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自有主張

經筵的時間是有限的,到中午便告一段落,大家不可能餓着肚子爭個三天三夜。何況儒、道、法之爭千年未有定論,就算爭個三天三夜,想一次爭出結果也是不可能的。

秦牧主要是想通過經筵,引起各種思想的碰撞,引起各家的爭鳴。

在中國歷史上,明朝中後期可以說是繼春秋戰國之後,各種思想最爲活躍的時代,也是中國最有希望挺進現代文明社會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有王廷相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有何心隱提出的君臣應該是平等相待。

有錢一本提出的選舉制。

有李贄提出的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有王夫之提出的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有徐光啓提出數學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基礎。

有方以智主張漢字拼音化,他仿西文列漢字成字母,依照音韻變化列出《旋韻圖》。

這些思想的出現,在前代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明代卻不勝枚舉。

秦牧要做的是,給予這些思想一個寬鬆的環境,別象滿清那樣,大搞文字獄。然後稍加引導,它們一定能碰撞出絢麗的火花來。

在回宮的車上,秦牧默默地思索着,明朝中晚期的這些思想,大多還處在萌芽階段,還不足以作爲治國的思想體系。

中國如此大的一個國家,治理起來,必須有一套系統的、完整思想體系,只有這樣,大秦的政治構架才能保持穩定,各種政策纔不會相互矛盾,甚至朝令夕改。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而且博大精深。或許從中足以尋到適合的治國之道。

柳如是在經筵上聽了許多當世賢才的激烈討論,心情久久未能平靜,他悄悄看了看秦牧,發現他一直陷於沉思之中,似有所得。

她不敢打擾秦牧,也只能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透過簾子,看到南京的街頭。乾淨整潔,井然有序。

繼下旨讓“行人靠右走”之後,秦牧又下旨在太醫院下面成立了一個衛生防疫司,專司督查京城內外衛生防疫工作。

京城士民之家,一律實行門前衛生三包政策,誰家門前屋後的衛生不達標。衛生防疫司一次予以警告,二次嚴重警告,三次予以罰款,還要家主到防疫司學習三天防疫知識。

這條法令下達後,讓整個南京城變得更加潔淨,一塵不染,看着很舒服。

柳如是聰明機巧。從這些細微之處,她感覺皇帝是傾向於以法治國的。

先秦法令條文完備,據說那時連百姓隨意在路上倒灰也要懲罰;

現在規定百姓門前衛生三包的政策,和先秦的律法如出一轍。

不過今上說這是因爲防止出現前幾年北京那樣的大瘟疫。

有了這條理由,百姓不但不再牴觸,執行起來還十分主動,連溝溝渠渠都清理得很乾淨,畢竟北京那場瘟疫確實太嚇人了。誰都不希望那樣的事情重演。

據他所知,防疫司已經開始在民間推廣什麼沼氣池。

柳如是不知道沼氣池是什麼,但在她看來,今上無疑是睿智的;

他不象商鞅那樣,一次性頒佈大量的律法條文,讓人感覺受不了。

他更不去大聲強調以法治國,只是從這些細微處。一條一條的施行法令。

而每個法令,都事先找好充足的理由。

每條單一的法令出臺時,無論是大臣還是民衆,都不太在意。感覺這就是一條針對時弊的條文而已。

每條法令,大家都有充足的時間來適應。等你適應這條法令之後,今上大概又會找個什麼“湘妃娘娘車駕受阻”的理由,大發一通雷霆,然後再出臺一條法令。

柳如是也是今天聽了經筵上儒、道、法的激烈爭辯,心思靈巧細膩的她,纔想到這種可能;

她又不禁看了看正在深思的秦牧,心裡暗暗感嘆:這個男人,真的只有二十來歲嗎?

秦牧突然長長舒了一口氣,擡起頭來,見她正在悄悄觀察自己,忍不住微笑道:“朕臉上髒嗎?”

