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反攻

奴兒哈赤命令阿敏守開原,塔拜率領一支正紅旗騎兵在城外策應,城外的騎兵不會與明軍正面對抗,他們以偷襲和襲擊明軍糧道和薄弱環節爲主,一旦明軍全力攻城,他們將會爲明軍造成巨大的麻煩。

開原的好處是北上可以攻擊葉赫,連繫科爾沁部,西進則是察哈爾部,是東北進入蒙古草原的咽喉之地,無論明軍還是建奴,都不容有失。

所以建奴才會派最出色的兩大貝勒鎮守。

鐵嶺則是由皇臺吉鎮守,阿巴泰率騎兵策應,自己則率領主力,尋找機會偷套明軍糧道,策應兩城。

現在奴兒哈赤後悔死了,當日不應該拆了撫順城,當時他們怕明軍大軍來襲,據撫順攻打他們,所以拆了城牆,現在的撫順,只是沒有城牆後城市,戰略位置重要,卻是無法據險而守,平原交戰,他們是無法對付明軍的車營和火槍手。

幸好這是地大物博,高山叢林遍佈,河道水流縱橫,爲他們提供了藏身之地和極大的便利,他們不想交手,明軍想找到他們,並不容易,他們卻是可以在明軍師老無功之時,發動偷襲和攻擊,這纔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奴兒哈赤在瀋陽衛城下,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落下了咳血的毛病,一個冬天下來,非但沒有治好,反而更加嚴了,畢競他是六十歲的老人,長年的征戰和風餐露宿,落下了風溼和高血壓這種種老年病,這身子骨大不如前了。

鐵嶺原是元代設置而管轄東北和朝鮮半島東北部的一個衛所,鐵嶺衛最初設在鴨綠江以東,後改置遼東奉集堡。後再遷至銀州,鐵嶺位於圖們江南、鴨綠江東,是朝鮮咸鏡道與江原道之間的交界嶺,佔據這裡,可以圖謀朝鮮,也是一大重鎮。

一代名將李成樑就是鐵嶺衛人,死後也葬於此,只不過因爲錯誤的培養出奴兒哈赤的禍根,大明二百年最強的邊帥,所有的風光榮耀,隨着他的死去而埋入土中,遼東最強將門也煙消雲散,成爲了傳說。

奴兒哈赤在明軍主力未動之前,大軍就駐在鐵衛,因爲探子和細作不給力,他無法獲得有效及時的情報,無法做出有效和針對性的戰術。

一開始,他以爲這是探子和細作不得力,在斬了幾個探子頭領之後,才知道大明在這方面作了針對性佈置,他們爲了對付建州,把錦衣衛最強的北鎮撫司調來了。

即使遠在關外遼鎮,他們也知道北鎮撫司的厲害和陰狠,錦衣衛最厲害諜報部門,掌詔獄,這是一個權力巨大的部門,在京城可以查文武百官,王公貴族,在這裡,則是無法無天,許閻王之名,遠至蒙古朝鮮,可止兒啼。

以前,只要出得起價錢,遼鎮這些將門權貴,會偷偷的把糧食賣給他們,現在,這是無人敢賣了,因爲連續幾個家族被抄家,再也無人敢抗戰錦衣衛的權威了。

錦衣衛一旦捉到這些將領們倒賣倒賣的證據,他們是將之抄家,男丁入獄,女眷財物盡歸錦衣衛所有,你說這錦衣衛的辦案積極性有多高?高到不得了。

許顯純,許閻王,爲人陰狠酷厲,酷好女色,落入他手中的犯官家眷,無一能逃被摧殘蹂躪的命運,落入他手中的建奴探子,別無所求,但求速死。

自從許顯純來了以後,建奴情報網受到致命的摧殘,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主場作戰優勢不再,連奴兒哈赤都認爲,他們被壓縮至開原鐵嶺一線,失去之後,他們將退回白山黑水了。

米禮義率領三萬大軍,圍攻開原,葉赫那拉部金臺石貝勒率領一萬步騎前來助陣,南北夾擊,合攻開原。

開原城,地處遼河中游左岸。爲明代三萬衛,一度爲遼海衛、開原中護衛、安樂州、自在州治所。附近設有鎮北關、新安關、廣順關、青羊關、清河關和山頭關等六關,遼東馬市、女真馬市和韃靼馬市等三馬市,是大明與女真、蒙古貿易之所,萬曆四十六年爲建奴所攻取,皇臺吉隨即以此爲進攻葉赫,進攻蒙古的橋頭堡。

