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渡江進剿

“這兩位是權正使和金副使,這位是大興軍第五軍軍長吳子正將軍,這位是大興軍第六軍軍長劉永昌將軍,不過他們馬上就要升官了,吳子正將軍是遼東軍區司令,劉永昌將軍是遼東軍區參謀長!”

反正馬上就要宣讀漢王命令,李蓋也就沒有再賣關子。

吳劉二人聽得心頭一喜,原來升官並不是要調他們入京,只是這遼東軍區又是怎麼回事?難道王爺要叫他們駐守遼東?兩人心頭迷惑,但這時候卻又不好開口相問。

“權正道(金自光)拜見兩位將軍!”權正道和金自光早就知道日後朝鮮要劃入遼東軍區管轄,因此對他們兩人異常恭敬。

李蓋又道:“王爺已經同意朝鮮內附請求,兩位大人也是咱們的同僚,諸位還得好生親近纔是!”

“權大人以前是朝鮮國議政府的領議政,相當於咱們內閣元輔一職,金大人原來擔任朝鮮國禮曹判書,相當於咱們的禮部尚書。這次入朝鮮追剿韃子,權金兩位大人專門負責聯絡協調朝鮮軍民百姓事宜。”

吳子正拱手道:“那是自然!日後還要多多仰仗兩位大人!”

引介過權金二人,李蓋又將同行的六部主官一一作了介紹。因朝鮮事關重大,此次入朝的六部官吏都由各部侍郎領隊。

左右侍郎是正三品銜,地位僅次於尚書,而且還有向皇帝單獨奏事的權利,相當於後世的副部長,已經屬於是朝堂高官。

要說起來,吳子正和劉永昌若是調到兵部,最多也就是個侍郎,即使是現在升任軍區司令和參謀長,品級比侍郎要高出一級,但侍郎是正堂官,權力也是極大,因此兩人都分外客氣,誰知道日後會不會就有事求到別人頭上!

新任兵部侍郎馬騰雲倒是熟人,他從第二軍軍長的位置上調任侍郎一職,雖然同樣是正三品,但調到兵部,算起來也是升了官的,吳劉二人自然要恭喜。

一番寒暄過後,衆人分別在馬杌上就座,也虧得第五軍軍部地方夠大,要不然還真容不下這麼多人。

過了小半個時辰,周金湯才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雖然都是軍長,但其實也有高低之分。

別的不說,資歷就是一道跨不過去的門檻。在相同的條件下,誰都喜歡用老人而不是新人,這是個淺顯易懂的道理,更不用說周金湯是跟隨李定國投誠過來的降將,目前也沒有立下什麼大的功勞,而且他現在還是署理軍長。

因此他在這幾員大興軍的老將面前,姿態擺得非常低,剛進得門來就拱手作揖和吳子正等人打招呼,吳子正幾人也笑呵呵地拱手回禮,然後又將在座諸人一一向他作了引介。

又是一番見禮之後,周金湯才向李蓋道:“李將軍,咱們這是要進朝鮮了?”

當初跟隨李定國去見李元利時,周金湯和李蓋也打過幾次交道,因此兩人也算是熟識。

“不錯,朝鮮已經內附,王爺決定發兵解民之苦。”李蓋站身來說道:“既然三位都到齊了,我這就宣讀王爺的命令。”

衆人全都站了進來,李蓋來到上首,從親兵手中接過一張青黃紅三色絲錦卷軸,攤開來沉聲喝道:“吳子正!”

吳子正連忙來到堂中跪下應道:“臣在!”

“大興軍大元帥令:擢升第五軍軍長吳子正爲遼東軍區司令部司令,賜鋼絲甲一副。望戒驕戒躁,再立新功!大興軍大元帥李戊戌年正月十八日”

“臣叩謝隆恩!”吳子正叩首謝恩,然後雙手接過卷軸,小心地交給親兵收好。

漢王雖然還未登基,但這份命令已經與聖旨無異,就連所用材料也是前明時給二品大員頒旨纔會用的三色絲錦,這可是要作爲傳家寶一代代傳下去的,不保存好怎麼行?

兵部侍郎馬騰雲隨後頒發兵部命令,這就不用跪着,只需躬身聽着就行。

“兵部奉旨:吳子正擢升遼東軍區司令……系陝西商州人!”

兵部的命令更簡單,就這麼三四句話,但在兵部的檔案中,卻足足記載了兩三張紙,包括他何時從軍,何時立功等等都記得清清楚楚,以便日後查驗。

接下來是劉永昌的任命,他不但要擔任遼東軍區參謀長,還要兼任遼東軍區教導師師長一職,負責整個遼東軍區的新兵徵召、訓練,還要接收從黃埔講武堂畢業出來的學生。

等周金湯的任命宣讀完畢,衆人恭喜過後,馬騰雲又對吳子正下達了兵部命令:以第五軍、第六軍、第十軍爲基礎組建遼東軍區,即日渡江清剿韃子,戰後遼東軍區將擴編至六個軍十八萬人!

