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

從治國的“科學”到皇家園林,這一日下午在御花園的會晤從頭至尾都沒提到約克公爵所關心的債務問題。但當他離開皇宮之時心情卻異常的舒暢。在他看來通過這一次的面聖,一方面向中國人表明了英國王室的立場,另一方面他亦得到了中華女皇“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保證。光是做到這兩點就已經算是將一隻腳邁入了成功的門檻。接下來的事就該是同中國人商計合作細節上的問題了。這個時代的英國雖是海上強國,卻離“日不落”的稱號還有很大的距離。再加上約克本人目前的身份還是個流亡貴族。因此他可不會狂妄無知到認爲東方強大的君主會親自同自己商討這些細節上的東西。事實上,中華女皇這麼爽快地就答應接見自己,已經讓這位初來乍到的英國貴族受寵若驚。所以在面聖結束後約克公爵就沒有再提出什麼要求,而是頗爲從容地等待起中華方面的迴應來。

不過約克公爵並不是一個能坐得住的人。雖然合作的事宜尚還需要等待,可他卻不會傻到把自己整天關在屋子裡。這不,趁着這難得的空閒這位遠渡重洋而來的英國貴族換上了一身普通商人的服裝,在殖民司專員的陪同下把帝都南京好好地遊覽了個遍。相比故鄉歐洲,中國在約克公爵等人的眼中更像是一個異世界。這裡的房屋幾乎都是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三層以上的房屋則大多集中在碼頭和中華門附近。從窗戶的材料上就能看出一戶人家的富裕程度。那些商人、官吏的宅邸大多用上了玻璃窗。稍微富裕的人家則在窗框上繃上一塊絲綢。至於貧苦人家就只好用半透明的紙張來替代透明的玻璃和雪白的絲綢了。由於是歲末家家戶戶都把自家的牆重新粉刷了一遍,並換上了新的窗戶紙。因此在約克公爵的眼中,中國平民的房舍看上去都十分的整潔。比之歐洲的城市那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這裡的街道雖說不上是一塵不染那麼誇張,卻也絕對沒有亂丟垃圾的痕跡。據說中國人的垃圾都有專門地傾倒地點,每天都有專人將這些垃圾集中收集起來,然後連同全城的糞便一起拉到郊外的農場漚成肥料灌溉農田。而那些亂丟垃圾和隨地大小便者則會被處以嚴厲的懲罰。因爲他們的所作所爲不但會引來疾病,而且還浪費了寶貴的肥料。所以當歐洲人得知中國城市整潔地秘密之後,往往不是羨慕中國市民的自覺。而是佩服中國農民的智慧。在他們看來在歐洲就算把垃圾全部收集起來那終究也還是垃圾而已。變不成營養豐富的肥料。

不過約克公爵對於南京地公共設施系統還是大加讚賞的。出於農業上對糞便的需求,城裡很容易就能找到與人方便的公廁。此外城中還擁有一套十分完整的上下水系統。約克公爵原本以爲這是中國人向歐洲人學來的。在他的印象中東方國家的城市是從來不造上下水系統的。不過陪同的中國官員卻十分自豪的告訴他,早在戰國的時候中國人就已經開始用陶製水管鋪設上下水系統了。約克公爵雖然對中國的戰國時代沒什麼概念,但一聽說至少比古羅馬來得早,也就不再對帝國的上下水系統發表什麼高論了。更何況一干人等的注意力早就被周圍繁華異常的街市給吸引了去。

新年本就是一年之中的消費旺季。帝都南京城這些日子更是一片喜氣洋洋的忙碌景象。相比帝國幅員遼闊的疆域,這些近在眼前的人頭竄動的街市更能給人以震撼人心的感覺。身處其中的約克公爵等人覺得自己渺小得就像是淹沒入黃色海洋中的幾滴水珠。當他們得知南京的人口已經接近兩百萬時,驚愕與敬畏立刻就寫在了這些英國人的臉上。須知這個時代的英國人口也不過500萬而已。如果說數字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那眼前的的這種切身經歷就像是塊烙鐵一樣將這片黃色的海洋永遠地烙在了約克公爵等人的心頭。雖然約克公爵本就不懷疑中華帝國會取得印度洋上的勝利。但此刻的他卻有點同情那些個挑戰中華朝的“叛逆”了。

當然這樣的“憐憫”只是在約克公爵的心頭一閃而過而已。慶幸自己選對了靠山的他很快就將注意力轉到了兩邊異國情調濃郁的商鋪上。他發現這裡幾乎每一家店鋪內都供奉有財富之神的神龕,沒有一艘船不在艙內擺設財神神像和祭壇。面對這樣的景象又有誰會去懷疑中國人對財富的忠誠呢。在這裡你能買到世界各地的物產。從美洲的菸草、可可到非洲的咖啡、香料,從法國的香水到瑞士的鐘表。總之只要是你能想得到的,在南京的街市上就一定能找到相應的蹤影。

