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出兵

待金獻民重新站起來,嘉靖的目光便又轉回到徐晉身上,饒有興趣地道:“徐卿剛纔說消除韃靼這個隱患,不一定要完全消滅他們,那徐卿有什麼辦法消除韃靼這個隱患?”

徐晉不禁爲金首輔默哀兩秒種,本來就威信不足,難以領袖羣臣,偏偏還要跟皇上對着幹,此次廷議之後,估計首輔之位更加坐不下去了,輕咳了一聲道:“回皇上,肉體上的消滅只是下下之策,真正高明的消滅,是在精神上的消滅。”

嘉靖心中一動道:“徐卿的意思是教化?就像南洋都護府和東洋都護府那般,對韃靼進行殖民統治?”

徐晉點了點頭道:“皇上英明。”

廖紀冷哼一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想我大明的南蠻夷族尚且不服王化,試圖教化更爲兇橫的韃靼人,簡直是異想天開,可笑之極。”

徐晉淡道:“異想天開其實並不可笑,可笑的是連想都不敢去想,食古不化固步自封之人,最終只會被歷史洪流所拋棄,韃靼人並不是不能被歸化的,想當年太宗皇帝麾下的三千營便是歸化過來的蒙古人,他們同樣對大明忠心耿耿,而且作戰英勇,戰力強橫,立下無數功勞。”

廖閣老被暗諷食古不化,不由再次氣得鬍子亂顫,奈何此子太能辨了。

金獻民冷然反駁:“那只是區區三千人而已,倒也容易掌控,誘之以利,懾之以威即可,然韃靼的人口雖遠遠不如我大明,但也有百萬之衆,而且所處地域廣袤,如何掌控得了?既然掌控不了,又談何教化?”

徐晉淡定地道:“那就想辦法去掌控!”

金獻民哂然道:“敢問靖國公計將安出?”

徐晉似乎並沒有聽出金獻民語氣中的嘲諷之意,神色自若地道:“其實說難也不難,在韃靼徵兵二十萬調往南方屯田即可!”

金獻民愕一下,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雖然徐晉這個所謂的方法聽起來很蠢,但正因這方法蠢得難以置信,金獻民倒是謹慎起來,不敢隨便接話,免得中了徐晉的圈套,這小子能言善辨,不得不防啊!

只是工科給事中戴威顯然不是這麼想的,他是堅定的主和派,乃剛纔跟隨金獻民跪下請求皇上三思的十三名官員之一,此時只以爲抓住了徐晉的破綻,於是大聲嘲笑道:“嘿,本官還以爲靖國公想出來的是什麼高明法子呢,原來只不過是引狼入室啊,果然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哈哈!”

殿內瞬時響起了一陣低笑聲,委實是徐晉這方法太荒謬了,在韃靼徵二十萬兵調到南方,這不是給自己添亂嗎,說是引狼入室也不爲過,要不是靖國公這些年確實爲大明立下天大的功勞,大家還以爲他包藏禍心呢。

嘉靖劍眉皺了皺,他纔不相信這麼餿的主意會是徐晉想出來的,除非……自己沒有想明白其中的高明之處吧。嘉靖掃了一眼神情自若的徐晉,不由露出深思之色,殿中也有不少大臣陷入了沉思,顯然想法跟嘉靖一般。

此時,吏部尚書方獻夫突然輕咳一聲,站出來道:“徐大人這方法初聽起來確實十分荒謬,但仔細一想,實則是高明無比。”

一衆大臣不由微微吃了一驚,金獻民和廖紀的面色卻是沉了下去,還隱有怒色。

原來,金獻民和廖紀日前便跟方獻夫通過氣了,後者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支持他們,但也暗示過不會支持出兵北伐,結果這個時候卻跳出來對徐晉大加讚賞,分明就是屁股坐歪了,豈有此理,這頭見風駛舵的老狐狸,跟蔡鵬是一路貨色。

吏部掌管百官的考覈升遷,被稱爲天官,實乃六部中分量最重的部門,而且吏部尚書手裡還一個撒手鐗,那就是六年一度的京察。所謂京察即是吏部對所有官員的考覈評級,京察不合格的庸官將會被降職或者罷官,所以每到京察年,百官就相當於渡一次劫,而負責京察的吏部尚書大權在握,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正因如此,就連皇上都敢噴的科道言官們,卻不敢怎麼去噴吏部尚書,無他,擔心京察的時候會被穿小鞋唄。現在尚書方獻夫站出來支持徐晉,這分量不可謂不小,可以說風向是徹底的改變了。

嘉靖不由大喜,欣然問道:“方卿家,徐卿這法子高明在何處?”