消息傳出之後,各軍將士士氣更加高昂,誰都知道只要一擴軍,就有了升職的機會,哪怕是普通士卒,都有可能升任班長排長。

班長排長雖然連低層將領都說不上,但卻有了考取黃埔講武堂的資格,黃埔講武堂出來的學生前途根本不用贅述,起步最少也是副連長,如果運氣好點,還有可能留在軍部、師部。

三日過後,十萬大軍從九連城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平安道義州。因爲知道大興軍就駐紮在一江之隔的九連城,整個平安道都沒有韃子的兵馬。

在滿清餘孽的心目中,都以爲大興軍到現在爲止仍然止步於鴨綠江畔,是因爲勞師遠征,糧草輜重供給不上,再加上他們已經進入了朝鮮國土,大興軍不會再越境追殺他們了。

其實這也是他們對前明朝廷的印象帶來的錯覺。

明朝自太祖時起,對關外胡虜便極盡寬仁,就連曾經欺凌屠殺漢人無數的蒙古人,也是妥善安置,宣佈蒙古人“皆吾赤子”,對於歸附的蒙古部衆也是把他們安置在水草肥美之地,並常加存恤。

至於女真野人,更是因爲得到了明朝的庇護收留,甚至在災荒時期得到明廷賑濟,才得以在遼東境內居留繁衍。要不然在冰天雪地裡缺衣少食,女真野人即使沒有絕種,也早就被蒙古諸部吞併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凌海將軍第五百五十五章股份公司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三百四十七章試航第八十四章木鞘運銀第十九章夜飲第二百零九章順藤摸瓜第七十四章喜得良才第四百一十九章游擊戰第一百六十四章南征第三百七十三章心存僥倖第一百二十六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一十三章威龍白家草頭王第三百七十二章前衝鎮第二百一十七章瘋狂第三百七十七章說降第九十八章石砫土司第四百七十二章治粟院第一百七十三章敗露第三百四十章教而不誅 奸民不懲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二百六十二章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一百一十七章籌備第一百九十四章炮兵操典第一百九十二章老當益壯第一百七十一章圖謀兩廣第三百七十七章說降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第三百六十章愛民如子 百姓歸心第一百八十九章賊首第三百五十二章投河明志 誓不仕清第一百二十二章投名狀第五十八章分兵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九十五章東進計劃第四百五十章虎口奪食第四百四十九章倭亂真相第五百五十七章除瘴之策第五十三章高歌第二百八十一章“跛金”第五百二十章流淚樹第四十章回家第四百零五章斬蛇第四百零七章打箭爐的吐蕃農奴第二百零四章中計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一百三十九章落荒而逃第二百零四章中計第二十七章規劃第二百一十六章“毒瘤”第十九章夜飲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四百五十一章賤籍第一百七十三章敗露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二百七十六章鐵索橫江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五百四十二章春江大捷第三百三十一章自主創新的能力第三百二十三章商稅千萬兩第八十五章初至渝城第四百九十二章寧賊獻計第一百八十八章定計第三百二十五章威德並行 滇城敬服第五百三十四章渡江進剿第三百八十七章百炮齊鳴第五十九章急行第四百零六章華夷之辨第三百五十五章衣冠禽獸 御門聽政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二百三十一章長沙大學堂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五百三十一章“五八式”步槍第五百四十一章生死攸關第四百五十六章紅夷第九十六章觀音土第四百三十三章過眼雲煙第六十九章口舌交鋒第六十六章鶴蚌相爭第四十二章豐收第二百三十九章城固第三百五十四章人心惶惶 聞風而逃第四百三十五章兵行險着第二十四章架構第二百六十二章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捲殘雲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九章展望第一百零六章試驗第一百八十四章鰲拜授首第一百二十九章炮擊荊州第七十三章分析利弊第一百五十二章大義名分第四百八十七章燕京第五十六章玉牌第二百八十九章紙上談兵第二百三十一章長沙大學堂第四百七十一章歸心第四百二十三章炮戰
第二百六十一章凌海將軍第五百五十五章股份公司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三百四十七章試航第八十四章木鞘運銀第十九章夜飲第二百零九章順藤摸瓜第七十四章喜得良才第四百一十九章游擊戰第一百六十四章南征第三百七十三章心存僥倖第一百二十六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一十三章威龍白家草頭王第三百七十二章前衝鎮第二百一十七章瘋狂第三百七十七章說降第九十八章石砫土司第四百七十二章治粟院第一百七十三章敗露第三百四十章教而不誅 奸民不懲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二百六十二章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一百一十七章籌備第一百九十四章炮兵操典第一百九十二章老當益壯第一百七十一章圖謀兩廣第三百七十七章說降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第三百六十章愛民如子 百姓歸心第一百八十九章賊首第三百五十二章投河明志 誓不仕清第一百二十二章投名狀第五十八章分兵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九十五章東進計劃第四百五十章虎口奪食第四百四十九章倭亂真相第五百五十七章除瘴之策第五十三章高歌第二百八十一章“跛金”第五百二十章流淚樹第四十章回家第四百零五章斬蛇第四百零七章打箭爐的吐蕃農奴第二百零四章中計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一百三十九章落荒而逃第二百零四章中計第二十七章規劃第二百一十六章“毒瘤”第十九章夜飲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四百五十一章賤籍第一百七十三章敗露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二百七十六章鐵索橫江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五百四十二章春江大捷第三百三十一章自主創新的能力第三百二十三章商稅千萬兩第八十五章初至渝城第四百九十二章寧賊獻計第一百八十八章定計第三百二十五章威德並行 滇城敬服第五百三十四章渡江進剿第三百八十七章百炮齊鳴第五十九章急行第四百零六章華夷之辨第三百五十五章衣冠禽獸 御門聽政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二百三十一章長沙大學堂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五百三十一章“五八式”步槍第五百四十一章生死攸關第四百五十六章紅夷第九十六章觀音土第四百三十三章過眼雲煙第六十九章口舌交鋒第六十六章鶴蚌相爭第四十二章豐收第二百三十九章城固第三百五十四章人心惶惶 聞風而逃第四百三十五章兵行險着第二十四章架構第二百六十二章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捲殘雲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九章展望第一百零六章試驗第一百八十四章鰲拜授首第一百二十九章炮擊荊州第七十三章分析利弊第一百五十二章大義名分第四百八十七章燕京第五十六章玉牌第二百八十九章紙上談兵第二百三十一章長沙大學堂第四百七十一章歸心第四百二十三章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