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

倭國炮的口徑太小,武裝朱印船的火力還不如大明的趕繒船和二號福船,更加吃不消“紅旗軍”戰船的重炮打擊。

九鬼嘉隆時代倭國人引以爲榮的鐵甲大戰船在此次海戰中就是個笑話,由於船速慢炮火射程不夠,完全成爲了海上標靶。

大明水師沒有刻意全殲倭國水師,也沒有奪取倭國鐵甲戰船的意圖,因爲那東西根本無法航行幾千裡到達虎穴港,搶來最後的結果還是扔了。

而且以倭人正規軍的堅韌程度,我方爲了奪取根本無用的戰利品貿然跳幫作戰一定會無端增加太多傷亡。

因此黃漢下達命令用炮火說話,發射實心彈以最快速度擊沉一部分倭國水師的戰船震懾敵人,把倭人敢戰的勇氣打垮。

不到一個時辰而已,在明軍猛烈的炮火打擊下倭國五艘鐵甲船、六艘朱印船被擊沉,其餘倭國戰船瘋狂逃竄之時明軍根本不追擊。

果不其然,一向欺軟怕硬的倭人見到了這支龐大武力值爆棚的船隊很是合作,派遣重臣出海來談判。

黃勇、沈憲宜、何守歆帶着林明海和施大瑄以及四個精通倭國話的帳房被誠懇邀請了,他們昂首挺胸進入徵夷大將軍官邸直接跟德川家光商談合作共贏的十年大計。

介於大明上國的一百幾十艘戰船、商船組建的商隊在江戶灣招搖太令人心驚膽寒,德川幕府強烈要求以後的貿易地點安排在長崎,貿易額度和價格都好商量,唯有這一條德川幕府最是堅持。

有可能是德川家光擔心大明船隊會忽然攻擊江戶港,這裡失守了,明軍直接能夠登陸奪取江戶城。

德川幕府的心臟就在江戶城,當然要排除這個隱患,如果每年都因爲大明船隊的到來,導致德川幕府需要調動大名的軍隊往江戶集中,被動增加守衛江戶城的兵力誰受得了?

最後的談判結果是雙贏,大明答應了以後不來江戶直接交易,德川家光每年四月份備貨,確保五月初會派遣特使去長崎接待大明商貿代表,交易的品種和價錢按照這一次雙方簽訂的《江戶條約》執行。

德川家光本來發現船堅炮猛的大明船隊進入江戶灣並且輕輕鬆鬆打敗了本國水師,以爲將要面對強敵入侵,誰知結果好得出奇,德川家居然獲得了直接跟大明貿易的機會。

以前的對外貿易各外藩、大名佔比遠高於德川家,這一次德川家光因禍得福獲得了大量明國貨源,而且價格公道。

明國船隊帶來的瓷器、棉布、絲綢、鐵器等等貨物都容易賣出,獲得翻倍的利潤不在話下。

銅錠被大明壓價爲一兩銀子十七斤的事實被德川家光忽略了,因爲禁運十幾年,德川幕府控制的銅太多,他們已經在考慮脫手一部分,一下子被大明買走三十萬兩銀子的銅錠,較好的解決了庫存過大的問題。

德川家光百思不解的就是大明出一石六錢銀子的高價收購精米,並且簽訂合同每年不少於從本國買走三十萬石精米。

也難怪德川家光糊塗了,在萬曆年的太平光景江南精米一直低於一石五錢銀子,倭國目前總體上是安定的,跟大明的萬曆年相差無幾。

倭人的勤勞程度不亞於漢民族,他們的農耕發展得不錯,而且因爲屬於欠發達國家農產品價格低廉,這幾年的精米價錢還要低於大明萬曆年。

唉!大明哪裡是毀於小冰河時期的惡劣天氣,而是毀於“不納糧”專一“搶糧”的李自成、張獻忠之流的反骨仔。

老百姓被流寇裹挾,迫不得已離鄉背井去禍害他們經過的所有地方,比蝗蟲過境還更加具備破壞力。

本來遭受天災後可以恢復生產自救使得大多數人得到活路,但是流寇禍害過後截然不同。

變成了只有少量如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等兇徒帶着殺人如麻的劊子手活下來,形成了惡性循環。

李自成等等帶着這些暴民等着再次禍害有人煙的地方,更多良民死於非命,更多兇徒鋌而走險。

因此亂起來的大明內地失去了自我癒合的能力,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唯有殺光參加造反的流寇才能夠斷臂求生。

迫不得已,黃漢纔出高價收購倭國糧食,使得倭人種田能夠提高三成以上利潤,相信有了訂購合同,有利可圖,明年倭國的春耕面積會擴大許多。

倭國沒有李自成、張獻忠等等賊骨頭,還少有蝗災,在外銷大米能夠獲利豐厚的情況下種田的積極性毋庸置疑。

老百姓辛苦種田賣出稻米得到銀子就會有了購買絲綢、棉布、鐵器的能力,漸漸的形成良性循環成爲可能。

倭國極度重視農耕,德川家光很樂意以這個價錢賣出精米,只可惜不知道大明會有這個需求,江戶城沒有準備,短時間內只能湊足二十五萬石。

稻米可以通過勞動獲得,屬於可再生資源,出口糧食給外國對國家有利,因爲要保證出口,糧食產量就會擁有超過供應本國需求的能力,一旦出現嚴重災情,國家的抗災能力會得到加強。

那時只要停止出口糧食就能夠解決災民的生計。

這些黃漢都懂,只不過大明太缺糧食,即便自己不遺餘力加大投入增加糧食產量也趕不上流寇破壞的速度。

以後把山陝、河南的老百姓接出來不知要耗費多少糧食,要穩住局勢手頭上沒有足夠的糧食也是枉然。

德川幕府很爽快地簽訂每年最少賣出三十萬石精米的合同,他們還表態這是個比較保守的數量,讓沈憲宜做好明年來長崎運走五十萬石糧食的心理準備。

黃勇、沈憲宜根據黃漢的指示給談判代表留下了五萬兩銀子的定金,當場簽訂了明年五月份在長崎港口交付五十萬石精米的補充協議。

雖然倭人很樂意做成這樁好買賣,但是所有參加談判的大名都奇怪,因爲這個時代的長途海運成本太高,從來沒有誰在相隔大海的國與國之間做糧食生意。

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六百零七章:兔子不吃窩邊草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殺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十四章:備戰備荒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五百九十九章:高起潛投降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四百七十三章:咬牙切齒第八百五十二章:欲速則不達第一百零二章:揭過去了第二十八章:襲擊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八章:林子太大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二十八章:襲擊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六十五章: 打哭了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二百三十八章:騎兵對衝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八百八十九章:竹籃打水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三百八十八章:點將平叛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七十七章:妖嬈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陽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二百九十三章:輪船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二十七章:遇敵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十五章:戰馬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奮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二百九十八章:如鯁在喉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陽
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六百零七章:兔子不吃窩邊草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殺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十四章:備戰備荒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五百九十九章:高起潛投降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四百七十三章:咬牙切齒第八百五十二章:欲速則不達第一百零二章:揭過去了第二十八章:襲擊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八章:林子太大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二十八章:襲擊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六十五章: 打哭了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二百三十八章:騎兵對衝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八百八十九章:竹籃打水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三百八十八章:點將平叛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七十七章:妖嬈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陽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二百九十三章:輪船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二十七章:遇敵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十五章:戰馬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奮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二百九十八章:如鯁在喉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