“沒....沒有。”

柳如是臉一紅,大秦的宮裝,簡潔明麗,穿在她身上,把她成熟的身材勾勒得珠圓玉潤,分外動人。

秦牧忍不住把她摟到懷裡來,輕輕撫弄。

柳如是接受他的臨幸已不止一次,只不過每次都不是單獨的。她名義上是侍奉董小宛的宮女,所以通常是和董小宛一起,上次甚至是和李香君、卞玉君、董小宛一起,四女共侍一夫。

在官宦權貴之家,妻妾成羣,這種事很平常,更莫論後宮佳麗三千的帝王了。

她以一個宮女的身份,能與幾個昭儀、貴人一起承恩,這在大秦後宮已經是絕無僅有的。

只是讓她稍稍有些遺憾的是,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每次臨幸,他最後總是澆灌在董小宛她們身上。她心底裡,其實也渴望能承恩露的,那樣纔有機會懷上一男半女。

“陛下.....”

“嗯,有什麼話就說吧。”

柳如是在他溫柔的撫弄下,臉上一片妖嬈之色,她甚至想在這御輦上......但是話到嘴邊,又如何吐得出口。

“陛下.....今日經筵上,大臣們爭辯如此激烈,只怕過後......這爭論會愈演愈烈呢。”

“你擔心什麼?”

“婢子不敢,婢子只是......啊.......”柳如是胸衣散開,一對雪膩如玉的白鴿彈了出來,粉光緻緻,嬌軟動人。

秦牧知道她喜談政治,有時也頗有些獨到的見解,她只是一個宮女,身份不象楊芷她們敏感,在這方面秦牧對她的限制反而沒有那麼嚴格。在旁無他人的時候,偶爾也允許她表達一下意見。

“道理不辯不明,讓他們辯去吧。”

“陛下,商君說過:治衆國亂,言多兵弱。法明治省,任力言息。陛下不擔心朝野議論太多,會出現明末那等衆說紛紜,各執其理,國政難行的局面嗎?”

柳如是提到了四句話大意是:治道紛繁,國家就亂。談論盛行,軍事就弱。法度明確,治道就會省簡。任用強力,談論就會停止。

明朝中後期的亂象,不正是因爲治道紛繁,談論盛行嗎?

萬曆年初,出現在了個強力的張居正,取締各種書院,禁止各種空談,政出一家,消除各種課稅名目,出臺一條鞭子法。於是出現了一個短暫的“萬曆中興”。

“你信商鞅之言?”

“陛下,婢子原本也是不信的,只是如今細想來,明之亡,莫不印證了商君之語,婢子不得不信。”

“哈哈哈.....”

經筵上大臣、學者們如何爭鳴都可以,只要身爲皇帝的秦牧自己有主見,不左右搖擺,這世道就不至於象柳如是擔心的,出現明朝中後期那種亂象。

秦牧早就在思考各家的治國方略,今天在經筵上又聽了許多,心中已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比較完整的治國思想體系,所以他此刻笑得如此爽朗。

柳如是忍不住問道:“陛下是不是......”她本想問秦牧是不是有了自己的治國主張,但這樣的問題,關係重大,她很快意識到這不該是她問的。

秦牧湊到她耳邊,調弄道:“你問朕是不是想在這御輦上共赴巫山?”

“陛下.......”

“有些事,當適可而止,調情一下,算是風流,過猶不及。”

柳如是心中暗驚,秦牧表面上是在說男女之事,但何嘗不是在警告她不要問太多呢。

秦牧心裡在想着如何通過經筵的引導,讓爭鳴的各家,真正變成各種爲自己提供決策參考的智庫。

想法是好的,但要讓好的想法落到實處,還得費些心思才行。

柳如是靠在他懷裡,在他近乎無意識的撫弄下,身體上產生的愉悅感讓她不時發出一聲細碎的輕吟.....

.

