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

1652年對於巴達維亞總督迪曼來說註定是一個倒黴的年份。慘淡經營五年的荷蘭人終究還是沒能逃脫與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相同的厄運。遠處停泊在巴達維亞外海的中國艦隊就像催命符一般提醒着市議會中的每一個成員,他們捲鋪蓋走人的日子臨近了。曾幾何時,來自歐洲的冒險家們這裡激動地商討着殖民香料羣島的大計。而此刻絕望、悲涼的氣氛卻瀰漫了整個議院大廳。

“我們可以出錢,出很多的錢。讓外頭的中國人離開。”在一陣死一般的沉寂之後,一個荷蘭議員終於忍不住大聲嚷嚷道。

“傻瓜,中國人不要錢。他們有很多錢。他們一心只想把我們趕出香料羣島。”不知是誰絕望的叫道。

“趕我們走?可爲什麼啊!沒有我們荷蘭人的船,誰幫他們把絲綢、香料、茶葉運去歐洲、運去新大陸呢。襲擊中國人的船?我們什麼時候襲擊中國商船了?上帝啊,究竟發生什麼事了。”另一個議員哭喪臉大叫道。

“還不是那些英國佬搞得鬼!一定是他們假扮荷蘭艦隊去襲擊中國人的。現在他們目的達到了,中國人動怒了。這幫該死的英格蘭雜碎!”另一個議員不甘心的咒罵道。

“不過中國人認爲這事是軍隊乾的。所以他們要求驅逐將巴達維亞的艦隊驅逐出香料羣島。至於商人還是可以留下的。”

“你怎麼知道中國只想趕艦隊走?要是他們先支走艦隊,然後衝進來把巴達維亞洗劫一番,那該怎麼辦?別忘了他們是異教徒,同蒙古人一樣長着黃皮膚、細長眼睛、塌鼻子。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同韃靼人一樣殘忍好殺。”給這個議員這麼一說,周圍的荷蘭人臉都變綠了。蒙古人、上帝之鞭,那可是直入歐洲人骨髓的恐懼。於是沉默很快又再一次降臨了議會。

“好吧,就算中國人想要洗劫巴達維亞。我們現在傻坐在這裡也不是辦法。不出去的話,他們照樣會打進來。”過了半晌終於有人沮喪的說道。

“我和我的艦隊絕不同意撤離巴達維亞!”突然間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壓倒了場內的吵吵嚷嚷聲。衆人連忙尋聲望去,卻見一身戎裝的凱塞爾正氣勢洶洶的大步邁進議院。眼見他如此架勢,座在首座的總督迪曼不禁起身喝道:“凱塞爾提督你不在軍艦上,來這裡做什麼?”

“總督大人,我確實應該待在軍艦上。可當我和我的艦隊在全力保護巴達維亞時,巴達維亞議院先生們卻在這裡大談如何投降!所以我要來代表艦隊說出自己的想法。”凱塞爾傲然的昂起頭道。

“那請問凱塞爾提督你的想法是什麼?”總督迪曼嘆了口氣反問道。

“很簡單,堅守到底!”凱塞爾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凱塞爾,你別吹了。堅守到底?我們拿什麼來堅守到底。巴達維亞的荷蘭才幾千人,外頭有上萬的中國人。那些野蠻人能輕而易舉的將我們撕成碎片。”議席上頓時就響起了一片唏噓聲。在場的數百名議員幾乎沒有一個人認爲巴達維亞能抵擋住外面中國艦隊的進攻。

“是的,巴達維亞的守軍確實少得可憐。但我們有堅固的碉堡,和地利上的優勢。現在是八月,正是東南亞海上風暴最強勁的月份。中國人不可能長時間徘徊在外海。只要我們謹守港口,他們拿我們也沒辦法。”凱塞爾自信的說道。他的自信自然是有依據的。就在十年之前中爪哇島的馬打蘭海軍也曾封鎖過巴達維亞。但最終還是因爲天氣地理等原因無功而返。因而凱塞爾自己的艦隊這次也一定能夠逢凶化吉。