方獻夫清了清嗓子道:“在韃靼徵兵二十萬調往南方屯田,這個方法乍一聽很是荒謬,還有引狼入室之嫌,但是仔細一想,二十萬人看似很多,但若分散到各州縣去,不過是溪流入海矣,只要加強監督管理,斷然鬧不了亂子,況且,我大明兩廣地區地廣人稀,山重水複,把韃靼人調到這些地方屯田開荒,簡直是一舉兩得。”

嘉靖眼前一亮道:“方卿家繼續講。”

方獻夫捋了捋鬍子得意地道:“以上都是次要的,此計的最高明之處是在於釜底抽薪。韃靼人本來只有百來萬人口,徵兵二十萬,基本把最能鬧事的青壯都抽掉了,剩下的婦孺老弱便就好辦了,無論是控制,還是教化都容易得多。”

此言一出,瞬時猶如醍醐灌頂,大部份官員都不禁恍然大悟,同時倒吸一口冷氣,這果然是一條釜底抽薪的“毒計”啊,此法如果真能實行,那麼困擾大明一百五十多年的北方問題,真的有可能得到徹底解決。

嘉靖激動得俊臉充血,目光望向徐晉問道:“徐卿,如方卿家所言否?”

徐晉有些意外地看了方獻夫一眼,這個釜底抽薪之計並不是他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從後世的清朝總結出來的。衆所周知,大明國祚兩百七十多年,從來沒試過徹底征服北方的蒙古人,而清朝卻輕易如舉地辦到了,一方面固然是因爲女真人也是馬背上的民族,與蒙古人同宗同源,但最重要的一點卻是徵兵。

沒錯,就是徵兵!

清兵入主中原後,爲了打擊殘明勢力,控制廣大的國土,他們大量從蒙古徵兵,要知道當時的韃靼也就百來萬人口,青壯年幾乎全部被滿清政府徵走了,剩下的老弱婦孺想鬧事也鬧不起來,既然清朝能做到這一點,大明自然也能做到,當然,其中一個前提是首先用武力暫時壓報韃靼人,否則徵兵也就無從談起了。

徐晉點了點頭淡然道:“回皇上,基本如方尚書所言,不過具體操作起來,還需配合其他措施,譬如鼓勵漢人出塞定居耕種,與韃靼人通婚等等,從小培養韃靼人對大明的歸屬感,假以時日,這個民族便會徹底融入我大明。”

戶部尚書秦金皺眉道:“這些說起來簡單,但要做到卻是不容易,譬如塞外苦寒貧瘠,怕是沒多少人願意出塞定居的,我大明勞師動衆,耗費無數錢糧,即使最終征服韃靼,得到一塊廣袤的不毛之地,其實並不划算。”

徐晉不由無語,秦財神果然三句不離本行,眼裡除了錢銀還是錢銀,不過,有這樣一位盡職盡責財政部長,國庫想沒銀子都難。

徐晉在心裡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道:“秦大人此言差矣,首先,正如本國公之前所講,穩定是發展的基石,沒有穩定的環境,其他一切都是徒勞,韃靼是我大明北方最大的威脅,比倭寇爲害更嚴重,只要能解決掉這個隱患,耗費再多的錢糧也是值的;其次,塞外可不全是苦寒貧瘠之地,譬如河套平原、豐州川、呼倫貝爾等等,這些都是水豐草茂的沃野,宜耕宜牧,相信我大明的子民都會很樂意到哪裡定居。另外,塞外的礦產資源……咳,就是煤炭、銅、鐵、銀、鈾、鍺、稀土……反正非常豐富,大明不僅不虧,還賺翻了。”

殿內一衆官員不禁面面相覷,秦金卻是兩眼放光,他雖然不知道鈾、鍺、稀土是什麼玩意,但煤、銅、鐵、銀他認識啊,尤其是銀和銅,不就是銀錢嘛!

秦財神是個實在人,有銀子什麼都好辦,只見他正氣凜然地道:“如果真如靖國公所講,本官同意出兵北伐,但是打仗花了多少銀子,至少得做到收支平衡,否則本官日後定然參靖國公一本。”

徐晉不由哭笑不得,這位還真是認錢不認人的主兒啊,幸好,他徐晉是個穿越者,對後世蒙古地區發現了多少礦產還是有點了解的,至少煤的儲藏量十分巨大,而全國最大的稀土礦就在內蒙古,當然,稀土在大明應該暫時沒啥用。

“秦大人,不是本國公誇海口,我大明若能佔領韃靼,三年之內便能還本,十年之內可贏利數倍,當然,前期還需要一些投入!”徐晉循循善誘地道。

秦金聞言眼神更加炙熱了,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

金獻民再也聽不下去了,冷斥道:“休得再妖言惑衆,靖國公所言都是建立在武力征服韃靼的前提之下,若是辦不到,說再多也是徒勞!”

