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

後金缺錢,其實不僅僅是錢,所有的物資他們都缺。

原本遼東尤其是遼東以北的地盤就是地廣人稀,那是數百里都未必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荒野地帶。後金選擇在這裡建國,一則這裡是女真部落,也就是滿人的聚居地,努爾哈赤在這裡有羣衆基礎。二則遼東以南都是漢人的地盤,努爾哈赤這個滿人根本得不到任何人的認可,尤其他發家的時候靠的僅僅是十數幅鎧甲,就相當於用一個棒棒糖,釣一個綠茶.婊一般,還不如直接用RMB實在,500一次,1000通宵……咳,跑題了。

如今的後金,幾乎所有的物資都是在大明那裡搶掠過來的,這個比例高達60%-75%。剩下10%來自與漢人的正常邊境交易,15%-30%來自晉商的走私貿易。

在大明這裡,後金搶劫的不僅僅是物資,還有人口。只有大量的擄掠漢人,才能夠讓自己的地盤更繁華一些,最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漢人奴隸,才能夠讓那些掙扎在溫飽線上的生熟女真部落,放下手中的牧鞭,拿起殺人的彎刀和強弓。

一旦享受過無與倫比的特權,從一個爲明天的飯擔心的苦哈哈,變成一個滿清老爺,那滋味就永遠沒辦法忘記,也絕對不允許再失去。爲了維護這個特權,滿人們出奇的團結,畢竟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和大明君臣,甚至臣子派系之間的不和不同,團結的後金戰鬥力自然是更加強大,最重要的是不會有誰會故意拖後腿。大明這邊若也能夠這樣,後金這輩子最多就是一個四流的小番邦,根本翻不起什麼風浪。

不管如何,如今的後金,已經成爲了邊軍的一大心病。他們的職責是捍衛邊境不被侵略,但是後金強大的戰鬥力,卻是讓他們心有餘悸,巴不得他們永遠都不要南下。可對方自然不可能不南下,故而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只能想辦法踞城而守,小心翼翼的應對,至少保證自己的幾個關鍵據點不要落入後金的手中。

今年是崇禎四年,也就是1631年,春節纔剛剛過去,來自後金的使者就來到了邊軍陣地。當然,他不是特意過來的,而是要南下,必須要經過這裡而已。

“哦,後金派出使者,想要與我大明和平相處一段時間?若真是這樣,那可是天大的好事了!”邊軍大將祖大壽有那麼點興奮。

若是大明和後金和平相處,那麼至少可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必擔心會打仗了。自己這些人,也不必過着擔心受怕的日子了。自從毛文龍被袁崇煥殺掉,隨即袁崇煥又被崇禎殺掉之後,邊軍就沒有好過。

“大帥,若大明和後金和解,只怕對於大明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對於我們未必就是好事啊!”祖大壽的幕僚說到。

“此話何意?”祖大壽有點不高興。

“既然打不起來了,以皇上的吝嗇程度,你覺得他還會浪費大量的遼餉在我們的身上嗎?”幕僚激動的說道。

祖大壽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這些人,之所以那麼熱衷呆在這個荒涼危險的地方,其實說穿了就是爲了這遼餉啊!每年數百萬的遼餉,從中花差花差一番,每個人都可以分到很大一筆的銀子。可若是大明和後金打不起來了,那麼遼餉必然會被減少,甚至裁撤。換言之,原本每年都可以得到的十數萬兩銀子,轉眼就沒了。

按照這個思路,大明和後金還真是沒辦法和平相處,否則這就是對他們這些邊軍的不負責任。

“那,殺了他?”祖大壽比劃了一個手勢。

“善!”幕僚想了想,“但若是因此觸怒後金,他們南下攻打我們怎麼辦?”

