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

後宮嬪妃們樂意來瞧熱鬧當然是出於對女兵的好奇,看到了七八百不讓鬚眉的女兵一個個大聲讚歎,小坤興簡直是看得如癡如醉。

她想起了黃漢的囑咐,很嚴肅道:“父皇、母后,兒臣以後會用心習文練武,長大了也要如同秦將軍那樣帶兵出戰爲國分憂!”

童言無忌,崇禎聽見了女兒的豪言壯語笑道:“好!有志氣,父皇喜歡。”

觀禮的諸多大臣都在議論紛紛,猜測恐怕是東平侯兵力不足,否則怎麼會連女兵都用上了。

不管羣臣如何議論,這一次閱兵效果很好,京城裡有十幾萬軍民、官宦親眼看到了“紅旗軍”這一支與衆不同的隊伍,從普通兵丁靈動的眼神就能夠感覺到自信和不屈。

大多數都相信有如此強悍的“紅旗軍”駐紮寧遠,山海關一定能夠高枕無憂。

帶領人馬離開京城的黃漢選擇從保定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進入河南彰德府,因爲這裡是太行山東側,地勢平緩的地區有利於行軍。

京城到彰德府這一千二百餘里的官道路況不錯,以“紅旗軍”的體力每天行軍八十里,連續走上半個月完全沒有問題,況且由於一路消耗,攜帶的輜重會越走越輕。

剛開始路上的情況還好,可是走了四五天後就截然不同,那是太多流民攜家帶口走上了官道,他們期望尋找到一個能夠活下去的地方,可是往往見到了明軍隊伍都是拼命逃跑。

見到了明末的軍民關係,黃漢又體會到了大明亡國的原因之一,老百姓不僅僅是不信任政府的軍隊,還畏之如虎,在這樣的環境下離心離德那是當然。

老百姓分不清好歹不要緊,黃漢臉皮厚的很,會自我吹噓成“大救星”讓升斗小民認清“紅旗軍”,擁護光榮、偉大、正確的自己。

宣傳隊總旗自從離開京城就走一路寫一路,寫得最多的就是言簡意賅的一句話“‘紅旗軍’餓死也不搶掠老百姓!”寫得第二多的內容是“好兒郎寧死不從賊!”。

排第三的有些長“任何屠殺、搶掠老百姓的人在‘紅旗軍’眼裡都是賊兵,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們斬盡殺絕!”

諸如“官軍但凡殺良冒功罪加三等!”、“‘紅旗軍’和老百姓手足情深!”“‘紅旗軍’保境安民殺流寇還大明朗朗乾坤!”等等用石灰石刷的宣傳標語比比皆是。

行軍四百餘里後,黃漢下達命令在保定府城南六十里靠近官道的孫劉莊建立補給站,收容流民,這裡是個地方武裝的寨子,有周長三裡的夯土寨牆。

莊子的防禦力拿北邊的保定府城相比不值一提,跟南面四十里外的博野縣城也不好比,黃漢之所以沒有選擇府城和縣城作爲補給點,是爲即將收容的流民考慮。

州城府縣爲了自保根本不可能放流民入城,這不能責怪駐守文官武將冷漠。

因爲太多堅城被攻破就是守衛的文官聖賢書讀傻了,存了一念之仁而鑄成大禍。

流民、流寇根本難以區分,被放入城池的後果就是這座城裡的老百姓都要變成流民、流寇,文官武將十有八九死於非命。

崇禎十三年之前,肯投降流寇的文官武將少之甚少,一般情況下城破後沒有能夠逃跑的官員都死得很慘,失去約束的暴民是極度殘忍的,他們跟達官貴人天然有階級仇下手無比毒辣。

黃漢看上孫劉莊是因爲這裡離京師四百餘里位置恰到好處,這裡離天津衛港口不足五百里“紅旗軍”從海上來增援的騎兵兩天、步兵五天能夠趕到。

有一顆釘子牢牢釘在這裡會直接導致往北、往東四五百里江山安全許多,應該能夠減少流寇的破壞程度,使得不少農戶用不着逃亡能夠繼續耕種。

黃漢當然不會留太多人馬招人猜忌,留下少量根正苗紅的少年火槍手作爲種子,留下一些家小在遼西走廊的衛所軍駐守,以後從收留的饑民中選拔一部分進行軍事訓練以宗族武裝或者地方團練存在。