徐晉劍眉稍揚起,淡道:“那金閣的意思是什麼都不去做,就等着不勞而獲了?”

金獻民冷哼一聲:“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交伐兵,其下攻城。解決韃靼問題不是非出兵不可。不出兵,固城而守,與民生息,這就是本官的意思。”

徐晉淡道:“本官的意思卻是出兵北伐,一勞永逸。既然我們意見相左,不如聽聽在場諸位同僚的意思?”

金獻民嗔目怒視,高聲斥道:“徐子謙,爾爲了一己之私,妖言惑衆,盅惑君上窮兵黷武,青史必不容你。”說完竟然撲通的跪倒,對着御座上的嘉靖痛哭道:“皇上,徐晉此人好大喜功,極力慫恿皇上出兵北伐,倘若兵敗,必陷我大明江山於萬劫不復之地,老臣在此懇請皇上三思而後行。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老臣恬爲內閣首揆,若不能規諫引導君王向善(好),那是臣的失職。皇上倘若堅持要出兵北伐,那老臣只能慟然乞骸骨還鄉怡養天年了。”

很明顯,金獻民發現此刻風向已經改變了,主戰派佔了多數,即便是讓大家表態,他最終也會一敗塗地,所以乾脆撒起潑來,反正這次阻止出兵失敗,他這個內閣首輔也當不下去,還不如放手一拼。

金獻民今年都將近七十了,身爲內閣首輔,此刻跪在那痛哭流涕地哭諫,威力還真的不小,至少很博人同情,所以陸續續續又跪下了一批官員給他撐場,這次人數明顯多了些,達到了二十位。

看着御座前哭得稀里嘩啦的老頭子,嘉靖亦有些慌了手腳,不過很快便鎮定下來,畢竟御極六載了,什麼風浪沒見過,只見這小子站起來,竟然繞到御座前親自把金獻民扶起來,一邊安慰道:“金卿家快快請起。”

金獻民受寵若驚,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不過還是哭唧唧的,彷彿隨時都會栽倒下去。

嘉靖一臉真誠地道:“金卿家一片赤誠之心,朕是知道的,咦,金卿家情緒激動,渾身打顫,快來人啊,送金卿家到偏殿去休息,召太醫診治!”

金獻民瞬時像被當頭打了一棒,表情僵住了,也不抖了,兩名小太監卻不管三七二十一,扶着他便往殿外走去。

金獻民兩眼一翻,差點便暈了地去,被兩名小太監架着顫顫巍巍地離開了文華殿,自始至終說不出一句話來。如果說金獻民剛纔顫抖有演戲的成份,那現在是真的在顫抖,氣的!碰上個不按常理出派的皇帝,金閣老也是杯具了!

“親切關懷”完金首輔的嘉靖重新坐回御座上,若無其事地道:“諸位卿家平身吧,金卿家只是情緒激動,料也無大礙,廷議繼續。”

文華殿內鴉雀無聲,跪在地上的二十名大臣表情精彩了,一個個像便秘似的,陸陸續續站了起來。

嘉靖目光炯炯地掃了在場衆大臣一眼,一衆大臣無不凜然垂首。

嘉靖沉聲道:“正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自朕登基以來,廣開言路,虛心聽取羣臣的意見,此次出兵北伐也不例外,諸位卿家不必有所顧慮,儘管暢所欲言,倘若多數人支持出兵,那便出兵,一舉消除韃靼這個隱患,倘若多數人主和,那便跟俺答談判。”

“皇上,臣支持出兵,用靖國公之策,必可一舉平定韃靼!”吏部尚書方獻夫率先行出來道。

嘉靖讚許地點了點頭,方獻夫欣喜地退了回去,緊接着夏言、秦金、伍文定、徐階、蔡鵬等也紛紛表態支持出兵,武將們自然是舉雙手讚的,很快,便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在場官員表態支持了,大局定矣!

主和派們只能搖頭長嘆,明明廷議之前,主和派還佔據大多數的,結果形勢竟然急劇逆轉,皇上的態度固然是主要原因,但靖國公徐晉那張伶牙俐齒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此子果然事無不成,奈何!

