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子弟兵

黃漢當着王家屯村的族老和村長以及送親人當兵的老百姓對十個漢子朗聲道:

“蒼天可鑑日月昭昭,本官黃漢這輩子都會跟建奴死戰到底,你們跟着本官當兵,總有一天,本官會帶領你們殺往遼東以血還血,把建奴殺得雞犬不留。”

王志誠一臉真誠道:“大人,小的信您,小的以後跟着您上刀山下火海不皺眉頭。”

自願從軍的漢子們都莊嚴宣誓,一定跟後金軍血戰到底,得不到斬首功絕不回家。

村長和族老都看見黃漢帶着騎兵衝殺,村裡想從軍的後生其實有幾十人,他們選了有武藝會騎馬的十人追隨黃漢。

其中有王兆祥、王福全這兩個好獵手,他倆箭術一流,能夠做到八十步內速射十中八九。

黃漢帶着人馬離開王家屯的時候,整個村子來了幾百人送行,許多後生還囑咐跟着從軍的幾人,要是在軍中混得好千萬別忘了回鄉帶上兄弟們。

看到此情此景黃漢不由得心中一動,自己爲何不趁此機會刻意在被建奴禍害過的永平府周邊村莊招募壯漢培養家丁?

這些人跟建奴仇深似海,戰鬥意志肯定沒問題,好好訓練他們教育他們,這些人以後會成爲自己依仗的子弟兵。

正月初四,黃漢帶着人馬回到了九里臺村,把三個犧牲的袍澤安葬在後山腰,把四個重傷員送上山養傷,把繳獲的破損鎧甲交給已經轉移到山上的楊老實修補。

後金軍現在應該是忙着攻打永平府,目前還沒有來九里臺劫掠,其實他們即便來了也沒什麼大不了,這裡已經幾乎搬空了,有可能建奴放火都需要特意去找柴火,否則不是草屋的房子未必會火燒連營。

黃漢安排了明崗暗哨後來到黃家大院的臨時教室開會總結這一次突襲戰的經驗教訓。

會上黃漢鼓勵大家踊躍發言,許多戰士都發現不幸戰死和重傷的袍澤如果有堅甲在身很可能會避免這樣的惡果。

介於鐵甲不足以裝備每一位戰士,黃漢和大家商議後做出規定,以後作戰,裝備鐵甲和麪甲的戰士發動正面衝鋒,甲冑不齊全的戰士尾隨攻擊還要習慣使用皮盾保護身體。

會上黃漢鄭重其事記下了三個明軍烈士的名字。

他告訴所有人,以後陣亡烈士都會安葬在後山,等到後金軍被打退之時,黃家會出銀兩在那裡修建忠烈祠供奉烈士牌位,讓烈士英靈享受香火、享受後人祭奠。

黃漢還當衆承諾,建奴一旦退兵就會讓同鄉戰友給烈士家屬送去三十兩銀子,要是烈士家屬在家鄉日子過不下去,可以接他們來黃家安置。

這些承諾太驚人,本來已經有了認同感的明軍對黃漢的信任度又增加許多。

他們還看到了黃漢對待傷員的態度,四個重傷員中一個名叫胡大山的戰士半截手臂被砍掉胸口還被戰馬踩了,傷勢嚴重能夠救活也是廢人一個。

黃漢不僅僅積極施救,還承諾落下傷殘的所有戰士都可以留在九里臺村,黃家保證餓不着每一個人。

“萬衆一心兮,羣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衝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會後是學習文化的時間,當黃漢教戰士們吟唱戚繼光所作的軍歌之時,居然有人熱淚盈眶。

想必是黃漢對待戰士們的態度感染了他們,基層兵丁其實活得簡單,他們得到了尊重在面臨敵人之時會更加奮不顧身。

騎兵隊因傷亡減員七人,在王家屯補充了十人後,人數還多出三個。

由於全殲頑敵得到了大量繳獲,黃漢擁有的馬匹數量已經翻了倍。

雖然補充的新人不足以騎戰,但是給他們裝備了皮甲、棉甲和冷兵器,以他們的體力和武藝在肉搏之時還是能夠發揮作用。

反正接下來還會以戰練兵,當這些有武力值的漢子在戰場上獲得面對面殺死敵人的經歷,成長的速度應該是驚人的。

經歷血戰的明軍認可了黃漢,並肩戰鬥的男子漢最容易相互掏心掏肺,傷亡減員後剩下的二十三位明軍已經跟家丁們融爲一體。

黃漢認爲無需厚此薄彼,詢問明軍兄弟們是否願意成爲家丁,今後榮辱與共一起搏前程。

幾次戰鬥中黃漢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這些天的講課又讓明軍們懂了許多道理,跟着這樣文武全才的家主當然有奔頭。

正常情況下,要成爲武官的家丁不太容易,武官選家丁不僅僅挑選戰鬥技能出衆之人,還大多數選擇鄉黨,有的乾脆就是武官從老家帶出來的族人。

黃漢大大方方留下所有明軍騎兵做家丁,每人每月至少會多出五錢銀子的餉銀,他們哪裡會有不樂意的可能性,都高高興興成爲了黃漢的家丁戰士。

鄭國昌被黃漢誆到山上避難所過年,整個九里臺的鄉親們都知道來的這位大人比知縣大老爺的官兒不知大了多少倍,他們對鄭家人都很尊敬。

跟鄭國昌同來的一對兒女是嫡出,哥哥鄭孝文二十二歲是嫡次子,妻妾都留在老家不在身邊。

他是準備去京師國子監讀書時遭逢後金軍劫掠京畿延誤了行程,留在永平府陪父母過年。

鄭秀娥過了年十六歲,是鄭國昌的唯一嫡女一直跟在父母身邊。

兄妹二人久居深宅大院,來到避難所覺得什麼都有趣,他們在山上走走看看跟村民們拉拉話,很快就知道了九里臺村的男女老幼爲何要在山上過年。

鄭國昌聽兒女說了聽到的一切若有所思,建奴在京畿之地肆掠如入無人之境,他們要來攻打永平府也未可知。

黃家那小子難道是預判永平府守不住故而有意激自己來九里臺暫避一時?

本來接近暴怒邊緣的鄭國昌再次強壓怒火,他決定耐着性子等到正月初四再說。

時光荏苒,眨眼間鄭國昌已經在山上住滿了跟黃漢約定的五天,還沒有等他開始發飆,黃沂州就派黃勇來請鄭大人去看點東西。

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四百三十二章:細菌戰第四百七十六章:膿水和屍液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五百三十九章:大事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去河南剿寇第九百四十五章:整編錦衣衛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漢江省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八百一十一章:資本的力量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銀銅幣第三百七十五章:青泥窪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九十七章:得手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二十三章:拉起隊伍第十三章:殺敵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二十四章:備戰備荒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九百四十二章:冰火兩重天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七百七十一章:直衝平壤城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
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四百三十二章:細菌戰第四百七十六章:膿水和屍液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五百三十九章:大事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去河南剿寇第九百四十五章:整編錦衣衛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漢江省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八百一十一章:資本的力量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銀銅幣第三百七十五章:青泥窪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九十七章:得手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二十三章:拉起隊伍第十三章:殺敵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二十四章:備戰備荒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九百四十二章:冰火兩重天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七百七十一章:直衝平壤城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