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秦良玉如此頑固,顧準急眼了。
如果他服從命令帶着“紅旗軍”留下,秦良玉帶着白桿兵往川北追擊流寇,徵虜大將軍交代的竭盡所能保護秦良玉的安全豈不是變成了遙不可及?
本來徵虜大將軍就不看好白桿兵出川,擔心秦良玉他們遭遇流寇、建奴雙重打擊損兵折將。
如果有顧準的五千“紅旗軍”正兵、衛所軍跟着,說不定還能夠化險爲夷,分兵豈不是更加削弱了整體實力?
顧準一口拒絕道:“不行,我軍不僅僅面對幾百萬饑民,還要面對無數的土匪、山賊武裝。
方圓幾百裡,山高林密不知面臨多少敵人,沒有白桿兵參與,安置、接濟饑民的這項工作即便有糧食末將完成不了。
白桿兵必須留下跟'紅旗軍'共同進退。這不僅僅是末將的主張,也是徵虜大將軍的命令。”
馬祥麟、秦翼明等等將領都聽出來顧準是爲了白桿兵着想,也認爲留在成都安民、養兵能夠增長實力,白桿兵不是不打流寇,而是量力而行沒有什麼不對。
秦良玉再次怒火上涌,她已經讓步了放棄指揮五千“紅旗軍”,而顧準不但寸步不讓,還擡出徵虜大將軍壓她。
明朝已經許久沒有掛大將軍印的文官武將,秦良玉這個掛將軍印的總兵官跟大將軍不好比,確實應該聽從調遣。
只不過這裡不是遼東,更加不是徵虜大將軍管轄範圍,他憑什麼遠在幾千裡之外對川中事務橫加干涉?
她道:“本官全權負責四川剿寇事宜,徵虜大將軍的軍令恐怕還管不到白桿兵。明天白桿兵就會北上追擊流寇主力,顧將軍的人馬請自便。”
顧準站了起來抱拳道:“我等軍人爲何而戰?爲了保國安民!末將堅決不同意秦將軍即刻北上,您要對幾百萬饑民負責任,在這些人沒有得到安置的情況下,您哪兒都不能去。”
秦良玉反問道:“笑話,本官手中能有多少糧食,哪有能力安置上百萬饑民?留下安置饑民當然是擁有錢糧的'紅旗軍',本官唯有跟流寇死戰以報皇恩。”
顧準不管不顧道:“秦將軍不能一走了之,末將的人馬不足以安定如此大的地盤,如果因爲賑濟不力導致饑民大量餓死,導致他們結夥打家劫舍禍害更多地方,秦將軍難推其咎。
末將會上奏朝廷參秦將軍好大喜功至數百萬饑民不顧,只爲了得到斬首功譁衆取寵。”
秦良玉畢竟是個武將,花花腸子少,跟顧準的辯論水平有差距,她心裡覺得顧準胡攪蠻纏,可是又說不出具備殺傷力的言辭,氣得指着顧準“你、你……”說不出話,拂袖而去。
張鳳儀跟馬祥麟使了使眼色,追着婆婆出去了。
馬祥麟知道顧準沒有惡意,見他留下白桿兵的態度是如此堅決,不惜和母親針鋒相對,心裡佩服。
見母親走遠了,他小聲問道:“顧將軍,徵虜大將軍爲何堅決不肯白桿兵出川?他能夠預見那裡的仗不好打?”
顧準道:“確實如此,白桿兵守穩四川都得再次擴軍,哪有餘力去陝西鏖戰?
況且那裡如今形勢相當嚴峻,僅僅流寇的人馬保守估計就在二十萬之間,滿蒙騎兵的人馬應該有六七萬。
兩萬五千白桿兵、外加一萬川軍填進去根本於事無補,會白白折損了你們這些大明的忠臣良將。”
秦翼明不服氣,問道:“何以見得?流寇縱然有二十萬兵力又有何妨?我白桿兵以一當十不在話下。”
顧準道:“首先,流寇不是咱們擊潰的,而是他們主動北撤,他們的人馬未損,十幾個大頭領能夠集結的老營馬隊人數不應該低於兩三萬,擁有如此實力完全能夠形成突襲。
白桿兵追得急了,保不準流寇就會如同當年打曹文詔總兵官那樣設伏對付你們,白桿兵絕大多數是步兵,受限於機動力,萬一被困陷入苦戰毋庸置疑。
川北地形複雜,可以佈置埋伏的地方何其多也,本官怎麼可能眼睜睜瞧着白桿兵吃虧?
此時不急於北上追擊纔是以不變應萬變。況且咱們在成都地區滯留,也不可能消極,面對饑民百萬,面對盜寇幾萬,每天要忙的事情多着呢。”
秦拱明在“紅旗軍”中學習一年多,深知黃漢麾下沒有浪得虛名的將領,聽了顧準的分析後覺得有道理。
流寇總是要消滅掉,但是不能操之過急,必須使得白桿兵擁有壓倒性優勢之時才能夠給予雷霆一擊。
現在先把被流寇破壞的地區及時恢復纔是硬道理。
他率先表態支持顧準,道:“顧將軍深謀遠慮見解獨到,我們應該接納忠言,現在確實沒有必要急匆匆北上。
如果由着姑母的性子,即便白桿兵打敗流寇也不可能形成聚殲,至多是擊潰,追出四川又能如何?
那裡赤地千里還被走在前面的流寇再次洗劫,咱們的軍糧如何保證?
走山路千里運糧談何容易?這得動用多少兵力和民夫,他們又得吃掉多少糧食?
經過的地區都是嚴重缺糧,遇上面臨餓死的川中父老咱們運糧的隊伍怎麼辦?
肯接濟災民咱們自己就沒得吃了,不肯接濟,導致成千上萬父老餓死,咱們白桿兵究竟是爲何而戰?
這還沒有算上途徑地區的土匪、山賊、當地的流寇,他們如果得不到糧食也將要面臨餓死的命運。
見到了運輸軍糧的隊伍,一個個都爲了搶到糧食而拼命,一路運糧就會面臨血戰一路,最後白桿兵能有多少人倖存,能夠運多少糧食到達陝西?
萬一咱們的主力一直追到陝西遭遇建奴,以白桿兵寧死不屈的剛毅,此次真是出川容易回川難啊!”
馬祥麟不以爲然道:“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誠,大不了殉國而已!爲國家而戰鬥總是想着如何保全自己,豈不是落了下乘?”
這番話有煽動性,不少白桿兵將領都高昂起頭,臉上充滿不惜死戰殉國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