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

見到了東平侯,已經是司禮監掌印大太監的曹化淳欲言又止,最後還是王承恩不想打啞謎告訴黃漢錦州不穩的消息。

黃漢見二位內相是真心實意來討教,沒有多說什麼,但是讓他們大可放心,即便反了遼鎮祖家軍,寧遠、山海關人馬也足以堅守住關寧防線。

只不過朝廷必須厚待堅守遼西的將士們,不能讓幾大萬將士們缺糧少餉,也千萬不能抽調兵力跟建奴相比處於絕對劣勢的“新關寧軍”。

建議朝廷加大薊鎮防區的建設力度,特別要注意大安口、龍井關、古北口等等薊鎮長城關隘,避免重蹈覆轍。

北方守住外長城防線,西邊守住內長城,南邊以黃河爲界派遣重兵嚴防死守,使得京畿之地不會再次被建奴蹂躪,更加杜絕流寇燒殺搶掠。

只要能夠確保京畿重地順天府、永平府、保定府、廣平府、大名府、河間府長治久安,大明的根本就不會被動搖。

黃河真沒有藏私,說出的話都是真知灼見,建議皇帝萬萬不要拆東牆補西牆,嚴防死守京畿之地,使得這個人口密集區不被兵災禍及而誕生出幾百萬流民是底線。

這其實是在做不到全殲流寇的情況下采取乾脆讓河南、陝西、山西那些已經被打爛的地方做戰場,不惜讓那裡千里無雞鳴也要確保京畿之地的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兩個內相完全聽明白了,又討教了許多如何安民的方法後才施禮道謝後回了紫禁城。

當天晚上,曹化淳和王承恩就把東平侯的見解回稟天子,崇禎提防、猜忌黃漢是因爲黃漢能力超羣,黃漢的建議他聽得很認真。

黃漢斷言即便祖大壽獻錦州投敵,黃沂州、楊大郎、楊大年率領的以薊鎮、山海關、寧遠三位總兵節制的人馬形成的六七萬“新關寧軍”足以應對來自於建奴的攻擊,固守寧遠防線毫無懸念。

這個結論使得連續幾個晚上失眠的皇帝放心了,當晚睡了一個踏實覺。

第二天早朝,皇帝就直接下旨派遣黃得功帶領京營人馬四千駐守衛輝府一線,派遣周遇吉率領四千人馬協守古北口一帶三百里長城,派遣孫應元協防內三關也給了四千京營人馬。

賜予方正化尚方寶劍,賦予這個監軍大太監更大權力,他不僅僅提督京營還負責監督整個京畿之地的駐軍,發現作奸犯科的將佐可以先斬後奏。

方正化得到天子重用當然盡心盡力,他立刻帶領幾個心腹太監和一個千總京營騎兵開始巡視內長城和薊鎮關隘。

守好京畿之地就是穩住大明根本是東平侯在禍亂不已的情況下提出的新構想,京師所有的文官武將都高調錶示支持。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不少京官的家小都在京畿之地生活,在管不了其他人安全的情況下,能夠保證自己和家人安全無虞再好不過,支持率自然百分百。

