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

經過張弘斌舉行的會議,要說大秦的技術就此進入高速公路,那純粹就是扯淡。

任何技術都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最重要的還是基礎知識的一個累積。數學、物理學、化學等許許多多門學科的共同創造下,才能夠在技術領域創造出一個個奇蹟。

當前的大秦,只能說是在華夏傳統的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但對於物理學和化學卻是完全抓瞎。而且最重要的是,當前華夏的工匠,十個有九個半是文盲,最後半個是半文盲。張弘斌此刻就算是給他們最先進的科技教科書,他們也未必看得懂,學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到頭來禍害的還是大秦本身。

基礎教育,在初中以後普及物理化學,同時第一所科技大學興建起來,第一所理工大學開始奠基,第一所技工專科學院開始計劃。張弘斌知道,一個勢力想要進步,科技是第一要素,科技提升的基礎是人才,人才需要靠培養。

所以,爲了長久的考慮,他必須要大興教育。他也相信,華夏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只要給人才一個舞臺,人才可以給大秦創造一個時代。於是乎在大秦這裡,教育成爲了政府財政撥款最多的地方,也是管得最嚴格的地方。每年給教育的經費,佔據了財政總收入的35%,比軍事的30%還要多5%。

在大秦,財政撥款最少的是農業領域,畢竟當前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農業產出都足夠大秦的基本消耗。故而在未來的三到五年裡面,除非有什麼特殊情況,否則農業方面的投入會是財政撥款最少的一個部門,只有3%左右。

別看這3%似乎很少,但去年也就是始皇曆1851年,財政總收入已經高達一千萬兩,其中外貿部分的收入佔據了大頭姑且不說,本土的財政收入提高卻也是讓張弘斌非常欣慰。沒有了所謂的特權階級,官紳一體化交稅,同時丈量土地,確保不會出現瞞報和漏報的情況。稅收並不高,而且張弘斌承諾除非有什麼特殊情況,否則一輩子都不會增加,同時也表示,就算出現了什麼特殊情況,也會召開全民大會公開討論增稅的問題,若是百姓都不答應,那就取消。

得到了保證的世家們,還沒有意識到開民智和輿論控制的重要性,沒有長遠的世界觀和發展觀,認爲張弘斌既然那麼說了,那麼按照他們對普通百姓的影響力,完全可以做到控制百姓拒絕增稅的要求,到時候一百年一千年都是這個稅率,比大明不知道好了多少。

如此從長遠打算,自然是非常樂意接受這個稅率的。畢竟都上了大秦這條賊船,他們也不希望大秦因爲沒有稅收被大明剿滅。唯有大秦越強大,他們才能夠獲得越大的收益。

去年度,大秦的年收入是一千萬兩白銀,已經接近大明的財政總收入的五分之一。這僅僅是陝西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若是崇禎知道了,只怕又要掀桌子爆發了。最後,必然是趴在自己皇后的膝蓋上痛苦不已,大呼臣子欺我。

也是,一個掌控了天下鹽鐵,而且佔據那麼大片江山的皇朝,年收入纔有五千多萬兩,甚至更少。這想想,也是夠悲催的一件事情。奈何大明的政治環境已經崩壞如斯,崇禎就算想要力挽狂瀾,只怕臣子們也不樂意。那些佔據了鹽鐵專利,中飽私囊的宦官們只怕也不會願意的。真正逼急了,崇禎那可就真的是孤家寡人,落得不好又是他老爹老哥的下場。

一千萬兩白銀,其中3%就是三十萬兩白銀,而且陝西的農業規劃和初步投入已經完成,正處於反哺的階段暫時不需要理會。山西太原府和平陽府也隱隱參照陝西的農業經營模式,所以也不需要大規模投入,唯有西川保寧府那邊的投入大一些,三十萬兩也的確足夠

畢竟,大秦的政治監督制度非常嚴密,在充分調動三十萬兩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應付一府之地的農業前期投入。

政治上暫時沒什麼問題,張弘斌的目光自然也就投入到了對山西晉商的處理方面。

內衛被完全調動了起來,挨家挨戶隱秘的調查其犯罪記錄。不得不說不愧是偷偷私通外國的奸商,自我危機意識非常嚴重,故而護衛和崗哨也比一般人要多得多。

饒是這樣,內衛還是想盡辦法混了進去,並且還是拿到了張弘斌需要的證據。

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上了檔次的大商人,比如喬家、常家和曹家都有明顯與後金來往的記錄。大量禁止販賣的物資,通過他們源源不斷的運到了後金那裡。同時,三家的家丁和下人,也充當了後金間諜的角色,爲後金攻略大明充當馬前卒,勘探地方防務、確認地方地理環境什麼的,他們都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託福,山西境內甚至一些周邊地區的情報,後金都能夠第一手得到。甚至有些時候後金南下,他們還協助後金騙開城門,幫助他們攻城略地。可以說,在所謂的滿清時期,晉商就是用同胞的鮮血,染紅了自己頭上的官商帽子。不外乎古代官商,被稱之爲紅頂商人。

扣除這三個最大的商人,其他的商人多多少少也和後金有所糾葛。這也是,大環境如此,不投入進去必然會被排擠。再則他們也不是真正的獻媚後金,而是和後金做生意。也不需要多麼諂媚,只需要把後金需要的物資賣過去,按照正常的市場價進行交易,就是最好的獻媚。

這些物資成爲了後金的軍事物資,成爲了他們的馬刀,成爲了他們的弓箭,甚至成爲了他們的火炮和炮彈。最終,這些東西直接朝着大明的百姓頭上揮舞過去,製造出一起又一起的血案。

想到這裡,若說張弘斌對晉商一點恨意都沒有,那簡直對不起體內那濃厚的漢人血脈。

出擊,內衛和山西駐軍在第一時間出擊。

其結果是喬家、常家和曹家被第一時間控制住,所有家丁被囚禁起來,所有商店和房產被查封。現階段,張弘斌還沒有要第一時間處決他們的意思。他要讓所有人知道晉商的嘴臉,他要讓全天下的商人引以爲鑑。要說一些不好聽的,那就是他要站在道德最高處,批判這羣賣國賊,而不是秘密的將這些商人的財產中飽私囊,省得被人說閒話,也搞得自己治下的商人戰戰兢兢的。

別的不說,在查封這幾家商人的時候,陝西和山西,甚至保寧府的商人在得到消息之後,也開始誠惶誠恐起來。生怕張弘斌是缺錢了,纔在這三家頭上動刀子的。自古政府都有宰肥羊的習慣,天知道他們三家是不是被宰的肥羊?若是大秦也有宰肥羊的習慣,天知道什麼時候會宰到自己頭上……想到這裡若說可以無動於衷,那純粹的笑話。

還好,張弘斌在週刊上公開發布了這三個家族的一些罪名,同時表示會公開宣判審理。若是在場的人覺得這些人命不該絕,那麼他可以放過這批人。同時,公佈了宣判大會舉辦的時間。

所有人都覺得很好奇,這秦王殿下怎麼和別的掌權者不同,什麼事請都那麼看中百姓的看法?

算了,說不得別人秦王殿下就喜歡這一口,也別去計較那麼多,到時候去看看這所謂的宣判大會就是了。

懷抱着這樣那樣的心思,所有人都在期待,期待大會的舉辦。

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88章 大明有悍將
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88章 大明有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