開原城,最初建於明洪武二十六年,它的前身是元建開元城。據《開原縣誌》記載,明初“因舊土城之東修築磚城”。門四:東曰陽和、西曰慶雲、南曰迎恩、北曰安遠。角樓四,鐘鼓建四周之中。

開原距瀋陽衛百里,有官道驛站相連,賀世賢三萬步騎,組成一個巨大的方陣,出瀋陽衛,直趨開原,在二十日後抵達,這樣的距離,爲什麼要二十日時間呢?因爲自開春起,建奴就開始破壞官道,這紅衣大炮威力大,但是笨重,四匹馬的馬車才拉得動,所以破壞官道是抯止明軍推進的大好辦法。

結果明軍出動大軍民工上十萬,二十天之內,鋪設了一條瀋陽衛直扺開原衛的水泥路,看着這及雜着混凝土和石塊鐵枝的道路,建奴無計可施,想破壞也破壞了,只能乾瞪眼,坐看大明皇軍如山推進。

四萬大軍圍攻開原,葉赫部屯兵於北門安遠門,而米禮義大軍則駐南門迎恩門,大營連綿十里,旌旗如林,軍容鼎盛。

米禮義司令部設在距開原市中心9公里處的祟壽寺內。

寺內有一千年古塔,名崇壽寺塔,始建於金正元隆年,爲宣徽洪理大師藏骨之所,爲八角十三級實心密檐式磚塔,塔高45.82米,塔身八面佛龕,八佛端座,龕上寶蓋各有一組飛天浮雕,線條流暢,形態逼真,各角木檐上懸有銅鈴,塔尖呈錐形,穿

有五個銅珠。塔身各層掛有數百銅鏡,西面懸有銅鼓一面。寶塔氣勢恢宏,造型厚重,前清時期列爲開原八景之一,曰:古塔朝霞。

葉赫那拉部貝勒金臺石親率大軍前來,是爲了報復險些被滅族之仇,當年九姓女真,僅剩葉赫部,其它八姓盡成建奴的部民和奴才。

金臺石與建州有殺父之仇,誓不與之和。

金臺石率數千精騎,前來明軍大營,拜見米禮義大帥。

米禮義率全體官兵,至轅門前迎接。

金臺石道:“拜見米大帥!”

米禮義連忙將之扶起,說道:“金臺石貝勒運道而來,本帥爲你接風洗塵。”他又將戚金、許顯純等介紹給金臺石認識,雙方相談甚歡。

金臺石乃葉赫貝勒,地位尊貴,但是在大明,卻是衛指揮使一級,級別並不高,不過他擁兵數萬,爲朝廷所重,是當地人抗衡建奴暴政的主力,也是最後的旗幟。

葉赫部落由星根達爾漢創立,傳承二百年,共八代,經歷十一位貝勒,葉赫部是女真族古老部族的最後部族,取而代之的是以奴兒哈赤爲代表的八旗制度。

葉赫部落建立之後,一直是女真各部的大佬,在建州女真奴兒哈赤開始逐漸強大起來,開始了對建州女真的兼併戰爭,葉赫部當然不能容許別人的強大,葉赫和建州,兩股當時女真最強的勢力之間的戰爭就這樣醞釀着。

萬曆二十一年九月,以完成對建州女真統一的奴兒哈赤終於與葉赫這個強敵開戰,葉赫部聯合了哈達,烏拉,輝發,朱舍裡,納殷,及蒙古科爾沁,錫伯,窩爾察共九部聯軍二萬人,向努爾哈赤進攻,雙方在今天渾河上游的古勒山附近展開激戰,但是激戰的結果是以葉赫首領布齋被殺,烏拉部貝勒布佔泰被擒的慘敗而告終。

雖然經歷了這次失敗,但是葉赫部實力尚存,但是由於當時的葉赫首領納林布祿沒有勇氣繼續起兵與努爾哈赤決戰,更沒有在薩爾滸之戰中起傾國之力協助明軍,導致了後來的衰落。

在納林布祿死後,其弟金臺石和侄子布揚古成爲首領,雖然這時葉赫還擁有部落六千,兵馬三千的實力,但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在薩爾滸大敗明軍。明朝勢力遼東在遼東及及可危,而女真各部紛紛投向奴兒哈赤一方,女真各部的統一已經不可逆轉,八旗制度的建立已經打破了女真各以部落氏族的羣居方式,但葉赫始終拒絕投降,依然捍衛着女真族千百年來的部落傳統,做着最後的抵抗。

戚金道:“金臺石貝勒,皇上對於葉赫的勇氣和頑強表示贊識。”

金臺石道:“祖宗家法都不要了,如何立足於天地之間。”

戚金道:“好!葉赫部金臺石、布揚古接旨!”

