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

一旁侍立的曹化淳覺得暈,這個故事還是他講給天子聽的。

哪曾想天子會聯想到黃漢有可能拼光“紅旗軍”只是爲了讓韃子受到教訓從今以後不敢公然挑釁大明。

他連忙道:“陛下,漢將李陵是以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境內千餘里,這和‘紅旗軍’的行動截然不同。

黃遊擊只是準備襲擊離大安口三百餘里的喀喇沁青城,況且他還有一千餘鐵甲騎兵,老奴認爲‘紅旗軍’不會全軍覆沒。”

“朕當然希望‘紅旗軍’能夠得勝歸來,可是等待太讓人覺得煎熬,朕這幾日都有些坐不住。”

曹化淳道:“錦衣衛試百戶婁允已經帶着幾十人出了大安口往東北去聯絡‘紅旗軍’,劉大人也派遣了四百撫標營騎兵一同前往,想必不久就會有新消息送達京師。”

“嗯!那個婁百戶就是上一次追隨李若璉跟‘紅旗軍’並肩殺敵的錦衣衛之一嗎?”

曹化淳答道:“是的,當時他陣斬一級。”

“此人能夠主動出關很不錯,他如果能夠建功你們要及時提醒朕給予提拔,如今大明急需敢戰之人。

你們一定要時時刻刻關注大安口送達的奏報,一旦有黃遊擊的消息無論多晚都要立刻回稟。朕每時每刻都在牽腸掛肚啊!”

皇帝如此重視‘紅旗軍’的這一次出關,使得兩個權勢熏天的大太監提高了對黃漢認識。

以後黃漢做生意搞市場壟斷賺取暴利,不但會有錦衣衛幫着辦事,東廠即便不大開方便之門也應該不掣肘。

黃漢此時根本不知道天子一直惦記着“紅旗軍”,他和四個護衛正策馬在青城內小跑,這是他每天的工作之一,他不留在蒙古包坐等請示,而是親臨現場解決問題。

隨着時間推移,眼看着這裡的人越來越少了,宋鵬飛已經帶着少年學兵和擡槍手去接管項成樑負責的接應點。

今天是崇禎三年十一月十九日,“紅旗軍”出關已經足半個月,得到的斬獲足以讓大明揚眉吐氣一回,繳獲也能夠使得黃漢大賺一把,是時候見好就收了。

晚上,在碩大的蒙古包裡和大家一起聚餐的黃漢告訴在場的所有官佐。

步兵、勞役和組織起來的漢民早就搬空了青城,再有兩天時間就會全部到達百里外的接應點,從明天開始城裡駐守的步兵和留下殺羊的一千人就分批撤退,兩天後“紅旗軍”會放棄青城南歸。

已經出去劫掠韃子兩天的婁允聽明白了笑道:“黃大人的意思卑職明白,咱們要發財需要抓緊剩下的兩天時間,沒啥說的,卑職服從命令聽指揮,兩天後跟着大人回去。”

黃漢笑道:“好好再幹兩天,估摸着斬獲不會少,錦衣衛兄弟們搞幾十級韃子首級應該不成問題,婁大人連升三級不在話下。”

婁允聞言立刻離座來到黃漢面前一恭到地,錦衣衛們這兩天跟兩個總旗‘紅旗軍’和四百撫標營騎兵聯合作戰,得到了小一百斬獲,繳獲了貴金屬價銀八九千兩。

最後分潤斬獲之時“紅旗軍”高姿態一級首級都沒要。

按理說他們錦衣衛只有二十三人蔘戰佔不到出擊人數的半成,應該分不到足一成的斬獲,劉全和劉合跟錦衣衛客氣,分給了他九級。

按照這個積累速度,再有兩天時間錦衣衛搞十幾二十顆韃子人頭已經是極限,現在黃漢公然說出錦衣衛能夠搞幾十級,這自然是黃漢準備送一些軍功給他們。

婁允又不傻,當然要表示感謝,他道:“卑職謝謝大人成全。”

黃漢笑道:“都是自家兄弟,談不上謝字,你們明天要注意安全,傷亡太大得不償失。”

婁允大喇喇道:“沒關係,跟着來的兄弟們都是自願追隨,他們都明白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出現傷亡不會怨天尤人。況且打韃子有財發,卑職想讓兄弟們悠着點都困難。”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錦衣衛和撫標營都是勞動模範,他們起早帶晚不辭勞苦在青城東拉網。