這羣英國“遊客”甚至還在一處門面頗大的禮品電裡看見了一隻來自英國的八音盒。當約克公爵得知那隻演奏着倫敦街頭低俗小調的八音盒開價不菲後。除了驚訝之外,亦從心底裡產生了一種自豪感。畢竟看見自己國家生產的產品能在世界最大的城市高價被兜售,任誰都會忍不住覺得驕傲起來。不過這種驕傲卻並沒能持續多久。約克公爵很快就發現中國人其實也能製造八音盒,而且做工更精美,用料更講究。那隻英國產的八音盒之所以能賣那麼高的價錢不過是中國人出於對泊來品的一種好奇罷了。這多少讓英國人有些沮喪。因爲他們這一路轉下來發現自己幾乎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賣給中國人。而中國卻擁有着太多太多歐洲人想要的東西。這種一邊倒的貿易似乎根本沒有迴轉的餘地。唯一能引起中國人注意的也只有一些工藝品和奢侈品罷了。

人類在對異國情調的追捧上,還真是有共同語言呢。約克公爵在心中如此點評道。但他也十分清楚在這一點上英國商品是處於劣勢的。法國人有極具特色的香水、白蘭地、琺琅製品,可以供中國人追捧。而英國人引以爲傲的布匹在這裡卻一文不值。雖然還沒有掌握英國的實權,可約克公爵卻已經開始爲自己國家暗淡的出口前景憂心了。與此同時從他身邊走過的人羣卻越來越密集起來。發現這一點的約克公爵不禁好奇地向一旁陪同的官員打聽道:“李。這裡的人怎麼越來越多了呢?”

“殿下前面就是中華門。那裡是京師的交易街。中華交易所以及香江銀行、揚子銀行、汾水銀行的京號都開在中華門。”陪同的官員自豪地介紹道。

在這個殖民司官員看來自己陪同的這幾個洋人不過是些剛剛進城看哪兒哪兒新鮮的鄉巴佬而已。卻不曾想英國雖然沒有像荷蘭與中國這樣建立專門地證券交易所,但英國的證券交易市場絲毫不遜色於鄰居荷蘭。當然長年流亡在外的約克公爵同樣也想象不到在新增殖民地與海上貿易的刺激下倫敦的露天交易街已經火暴到了何種程度。他只知道自己已經來到了中華帝國的金融中心。同時這裡也是世界地金融樞紐。

中華交易所在初建之時就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大的交易所了。經過這十年的發展交易所的面積更是擴充了兩倍有餘。然而就算是如此中華交易所在人們的印象當中還是“擁擠”,“狹小”的代名詞。現在交易所地內外幾乎天天都盤踞着數千名投資者。他們或是親自上陣在紙片橫飛的交易所內扯着嗓子收進拋出。或是坐在交易所外的茶館裡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代理人從市場裡帶出重要的消息。上億的交易額讓整條金融街像一臺永不停歇的馬達一樣帶動着整個帝國乃至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運轉。

Wшw _TTKдN _¢〇

看着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在這裡爲了那些不斷變動着的數字眼紅、亢奮、沮喪,原本只是順便路過的約克公爵也被金融街上的特殊氣氛所感染了。卻聽他躍躍欲試地向一旁的中國官員感嘆道:“哦,我的上帝啊。有人挖到了金礦了嗎?我看這裡怎麼每一個人眼睛裡都閃着金子的光芒。”

“金礦?”望着身邊一臉貪婪的英國人,陪同的中國官員撲哧一笑自傲地說道:“那可是比金子更爲硬通的中華國債。不過你們洋人是不得購買持有的。”

“原來是買賣國債啊。”約克公爵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同樣的事情在歐洲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當年荷蘭戰勝西班牙獨立之後,其公共債券也曾風靡歐洲成爲人們爭相購買的強手貨。可以說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越強,她的國債也就越值錢。從眼下人們爭相購買中華國債的情景就可看出中華帝國在世人心目中有着何等不可撼動的地位。不過中國人禁止外國人購買國債的舉措還是讓約克公爵覺得有點納悶。放債不就是爲了集資嗎。難道中國人的國債還有不同於歐洲的地方?

