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一代火器

老木頭識字,對於一個匠戶而言也算是難得可貴的事情。

老木頭花了一天時間,就把這三本書的內容銘記於心,但卻是花費了三天時間,向張弘斌請教裡面的內容。還好,張弘斌之前就有閱讀過,好歹結合自己的見識也不至於會出醜。

老木頭隨即又休息了一天,這才迫不及待的跑回了自己的工作區,開始了鍊鋼爐的搭建工作。

圖書館多了一批新書,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對於渴望知識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座寶庫,而張弘斌自然也樂得作爲拉攏人心的一個手段,讓適合的人在適合的時間,在圖書館裡面查看適合他們的書籍。時間或許不長,但足夠讓拓寬他們的見識。

眼看秋收結束,冬季也在一天天的靠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小冰河時代,從今年開始這才十一月份,這溫度就降得和隆冬季節沒什麼區別。在這個時間,居然也開始降下了雪。

救世軍的軍人有福了,他們每人都發了一條勞保用的棉衣。是的,是免費發放,張弘斌對自己的悍卒一直很寬待。最多,就是負責財政的官員去頭痛這筆錢如何報銷而已。

“二娃子,你說這救贖大王是不是天上的菩薩?”在軍營裡面,一羣正開飯的士卒開始聊天起來。

“哪是什麼菩薩,菩薩是西方的神明,要說也應該是什麼星君轉世!”那個叫二娃的士卒立刻反駁。

“管他是哪路神仙,反正是保佑我們的就可以了。你看看,這棉衣有暖又舒服,以前只怕一輩子也沒指望過有那麼好的棉衣。”早些時候發起話題的士卒摸了摸身上的棉衣。

“棉衣就別說了,春秋兩套服裝免費發放,餉銀足額發放,而且看看這碗裡面,大塊大塊的肉。我以前在衛所裡面,卻是從來沒有見過哪個主官是對下面的人那麼好過的。”老王曾經是衛所的軍戶,此刻也是感慨萬分。

“打仗的時候武器由軍方負責不說,吃的乾糧那個叫做美味,至少比以前那種只能就着水胡塞進肚裡的硬幹糧強上千倍萬倍!更別說,居然還配備了肉罐頭,我覺得我當初投降救世軍,算是這輩子做的最對的事情了!”二娃感嘆。

“聽說了嗎?救世軍的地盤,除了現有地主手中的土地,其他的都是收歸國有。個人可以對規劃出來的耕地進行承包,只要承包上了,這地在一段時間就完全屬於自己所有,而且官府只收三成的糧稅,還沒有徭役!”有個話嘮立刻說出了自己聽到的消息。

“那個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救贖大王的稅收主要來自工商業,農業方面也主要來自經濟農業,對於我們這些傳統農業,他向來都是最優待的。我聽說他曾經說過‘若非不想太招人很,那沒多少收入的農稅,真的很想免掉’。看看,居然還有免除農稅的君王,我都有點不太適應了……不過若是真的,我都想回去耕地算了。”老王侃侃而談到。

“若非年景不好,賦稅又重的要死,誰會出來當兵?以前大明的兵是怎麼樣的,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之所以去當兵,不過是爲了每天兩頓餓不死的伙食。至於餉銀,只怕也沒有誰期待過吧?

但若是救世軍的兵,我去是很樂意去當。之前休息的時候,我急了一些穿着軍裝就走出外面買東西。結果你們猜我看到了什麼?百姓居然笑眯眯的歡迎我,而且我吃飯他們還要打八折,在這個所謂的根據地裡面,士卒居然那麼受百姓愛戴,那麼受人尊敬,我覺得給救贖大王當兵其實也挺光榮的!”二娃驕傲的說到。

“說得也是,以前聽說書的說過‘士爲知己者死’,救贖大王那麼厚待我們,我們也不能夠丟了他的臉。聽說明年四月之後朝廷邊軍就要南下了,各位裡面應該沒有哪個怕死的吧?”老王掃了掃大家。

大家笑了笑,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吃飯,然後去操練!長官說得對,‘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有士卒迅速吃了剩下的飯,然後跑了出去。

更多人跑了出去,明明今天休息,卻依然有不少人在操場上賣力的訓練着。

同一時間,張弘斌也來到了工業區,轉眼一個多月過去了,聽說已經煉出了好多爐的好鋼出來。材料有了之後,老木頭已經帶人試着製造張弘斌需要的火器了。

“老木頭,進展得怎麼樣了?”張弘斌叫來了老木頭。

“回主上,火銃已經制造出了樣本。若是您遲一些的話,說不定我都要派人去通知您來觀看測試了!”老木頭笑眯眯的說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成果非常理想。

