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冰鑑

米柱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終於在太孫身邊站穩了腳跟。

李進忠感嘆:“這讀書人就是厲害,才個月就達到了咱們十多年之功。”不過這是他孫婿,自己人,肉始終是爛在鍋裡,沒必要爭寵。

李進忠無賴出身,他的處世哲學就是生存哲學,爲了避債,他可以賣掉妻子,自閹入宮,他爲了爬得更快,拜在魏朝門下,此刻,這無恥的傢伙又看上了魏朝的對食,身材豐腴,風韻猶存的客至。

這李進忠看上客氏,倒並不是一味好色,只有他們這些至親至近的人才知道客氏在朱由校心目中的地位,對他的這一位奶孃,朱由校依賴至深,他們在一起相處的時間,比誰都多,所以搭上客氏,完全是固寵於太孫呀!

這蒼蠅是不盯無縫的蛋,這個客氏和魏朝,原本是如膠似漆的,但這魏朝被當衆打屁股,丟臉又丟人,這個客氏對他冷淡了許多,這正是乘虛而入之時。

有這個米柱留在太孫身邊,他可以放心的做其它事了。

現在這米柱每天的工作是輕鬆多了,每天就是爲太孫準備一兩首詩或者是文章,然後是吹牛打屁,日子過得灰常輕鬆。

這一天米柱是感嘆:“大明現今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朱由校道:“爲何?”

米柱嘆道:“今日在來宮路上,剛下馬車,居然有一個褻瑣佬,跑過來量吾之三圍,真心變態。”

朱由校駭然道:“維新沒有失貞吧!”

米柱道:“當然沒有。這是宮門口呀!”

朱由校道:“維新是太俊了,以後外出,儘量的戴上面紗吧。”

這個米柱深以爲然,自從他的兩首詩一出,他是名滿京城文壇了,以前與他劃清界線的同窗們,又一一回歸了,約他去郊遊、參加詩會。

只不過這個米柱,己經不是以前的米柱,對於這些所謂的同窗情誼是不放在眼裡了,以前他重視這友情,因對方的抵毀之言而上吊,現在他不會這麼傻了。

有權有勢,自然有小弟來投,他也不在乎別人怎麼說。

米柱研究過,現在他所選擇的,是最快的獲得權利的路子,搞得好,完全有可能在幾年之內成爲九千歲。

在這時代,東林黨就是正人君子,他們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正道出身,而奸黨則是通過迷惑君上,巧言令聲,獲取權力,這米欄所走的路子,就是奸臣的路子。

不過這米柱,並沒有什麼精神壓力,怎麼說,站在歷史的高度,閹黨不是好人,這個東林黨也不是。都是一身白毛的,憑啥指責對方是妖。

像這個米柱,看慣了現代的多黨政治,也就更沒有什麼正邪之分了,誰人能獲得選票,誰人就上臺,就是這麼簡單。

作爲一個穿越者,米柱深信,我有超越時代的眼光,如果我掌握了權力,必定可以爲這個時代的人民,做些什麼。

中華民族,不應該受這麼多的苦,他們也可以擁有高貴的血液,成爲世界公民。

其實這個朱由檢還是相當關心這個米柱的:“聽聞這個維新的未過門妻子是相當的粗野,既不纏足,又不讀書,牛高馬大,毫無女子風情,如果義兄覺得委屈,孤可以向李公公說,推了此事。”

推了這親事?米柱心道:“我腦子進水還是被驢踢了?”他問:“二弟爲何有此想法?”

這個朱由校嘆道:“李公公的孫女,早前是放養,因爲算命人說難養大,所以沒有纏足,教學女紅,還請來教師,學習武藝,能和一羣地痞流氓鬥毆,義兄是文弱書生呀!萬一夫綱不振,豈不是連累於孤?俗語道,長嫂如母,孤也是有發言權的。”

原來如此,米柱傲然道:“我會夫綱不振?我米維新乃國士,豈會連家事也搞不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朱由校道:“孤知維新乃是國士,但奈何對方拳頭硬,這是真正的秀才遇着兵,有理說不清呀。”

米柱道:“無妨,我自有御妻之術。”