可在場的議員就沒那麼樂觀了。卻聽其中一人不屑的反問道:“就算我們現在不走,中國人也打不進來。那過了八、九月份該怎麼辦?難道就這麼一直乾耗着?糧食、水總會用完的。到時候我們的處境會比現在更悽慘。”

眼見議員們又像哭靈一般大叫着要投降,迪曼只能無奈地朝凱塞爾聳了聳肩膀。這也難怪無論是在殖民地還是在本土,每當荷蘭遇到戰爭威脅,議會總是第一個大叫投降。對此早已見怪不怪的凱塞爾,當下便猛一捶桌子呵斥道:“夠了!仗還沒打呢。你們一個個就都像是懦夫一般縮起了腦袋。只要我們能堅持到援軍到來,那就是勝利!”

“援軍?我們還會有援軍嗎。誰都知道荷蘭同英國開戰了。現在到處都在打仗,這時候有誰會來解救東南亞一角中的我們。”

“是啊,凱塞爾提督,一旦本土戰事吃緊,你艦隊也會被調回荷蘭作戰吧。到那時侯誰來保護被丟在香料羣島的我們?”

給議員們如此一反駁凱塞爾不禁語塞了。他知道以目前戰況來看,自己的艦隊完全有可能被招回歐洲作戰。但他又實在不甘心就這此被英國佬算計,被中國佬驅逐。可還想辯駁的他尚未開口,底下的一個議員便將矛頭轉向總督迪曼道:“總督大人,您倒是發句話啊!到底是去同中國人談判,還是讓艦隊走,要不讓我們走!”

給他這麼一提醒,幾乎所有的人都將目光投向了迪曼。在爭論了近兩個多小時後,衆人終於意識到還有一個總督存在。然而面對衆人企盼的眼神,迪曼也是一臉的無可奈何。既然完全萬全之策是想不出了,那就乾脆選一個不算壞的決定吧。想到這兒,迪曼整了整領結,不緊不慢的站起了身。

當巴達維亞議會爲去留之事愁眉不展時,港灣外的中國艦隊倒是顯得精神抖擻。此次圍攻巴達維亞的總指揮正是當年參加過臺灣戰役的猛將施琅。眼見眉飛色舞的提督不時的撫摸着胸前的勳章,一旁隨同的洪承疇不由上前拱手奉承道:“施將軍軍功赫赫,而今又率艦隊驅逐紅夷。將軍今日之功傳至中原定爲一段佳話啊。”

“洪先生言重了。今日無論是誰來都能順利收服巴達維亞。施某不過是運氣好,得了這順水功勞罷了。”施琅謙遜的說道。可他嘴上雖說“運氣好”,心裡頭卻自認此功非他施琅莫屬。原來隨着艦隊總指揮李海受封上將軍,進京赴職海軍部。施琅成了整個第二艦隊中資格最老官銜最高的軍官。帝國海軍這兩年在南洋的行動幾乎也都是由他負責的。因而包括施琅本人在內不少海軍軍官都已默認他爲第二艦隊總指揮了。

似乎是看透了施琅心中所想,洪承疇緊跟着便撫須笑道:“哎,施將軍無須妄自菲薄。朝廷若是不器重將軍,又怎會讓將軍來負責如此重要的行動呢。可見將軍日後的仕途定然是前途無亮啊。”

“其實先生此次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搞不好,陛下龍顏大悅,先生或許就能回中原了啊。”施琅春風滿面的笑道。

“老夫一介罪民,怎敢枉想邀功,只盼能以殘燭之身將功贖罪。再說能留在南洋了此殘生老夫已然心滿意足。至於回中原之事休要再提。”洪承疇長嘆了一聲道。

“洪先生,不必掛心。只要跟着艦隊,金錢、土地、美女,要什麼有什麼。說起來,在南洋可比在中原逍遙自在多了。”施琅不以爲然的保證道。

“那就承將軍貴言了。”洪承疇欣然做了個揖道。

正當洪承疇一個勁地巴結施琅之際,船上的水手忽跑來報告道:“提督,海港裡出來了一艘小船。”

