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帝國戰略

查罕傑對此大爲振奮,他認爲這是大好轉機,在其很小時就成爲了皇位繼承者。出於對等待皇位繼承的不耐煩,他在1599年便起兵反抗。雖然被鎮壓,但他還是在他繼母和其他人的支持下,在六年後繼承了皇位。在他的任內,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愈發燦爛,還繼承了其父親對國家行政的出色管理。

查罕傑還是一位從小就對藝術,科學和建築十分着迷的君主。在他整個任期內,他都致力於推廣波斯文化。莫臥兒繪畫也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頂峰。除了他在這些方面的業績聞名於世外,他的情史也頗爲有名。他和莫臥兒交際女安娜卡莉的關係也是臣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查罕傑有了眼見形勢大好,他甚至拒絕了兒子沙.賈汗親王的求和,決定增派大軍,剿滅了他身邊的亂黨們,將沙.賈汗擒回德里,囚禁了起來。

查罕傑年輕時巴不得父親早死,好讓自己當上皇帝,但現在兒子這麼幹了,又讓他非常的憤怒,認爲這是不可願諒的可怕罪行,一定是親王身邊的人乾的壞事,他一定盡殺親王周邊的小人,才能消心頭之恨。

查罕傑的敵人列表:波斯人、沙賈汗親王、南洋軍,可見他對王子叛亂的憤怒。

查罕傑原名薩利姆,查罕傑有“世界征服者”的意思,查罕傑是他登基以後才用的名字。查罕傑更像他的祖父,殘酷易暴,貪圖享樂,有時又和藹可親,擁有才幹,並且有幽默感,對酒和

鴉片有很大的興趣,他每天就要飲20瓶加鴉片的亞力酒,同時,又是一個很有修養的人,他對藝術和自然有着很大的興趣。

在查罕傑時期,一直對莫臥兒帝國有威脅的烏代普爾政權被解除,烏代普爾的首領羅那最終答應歸順莫臥兒帝國,但烏代普爾政權仍保持獨立性,查罕傑還對德干的一些***教王朝發動了一系列戰爭,1616年,艾哈邁德納賈爾王最終被征服,此時,帝國的領土在南方擴大了許多。

因爲查罕傑對藝術的喜愛,莫臥兒繪畫又在同時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當時,帝國畫院大師雲集,查罕傑每天身旁都要有這些人跟隨,幫助把美好的景物記錄下來,莫臥兒繪畫從一開始只畫些插圖,到此時又擅長畫一些山水、花鳥和人物。

此外,他熱愛大自然,喜歡花卉,而且多情。他曾經爲一個叫阿納爾卡莉的宮女修建了一座大理石墓,上面鐫着深情款款的題詞:“啊!如若再得一見我愛之面容,我當感激真主直至復活之日。”

也許正因爲他的多情,一個波斯移民的女兒迪爾庫沙才能以其嫵媚的容顏吸引了這位皇帝的目光,最終成爲他的皇后,然而她並不是一位好皇后,從而導致了外戚專權、宮廷內訌加劇的局面,沙.賈汗親王的造反,就與母妃被排擠,繼承皇位無望,纔會悍然在孟買發動了造反。

父子相殘,向來令人痛心,查罕傑也嚐到了這味道,這叫蒼天饒過誰?

次大陸的幾大勢力之中,只能是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誰人都是表面風光,暗地裡日子不好過。

周巡就任西部軍區司令,這其實是相當於原葡萄牙果阿總督,這一點米勒是理解的,南洋軍讓他就任果阿市長,這己是意外之喜,就是葡萄牙人也不會任命他爲總督,更不用說南洋軍了。

其實周巡這西部軍區總督,可以南洋軍印度總督,他們是爲了掩人耳目,以免讓人有咄咄逼人之感纔會叫什麼西部軍區總督,這有點不倫不類的稱號,你且看人家海軍,直接叫印度洋艦隊,負責馬六甲海峽以西地區事務,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安達海、阿拉拍海、紅海,乃至印度洋這廣袤地區,任由他們撒着歡兒,任由他們折騰,沒有什麼限制,他們的地盤有多大?你能打得出多大就有多大?

