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

萬萬沒想到,馬祥麟最終還是逃走了。

當時將其擒拿下來,本來已經做好了處死的準備,只是礙於別的考慮,暫時留他一命。

誰知道押解他下去看守的過程中,馬祥麟卻是使出了一招脫縛術,直接掙脫了手中的繩索。當然,代價自然不會輕,至少脫縛的過程對於兩隻手臂的肌肉和骨骼的損耗還是非常嚴重的。這廝也忍得住,整個過程卻是硬是沒有哼一聲,這也使得外面看守的士卒沒有注意到這裡發生的一切。

以至於,這位在脫困之後,簡單休息了一刻鐘,驟然發難奪了一名士卒的彎刀和火銃,然後趁着夜色突圍而出,很快就沒入了叢林之中。進入叢林,就是這傢伙的主戰場,馬祥麟非常習慣叢林戰,無論是如何隱蔽還是如何躲開追擊他都非常的擅長,於是在尋找了一個時辰沒有任何結果之後,搜索行動只能結束。

“該死的,一個大活人你們都能夠看丟!”李定國要說不生氣,那絕對是假的。

下面的士卒也無語,畢竟這不是他們看守的,負責看守的兩位已經被殺了。

“算了,對方應該有什麼專門的脫繩術,以前我也聽過類似的手段,沒想到馬祥麟居然會。”曹文詔低聲說道。

“不算也沒辦法,我們也抓不住他了。還好他的部隊已經被我們殲滅,短期內他是沒辦法在保寧府這邊有什麼作爲了。最多要小心他會秘密刺殺我們,不過若我是他,我會立刻返回老孃秦良玉那邊。”李定國沒好氣的說道。

“所以說,我們還是趁着這個機會,趕緊先把保寧府打下再說吧!”曹文詔贊同的提議到。

李定國猜得沒有錯,失去了所有士卒和自己一隻眼睛的馬祥麟,自然不會繼續呆在這裡。就算能夠用暗殺的手段殺死幾個將領,對整體局勢也沒什麼幫助。與其這樣耗着,還不如回去幫忙還好一些。

只是他真的非常的不甘心,以前一往無前,戰無不勝的自己,爲什麼面對秦軍居然會落得個戰敗而歸?以前哪怕是要輸了,自己也可以從容離去,豈會如同這次那麼狼狽?

火器,恩,是的,是火器!

秦軍善用火器,以前從邸報聽說過,只是沒想到秦軍的火器如此的兇狠。連發不說,穿透能力和射程完全不遜色於強弓,只要集團列裝,再一起使用,在平原地區完全可以戰無不勝。自己沒有第一時間落敗,也是佔據了叢林戰的優勢。饒是這樣,在對方特意的伏擊下,依然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這還僅僅是火銃,根據邸報,救世軍的火炮也是非常的可怕。而且之前也從專門的協力者那些得到情報,救世軍的火炮能夠發射開花彈,三兩炮下去,城門或者城牆就被炸沒了,對方魚貫而入,什麼城防手段都沒有意義,除非也使用和對方差不多的火炮。

開花彈,那是在逗我嗎?大明建國那麼久,還沒有聽說過開花彈這種炮彈。

最多就是實心彈,或者散彈和鏈彈,開花彈這種高科技含量的東西,大明的神機營工匠們卻根本沒有研究出來。

不行,必須要把這裡發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稟報自己的母親,否則以後要和秦軍戰鬥的時候,只怕又要吃虧了!

帶着這樣那樣心情的馬祥麟,卻是開始了南下返程之路。

前後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整個保寧府就成爲了秦軍的地盤,並且開始逐步解除軍管,新的行政機構開始組建,新的官員開始上位,一切又逐漸恢復寧靜。

百姓們一開始對秦軍那自然是非常排斥,當了那麼多年天朝上國的百姓,自然不會對一個賊寇政權產生什麼認同。但是當他們發現,這個政權的官吏沒有欺壓他們,而且不斷有各種減稅和優惠政策實施,甚至不少官員主動下到基層之中,爲百姓排憂解難,最後甚至數十個民政工程開始實施之後,百姓也開始默認了秦軍的統治。

天朝上國子民的稱號,也不能夠換飯吃。在比較了以前大明的行爲之後,大秦這種把老百姓放在心裡的行爲,要說沒有獲得一絲半點的感動,那隻能說這裡的百姓TMD都是一羣白眼狼。

值得可惜的是,曹文詔被調了回去,同時被調回去的還有郝搖旗、曹變蛟和李定國。袁宗弟和王二被調來鎮守保定府,原本的軍隊除了騎兵以外保留,不過他們四個被調回去,另外統御別的部隊。