朱由校道:“但願如此!維新千萬慎重,切切誤人誤已耳。”他一邊說一邊打開冰鑑,取出這冰鎮酸梅湯,一人一杯,開懷暢飲。

冰鑑,是盛冰的容器,詳細辦法是將冰塊放在一個木製或青銅製造的箱子裡。功用明白,既能保管食品,又可分發冷氣,使室內涼快。

這在兩千多年前就曾經呈現了,冰鑑最先是陶製的,春秋中期以後盛行青銅鑑,冰鑑能夠看做是一種原始冰櫃,運用時,將盛滿飲料或食物的器皿放進去,周圍圍滿冰塊,合上蓋子,不多時“冷飲”就可製成。

但是作爲這木匠高手,這個朱由校的冰鑑又高人一等,別人的冰鑑是放入冰塊的容器,任何密封性好的容器都可以,前提條件是你必須家中有冰窖,非鉅富之家不能有。

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條雲:“凡伐冰取諸御河……歲以冬至後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淨堅厚者,以方尺有五寸爲塊。凡納冰,紫禁城內窖五,藏冰二萬五千塊;景山西門外窖六,藏冰五萬四千塊;德勝門外窖三,藏冰三萬六千七百塊,以供各壇廟祭祀及內廷之用。德勝門外土窖二,藏冰四萬塊;正陽門外土窖二,藏冰六萬塊,以供公廨……設暑湯之用。”

大明頒冰在立夏暑伏時節,按官階發給冰票,憑票領取。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在官員的正式灰色收入之中,就有冰敬炭敬之說,這錢是正規的,夏天買冰消暑,冬天買炭烤火。

而這朱由校的冰鑑是有製冰能力的,無需用冰塊的,他是巧妙的使用了當時的製冰術,製作出了原始的冰箱。

首先將水放入一個罐子內,然後選取一個比這個罐子大得多的容器,在這個容器內放水,然後將罐子放在容器內部,不間斷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硝石,化學名稱爲硝酸鈣,它溶解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由此,罐裡的水便結成了冰。

當然這麼一來,他的冰箱是相當的粗大和笨重了,不過放在書房邊,房子裡一片清涼,再冰上一些冰水、水果,在這炎熱的夏天,實在是一大享受。

他設計的這個冰鑑,還給慈慶宮送了一個,這個萬曆皇帝病重,朱常洛住乾清宮照顧,順便也把這冰鑑搬了過去,放在自己的書房邊,夏天一片清涼。

說到現在的大明局勢,最嚴重的當屬遼東,戰略重鎮開原、鐵嶺相繼失去,建奴大軍兵鋒直指遼陽,這裡在薩爾滸之戰時,還是大後方,但是現在,己成爲主戰場。

朝廷迫令龜縮不出的熊廷弼出戰,以解危局。

這一點連毫不識兵的朱由校都無語了,明軍野戰能力本來就不如建奴,現在還要放棄堅固的城市,主動出擊,這真是無知到何種地步?

朝廷言官彈劾這熊廷弼畏敵如虎、龜縮不出的奏摺,多如牛毛,幸好內閣首輔方從哲不從,朝廷現在的注意力又被另一件事所吸引,這纔沒有在這一件事上撕咬。

能左右這軍國大事的,當然是更重大的事,那就是皇位繼立方面的大事。

明朝的萬曆皇帝在毓德宮已經奄奄一息了。可是卻遲遲不肯嚥氣,因爲他有一件心願未了。他在臨近嚥氣之前,還留下了遺命。萬曆皇帝究竟有什麼心願未了?他都放棄治療,不再吃藥了,就是不肯斷氣。

萬曆皇帝在宮中寵愛鄭貴妃,完全就是貪戀美色不上朝,可是他給臣子們的託詞是:因爲她對有病的朕照顧得最好,而宮中其他的嬪妃根本就辦不到。

萬曆皇帝擔心,他的皇太子朱常洛即位後,一定不會放過鄭貴妃,因爲鄭貴妃犯過三條大忌。

鄭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曾經和王恭妃生的太子朱常洛爭過皇帝。

鄭貴妃有媚主的惡名,萬曆的朝臣早就欲除之而後快。

鄭貴妃想取代孝端皇后(萬曆皇帝的原配王喜妹,一生無子,可是卻寬和,周到,將皇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因爲無錯,而讓萬曆皇帝無法廢后)當明朝的皇后。