他們這次不同於上次的顏思齊率領艦隊出征,是有最高統帥部的命令的,他們執行命令而來,而上次,則是主帥的乾綱獨斷,本來是追殺和驅逐安達曼海的海盜和葡萄牙人,結果追殺到了印度西海岸的果阿,令海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海軍部的評價是功過相抵,算是白忙活一場。

而鄭芝龍他們的運氣那是好到了逆天,他們居然是在科倫坡偷襲了葡萄牙艦隊,將之團滅,另外兵鎮果阿,成功迫降了葡萄牙人,立下了汗馬功勞,憑此戰績,他多加一枚將星,成爲四星上將也不是什麼難事。

印度洋艦隊三大巨頭之中,基本是鄭劉配,他們負責了主要的作戰事務,而國舅爺李國助只負責後勤,平時也就喝喝茶,喝喝咖啡什麼的。

但是有了功勞,必定算上他一份,有了過失就必須鄭劉負責,誰叫人家是國舅爺,負責監軍呢!而且纔來不久,他又納了兩房,一房是印度風情美女,另一房是阿拉伯風情美女,左擁右抱,盡享齊人之福,好不快活,這可是海軍,除了他之外,誰人敢這麼大膽,誰叫人家是國舅爺呢?

如果第二個人這麼幹了,一定會讓軍法官和憲兵嚴懲,但如果是對上了李國助,這就不同了,人家算是皇親國戚,可以和最高統帥米柱坐而論道,品茶作詩之人。

米柱喜歡和李國助一起喝茶,但凡李國助在京,他必定相召,推許李國助爲名士風流,連最高統帥都不介意他李國助風流了,誰人還敢多管?

南洋軍在印度洋的勢力,主是印度洋艦隊、陸軍湯正警衛師、駱武彪師、辛格師、騎兵則由兩個營擴張至四個營,由少將王威和上校團長劉家柱負責,另外還有投降的葡萄牙人組成的果阿警衛師,大概八千人左右,光是陸軍就突破了四萬人。

不過辛格調來,湯正師將會很快回歸爪哇,戍衛帝國核心區域,帝國糧倉,當日隨時進攻果阿,所以派出了南洋軍最強的湯正師出馬,擔任救火隊隊長之職,但是他們無仗可打,這便馬上回歸爪哇。

騎軍才四個營,在己有劉家柱上校統帥之下,他們爲什麼還要少將王威出馬?

因爲他們從果阿這裡弄到了一千五百匹馬,另外他們己和一個阿拉伯鉅商達成協議,對方將會每個月交付五百匹阿拉伯馬給他們。

南洋軍進入南洋後,因爲沒有什麼合適的養馬地,所以發展緩慢,即使是軍購部門全力採辦,也只是免強維持在七千左右,你那邊弄來了一百幾十匹,我這邊戰場損耗了,始終是難以擴大規模。

現在他們終於與奧斯曼帝國一位手眼通天的鉅商達成了協議,每個月交付五百匹,代價當然不小,沒有沒有數倍利潤,誰人敢往南洋軍那裡走私馬匹?交貨地就是果阿。

這意味着困擾騎師最大的問題將得到解決,騎師將可以擴大規模,如此重大問題,王威不敢怠慢,當然親自前來。

米柱大筆一揮,給了王威一個騎軍的番號,說道:“能不能當上三星中將軍正,就看你能不能弄來這麼多馬了。”

南洋軍並不缺錢,他們願意用錢砸也砸一支騎軍出來,但是他們一直缺一個合適的養馬地和戰馬供應地,在南洋,戰象比戰馬受歡迎,偏偏南洋軍又看不上戰象,沒有一點興趣組建一支戰象部隊,在印度,有幾個合適的養馬地,他們有計劃攻佔,畢竟只靠採買,始終無法是成就大事,就怕有朝一日買賣不成,難以爲繼了。

南洋軍既然進入了印度洋,自然是有其圖謀,印度乃是富裕肥沃之地,世界聞名的古國,在南洋軍沒有進入南亞次大陸之前,印度其實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泛指南亞次大陸北部的地域名稱。二千年來,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突厥人甚至蒙古人,都曾經先後是這兒的主人,南亞次大陸經歷了貴霜王朝、孔雀王朝以及莫臥兒帝國的輝煌更替時代。

南洋軍進入時,印度地區分佈着大小不等的土邦,莫臥兒帝國只是一個名義上統一的中央政權,土邦之間各自爲政,互不干涉。

這也意味着一旦擊敗了莫臥兒那幾十萬帝國禁衛軍,他們就可以混水摸魚,控制印度。

南洋軍有這個能力。

如此肥沃的土地,當然會招來南洋軍這野心家的覬覦,米柱難以自己,野心難止,不控制印度,有什麼資格稱爲世界級帝國?