可以說,秦軍對四川的攻略,到這裡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造成這一原因的真兇,說來也諷刺,卻正是秦國出售在外面的棉布。

採用蒸汽機或者水力之後,布匹的紡織空前的提高,一個紡織廠一天出產的布匹是以前一個同等規模的手工作坊的二十倍有餘。大量的布匹被產出,除了一定數量的布匹被銷售到了秦國境內,其他的都作爲出口使用。

大量廉價且質量優越布匹被銷售出去,其結果就是百姓們寧可購買這種布匹,也不願意購買哪種價格偏高,而且質量不算太好的土布。一開始自然沒什麼表現,但隨着那麼兩三個月過去了,陝西幾個周邊地區開始出現了破產的農民。無他,原本賴以維持家計的男耕女織,耕種本來就沒辦法獲得足夠的食物,主要還是得依靠女方織布獲取。

奈何如今織出來的土布賣不出去,賤價出售的話成本都收不回來,更別說維持家計了。沒有了吃食,百姓往往會考慮到借錢過日子,他們或許希望這樣的棉布只是一批就算了。

卻不曾想,這樣的棉布那是不斷的運到市場上出售,直接導致了他們的布匹完全賣不出去。如此下去,就算借再多的錢也是活不下去了……

逃難,百姓是被活生生逼得逃難的。否則,以華夏百姓的性格,誰會忍得住拋棄自己的土地?

賤賣土地,甚至借錢太多的話索性土地都不要直接就走人了。本來還活的過去的幾個地區,硬生生被棉布給鬧的家破人亡。最後自然是心憤難平,一起來到了府衙那邊抗議,表示必須要禁止這樣的布匹,否則他們就要逃到別的地方去生活,至少也要走到那些沒有這種布匹的地方生活。

實際上百姓們不知道,在這樣抗議的背後,依然有着幾個士人和世家的手段。

他們對那種廉價質量卻不錯的布匹也是非常眼紅,恨不得獨家經營。而有些則是家中本來也有織布作坊,但是成品卻比不上這種布匹,心裡那是滿滿的怨恨和惱怒。

在自私自利的推動下,就有了這次鬧劇。

官員本來就和這些世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哪怕經營這種布匹的商會給了他不少的好處,也沒辦法讓他忽視那些世家大族的影響。要知道所謂的東林黨,背後就是這種世家支持的,哪怕是商人世家。

果斷的,這種布匹被禁,甚至還上書給皇上,要求全國禁這種布匹,否則天下財富只怕都要落到秦軍手中。更別說,這百姓被搞得家破人亡的,今年的稅賦只怕也收不上來了。

好吧,關係到錢袋子的問題,崇禎就變得非常敏感。也不管這種布匹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或者它存在又有什麼意義,他只知道這種布匹的存在,會讓他收不上稅,這就是必須要剷除的!

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全面禁止這種布匹的出售。

只是問題又出來了,什麼樣的布匹纔是被禁止的?說真的,商人們也分辨不出來,官員也分辨不出來,其結果就是當地人只能夠購買當地的土布,這下子那些有紡織廠的本土商人,算是差點沒有因此破產。

最後給出一個明確的聲音:那些布匹來自陝西,來自逆賊手中。只要把陝西收回來,那這種布匹自然就會消失。又或者若是掌握了這種布匹的紡織工藝,大明的織布技術也會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之前大明和秦國相安無事了一段時間,實際上崇禎卻一直沒有放棄過收回陝西的想法。

如今東林黨的人跳出來嚷嚷,而且打下陝西不僅可以得到最先進的火器圖紙,還能夠得到許許多多可以換錢的好東西,那麼富裕的副本,崇禎若是不去打那就太腦殘了。

不,實際上以大明目前的狀況,以大明當前士卒的精神和訓練程度,若是明年或許還好,今年的話顯然還是早了。

只是崇禎等不及了,他給洪承疇和盧象昇下達了命令,連同山西的參將張弘武一起,對陝西發動攻擊。

邸報發佈之後,張弘斌自然不敢怠慢,畢竟這可是超過三十萬大軍的大型戰役。於是他不得不調回能夠擔當一方主將的李定國和曹文詔等人,另外統領別的部隊,正面應對這三路大軍。

當然,其實這是兩路大軍,若是可以,張弘斌不介意趁着這次行動,把山西給收了。

山西煤礦,他也是垂涎了好久啊!

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47章 晉升爲人父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63章 責任負不負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15章 久違的升級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
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47章 晉升爲人父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63章 責任負不負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15章 久違的升級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