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應變

日本皇位這二十年來,幾經更迭.

在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在朝萬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打敗豐臣家,建立德川幕府。

由於幕府初建,需要京都天皇的大義名分做爲後盾,而京都的朝廷則需要幕府的金錢援助,只好屈從幕府威勢下。

同年,德川幕府制定制定公佈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明面上說,天皇要把學問的修行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實際上就是限制天皇對政治的干預。

該法度十七條中唯一認可天皇的權力是第8條——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

西元1619年,後水尾天皇因爲寵愛的女官已生下一子一女的事被傳到當時將軍德川秀忠那裡,引起秀忠強烈不滿。

第二年,由於京都朝廷迫於對德川家金援的需要,天皇不得不迎娶秀忠之女德川和子入宮。

日本寬永四年(西元1627年),發生一次“紫衣事件”,京都朝廷爲了財政,事先未同幕府商量,就允許大德寺和妙心寺僧侶數十人穿紫衣。

但是幕府制定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中有規定,僧侶之諸出世法度皆須幕府批准、幕府便以此由爲,認定京都大德寺及妙心寺之紫衣敕許無效,並流放這批僧侶。這讓日本天皇政仁的顏面掃地。

寬永六年(1629年)。將軍德川家光竟然派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面見天皇,由於春日局無官無位卻前往面見天皇,還在天皇面前指手劃腳。被天皇認爲是奇恥大辱。

於是在同一年,憤怒的天皇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讓位給才只有七歲不到的皇女興子內親王,目的是爲了斷絕幕府想以自己的外孫繼承皇位的野心。

興子做了十多年的天女天皇,20歲那年,她又讓位給自己的異母弟紹仁。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皇位更迭,都是天皇與德川幕府鬥爭導致的結果。

這次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突然死了。而他的兒子只有十歲,立即就有兵學者由井正雪策動浪人叛亂。整個江戶大亂。

這件事來得太突然,而且可能會對大秦的對日政策造成巨的衝擊,秦牧不得不緊急招集朝中重臣加以榷商。

華蓋殿裡,黃振林向趕來的大臣進一步介紹道:“由兵學者由井正雪策動的浪人叛亂。已經導致江戶大亂,死傷甚衆,並有演變成一場內戰的可能。

目前德川家光之子年幼,主要由其叔父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勝,老中鬆平信綱、阿部忠秋的輔佐,正在竭力平亂。”

兵部尚書何亮立即問道:“我大秦的駐日使館,以及前往日本貿易的百姓可曾受到傷害?”

“使館正在全力收集情況,目前尚未接到有大秦百姓遇害的消息,但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海軍部大都督狄中行說道:“陛下。臣建議立即調遣北海艦隊出港,巡航日本附近海域,以就近應對這場危機。”

這對於大秦來說。確實算是一場不小的危機,大秦有意保留德川幕府,以使幕府與天皇之間陷入內耗。

同時現在日本還是大秦最大的貿易國,外交部和戶部正在推動兩項計劃,一是推動大秦的貨幣在日本的使用,徹底控制日本的金融貨幣。二是以糧食換經濟作物。控制日本的糧食。

而這些都是通過德川幕府來推動的,一但德川幕府垮了。或者出現了重大突變,很難保證不會影響到這些戰略構想的推進。

秦牧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傳旨,讓北海艦隊出港巡航吧。一但江戶局勢失控,我駐日使館,或是大秦子民受到傷害,北海艦隊便要立即開往江戶,保護我大秦的使館以及商旅。”

“是,陛下。”

黃振林接着說道:“陛下,這次突變,對我大秦而言,未必不是一次機會,臣以爲,如果由井正雪的這個叛亂,能對德川幕府予以重創,那麼德川幕府在內部壓力之下,必然會對我大秦產生依賴,如果操作得好,便有可能徹底控制德川幕府,讓它變成大秦在日本的一個代理人。”

黃振林的話,讓許多大臣忍不住頻頻點頭。

內閣大臣李源說道:“德川幕府主宰日本已經三十多年,其天皇一向是虛有其名,這次由井正雪策動浪人叛亂,就算背後真是其天皇在支持,也不見得能支撐多久,一但德川幕府的權力構架能從新捋順,掌握着大量軍隊的德川幕府應該很容易就能把叛亂平息,因此,這次浪人叛亂未必能對德川幕府造成多大的傷害。”

秦牧想了想問黃振林道:“對保科正之、酒井忠勝、鬆平信綱,阿部忠秋這四個人,外交部瞭解幾何?”

黃振林答道:“啓奏陛下,保科正之爲德川家光異母弟,之所以不姓德川,是因不前代家主德川秀忠懼內,私幸保科正之之母后有子,不敢納入宮中,便一直寄養於宮外。

到其兄德川家光繼承家主之位後,對其頗爲看重,先讓其拜領出羽國山形藩二十萬石,後又拜領陸奧國會津藩二十三萬石。德川家光臨終之之時,還將保科正之呼到牀前託孤。

保科正之此人在儒學方面頗有造詣,但同時沉迷神道,在政治軍事方面,一直少有涉獵,才能平平。

灑井忠勝和鬆平信綱二人對德川幕府忠心耿耿,但無政治才能,平時做事,只知道順着德川家光之意去做。唯有阿部忠秋此人,在政治軍事方面,手腕頗爲高明。加上他體恤下層百姓,在民間聲望很高。”

照這麼說來,現在德川幕府真正的頂樑柱是老中阿部忠秋了,如果把這根頂樑住抽掉,會有什麼後果呢?