後世的日不落帝國,就是在控制印度的基礎之上,成就世界霸業:“在印度血沒有流乾之前,大英帝國絕不屈服。”

米柱也想有這樣的榮耀:南洋帝國皇帝、印度皇帝。面對世界列強,米柱按劍自顧,大聲道:“在印度鮮血沒有流乾之前,南洋帝國絕不會屈服。”

南洋軍決定暫停全力南進步伐,抽出部分資源去印度,希望可以撈些好處。

第138章處治第859章皆大歡喜第649章形勢大好第539章伏擊第555章戰略第280章直取將首第559章英雄末路第566章未來應對第786章坑死人第776章懷疑第114章流浪的人第668章控制力第38章東廠老大第988章千秋大計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527章驅逐第352章廠督威風第813章巧舌如簧第239章租界第526章教訓第721章歐洲大勢第22章帝皇家第912章分化第942章面對敵人第55章朝廷大勢第733章野心第466章準備進攻第354章爆發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837章制度第990章徐徐圖之第646章自投羅網第297章納滕妾第419章重奪重鎮第867章染指南美無題第988章獻城投降第259章嚴刑第112章蓋世戰功第993章東方強權第111章慘烈之烈第968章傳承第154章彈劾第925章局勢不好第225章驚人消息第736章突襲第347章名臣第612章自強之道第878章司令人選第279章突襲第829章日子難過第145章政客第464章遼東巡撫第190章道德君子第971章應對策略第164章應變第815章拉人下水第130章孽緣第557章風向第115章改革第41章換帥第49章挖人第738章戰爭將至第664章人善被人欺第578章無所不用其極第206章面聖第286章糧食危機第733章野心第882章準備大戰第858章償還第263章秘密行動第778章劫收大員第66章籌備第150章佞臣上位第287章喜事第349章奴爾幹都司第650章圍攻王城第823章突圍第30章妄想第515章收編蒙古軍第193章迎親第220小冰河期第522章升官第913章封鎖不力第735章外來人第356章盟友無題第965章暫時計劃第973章鐵桿盟友第863章政策同化第639章討打第993章地區老大第435章大殺招第533章交鋒第513章浮萍下第888章慘被偷襲第783章反擊第567章重文輕武第38章東廠老大第141章皇家銀行雛形
第138章處治第859章皆大歡喜第649章形勢大好第539章伏擊第555章戰略第280章直取將首第559章英雄末路第566章未來應對第786章坑死人第776章懷疑第114章流浪的人第668章控制力第38章東廠老大第988章千秋大計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527章驅逐第352章廠督威風第813章巧舌如簧第239章租界第526章教訓第721章歐洲大勢第22章帝皇家第912章分化第942章面對敵人第55章朝廷大勢第733章野心第466章準備進攻第354章爆發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837章制度第990章徐徐圖之第646章自投羅網第297章納滕妾第419章重奪重鎮第867章染指南美無題第988章獻城投降第259章嚴刑第112章蓋世戰功第993章東方強權第111章慘烈之烈第968章傳承第154章彈劾第925章局勢不好第225章驚人消息第736章突襲第347章名臣第612章自強之道第878章司令人選第279章突襲第829章日子難過第145章政客第464章遼東巡撫第190章道德君子第971章應對策略第164章應變第815章拉人下水第130章孽緣第557章風向第115章改革第41章換帥第49章挖人第738章戰爭將至第664章人善被人欺第578章無所不用其極第206章面聖第286章糧食危機第733章野心第882章準備大戰第858章償還第263章秘密行動第778章劫收大員第66章籌備第150章佞臣上位第287章喜事第349章奴爾幹都司第650章圍攻王城第823章突圍第30章妄想第515章收編蒙古軍第193章迎親第220小冰河期第522章升官第913章封鎖不力第735章外來人第356章盟友無題第965章暫時計劃第973章鐵桿盟友第863章政策同化第639章討打第993章地區老大第435章大殺招第533章交鋒第513章浮萍下第888章慘被偷襲第783章反擊第567章重文輕武第38章東廠老大第141章皇家銀行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