嘉靖興奮地宣佈道:“既然衆卿家大部份都支持出兵討伐俺答,那朕便從善如流,擇日出兵北伐俺答,一雪前恥,揚我大明國威。”

“皇上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羣臣紛紛跪倒齊聲高呼。

第1201章 封燕然山銘第468章 種草第584章 撒謊第1001章 嚴嵩選婚(中)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460章 俺答第510章 出頭鳥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958章 風雪夜語第365章 荒島求生第106章 驅逐第1127章 絕地大反擊(中)第533章 葬花吟第872章 當衆宣佈第761章 天賦還在第1337章 再施奇兵(中)第583章 花魁大賽(完)(兩章合一)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886章 衆怒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1102章 十年第312章 使團到達第1274章 警惕第631章 兩欽差審案第1134章 山寨危機(中)第1347章 彈盡糧絕第1150章 韃靼第一勇士第978章 本性貪財第824章 奉旨巡邊第623章 細思恐極第801章 嚴嵩的野望第472章 爭貢之役第77章 落水第51章 反超第1203章 順明安樂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424章 告假第08章 郭夫子第439章 想要什麼交待?第135章 任務第51章 反超第553章 暗流涌起(兩張合一)第1355章 大反攻(上)第1353章 兵臨葉爾羌第596章 不容反駁第201章 仗義死節(求票求訂閱)第962章 廷議(中)第314章 激烈衝突第1146章 奇兵天降(下)第439章 想要什麼交待?第658章 八十壯士,入城第1286章 衝突第567章 全城搜捕第193章 綰青絲第780章 掌控九州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第235章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第189章 六龍獻瑞第855章 四叔的警告第196章 風起雲涌第157章 寧王令旨第181章 衆人拾柴第591章 朱縣令的一把火第124章 文膽之謀第823章 李福達第708章 大勝入城第953章 兩方比鬥(中)第360章 分頭行動第648章 太湖泛舟第31章 五香羊雜第23章 入學受阻第1017章 兵分三路(中)第142章 脫身而去第1183章 將不畏死,兵不惜命(下)第157章 寧王令旨第1167章吃帥(上)第508章 尚方寶劍(兩張合一)第1039章 拒接聖旨第256章 籌碼,宴請第453章 全新的嘉靖帝第257章 舌燦蓮花,太監狡猾第1274章 警惕第1317章 連夜入宮第1057章 駙馬何在?第1232章 傳旨欽差(中)第1103章 共識第552章 反劫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643章 馬車接回門第1232章 傳旨欽差(中)第711章 十招之內(求票)第1115章 穩紮穩打第945章 趙全就擒第275章 風雪破廟(上)第1282章 坐地起價第29章 消寒文會(三)第211章 兵臨城下第750章 香港島之戰(上)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613章 月下弄簫人(兩章合一)
第1201章 封燕然山銘第468章 種草第584章 撒謊第1001章 嚴嵩選婚(中)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460章 俺答第510章 出頭鳥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958章 風雪夜語第365章 荒島求生第106章 驅逐第1127章 絕地大反擊(中)第533章 葬花吟第872章 當衆宣佈第761章 天賦還在第1337章 再施奇兵(中)第583章 花魁大賽(完)(兩章合一)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886章 衆怒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1102章 十年第312章 使團到達第1274章 警惕第631章 兩欽差審案第1134章 山寨危機(中)第1347章 彈盡糧絕第1150章 韃靼第一勇士第978章 本性貪財第824章 奉旨巡邊第623章 細思恐極第801章 嚴嵩的野望第472章 爭貢之役第77章 落水第51章 反超第1203章 順明安樂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424章 告假第08章 郭夫子第439章 想要什麼交待?第135章 任務第51章 反超第553章 暗流涌起(兩張合一)第1355章 大反攻(上)第1353章 兵臨葉爾羌第596章 不容反駁第201章 仗義死節(求票求訂閱)第962章 廷議(中)第314章 激烈衝突第1146章 奇兵天降(下)第439章 想要什麼交待?第658章 八十壯士,入城第1286章 衝突第567章 全城搜捕第193章 綰青絲第780章 掌控九州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第235章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第189章 六龍獻瑞第855章 四叔的警告第196章 風起雲涌第157章 寧王令旨第181章 衆人拾柴第591章 朱縣令的一把火第124章 文膽之謀第823章 李福達第708章 大勝入城第953章 兩方比鬥(中)第360章 分頭行動第648章 太湖泛舟第31章 五香羊雜第23章 入學受阻第1017章 兵分三路(中)第142章 脫身而去第1183章 將不畏死,兵不惜命(下)第157章 寧王令旨第1167章吃帥(上)第508章 尚方寶劍(兩張合一)第1039章 拒接聖旨第256章 籌碼,宴請第453章 全新的嘉靖帝第257章 舌燦蓮花,太監狡猾第1274章 警惕第1317章 連夜入宮第1057章 駙馬何在?第1232章 傳旨欽差(中)第1103章 共識第552章 反劫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643章 馬車接回門第1232章 傳旨欽差(中)第711章 十招之內(求票)第1115章 穩紮穩打第945章 趙全就擒第275章 風雪破廟(上)第1282章 坐地起價第29章 消寒文會(三)第211章 兵臨城下第750章 香港島之戰(上)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613章 月下弄簫人(兩章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