第1138章 決戰羅姆套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第847章 風潮第902章 夜雨滂沱第707章 自有主張第1149章 貿易通道第953章 醫保第226章 全城狂歡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890章 給子孫留個後花園第372章 坐而論道第361章 趕赴江陰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907章 暹羅殘兵第752章 被迫撤離第736章 別有洞天第279章 以血還血第1093章 好望角第914章 對外援助第973章 清閒的黃昏第442章 孤身入城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371章 月下燈前人如玉第192章 鶯歌唱罷軍鼓響第849章 抓真兇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38章 大混戰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4章 驚魂一刀第1114章 帝有恙?第95章 蝗蟲大軍來了第453章 不解風情第644章 盛大的秋獵第823章 太廟獻俘第550章 雷霆震怒第431章 一派腥風捲怒濤第1016章 鳥獸散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633章 救人心切第502章 驚心動魄第866章 洪保的小報告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522章 東海大戰(三)第779章 巴音淖爾湖第1026章 柳如是的建議第4章 驚魂一刀第42章 一個希望第236章 襄陽之變第1章 初到秦淮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6章 笑容裡藏着殺豬刀第1章 初到秦淮第512章 東海艦隊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725章 海軍聲音第410章 奇兵突擊第927章 文明的衝突第1166章 談判第54章 兩不安生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358章 黃振林第471章 皇家海軍第760章 幕後財團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130章 大混戰(三)第427章 夜半歌聲第693章 進退維谷第214章 口水大戰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1042章 天牢星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979章 順流而下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78章 流言蜚語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856章 內因第4章 驚魂一刀第446章 犁庭掃穴第1095章 莫臥兒宮變第805章 白登嶺第19章 誰是狼誰是羊第434章 巨螯未斬濤千丈第544章 王於興師第1055章 獲獎後第706章 衆說紛紜第1063章 七寸第448章 滁州西澗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266章 富春山居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34章 雙雙遇險第87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4章 驚魂一刀第979章 順流而下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892章 天倫之樂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335章 北伐伐誰?
第1138章 決戰羅姆套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第847章 風潮第902章 夜雨滂沱第707章 自有主張第1149章 貿易通道第953章 醫保第226章 全城狂歡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890章 給子孫留個後花園第372章 坐而論道第361章 趕赴江陰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907章 暹羅殘兵第752章 被迫撤離第736章 別有洞天第279章 以血還血第1093章 好望角第914章 對外援助第973章 清閒的黃昏第442章 孤身入城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371章 月下燈前人如玉第192章 鶯歌唱罷軍鼓響第849章 抓真兇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38章 大混戰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4章 驚魂一刀第1114章 帝有恙?第95章 蝗蟲大軍來了第453章 不解風情第644章 盛大的秋獵第823章 太廟獻俘第550章 雷霆震怒第431章 一派腥風捲怒濤第1016章 鳥獸散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633章 救人心切第502章 驚心動魄第866章 洪保的小報告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522章 東海大戰(三)第779章 巴音淖爾湖第1026章 柳如是的建議第4章 驚魂一刀第42章 一個希望第236章 襄陽之變第1章 初到秦淮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6章 笑容裡藏着殺豬刀第1章 初到秦淮第512章 東海艦隊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725章 海軍聲音第410章 奇兵突擊第927章 文明的衝突第1166章 談判第54章 兩不安生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358章 黃振林第471章 皇家海軍第760章 幕後財團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130章 大混戰(三)第427章 夜半歌聲第693章 進退維谷第214章 口水大戰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1042章 天牢星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979章 順流而下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78章 流言蜚語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856章 內因第4章 驚魂一刀第446章 犁庭掃穴第1095章 莫臥兒宮變第805章 白登嶺第19章 誰是狼誰是羊第434章 巨螯未斬濤千丈第544章 王於興師第1055章 獲獎後第706章 衆說紛紜第1063章 七寸第448章 滁州西澗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266章 富春山居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34章 雙雙遇險第87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4章 驚魂一刀第979章 順流而下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892章 天倫之樂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335章 北伐伐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