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

徐光啓終於知道關門弟子黃漢用來救濟老百姓的銀子不全部是戰場繳獲。

還應該有許多是搜刮自那些變節的士大夫、士紳,怪不得黃漢手裡有那許多良田,原來有些真的是來路不正啊!

見許多給事中、御史揪住黃漢的短處不放,連老友孫承宗都當着自己的面表態此人不能大用。

科學家怒了,他出班朗聲道:“老臣收下黃漢作爲關門弟子乃是平身最暢快之事,陛下可願聞其詳。”

崇禎內心裡根本不認爲黃漢私吞了那些軟骨頭官員的家產有什麼大不了,也知道朝廷辦某個官員之時查抄送達朝廷的財產十不存一,罪督袁崇煥才查抄出五千餘兩的田產、財產就可見一斑。

他正被御史、給事中逼得不爽,發現挺黃漢的徐光啓要說話當然來了精神,趕緊道:“愛卿請講。”

徐光啓何等才華,君前奏對談笑自如。

他道:“老臣兩個月前也假公濟私了,寫了十幾封書信給門生故吏,就是讓他們爲十萬石冬小麥北上大開方便之門,算上成本這些麥子到港價應該是一兩二錢不足一石。”

崇禎笑問道:“愛卿如何也做起了糧食生意?”

徐光啓道:“發國難財真的很容易啊!永平府的糧價節節攀升,一石麥子時價已經突破二兩銀子,諸公可知這意味着什麼嗎?”

崇禎大吃一驚,問道:“糧食如此之貴,老百姓如何活得下去?”

徐光啓道:“天子聖明,如此高的糧食價格意味着餓殍滿地,意味着盜寇四起,不知諸公可曾在此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爲聖天子分憂?”

無人應答,滿朝文官武將此時都不在服務區,大殿裡只有徐光啓在侃侃而談。

“老臣調了十萬石麥子,如果那時出手恐怕十萬兩雪花銀會輕輕鬆鬆賺到手,諸位以爲如何?孫督師,這恐怕不算是貪贓枉法吧?”

孫承宗跟徐光啓年紀差不多,倆人以前是東林黨同志,私交不錯相當於老朋友,今天見一向與世無爭的老友居然矛頭指向自己,孫承宗覺得不可思議。

他頭腦靈活馬上就明白了徐光啓的目的,反問道:“徐大人,你這是準備爲剛剛收下的關門弟子脫罪嗎?”

徐光啓一字一句道:“黃漢有功與江山社稷何罪之有?從江南購買的十萬石用來救命的麥子就是黃漢出的銀子,到港後他沒有賣出一斤全部借貸給了嗷嗷待哺的饑民。

在這之前他還花了十萬餘兩白銀在種植甘薯、馬鈴薯的農民身上。

老臣認爲即便黃漢的銀子有可能來路不正,此時也是殊途同歸,這些銀子到了朝廷手中,這個時候也會用在賑濟災民的大事上。”

安靜,鴉雀無聲,滿朝文武此時都不好出面糾纏黃漢在永平上下其手撈銀子分田產之事。

同樣有正義感的孫承宗心裡其實已經對黃漢減輕了敵意,他認爲黃漢是不是梟雄、是不是貪贓枉法已經不重要,活民十數萬足以抹殺一切罪責。

他見老友難得動了真怒決定出面做個和事老,免得徐光啓下不來臺。

孫承宗也是清流重臣,人品好官位高,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毋庸置疑。

他開口了:“陛下,老臣認爲黃漢救民於水火爲大善,以前種種不法之事可以不予追究,就算功過相抵如何?”

領頭羊發話了,東林黨紛紛附和,接下來就是衆口一詞,黃漢功罪相抵維持現狀。

這很明顯不符合皇帝的意圖,崇禎是準備給予黃漢更多兵額更高權力更大地盤的。

而大明往往就是如此,即便是皇帝也不可以爲所欲爲,不能實現皇帝意圖的事情多了去了。

徐光啓忽然大笑道:“罷了、罷了,朝廷不肯重用黃漢,他無可奈何,老臣代他請旨,請聖天子恩准黃漢進京。”

崇禎很意外問道:“黃守備不去撫寧駐地練兵來京師幹什麼?”