崇禎還有密旨下達給洪承疇,意圖當然是防範於未然,儘可能削弱祖大弼、祖大成等等率領的幾千遼鎮人馬。

崇禎七年底的洪承疇有可能是大明最有權的封疆大吏,也是最累的官員,他還應該是責任最重的大臣。

因爲陳奇瑜下獄,洪承疇不僅僅要總督三邊,又要兼轄五省,憑他如何竭力,也是顧此失彼。

山陝、河南旱災、蝗災不斷,赤地千里遍地哀鴻,崇禎雖然多次下詔發糧賑災,奈何杯水車薪救不活千百萬饑民。

再加上各級官吏和宦官依舊敢貪墨救命糧,太多饑民鋌而走險,跟着流賊殺人放火打家劫舍者多不勝數。

闖王高迎祥和闖將李自成、老回回馬守應等等再次殺回陝西,橫豎死路一條的秦地青壯年多達二十餘萬加入他們的大軍。

他們如同蝗蟲般蹂躪鞏昌、平涼、臨洮、鳳翔諸府,導致三秦大地慘無天日。

賊兵勢大,諸將不敢應戰,殺人如麻被流寇稱作“洪剃頭”的洪承疇一籌莫展,只得命令山西、河南、四川、湖廣各路兵馬分道入陝。

發現官軍往陝西而來,又要形成包圍圈,學乖了的高迎祥、李自成等等賊骨頭又利用黃河天險冰凍的便利殺奔河南。

出工不出力的左良玉龜縮在新安、澠池,保存實力,任憑十幾萬流寇通過防區,使得洪承疇四面圍困的佈置化爲泡影。

歷史車輪進入崇禎八年,大明的開局就不太好。

流賊高迎祥、劉國能、張獻忠、羅汝才、馬守應等部由陝東出終南山,進入河南,連克陳州,靈寶、汜水等地,把燒殺搶掠幹得風生水起。

正月初六,流寇人馬十幾萬攻陷滎陽聲勢浩大,組織相對王嘉胤時代嚴密許多。

賊首高迎祥、張獻忠、老回回、羅汝才、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營大會於滎陽,共議如何更加有效地進行燒殺搶掠。

闖將李自成脫穎而出,在滎陽大會上公開提出“分兵定所向”之策,這其實就是給各家劃地盤,進行分工合作,免得造成可供搶劫的資源浪費。

以革裡眼、左金王等等爲首的賊兵攻擊四川、湖廣的大明官軍。

橫天王、混十萬、射塌天、改世王等等率領手下流寇對付陝西明軍,羅汝才、過天星等等負責來自於黃河上游的明軍。

李自成自己跟隨高迎祥夥同八大王張獻忠、掃地王曹威、扒地虎、括天飛等等預備一直往東攻擊,爭取多打下一些流寇從來沒有染指的地方。

老回回、九條龍幾個反骨仔的人馬負責往來策應,發現哪一路同夥吃不消官軍攻擊予以增援。

活躍在河南、山西接壤的太行山中的“插翅虎”由於伏擊建奴人馬斬獲二三百名聲大噪,如今也是七十二營之中的一營。

歷史上沒這號人物,靳明虎的人馬是黃漢刻意培植的一股山賊武裝。

爲何在滎陽開大會的流寇多出這個“插翅虎”營還是七十二營?估摸着事實上根本就未必真有七十二營,文人故弄玄虛杜撰出一個數字罷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四百章:暗戰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十八章:佔便宜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暴動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錐之地第三十一章:投軍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四百零三章:吳三桂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奮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八百二十一章:損兵折將第六百章:日落西山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一百九十一章:一聲嘆息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二十五章:教育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二十一章:回家第七百八十四章:攤上壞事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三百三十一章:寬奠堡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三百七十五章:青泥窪第九百四十九章:潼關攻防戰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二百九十三章:輪船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八百一十一章:資本的力量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十四章:繳獲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四百四十六章:啞火第八百二十五章:四面突圍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復交趾故土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七百七十一章:直衝平壤城第五百五十二章:望川堡
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四百章:暗戰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十八章:佔便宜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暴動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錐之地第三十一章:投軍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四百零三章:吳三桂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奮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八百二十一章:損兵折將第六百章:日落西山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一百九十一章:一聲嘆息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二十五章:教育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二十一章:回家第七百八十四章:攤上壞事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三百三十一章:寬奠堡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三百七十五章:青泥窪第九百四十九章:潼關攻防戰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二百九十三章:輪船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八百一十一章:資本的力量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十四章:繳獲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四百四十六章:啞火第八百二十五章:四面突圍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復交趾故土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七百七十一章:直衝平壤城第五百五十二章:望川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