萬曆皇帝在嚥氣之前,他一沒有給自己的兒子朱常洛,留下如何治國的遺囑,也沒有留下勉勵子孫,發憤圖強的遺言,而是傳下了這樣的旨意:封鄭貴妃爲皇后——因爲只有這樣,鄭貴妃去世後,纔可以以皇后的身份,葬進定陵。

什麼叫真愛,這就是真愛。

萬曆皇帝生前貴爲皇帝,大臣們反對他需要冒着廷仗之險也對着幹。萬曆皇帝快嚥氣,還想封鄭貴妃爲皇后,大臣們沒有了捱打的危險,他們更不會從了。

按照大明禮法的規定,想封一個活着的女人做皇后,這個皇后必須要由皇帝親自主持一次冊封皇后的大典,皇帝都死了,冊封鄭貴妃爲皇后自然無法舉行——因爲這事違背了“禮法”!

面對禮法的鴻溝,皇權都無法跨越。

第457章白城第245章呂宋地位第838章因勢導利第11章大才第433章出兵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868章印地安人第718章家與天下第977章戰略平衡第947章大獲全勝第171章扔蛋糕第778章劫收大員第192章蒐證第473章第582章閱兵式第411章反殺475章喜得貴子第945章接觸第12章聯合第260章人格魅力第34章登基第174計劃第232章宣傳第12章聯合第280章直取將首第64章養虎成患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117章遼東轟動第500章朝廷爭鬥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910章卑鄙第158章營救第717章靈魂第393章城破第503章新戰法第730章帝國戰略第400章巧合第821章引蛇出洞第527章驅逐第612章自強之道第32章搶人第189章朝廷爭議第62章收伏老將第94章朝廷之上第761章波斯大帝第985章別無他法第905章第314章協議第44章冷酷無情第825章軍心大亂第55章朝廷大勢第581章獻俘太廟第974章形勢有變第230章朝儀下第538章誓師出擊第552章謠言第851章忽悠第325章反攻第31章宮廷政變第550章秘密英雄第222章第218章反貪第297章納滕妾第570章國稅第825章軍心大亂第746章第182章接見第474章新生命第383章欽差抵達第448章支援第59章楚黨入夥第356章盟友第838章因勢導利第862章另類敵人第289章赴宴第926章隔離對手第195章御駕到第119章明君第172章分蛋糕第158章營救第787章跳坑第428章處置第537章大戰前夕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970章擊潰大軍第56章獵物第182章接見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402章爭取第996章亞盟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547章遊說第181章毛瑟火槍第511章教化第655章掠奪計劃第571章新職務第224章布西南局第588章代表第854章激怒第978章領先優勢
第457章白城第245章呂宋地位第838章因勢導利第11章大才第433章出兵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868章印地安人第718章家與天下第977章戰略平衡第947章大獲全勝第171章扔蛋糕第778章劫收大員第192章蒐證第473章第582章閱兵式第411章反殺475章喜得貴子第945章接觸第12章聯合第260章人格魅力第34章登基第174計劃第232章宣傳第12章聯合第280章直取將首第64章養虎成患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117章遼東轟動第500章朝廷爭鬥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910章卑鄙第158章營救第717章靈魂第393章城破第503章新戰法第730章帝國戰略第400章巧合第821章引蛇出洞第527章驅逐第612章自強之道第32章搶人第189章朝廷爭議第62章收伏老將第94章朝廷之上第761章波斯大帝第985章別無他法第905章第314章協議第44章冷酷無情第825章軍心大亂第55章朝廷大勢第581章獻俘太廟第974章形勢有變第230章朝儀下第538章誓師出擊第552章謠言第851章忽悠第325章反攻第31章宮廷政變第550章秘密英雄第222章第218章反貪第297章納滕妾第570章國稅第825章軍心大亂第746章第182章接見第474章新生命第383章欽差抵達第448章支援第59章楚黨入夥第356章盟友第838章因勢導利第862章另類敵人第289章赴宴第926章隔離對手第195章御駕到第119章明君第172章分蛋糕第158章營救第787章跳坑第428章處置第537章大戰前夕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970章擊潰大軍第56章獵物第182章接見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402章爭取第996章亞盟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547章遊說第181章毛瑟火槍第511章教化第655章掠奪計劃第571章新職務第224章布西南局第588章代表第854章激怒第978章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