“那放了他?”祖大壽想了想又問到。

“按照現在的情況,也只能這樣了……”幕僚鬱悶的說道,不是不想爭取最大利益,而是沒得選擇。

若是大明的軍隊更強勢一些,更善戰一些……算了,沒那麼多要是,事實是大明根本不敢與後金野戰這點。若說後金是一夥強盜,那麼他們就是一夥十足十的悍匪,兇悍程度連遼東精銳都要忌憚三分……好吧,其實是六分。

使臣在遼軍軍營休息了一宿,第二天就南下了。

看着他遠去的身影,遼軍將領們心有不甘,卻不得不面對這個無可奈何的事實。最多,在心裡安慰自己,這幾年不需要擔心後金南下了。也罷,過去幾年也撈了不少的銀子,好不容易和平幾年,也可以稍微享受一下了。

帶着這樣的心情,遼軍的戒備自然也鬆懈了許多。

唯一沒有鬆懈下來的,便是掛帥的孫承宗,這位六十八歲,僅比徐光啓小上一歲的老人,此刻正在大淩河一帶,按照最初制定的方針,第三次搶築大淩河城。這是最爲關鍵的一個據點城池,一旦建立,那麼就可以與其他的城池互爲犄角,共同抵禦後金,而後金南下的難度也會提升到極致。

這個城池前後搶築過兩次,都被後金派人破壞。後金也不是傻瓜,誰會乖乖讓大明建造一個讓自己舉步維艱的據點?再說這城池一天沒有建成,明軍都處於無防禦的狀態,野戰什麼的後金就沒有怕過。

“後金要和我們議和?最近是不是太閒了,誰散步的謠言?”孫承宗可不相信什麼後金議和的消息。

“回閣老,這使者都已經南下去北直隸了,這還有假啊?”親信苦笑着說道。

“那我問你,你若是後金的將領,你會允許我在這裡建造一座城池?”孫承宗指了指正在修築的大淩河城。

“應該不會!”親信也拿捏不準。

“這就對了,這一定有詐,我必須要回去一趟,和那些沒腦子的莽夫好好談談!”孫承宗實在是放心不下。

沒多久,孫承宗就回到了遼軍的駐紮地,並且招來祖大壽等人,詳細詢問了議和的始末。祖大壽哪裡敢和這個棄文從武的前閣老擺臉色,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不對,非常不對!後金此舉只怕是打算迷惑我們,他們的人或許已經開始南下了!”孫承宗也不是一個讀書讀傻的書呆子,他的軍事素養同樣很厲害。

“嗨,我說閣老,這使者都南下那麼多天了,若有什麼動靜只怕我們的夜不收早就打探到了。要不這樣,我帶人過去大淩河城駐守一段時間,給閣老您把把關?”祖大壽見孫承宗不相信,果斷示好。

如他所想,後金真的有動靜,自己派出去的夜不收早就彙報,如今一切風平浪靜,只怕是沒什麼危險。難得可以表個忠心賣個好,何樂不爲?

“也好,但務必要小心,武器裝備也帶足一些,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和後金正面交戰了!”孫承宗告誡到。

“好嘞!”祖大壽不以爲然,但還是按照孫承宗的吩咐準備了一番再出發。

結果,他鬱悶了……

纔來到大淩河城不到兩天,這懶覺還沒有好好睡上一個,夜不收就來了消息,後金發動了突襲,兵分兩路正在朝着大淩河城殺了過來,最多傍晚就會抵達這裡。

祖大壽哭的心思都有了,自己不過是打算賣個人情,怎麼就弄假成真,變成了與後金接觸戰了?

當然,身爲一個邊軍將領,尤其是一名優秀是邊軍將領,祖大壽沒有沮喪,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是第一時間組織人手進行防禦,並最大限度的準備防禦工事。

作爲一個聰明人,或者說作爲一個身爲邊軍還能夠活到現在的聰明人,他只知道一個法則:逃跑,大明和後金都可以殺死自己;正面和後金搏殺一番,搶幾顆首級再逃走,那麼就風平浪靜了。最關鍵的是,敵人就要殺到這裡,而對方有大量的馬匹,而自己這邊卻沒有多少戰馬,真要逃跑,被追擊潰敗的可能性很高。

與其如此,還不如據守於此,或許還有轉機。

傍晚,後金兩路大軍來到了大淩河城,並且包圍了這座城池。

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42章 瘋狂的彩票(上)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47章 晉升爲人父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73章 別小看大海
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42章 瘋狂的彩票(上)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47章 晉升爲人父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73章 別小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