就在約克公爵低頭思考時,一個隨從在他的耳邊小聲嘟囔了一句:“殿下,那不是法國公使嗎?”約克聽罷一擡頭果然看見了法國公使卡布瑞。卻見他正在對面的一幢高檔茶樓內同幾個衣着還禮的中國商人聊着天。見此情景一股妒意不禁從英國人的心裡油然而生。不可否認,相比法國人英國方面同中華帝國的接觸實在是太少了。在整個南京約克等人唯一熟悉的或許就只有殖民司的龔紫軒大人。不過約克公爵很快又釋然了。在他看來龔紫軒是女皇的寵臣,自己目前只要搭上這位寵臣就足夠了。至於其他人嘛。來日方長以後可以慢慢接觸。想到這裡約克公爵立刻向隨從使了個眼色,示意衆人悄悄離開不要引起法國人的注意。雖說現在的約克公爵並不介意讓法國人知道自己在南京,但在下意識中他還是對這個英國人的老對手心存着忌憚。

離開金融街之後。約克公爵又陸續逛了一下碼頭和船塢。直到天色微暗才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一路上回味着這一日的遊覽,約克覺得自己的收穫還真不小。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但從市場、交易所、碼頭等設施上卻能看出一國的風貌。此時約克可以絕對肯定中華帝國並非歐洲人印象中的東方國家。其風俗固然與歐洲有着很大的差異,但在商業上卻同歐洲特別是英國人有着相似的觀點。不過光有這些還是不夠的,約克還需要更深一步地瞭解這個國家瞭解這羣奇特的東方人。想到這裡他擡起了頭向着坐在馬車對面的中國官員問道:“李,請問京城裡有天主教堂嗎?”

“有啊。城西的天主教堂是江南最大的一座教堂。當年建成時連女皇陛下都下旨道賀呢。怎麼殿下要去找湯若望神甫嗎?”殖民司的官員客氣的回答道。心裡卻在那裡直犯嘀咕,這些個洋人怎麼這麼喜歡到處亂跑呢。

“湯若望神甫?啊,是不是那個爲北方韃靼人同中華帝國談判的神甫?”約克公爵立刻追問道。由於耶酥會士特別喜愛炫耀,因此湯若望當年效忠滿清的事情早在歐洲被編成了傳奇故事。因此對於這一位經歷奇特的神甫約克公爵還是早有耳聞的。

“是啊。就是他。”那官員沒好氣地白了白眼。只要一提起當初西洋人爲滿清爲虎作倀,不少漢人氣就不打一處來。於是他緊跟着又努了努嘴說道:“不過殿下見他幹什麼。他又不是英國人。殿下要是想見同胞可以去科學院嘛。那裡可是有不少英國人哦。”

“什麼?京師有很多英國人嗎?”約克公爵驚訝地問道。

“是啊。這些英國人在帝國的名氣還很大呢。像玻意爾大學士啊。胡克學士啊……”那官員如數家珍地扳着手指頭點道。

“玻意爾!你說牛津的玻意爾在中國!?”約克公爵瞪大着眼睛打斷道。他原本以爲出於印度洋的緊張局勢,在中國的英國人應該不多。至少從他這一路觀察下來也確實沒怎麼見過英國商人的身影。因此約克公爵一開始是打算通過在華傳教的耶酥會士來了解中國學術界的情況。因爲不少同中國人打交道的歐洲貴族都說在中國學者對政治有着很大的影響力。然而他是打破了頭也不曾想到在中國竟然還有這樣一批英國科學家存在。而更讓他驚愕的是這其中還有大名鼎鼎的玻意爾。

其實這也怪不着約克。他雖是個貴族卻常年待在軍隊以客軍的身份征戰四方,對於歐洲科學界的情況並不怎麼了解。而玻意爾又是一個共和派的學者,與其書信交流的朋友大多對斯圖亞特王朝沒什麼好感。不過此刻的約克公爵可管不了那麼多政治上的分歧了。卻見他興奮地一拍掌決定道:“好!我們明天就去拜訪玻意爾博士去!”

【……296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 文字更新最快……】@!!

()

第八節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26節 虎狼之師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44節 蕙露軒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二十二節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7節 茶與茶杯第14節 漢奸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6節 暗戰(二)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6節 路(一)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1節 蜀中大西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2節 藩王第4節 公試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36節 密談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3節 鄭家第30節 編制第四十二節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23節 鄭家第四十三節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十五節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3節 誰是獵物?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21節 陪審團(上)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5節 朱仙鎮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三十節第23節 賜名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31節 百家爭鳴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9節 促膝談心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6節 密談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41節 洪承躊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三十九節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33節 交易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32節 諜影重重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5節 溼牛皮第4節 公試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十六節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23節 父子君臣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6節 義塾
第八節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26節 虎狼之師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44節 蕙露軒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二十二節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7節 茶與茶杯第14節 漢奸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6節 暗戰(二)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6節 路(一)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1節 蜀中大西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2節 藩王第4節 公試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36節 密談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3節 鄭家第30節 編制第四十二節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23節 鄭家第四十三節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十五節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3節 誰是獵物?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21節 陪審團(上)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5節 朱仙鎮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三十節第23節 賜名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31節 百家爭鳴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9節 促膝談心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6節 密談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41節 洪承躊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三十九節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33節 交易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32節 諜影重重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5節 溼牛皮第4節 公試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十六節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23節 父子君臣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6節 義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