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劉宗敏

勢如破竹的流寇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也被搶劫到手了太多金銀財寶、糧食、牲口刺激了神經,一時間忘乎所以。

黃四方收到趙十三派遣旗衛送來的情報,獲知流寇大將軍之一劉宗敏率領五萬前鋒人馬往“忠義堡”方向而來。

後續人馬還有十五萬左右有,高迎祥親自率領,但是由於裹挾了許多拖家帶口的老百姓,跟前鋒拉開的距離不低於二百里。

這時黃四方手中已經集結了“紅旗軍”步兵七千左右,騎兵不足八百,衛所軍、團練、鄉勇等等不足兩萬五千。

騎兵絕大多數來自於鏢師,人馬太少戰鬥力也不太強,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探報。

憑藉三萬餘人馬,在羣衆基礎良好的“忠義堡”打防禦戰,主動拿起白蠟杆長槍參戰的青壯年不會低於五萬,流寇要突破防線談何容易。

但是黃四方不滿足於被動等待,而是爭取把流寇阻截在外圍。

他主動找已經撤退到“忠義堡”防線的劉之倫,建議兩軍聯手設伏狠狠地給予流寇迎頭痛擊,讓他們不敢冒進。

劉之倫正在苦惱是不是直接放棄京師南的地盤退守京城。

因爲縱然他想打,奈何流寇人馬太多,萬一被纏住了就會面臨被包圍的危險。

細聽了黃四方的計劃後,又得知“紅旗軍”也組織了人馬超過三萬,劉之倫認爲兩軍聯手幹掉劉忠敏這一支先鋒部隊值得一試。

鍛工出身的劉宗敏三十幾歲,殺人如麻極度殘暴,還貪財好色,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歷史上此人罪大惡極,打入京城後拷餉之時極度殘忍,變相的把流寇推向了更多人的對立面,導致李闖賊敗亡。