“哦,小船?”施琅舉望遠鏡順着下屬所指的方向張望了一下。待見船上飄揚的白旗和迪曼那張大鬍子臉後,他得意地收起了望遠鏡道:“先生們,咱們的貴客到了。”

然而施琅口中的貴客並沒有得到貴客應有的待遇。率先迎接他們的是一羣荷槍實彈的士兵,之後又是幾個神色輕蔑的文官。直至最後迪曼等人才被帶到了施琅面前。若是在以前荷蘭人是絕不會忍受這樣的羞辱的。但眼前的情勢容不得他們有半點的不滿。十分清楚這一點的迪曼,打從一進船長室起就一直顯得謙卑而又順從。卻見他低聲下氣的率先向施琅行禮道:“施提督您好。這麼久沒見,將軍您還是這麼威武啊。”

“謝謝總督閣下的誇獎。只可惜你們荷蘭人這次有**煩了哦。”施琅頭也不擡的哼了一句道。

“提督大人請聽我解釋。全巴達維亞的荷蘭人都敢向上帝發誓,這次貴國商隊在印度洋上遇襲的事絕對不是荷蘭艦隊乾的。這其中一定有誤會。有人在挑撥荷蘭與中華帝國間的友好關係。”迪曼慌忙辯解道。

“很抱歉,總督閣下。這次印度洋上發生的事讓新加坡的議會很生氣。您知道的議員一般都很感情用事。一旦他們認準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來。而他們都一致認準這次事件的兇手是你們荷蘭人。所以在下現在就來此執行命令了。”施琅雲淡風清的聳了聳肩道。

“哦,那就請提督大人在給巴達維亞寬限點兒時間。只要一點點的時間,我們一定能讓貴國的議員們瞭解真相的。明白誰纔是真兇。”迪曼毫不氣餒的繼續請求道。

“總督閣下,我恐怕沒有這個權限。議會的議員們正眼巴巴地看着這裡呢。如果在下有絲毫的鬆懈,相信軍部一定會有**煩的。議會生氣,會有什麼樣的嚴重後果,相信總督閣下要比在下更有體會吧。”施琅說到這兒,不由臉色一正加重了語氣道:“你們還有兩個時辰的時間。如果兩個時辰後,巴達維亞的艦隊還沒有離開。那就只好由在下親自護送諸位離開香料羣島了。”

面對施琅赤luo裸的威脅,隨迪曼前來的幾個荷蘭代表臉色頓時就變得難看起來。然而迪曼卻依舊保持着鎮定的口吻。卻見他沉吟了一下後點頭道:“好吧。既然如此,提督大人總得給我們點時間收拾行裝吧。這兩個時辰實在是太短了。”

“兩個時辰不短了。打個包裹,吃頓飯,再同相好的道個別,綽綽有餘。我們那次在馬尼拉歡送西班牙人時,只給了他們一個時辰。”施琅扳着手指頭計算道。

見施琅如此咄咄逼人,這下連迪曼也忍不住提高了嗓門大喊道:“提督大人,我是說認真的。你身後的城市裡居住着三千多荷蘭人。你要他們用四個小時告別生活了十數年的地方。這未免也太過分了些吧。”

“總督閣下,似乎理解錯了我們的意思啊。”一直坐在角落裡的洪承疇突然插了一句道。

“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洪先生吧?”迪曼眉毛一挑道。

“老夫正是洪承疇,大名鼎鼎不敢當。”洪承疇低調的頷首道:“其實閣下跟不用不着如此大動肝火。我朝只是要求在荷蘭的武裝艦隊撤出南洋。並沒有驅逐荷蘭商人的意思。”