又有不少喀喇沁人的小部落聚居區被發現並且消滅,婁允和一幫錦衣衛沒有兩手空空。

他們再次分到了九級斬獲,這些都是他們應得的,確實是奮戰而來。

因爲參戰四天錦衣衛不僅僅有人負傷,還有一位運氣太差被一個蒙古大力士一鐵錘砸在胸口掛了。

現在二十幾人的錦衣衛,陣亡一人,重傷三人,只有九人全須全尾,其餘人都有輕傷或者輕微傷。

連婁允都掛了彩,他的胳膊和胸口上都有箭傷,好在山文甲的防護力不錯,箭矢入肉不太深沒有使他失去戰鬥力。

準備放棄青城撤退的黃漢見婁允有了十八級斬獲再給他們加了雙倍,送上三十六個韃子青壯的腦袋,其中有兩級百夫長一級千夫長。

婁允和張超等等二十幾人除了重傷的三人住傷兵營由醫務兵和臨時招募的一些膽大心細的婦女照顧外,其餘人共用一個喀喇沁人搭建的一個不小的蒙古包住宿。

黃漢親自來看望錦衣衛並且送了如此大功勞,婁允和十八個錦衣衛兄弟都跪下了,錦衣衛很牛掰的,除了自己的上級很少給誰下跪,他們連文官士大夫都不鳥。

而大明文官武將也儘可能不招惹錦衣衛,敬而遠之。

婁允、張超等等十九人是真心實意敬重黃漢,跪下恭恭敬敬磕頭,婁允道:“咱們得大人恩惠連升三級不在話下,日後大人用得着卑職和兄弟們,水裡火裡不鄒眉頭。”

黃漢趕緊扶起行大禮的婁允和錦衣衛校尉道:“婁大人如此見外這是不把本官當兄弟啊!若是本官以後真的有事去麻煩諸位錦衣衛弟兄,難不成也得跪求?”

婁允站起身拍胸脯道:“黃大人,瞧您說的,咱錦衣衛兄弟都是恩怨分明的主,您的事就是錦衣衛兄弟們的事,有什麼吩咐派個人寫個小紙條,咱們就會辦得妥妥的。”

“這就對了,記住了,‘紅旗軍’跟天子親軍是兄弟部隊,婁大人、張小旗和諸位兄弟是和‘紅旗軍’並肩作戰的袍澤,日後守望相助一起升官發財。”

衆錦衣衛都咧嘴傻樂,他們亂哄哄道:“黃大人說得太好了,太對了,咱們是並肩作戰的袍澤……”

黃漢準備讓錦衣衛發揮一些作用,嘆口氣道:“婁大人,我軍目前已經解救了超過兩萬漢人,奪了有近一千被喀喇沁人俘虜後爲奴的其他部落的蒙古青壯年,還繳獲了五六千韃子婦孺和幼童,唉!本官難啊!……”

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四百五十八章:擊斃李九成第二百三十五章:韃子應戰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場子第九百零五章:永世不得翻身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三十九章:決絕第八百五十三章:橡膠園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五百三十四章:徹底服軟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四百四十九章:煙塵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二十五章:對射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九百一十三章:人比人氣死人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八百三十六章:硬碰硬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九百五十一章:擊斃李闖賊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二百六十八章:好爲人師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七百七十九章:可笑、可悲第三百六十一章:靖海第七百二十四章:人喊馬嘶第十五章:戰馬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一百五十二章:殺祖大樂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三百一十七章:開了先河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八十一章:凝聚力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四百七十章:圍獵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三十八章:遇敵第五百九十二章:守望相助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三十一章:投軍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九百三十八章:何處容身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二百三十七章:以血還血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湯
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四百五十八章:擊斃李九成第二百三十五章:韃子應戰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場子第九百零五章:永世不得翻身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三十九章:決絕第八百五十三章:橡膠園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五百三十四章:徹底服軟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四百四十九章:煙塵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二十五章:對射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九百一十三章:人比人氣死人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八百三十六章:硬碰硬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九百五十一章:擊斃李闖賊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二百六十八章:好爲人師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七百七十九章:可笑、可悲第三百六十一章:靖海第七百二十四章:人喊馬嘶第十五章:戰馬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一百五十二章:殺祖大樂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三百一十七章:開了先河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八十一章:凝聚力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四百七十章:圍獵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三十八章:遇敵第五百九十二章:守望相助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三十一章:投軍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九百三十八章:何處容身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二百三十七章:以血還血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