,因此他們雖然早出發了一晚帶一個晌午也是無濟於事,在青城北四十里外被“紅旗軍”發現並且成功合圍。
哥窩臺麾下有三四百輕騎兵,情況緊急孩子和老人都拿起武器進行抵抗,他們的總兵力也不足一千人。
“紅旗軍”足來了一千一百餘騎,哥窩臺人馬的裝備根本比不上卓爾畢的騎兵,他們擁有鐵甲的人數只有三五十。
倉促動員的老人和半大孩子大部分連皮甲都沒有,他們穿着羊皮襖拿起小牛角弓就妄圖跟如同鐵人般的“紅旗軍”騎兵開戰。
結果可想而知,接近一邊倒的屠殺無驚無險,兵力和裝備處於絕對劣勢的哥窩臺部輕騎兵被屠殺殆盡。
由於憨子、王展鵬帶着人馬下手足夠快、足夠狠,哥窩臺部連放下武器談投降條件都沒有時間。
最後哥窩臺這個喀喇沁中上等臺吉被憨子一飛斧剁在胸口結束了生命,這個部落的所有物資都成爲了明軍繳獲,解救了小兩千漢人,發現了同樣爲奴的蒙古其他部落俘虜四十幾人。
青城註定今夜無眠,因爲真的有幾十個隨軍勞役和戰士找到了失散的親人,笑聲、哭聲感染了太多人。
一位三十歲不到名字叫做顧準的漢子找到了妻兒覺得無比幸運,得知當時五歲的女兒受不了顛沛流離死在出關的路上哭得稀里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