“可是,沒有了荷蘭艦隊的保護,誰來保證我們荷蘭商隊的安全?”一個荷蘭代表不滿的反問道。在他們看來保護荷蘭商隊不受他國艦隊和海盜的攻擊一直以來都是荷蘭戰艦的主要任務。一朝沒有艦隊護航這些荷蘭商人還真的有些不知所措起來了。

“在南洋任何一支做正當生意的商船都受帝國聯合艦隊的保護。這是帝國一直以來的承諾。而聯合艦隊甚至還能護送南洋的商船前往印度洋、紅海、以及好望角等地。相信在這一點上,我們的艦隊絲毫不會遜色於貴國的艦隊。更何況是在現在這種非常時期。”洪承疇自信的保證道。

“施提督,這位老先生說的都是真的嗎?中國艦隊真的可以護送我們荷蘭的商船穿越印度洋?”荷蘭代表驚愕的問道。事實上,隨着英、荷兩國的開戰,東印度公司的護航艦隊在印度洋與大西洋的交匯之處一再的被襲。導致大量的貨品囤積南洋運輸不出去。荷蘭商人爲此早就急得直跳了。而中國艦隊在戰鬥力上絲毫不遜荷蘭艦隊。中華帝國更是歐洲諸國最大供應商。料想英國人在囂張也不敢公然強中國人的船。此刻中國人突然表示願意給他們護航,這怎能不讓一干人等怦然心動。

“只要船上運的貨來自帝國,帝國的艦隊就會給予相應的保護。”施琅點頭證實道。他的保證代表了絕大多數中國沿海商人的想法。荷蘭的軍艦讓他們討厭。可沒有荷蘭人的商船,誰來幫他們跑腿,將茶葉、絲綢、布匹、瓷器等等中華特產販賣到世界各地去呢。

“不錯,諸位大可像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那般撤走駐軍,取消總督府,僅保留商務館。”洪承疇更着接口道。

有了此二人一番信誓旦旦的保證,在場的荷蘭商人頓時便當着中國人的面歡呼雀躍起來。見此情形,不想多去責備自己同胞的迪曼轉而饒有興趣的向洪承疇提問道:“如果事情真能像洪先生所言順利解決。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可恕在下冒昧的問一句,先生您是代表中華帝國政府,還是代表香江商業協會?”

“老夫只是陳總督的私人幕僚而已。”洪承疇謙恭的回答道。

“好吧,我們的艦隊會在指定的時限內撤出香料羣島的。”迪曼沉吟了一下後,乾脆的答應道。

“總督大人能如此爽快的做出決定,真是令人欣慰啊。”施琅滿意的起身同迪曼握手道。

而迪曼卻報以了一個苦澀的微笑,回答道:“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 諾千金中軍護商隊 文字更新最快……】@!!

()

第17節 再戰松山(上)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17節 國會(一)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8節 銀圓第二十七節第四十三節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19節 審判夜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17節 暗戰(三)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1節 私掠艦隊第二節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17節 前夜(下)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30節 編制第34節 密使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6節 兵臨城下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三節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22節 荷蘭人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20節 尾聲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節 魯冀防線第十五節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30節 歐洲之行第16節 暗戰(二)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17節 暗戰(三)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五節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11節 殿前論戰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22節 荷蘭人第22節 荷蘭人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11節 海盜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六節第15節 結社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四節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
第17節 再戰松山(上)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17節 國會(一)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8節 銀圓第二十七節第四十三節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19節 審判夜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17節 暗戰(三)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1節 私掠艦隊第二節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17節 前夜(下)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30節 編制第34節 密使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6節 兵臨城下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三節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22節 荷蘭人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20節 尾聲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節 魯冀防線第十五節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30節 歐洲之行第16節 暗戰(二)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17節 暗戰(三)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五節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11節 殿前論戰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22節 荷蘭人第22節 荷蘭人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11節 海盜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六節第15節 結社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四節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