金臺石忙跪下,說道:“奴才接旨,布揚古鎮守大營,無法前來。”

戚金拿出一卷聖旨,展開朗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葉赫部族首領金臺石、布揚古忠於王事,奮勇殺敵,朕甚欣之,着金臺石、布揚古加都督銜,賜蟒袍一襲,賞糧二十萬石,板甲一千副,魯密銃二千杆。欽此!”

金臺石大喜,又加官進爵,賞糧賞武器,這是天上掉牛羊的大喜事呀,連忙磕頭,說道:“謝主隆恩!奴才願爲皇上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無題第1017章令出如山第263章秘密行動第524章佈署第68章奸商第93章開戰在即第631章婚宴第986章包圍皇宮無題第723章萬里送死第372章迅速應對第488章關係第737章追殺第153章布衣謀臣第94章朝廷之上第845章制度第959章錯誤決定第545章亂成一團第578章無所不用其極第797章不在乎第258章反擊打臉第765章新發現第379章國債第994章超前理念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761章波斯大帝第395章重騎無敵第582章閱兵式第432章大殺招第424章投效第420章罪己詔第308章新鮮血液第655章掠奪計劃第392章折辱第289章赴宴第591章殺窗事發第378章斂財妙計第37章解決第534章大破敵軍第751章慘敗第223章土司第618章攻打柔佛第575章兵行險着第73章平衡各方第869章交易第398章大局第726章佔領果阿第774章死訊第980章帝國處境第19章勸諫第79章頂級殺手第209章李家艦隊第957章亂成一團第464章遼東巡撫第789章官宣第868章印地安人第570章國稅第1036章適者生存第807章雙方和談第609章攤牌第787章跳坑第370章第454章拿下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618章攻打柔佛第468章拖時間第612章自強之道第130章孽緣第557章風向第326章未來構想第953章堅決抵抗第861章發展第851章忽悠第638章勢成第932章佯攻第95章試探第374章血戰第548章分化第945章接觸第850章軍事外交第279章突襲第511章教化第103章偷襲第113章傷亡慘重無題第229章朝儀上第931章再次勒索第51章明升暗降第26章遊說第978章征伐策略第785章脫險第71章盟友第358章謀定後動第748章合作第75章不俗亮相第912章分化第867章染指南美第102章形勢逆轉第185章獻俘流程無題
無題第1017章令出如山第263章秘密行動第524章佈署第68章奸商第93章開戰在即第631章婚宴第986章包圍皇宮無題第723章萬里送死第372章迅速應對第488章關係第737章追殺第153章布衣謀臣第94章朝廷之上第845章制度第959章錯誤決定第545章亂成一團第578章無所不用其極第797章不在乎第258章反擊打臉第765章新發現第379章國債第994章超前理念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761章波斯大帝第395章重騎無敵第582章閱兵式第432章大殺招第424章投效第420章罪己詔第308章新鮮血液第655章掠奪計劃第392章折辱第289章赴宴第591章殺窗事發第378章斂財妙計第37章解決第534章大破敵軍第751章慘敗第223章土司第618章攻打柔佛第575章兵行險着第73章平衡各方第869章交易第398章大局第726章佔領果阿第774章死訊第980章帝國處境第19章勸諫第79章頂級殺手第209章李家艦隊第957章亂成一團第464章遼東巡撫第789章官宣第868章印地安人第570章國稅第1036章適者生存第807章雙方和談第609章攤牌第787章跳坑第370章第454章拿下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618章攻打柔佛第468章拖時間第612章自強之道第130章孽緣第557章風向第326章未來構想第953章堅決抵抗第861章發展第851章忽悠第638章勢成第932章佯攻第95章試探第374章血戰第548章分化第945章接觸第850章軍事外交第279章突襲第511章教化第103章偷襲第113章傷亡慘重無題第229章朝儀上第931章再次勒索第51章明升暗降第26章遊說第978章征伐策略第785章脫險第71章盟友第358章謀定後動第748章合作第75章不俗亮相第912章分化第867章染指南美第102章形勢逆轉第185章獻俘流程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