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

流寇大規模撤退,動靜哪能小得了?很快就被明軍偵騎探查到。

周遇吉爲了探明虛實親自參與捉舌頭、審訊,確認消息準確後趕來中軍向劉之倫彙報,希望能夠乘勝追擊。

明軍大獲全勝,傷亡率不高,有“紅旗軍”醫務兵參與救治傷員,傷亡率更低,只減員三千餘人馬的劉之倫信心十足。

他分析了流寇的戰鬥力,認爲跟駐防“忠義堡”一線的“紅旗軍”聯手,縱然不能確保完勝流寇,至少不用擔心被流寇圍殲。

他熱情邀請黃四方一起追擊高迎祥,可惜遭到拒絕。

流寇戰鬥力弱,絕大多數是烏合之衆,跟“紅旗軍”交手主動投降者佔比能夠達到一半,如果真聯合劉之倫部乘勝追擊,肯定能夠截下不少被裹挾的老百姓。

可是,此時削弱流寇的有生力量爲時過早,黃四方心知肚明,他已經達到了讓流寇知難而退的目的當然不肯追。

黃四方用來拒絕的理由很簡單,“紅旗軍”騎兵都被調往遼東戰場,沒法形成奔襲,步兵要爲需要提供保護的幾十萬老百姓負責,不能離開“忠義堡”太遠。

“忠義堡”跟侯家莊之間修建了木遮攔式的寨牆,居住着前來避難的幾十萬老百姓,基本上沒有人感到忐忑,因爲他們無比信任“漢王”。

只要能夠看得到“紅旗軍”老百姓就會守紀律,如果“紅旗軍”開拔了,沒有了安全感的幾十萬人亂起來,後果不堪設想。

劉之倫聽了黃四方的解釋後,思前想後,最後放棄了窮追猛打,而是率領人馬遠遠地尾隨,趁着流寇退卻收復失地。

周遇吉、陳皋等等率領騎兵打滑頭仗,經常吞掉高迎祥派來誘敵的幾十騎後果斷止步不追,害得集中老營騎兵準備以牙還牙的高闖王幾次部署埋伏都是白忙一場。

雖然設伏計劃失敗,但是在戰爭中學會了打仗的高迎祥已經具備了本能,他通過詢問成功逃回來的麾下,從而判斷出尾隨的騎兵肯定不是“紅旗軍”。

爲了重新提振士氣,高迎祥組織了一次大規模反擊,他親自率領老營馬隊返身撲向如同跗骨之蛆的明軍騎兵。

沒想到流寇馬隊忽然掉頭,尾隨的明軍騎兵有不少沒有來得及跑掉,被高迎祥吞了幾百人馬。

高迎祥追殺了一二百里見好就收,雖然戰果有限,但是吃了虧的周遇吉爲了避免損失,不敢跟得太近了。

李巖趁機進行宣傳,鼓吹高闖王親自率領老營精銳打得明軍退兵二百里,斬獲三千餘。

以文盲爲主的流寇隊伍好騙,在無良文人李巖的忽悠下,不少嘍囉又恢復了信心,逃亡現象被遏制住了。

十一月十五,劉之倫的捷報送達京師。

京營人馬跟流寇先頭部隊在彰德府血戰,一舉擊潰十萬之衆,斬首七千餘,俘獲近三萬,活捉大頭目劉宗敏敏以下一百餘頭目。

劉之倫早已不是單純的憤青,而是身居高位超過十年的官場老油條。

他接受黃四方建議,在捷報上絕口不提跟“紅旗軍”聯手,但是該要的軍需、賞銀、糧草一樣也不能少。

可以要求自己高尚,但是把高尚強加於別人進行道德綁架乃是領導的大忌。

麾下將士們提着腦袋打仗不是爲了大明事業無私奉獻,而是爲了養家餬口,爲了升官發財光宗耀祖。

況且人家“紅旗軍”客氣,管吃、管喝還讓出斬首功,自己總不能坦然接受,多要來銀子、糧食,也好還掉一些人情。

崇禎已經有了在京師打響保衛戰的心理準備,誰知劉之倫在撤退的途中設伏吃掉了冒進的流寇,使得流寇進攻受阻,逼迫撤退。

這個意外之喜使得皇帝爲之振奮,他此時一點點也不小氣,立刻安排內閣拿出封賞章程,並且命令戶部以最快速度送去糧餉和賞銀。

仿照“紅旗軍”模式訓練的京營人馬,在劉之倫、方正化帶領下屢建功勳,崇禎把希望全部寄託在這支部隊上。

他想好了,哪怕砸鍋賣鐵也要保證這彪人馬衣食無憂,財政略微寬裕一些,就得大規模擴軍。

很快封賞就下達,劉之倫晉升內閣次輔得到了太子太師殊榮,周遇吉得到了剿寇將軍銜,成爲了掛將軍印的八大將軍之一。

方正化不僅僅是司禮監秉筆還提督京營,陳皋、林大業等等將領都官升一級、兩級不等。

其實參戰的京營將士們都心裡有數,如果不是七千“紅旗軍”正兵迎頭痛擊,一頓炮火轟得流寇嚇掉了魂潰不成軍,哪有接下來的摧枯拉朽。

他們跟“紅旗軍”聯手作戰數次,知道內地“紅旗軍”根本不是主力,絕大多數來自於乙種營,戰鬥力比關外甲種營差了一個等級。

因爲相互瞭解,故而知己知彼,絕大多數京營兵將不會肯跟“紅旗軍”作戰,崇禎的夢想註定要破碎。

同樣是十一月十五,遼東僞滿清國,全面戰爭已經發動一百多天。

西北風颳了三天後,天氣好轉,風力減弱。

一輪明月當空之時,熱氣球升空,飛行軍出動了,烈火焚城即將開始。