“帶路!”張弘斌也就不客氣了。

在測試場裡面,新的火銃已經是製造妥當,只等測試員進行測試。

“說起來,鋼鐵的品質還不錯吧?”張弘斌卻是隨口問了句。

“非常的完美,我當了四十年的匠人,第一次看到那麼好的鋼料!主上,你那三本書,真的是天書啊!”老木頭高興地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那就好,記住這個秘密要給我捂嚴實了。另外我軍的鎧甲和武器的部件零件什麼的,你看情況也適當製作一下,我可不希望那些買回來的武器,一壞掉了就只能夠丟掉。”張弘斌嚴肅的說道。

“這個我們已經開始試驗了,但不得不說主上你買回來的武器質量太好,而我們的鋼料也才勉強堪用,所以就算我們製造出了零部件,只怕這使用壽命也……”老木頭卻是趁機給張弘斌打預防針。

“沒事,好過只能夠丟掉。”張弘斌倒也大度,實際上若是火銃和火炮試驗完美,那麼舊的裝備之中很大一批半新不舊的,會被他賣出去。與其回爐,還不如賣給那些義軍,迅速回籠哪怕只有原本七成的資金,那也是很划算的。

說着說着,火器的試驗也就開始。測試員是按照充足的火藥量進行填充的,實際上在張弘斌的指導下,定裝火藥已經被開發了出來,測試員只需要用牙咬開紙皮,把火藥倒入槍膛之中,同時倒一點在擊發槽上,放入彈藥捅實,便開始了第一次的試射。

五十米的距離,板甲被輕易射穿,換言之重裝步兵已經沒辦法給這種火器造成威脅,除非人數太多了。

一百米的距離,板甲被擊破,感覺有些勉強,但至少證明了這種新型的火銃,可以在百米內對重裝兵種造成威脅。

二百米的距離,輕甲被擊穿,這就意味着騎兵的威脅性被大大的減弱。

三百米的距離,皮甲被擊穿,有效射程提升到三百米外,這就意味着可以和韃子的騎射手進行對射了。

四百米的距離,子彈慢慢降低速度並且落下,換言之最大的射程是四百米,三百米內是有效射程。

那麼,接下來的測試就是火銃的最高壽命。爲了更準確得出數據,老木頭還準備了第二把火銃。

所謂的測試,就是一把用充足的火藥進行射擊,測試最長壽命;一把則是填充更多的火藥,然後計算壽命,同時測試一下可以提升多少威力。

結果證明,在正常的火藥量下,新型的火銃可以射殺三百米內的目標,當然準星會很糟糕,故而最好在一百五十米**擊,偏離的程度會小一些。不過軍陣戰鬥的情況下,三百米同樣可以射擊沒什麼問題。在正常的情況下,這樣的火銃可以連續射擊三十次,然後纔會有炸膛的可能性。

按照150%的分量填充火藥,有效射程提升到三百五十米,但壽命會降低到二十次。

按照200%的分量填充火藥,有效射程提升到四百五十米,但壽命會降低到五到六次。

有意思的是,按照120%的分量填充火藥,有效射程提升到三百二十米,難得的是壽命沒有明顯降低。

當然,更準確的數據,至少還要測試多三四把這樣的火銃才能夠明白,但結果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偏差。換言之,這種新型的火銃,已經具備武裝救世軍的資格。

“每個參與的工匠,賞銀五十兩,而你這個工頭賞銀五百兩。同時,作爲工頭,你可以擁有給這種火銃命名的資格。比如什麼‘沐氏火銃’什麼的,當然爲了識別其型號,最好是用‘沐氏崇禎三年式長銃’的稱呼最好,當以後再有新的型號開發出來,可以慢慢累積起來,說不定還會組建成一支火銃大家族呢!”張弘斌拍了拍老木頭的肩膀說道。

“主上,老朽真的可以給這種火銃命名?”老木頭真是激動地忘乎所以了。

“我說了,那就是真的!”張弘斌點了點頭。

“那就按照主上之前所言,稱之爲‘沐氏崇禎三年式長銃’好了,證明自簡單易懂,聽起來也挺舒服的。”老木頭立刻把張弘斌之前給出的例子拿來使用。

或許,他何嘗不想起個什麼‘沐氏無敵火銃’之類的名字,但既然張弘斌給了一個不錯的名字,爲了表示自己的尊重,最重要的是既然主上發話了,自己也沒理由駁了他的面子,故而那個名字就那個名字好了。

自此,張弘斌勢力範圍內,第一件自主研發的火器,終於是順利登上了歷史舞臺。

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57章 慈善演唱會
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57章 慈善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