徐光啓苦笑道:“黃漢準備來京城賣紅薯。他承諾包銷老百姓種植的甘薯和馬鈴薯總要言出必踐,因此他要來這個有百萬人口的大都市賣紅薯。請聖天子恩准。”

朝堂上一陣嗡嗡聲響起,有以庶吉士出身的參軍御史金聲爲首的幾個文官武將憤憤不平,朝廷不給功臣封賞導致人家淪落到來京城賣紅薯,成何體統?

歷史上的金聲此時已經不在朝堂,他是被大部分文官武將嘲弄沒臉再留下做官,憤而辭官回家了。

因爲歷史上劉之綸和金聲同爲庶吉士,他們向朝廷推薦布衣申甫爲將,最後申甫和七千人馬全軍覆沒於柳林成爲了笑柄。

接下來劉之綸又高調帶兵襲擊遵化兵敗戰死,八營麾下只跑了一營丟了兩萬餘人馬。

少年皇帝很看重崇禎元年的進士劉之綸和金聲給予重用,可惜他們保舉的人和自己的成績實在讓皇帝難堪,介於這種情況金聲當然無法在朝堂立足。

現如今大不一樣,劉之綸不辱使命奇襲遵化立下滔天大功,這樣的成績當然影響到了金聲的前途。

建奴入寇前,劉之綸就經常和金聲在皇帝面前贊畫兵事,二人在皇帝心中都是之兵之能臣,由於黃漢橫空出世小小的改變了歷史,金聲很快就會獲得崇禎重用。

歷史上的金聲乃是赤膽忠心之良臣,崇禎十七年,大明約等於已經亡國了,金聲毅然率衆在徽州起兵抗清,死守績溪未果兵敗被俘。

他在南京雨花臺慷慨就義,臨刑前大呼:“流芳百世,遺臭萬年,此一息也!”

金聲不是沒有機會活命,洪承疇和多鐸都親自勸降承諾高官厚祿,最後他們發現金聲不肯變節又採取變通,只要金聲答應出家當和尚就可以放過他。

但是金聲毅然決然選擇了殉國,又是一個“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的真實版,這纔是漢民族的脊樑。

此時金聲終於忍不住了,雖然他職微言輕,還是出班奏道:“陛下,黃守備功不可沒理應得到朝廷重用,如此良將來京師做商賈之事豈不是貽笑大方?朝廷還要不要臉面?”

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七百六十九章:圍獵葛布什賢超哈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五百一十三章:替天行道第三百一十六章:掘壕圍金州第三百九十二章:秀肌肉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四百一十二章:趕繒船第三百八十九章:沸沸揚揚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七百九十二章:徵西將軍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是未到傷心處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七百八十四章:攤上壞事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三百五十八章:叛亂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七百零七章:窮瘋了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二百四十四章:屈人之兵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爲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八百七十三章:挾天子而令諸侯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六百七十二章:步炮攻堅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六百一十六章:檢第八百四十五章:鬆錦大戰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七百零七章:窮瘋了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五十章:不離不棄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二百五十章:不離不棄第一百一十六章:劍指何處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級市場化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六十章:出色又出衆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五百一十六章:嶄露頭角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一百一十二章:榜樣
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七百六十九章:圍獵葛布什賢超哈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五百一十三章:替天行道第三百一十六章:掘壕圍金州第三百九十二章:秀肌肉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四百一十二章:趕繒船第三百八十九章:沸沸揚揚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七百九十二章:徵西將軍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是未到傷心處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七百八十四章:攤上壞事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三百五十八章:叛亂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七百零七章:窮瘋了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二百四十四章:屈人之兵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爲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八百七十三章:挾天子而令諸侯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六百七十二章:步炮攻堅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六百一十六章:檢第八百四十五章:鬆錦大戰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七百零七章:窮瘋了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五十章:不離不棄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二百五十章:不離不棄第一百一十六章:劍指何處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級市場化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六十章:出色又出衆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五百一十六章:嶄露頭角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一百一十二章: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