演習幾十次,建功正是此刻,所有的飛行員都努力爭取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爲了攜帶更多燃燒瓶,選拔飛行員之時比較搞笑,同等條件下體重輕者優先。

其實最早訓練空襲之時飛行軍都是倆人一組,後來發現這樣做太浪費資源。

一個訓練有素的飛行軍足以在預算時間內扔光攜帶的燃燒瓶,減少一個人的負重能夠多攜帶一百二十明朝市斤何樂不爲?

三面包圍,由西北往東南順風飄,飛行軍完成空襲後的着陸點在己方營地內,那裡將要燃燒幾十個火堆爲凱旋歸來的飛行軍指明方向。

夜間飛行訓練過多次,從三千飛行軍中選拔的一千實戰人員技術、心理素質過硬,只要不忙中出亂髮生事故,戰損應該微不足道。

半夜三更,又是寒冷的冬夜,盛京城裡,絕大多數軍民官宦早就進入夢想,連神經衰弱經常失眠的崇德都在輾轉反側一個時辰後昏昏入睡。

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八章:林子太大第一百零六章:抓舌頭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四十九章:跑不死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五百零三章:官軍殺賊第五百零三章:官軍殺賊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三百二十八章:表決也可以這樣玩第三百五十六章:戰敗第六十五章: 打哭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二百八十四章:青年炮兵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八百七十二章:壓寨相公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二百一十七章:出大安口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七十五章:死生同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四百九十章:放棄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八百零六章:戰火蔓延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
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八章:林子太大第一百零六章:抓舌頭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四十九章:跑不死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五百零三章:官軍殺賊第五百零三章:官軍殺賊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三百二十八章:表決也可以這樣玩第三百五十六章:戰敗第六十五章: 打哭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二百八十四章:青年炮兵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八百七十二章:壓寨相公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二百一十七章:出大安口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七十五章:死生同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四百九十章:放棄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八百零六章:戰火蔓延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