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旗衛暗中協助錦衣衛嚴查奸細起到了效果,規範倉儲和生產流程提高了安全性。
記載於歷史的崇禎七年九月再次發生的安民廠火藥庫大爆炸,造成軍民官宦傷亡數千的慘事沒有如期而至。
敵人是無處不在的,建奴和流寇都有可能派遣奸細進入大明還在堅守的城池進行破壞,一個個甄別流民實在太難,乾脆採取嚴格管控,準出不準進。
因此黃漢率領小十萬人馬出了紫荊關沒多久就被太多老百姓發現了紅旗飄飄,成千上萬飢寒交迫的老百姓跌跌撞撞跑來投靠“紅旗軍”找活路。
還好黃漢有心理準備,也早就做足了功課,這一次攜帶的一萬五千架獨輪車和三千五百輛四輪馬車上有一大半物資就是糧食,總量達到六萬石。
因爲還有大量海魚、肉製品罐頭隨軍運輸,將士們能夠補充蛋白質,六萬石糧食能夠管十萬大軍七十幾天的消耗,或者能夠讓三十萬老百姓維持三個月有餘的基本生存需要。
黃漢不怕“紅旗軍”餓肚子,只要清軍有得吃,“紅旗軍”就永遠餓不着,打死建奴、韃子搶糧食,擊斃的戰馬還能夠提供肉食。
真的面臨絕境之時,完全可以考慮殺建奴、韃子做燒烤。
其實用不着擔心糧食問題,建奴搶劫到手的糧食多着呢,朔州城裡保守估計不會少於五十萬石。
拿下雁門關就已經繳獲了五千餘石麥子和雜糧,居然還有牛肉,這應該是韃子和建奴殺了漢人的耕牛。
劉在旗組織一萬通過甄別的青壯年成立鄉勇自衛隊參與管理和勞動,給了他們吃三餐每天有兩個炊餅的待遇。
所有的鄉勇左臂上都套着一個有編號的紅袖箍,手裡有一根白蠟杆長槍。
最簡單有效的武器就是長槍,造價便宜容易掌握,有心理準備的劉在旗攜帶了足五萬個虎穴城兵工廠量產的槍頭。
難民裡什麼人都有,木匠、鐵匠、泥水匠太多了,尋找製造合適的槍桿不難。
有“紅旗軍”提供保護還管兩餐得到了七八分飽,有能夠遮風避雨的帳篷,還有一萬手拿白蠟杆長槍的民壯不間斷巡邏,營地裡十幾萬難民終於能夠睡個踏實覺。
連襁褓中的孩子貌似都有了安逸的感覺,居然不再哭鬧。
鄉勇們熱情高漲,人人都認真做事,他們期待着被宣傳隊員或者鎮撫官瞧上,得到加入衛所軍的機會,從今往後成爲“紅旗軍”的一員。
大量衛所軍轉正,導致後備役兵源不足,黃漢也確實有招募大量被建奴荼毒過的漢人從軍成爲補充兵的打算,給劉在旗的宣傳隊和各級鎮撫官佈置了考察鄉勇的任務。
出擊的三路大軍都是四個標準營足一萬六千人馬,承擔輔兵任務的衛所軍八個千戶九千人足,一支擁有兩萬五千人馬的半火器化軍隊已經不是通古斯野人能夠戰敗。
三路大軍步炮騎協同作戰,第二天就有好消息傳來,宋鵬飛集團在野戰中完勝清軍騎兵羣。
此時黃漢也率領親衛營、楊漢威營、輜重營走在前往朔州的官道上。
黃漢親領的這路人馬由於攜帶了七千民壯使得兩個千戶的衛所軍和一大半馬車伕不需要承擔雜役的勞作,他們絕大多數都扛着配發的自生銃高歌猛進。
衛所軍和馬車伕都屬於輔兵範疇不是正兵,他們都期盼着參戰,指望能夠使用自生銃擊斃建奴獲得軍功直接得到轉正的機會。
前進中的宋鵬飛集團探報到清兵組織了兩萬餘人馬在前方三十里處結陣以待,那裡已經是大同府應州地界。
預設戰場是一片開闊地,是十幾萬畝凍得堅硬的麥田,熟悉這一帶的旗衛確認清軍也是今天在那裡集結,不可能提前做過手腳,清軍主將試圖在這裡跟“紅旗軍”野戰。
宋鵬飛慣於用詭計,如果是他率先到達戰場,肯定安排工兵挖掩體埋伏大炮,在凍得堅硬的麥田裡用特製工兵鏟打碗口大一尺深的小坑,用以絆斷高速奔馳的馬腿。
經常算計敵人總是擔心反被算計了,因此宋鵬飛細緻詢問地形。
如果清軍預設的戰場很不理想,他就不趕去那一帶開打,只要選擇去攻打被建奴佔領的應州城或者山陰縣城就可以調動清軍來自己預設的戰場迎戰。
發現清軍貌似比較自信,還在迷信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迷信騎兵擁有的野戰能力。
宋鵬飛決定主動率領人馬去迎戰,爲了能夠一次性殺敵最大化,四營“紅旗軍”慢慢接近清兵預設的戰場。
由於減緩了行軍速度,導致所有的一磅弗朗機炮都能夠跟得上,接近到了五里之時,“紅旗軍”按部就班開始展開,集中使用的五千餘騎兵護住左右翼。
拉練、演習之時幹什麼?接敵、展開、策應、運動包圍等等都是科目,此時的“紅旗軍”將士們完成得不慌不忙。
建奴野戰的戰術也很簡單,遠遠地瞧見明軍漫山遍野而來,陣列沒有形成,火炮沒有到位正是騎兵突擊大好時機。
足五千人馬作爲第一衝擊波鋪天蓋地壓來,其中有兩千建奴三千韃子沒有漢奸關寧鐵騎,可惜清兵太一廂情願。
一磅弗朗機炮裝填簡單,指揮官孫元化從容淡定,炮手們發現敵騎衝鋒之時沒有驚慌失措而是一個個笑得見牙不見眼。
清兵悲催了,發動的幾千騎的集團衝鋒按理說應該在野戰中無堅不摧,從來就沒見過沒有來得及結陣還在前進中的明軍能夠承受這樣的雷霆一擊。
在驚天動地的轟鳴聲中,在如同爆豆般的銃聲、槍聲中,成千上萬的鉛彈傾瀉而出,建奴、韃子提前一百六十年感受到了火器部隊的暴擊,死傷一片。
弗朗機一磅炮的炮手們很牛掰,他們居然在打了三輪後發現敵騎崩潰了的情況下,又推上炮車試圖追擊。
太搞笑了,連炮兵都想着追擊殘寇,明軍的士氣和求戰的心情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