漢人有成語“逐鹿中原”,由此可見中原的重要性,黃漢在這裡佈局面向中原,不僅僅是爲了搞人口還爲了擴大“紅旗軍”的影響力。

孫劉莊顧名思義乃是以孫、劉兩大姓爲主的莊子,由於流民不斷,搶劫、偷盜蔚然成風,附近村落的人口都不得不聚集到莊子裡抱團堅守,農事已經被荒廢。

這就是連鎖反應,也算得上蝴蝶效應,即便這裡只不過是大股流民經過而已,沒有發生激烈的戰鬥。

哪怕由於四鄉八壤的老百姓都進入莊子躲過了劫難,也會使得他們本來就難以爲繼的生存條件更加惡劣。那是由於田地遭到踐踏、少了田間管理直接影響到秋天的收成。

如果再被官兵敲詐一些已經爲數不多的糧食,這裡聚集的三四千人大有可能會往流民、流寇直接轉變。

“紅旗軍”正兵、輔兵九千一百餘人馬浩浩蕩蕩來到孫劉莊外安營紮寨,這裡的兩個族長和一羣族老被嚇壞了。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比較形象的道出明末良民想要生存何其艱辛!

攤上了成千上萬大軍過路的大事,孫、劉兩家族老們人人唉聲嘆氣,一個個都認爲天道不公,孫劉莊裡由於流民不斷本來就難以爲繼的幾千人往後的生計恐怕會日漸艱難。

躲着也不是個事啊!最後是劉族長自告奮勇帶了幾十個族人套上幾架大車趕着幾口豬,十幾只羊和幾十石麥子去明軍營地勞軍,期望統兵的長官、老爺們能夠高擡貴手。

帶隊的劉族長戰戰兢兢來到正在離莊子二三裡處安營紮寨的“紅旗軍”宿營地之時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他們發現這裡的官軍和氣得很,沒有人橫眉立目,也沒有人對他們出言恐嚇,得知是鄉老帶着豬羊、糧食主動來勞軍,一個巡營的將領立刻表示感謝,並且派一隊人馬送他們去中軍見東平侯。

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方樂土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八百五十二章:欲速則不達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衝右突第七百一十六章:陽謀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第八十章:齷蹉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八章:林子太大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六百九十四章:不要命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膽第一百一十二章:榜樣第九章:哀其不幸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一章:崇禎二年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二十五章:教育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機教官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機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二百七十章:飽以老拳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三百二十四章:殺俘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二百六十八章:好爲人師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九百五十一章:擊斃李闖賊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一百六十二章:選擇題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三百五十章:金州營地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三百六十章:脈門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馬革裹屍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五百九十八章:明爭暗鬥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經錯亂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二十四章:備戰備荒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第七十一章:殷勤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長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三百九十六章:“官不聊生”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八十二章:廣渠門
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方樂土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八百五十二章:欲速則不達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衝右突第七百一十六章:陽謀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第八十章:齷蹉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八章:林子太大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六百九十四章:不要命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膽第一百一十二章:榜樣第九章:哀其不幸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一章:崇禎二年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二十五章:教育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機教官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機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二百七十章:飽以老拳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三百二十四章:殺俘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二百六十八章:好爲人師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九百五十一章:擊斃李闖賊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一百六十二章:選擇題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三百五十章:金州營地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三百六十章:脈門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馬革裹屍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五百九十八章:明爭暗鬥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經錯亂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二十四章:備戰備荒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第七十一章:殷勤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長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三百九十六章:“官不聊生”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八十二章:廣渠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