劉宗敏根本瞧不起明軍的戰鬥力,知道“紅旗軍”遠在遼東鏖戰清軍,自認爲五萬人馬應該是無以匹敵,推進速度很快。

黃四方跟劉之倫的計劃是“紅旗軍”帶領鄉勇步兵迎頭痛擊,京營騎兵運動到劉忠敏部身後斷其歸路,步兵側擊。

京營將士們撤退到“忠義堡”後就有了到家的感覺。

“紅旗軍”體系的官員熱情接待,不僅僅糧食敞開供應,還儘可能提供海魚罐頭、雞蛋、豬肉。

拉攏京營將士們是政治任務。

因此劉之倫帶着人馬來到“忠義堡”之時沒有人扯皮,根本不談耗用誰來承擔,直接管吃管喝,還有酒肉定量供應。

原本就對“漢王”有感情,又得到了實惠,得知將要和“紅旗軍”聯手幹一場大仗,京營將士們頓時士氣高昂。

“忠義堡”方圓一百餘里“紅旗軍”經營多年,得知流寇渡過黃河之時就執行了堅壁清野,老百姓都攜帶糧食、傢俬趕着大牲口來到了“忠義堡”、“侯家莊”。

人數太多,這兩座城堡容納不下,只有老人、孩子、體弱的婦女可以進入城堡,青壯年男子和健壯的婦女都拿起白蠟杆長槍在依着兩座城堡之間建立的營寨駐守。

劉之倫手中有一萬餘騎兵,兩萬左右步兵,他們跟黃四方的三萬人馬一起在“忠義堡”南八十里設伏以待,果然把冒進的劉宗敏部裝了進去。

六萬餘明軍對陣五萬左右流寇,其中還有七千“紅旗軍”正兵,整體戰鬥力應該不弱於十五萬流寇的老營精銳,劉宗敏這五萬人馬吃不消打。

超過十萬人馬的大戰,聽起來很玄乎,其實沒有想象中壯觀,根本沒有出現打得膠着、反覆衝殺的慘烈。

那是因爲大多數流寇恐懼“紅旗軍”、仰慕“紅旗軍”、不介意成爲“紅旗軍”的俘虜。

當炮聲響起,四面八方紅旗飄飄,喊殺聲陣陣,“紅旗軍優待俘虜,放下武器者免死!”的口號驚天動地之時,絕大多數流寇選擇了跪下投降。

劉宗敏發現形勢不妙立刻帶領三千老營馬隊逃跑,可惜明軍早就掌握了具體情報,周遇吉、陳皋、林大業等等明軍將領懷裡都有劉宗敏的畫像。

一萬餘明軍騎兵和八百鏢師圍追堵截三千流寇馬隊,戰鬥力足以碾壓,“活捉劉宗敏!連升三級!”的吶喊聲此起披伏。

最後周遇吉成爲了幸運兒,把已經被他砍傷的劉宗敏活捉。

半天不到,被吃掉了五萬人馬,只有幾百老營人馬逃回,高迎祥大驚失色。

他細問後才知道前方是“紅旗軍”的地盤,出手的“紅旗軍”應該不低於兩萬。

原本高歌猛進的流寇大小頭目和嘍囉們得知兇悍的劉宗敏部幾乎被全殲,紛紛打聽,證實是遭遇“紅魔”襲擊,士氣一落千丈。

頓時謠言四起,流寇們紛紛在傳,劉宗敏的五萬人馬連半天都沒撐住就被包圓兒了,“紅魔”的人馬肯定何止兩萬,有可能是五萬甚至於更多。

不少底層流寇都在商議,乾脆投降得了,反正“紅旗軍”不殺俘虜還給飽飯吃,犯不着替高闖王拼命。

情況急轉直下,隊伍立馬不好帶了,逃兵數量越來越多。

再這樣下去肯定不行,高迎祥做出了明智的決定,放棄了殺奔京師的幻想,裹挾了七八十萬人口,攜帶着大量戰利品撤退。

高闖王親自帶着老營馬隊兩萬餘騎斷後,軍心稍安,嘍囉逃跑現象被有效遏制住。

被殘酷的現實狠狠地打臉,一直緊跟着高迎祥的李岩心事重重,他開始懷疑人生,一展抱負的豪情蕩然無存。

本以爲強化軍紀、收民心能夠讓義軍脫胎換骨,誰知這些人大多數是爛泥扶不上牆,還沒見着“紅旗軍”精氣神就全沒了。

如果“漢王”平定遼東後率領得勝之師殺入河南、陝西,義軍敢戰者會有多少?一成還是兩成?

這個讀書人中的敗類,歷史上滅亡大明的元兇之一意識到自己的下場不會好,思考是不是帶着邢紅娘選擇時機逃入大山隱居。

相對而言,高迎祥心理素質高出太多。

高闖王的名聲是打出來的,他起起落落十幾年,曾經登高一呼從者數萬,也曾經如同喪家之犬,身邊僅僅幾十人而已。

如今只不過小輸一陣,根本沒有傷筋動骨,有人、有糧食就有兵,只要把幾十萬人口帶走,不出半年補充十萬人馬不在話下。

第二百章: 旗衛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九百一十三章:人比人氣死人第四百八十七章:微服私訪第三百八十九章:沸沸揚揚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方樂土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一百六十九章:衆志成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耍無賴第五十六章:滿載而歸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三百四十一章:一片狼藉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三十六章:人馬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六百三十八章:殺一儆百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二百八十二章:天佑助威大將軍第四百章:暗戰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十八章:佔便宜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圍圈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十章:遭遇戰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馬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四百九十章:放棄第四百一十九章:過洋牽星術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二百三十五章:韃子應戰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八百二十九章: 尷尬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六百一十六章:檢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三十章:救治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二百六十四章:陰霾散去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熱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奸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六百六十九章:寧武關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四百六十九章:斷子絕孫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六百零三章:毛遂自薦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
第二百章: 旗衛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九百一十三章:人比人氣死人第四百八十七章:微服私訪第三百八十九章:沸沸揚揚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方樂土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一百六十九章:衆志成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耍無賴第五十六章:滿載而歸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三百四十一章:一片狼藉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三十六章:人馬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六百三十八章:殺一儆百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二百八十二章:天佑助威大將軍第四百章:暗戰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十八章:佔便宜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圍圈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十章:遭遇戰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馬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四百九十章:放棄第四百一十九章:過洋牽星術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二百三十五章:韃子應戰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八百二十九章: 尷尬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六百一十六章:檢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三十章:救治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二百六十四章:陰霾散去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熱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奸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六百六十九章:寧武關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四百六十九章:斷子絕孫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六百零三章:毛遂自薦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