司馬安說道:“陛下,德川幕府實力不容小覷,有些事,一但有所差池,只怕會適得其反,甚至前功盡棄。”

對此,秦牧不置可否,轉而問其他人道:“諸位大臣有贊同黃侍郎之策,先削弱德川幕府,以便我大秦進一步對其加以控制嗎?”

內部次輔路振飛說道:“陛下,黃侍郎此策,確實不錯,只是操作起來不易,日本離南京遙遠,一但發生什麼情況,大秦很難做到及時掌控;

陛下,德川幕府就如同一間大廈,要毀之或許容易一些,然一但大廈傾覆,想扶住它可就不容易了。”

中軍大都督劉猛立即說道:“路閣老莫怪本官頂撞,本官只是想不明白,如果德川幕府真的倒了,我大秦非要扶它不可嗎?可不可以順勢推上一把呢?”

右軍大都督李過也說道:“陛下,臣也覺得,與其花心思去扶德川幕府,還不如順勢推它一把,讓日本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

兵部佐侍郎顧君恩立即反對道:“本官不贊成兩位大都督的見解,一個相對弱勢的德川幕府和一個相對安定的日本,才最有利於我大秦控制日本,同時有利於推行既定的對日政策;

如果日本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我大秦反而難以一一控制。到時恐怕會有不少藩國出於自身生存需要,依附到其天皇之下。真到那時,情況反而會更加糟糕。”

各人說的都有些道理,秦牧覺得關鍵的問題還在於距離,因爲距離比較遠,難以實時應變,因此一個動盪的日本,是非常不利於大秦加以控制的。

如果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日本,許多計劃就可以慢慢實施,但矛盾之處就在於,如果不能趁機削弱德川幕府,那些政策實施起來會非常緩慢,而且很可能中途遭到德川幕府的抵制。

.()

第698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1037章 過猶不及第1021章 最長一夜(三)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799章 青藏未來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531章 仙霞關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741章 風暴在醞釀(三)第400章 繡出江南之韻第18章 亂世匪蹤第1029章 儒法之爭第808章 焰火表演第287章 東下江南還是北上河洛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8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078章 這裡的黎明亂糟糟第1096章 指鹿爲馬第1107章 用意第584章 雲遮商丘城第252章 艦炮第402章 殿試第962章 扶不起的阿三第518章 風雲變幻第655章 大秦回來了第748章 梅子黃時雨(四)第526章 第一臺蒸汽機第825章 詩聯(上)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34章 雙雙遇險第1115章 陰霾籠罩第720章 淘金之路第1121章 冰凌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第1007章 詭異事件第887章 王歸晨在行動第218章 居庸關.鬼門關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164章 晨戲第747章 梅子黃時雨(三)第529章 姚江春正好第496章 計退羣綸第428章 那一團火焰第692章 一個條件第637章 草原鷹揚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272章 紅娘子求援第243章 戰略調整第1042章 天牢星第1096章 指鹿爲馬第535章 簡在帝心第398章 多事之冬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118章 南邊放出一頭狼第953章 醫保第1063章 七寸第897章 前塵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1123章 大順餘部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個省第474章 穎上行第569章 上山容易下山難第560章 商丘戰雲掠地飛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153章 飲鴆止渴第848章 指紋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790章 李定國行險第1027章 按部就班第85章 贛南的秋天來了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29章 第五縱隊第95章 蝗蟲大軍來了第1036章 輿論導向第985章 責任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第816章 工科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1147章 英雄美人?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538章 地球儀第1081章 太后搬磚第496章 計退羣綸第453章 不解風情第956章 亮了第324章 一瀉之威第46章 招吏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784章 夾心餅乾
第698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1037章 過猶不及第1021章 最長一夜(三)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799章 青藏未來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531章 仙霞關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741章 風暴在醞釀(三)第400章 繡出江南之韻第18章 亂世匪蹤第1029章 儒法之爭第808章 焰火表演第287章 東下江南還是北上河洛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8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078章 這裡的黎明亂糟糟第1096章 指鹿爲馬第1107章 用意第584章 雲遮商丘城第252章 艦炮第402章 殿試第962章 扶不起的阿三第518章 風雲變幻第655章 大秦回來了第748章 梅子黃時雨(四)第526章 第一臺蒸汽機第825章 詩聯(上)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34章 雙雙遇險第1115章 陰霾籠罩第720章 淘金之路第1121章 冰凌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第1007章 詭異事件第887章 王歸晨在行動第218章 居庸關.鬼門關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164章 晨戲第747章 梅子黃時雨(三)第529章 姚江春正好第496章 計退羣綸第428章 那一團火焰第692章 一個條件第637章 草原鷹揚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272章 紅娘子求援第243章 戰略調整第1042章 天牢星第1096章 指鹿爲馬第535章 簡在帝心第398章 多事之冬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118章 南邊放出一頭狼第953章 醫保第1063章 七寸第897章 前塵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1123章 大順餘部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個省第474章 穎上行第569章 上山容易下山難第560章 商丘戰雲掠地飛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153章 飲鴆止渴第848章 指紋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790章 李定國行險第1027章 按部就班第85章 贛南的秋天來了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29章 第五縱隊第95章 蝗蟲大軍來了第1036章 輿論導向第985章 責任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第816章 工科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1147章 英雄美人?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538章 地球儀第1081章 太后搬磚第496章 計退羣綸第453章 不解風情第956章 亮了第324章 一瀉之威第46章 招吏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784章 夾心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