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荷蘭人

“範大人,正如您所聽到與看到的那樣。大清與荷蘭有着共同的對手。那就是南邊的那個卑鄙下流無恥的邪惡國家。南明的存在是對整個天下的威脅。大清是上朝大國,我等衷心期盼着大清能早一統華夏還天下以安寧。爲此荷蘭願意以大清馬首是瞻,爲大清的一統大業獻上點綿薄之力。”在范文程的書房中揆一詳細的講述了之前荷蘭東印度公司與香江商業協會以及明帝國多年來的恩恩怨怨。做過十多年臺灣總督的揆一可以算得上是個中國通了。他清楚的知道在這些中國人眼中他們腳下的土地是世界的中心。若想博得他們的好感就必須稱他們爲“天朝上國”。

果然范文程被揆一這麼一吹捧臉上立刻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外人承認你是“天朝上國”當然比自己在家裡關上門自封“天朝上國”來得有面子。更何況大清入關才兩年多所屬的藩國不過朝鮮和蒙古兩國。可到了這紅毛夷的嘴裡彷彿大清已經是天下正統了。不過范文程就是范文程。他可不會爲了一個紅毛夷的幾句奉承就變得頭重腳輕分不清南北了。滿清到底有多少分量他自己心裡最清楚。只見他端起了茶碗輕輕的吹了口氣後對揆一說道:“使節大人,茶快涼了,還是趁熱喝了吧。”

剛纔還豪情萬狀的揆一見這留辮子的韃靼不爲所動,尷尬的笑了笑也跟着端起了茶碗。心裡卻在盤算着如何摸清范文程的底細。於是揆一品了一口香茗後讚歎的說道:“範大人,這可真是好茶。品着有點象西湖的龍井啊。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我以前只知道南方產好茶。沒想到北方也有如此好的茶葉。”

“哦,使節大人也懂品茶之道。不錯,這確實是西湖龍井。可惜如今這龍井在京師可比那金子還貴啊。”范文程看着茶碗中漂浮的茶葉感嘆的說道。滿清雖然入了關可是由於南明的封鎖許多奢侈品、糧食以及布匹都變得緊缺起來。更不用說是這茶葉了。

“哼,如今南明把持着重要的產茶區故意哄擡價格謀取暴利。據說南明還不顧北方百姓的生計一再封鎖大清。我們東印度公司對大清百姓的遭遇表示無限的同情。本着人道主義精神我們願意與大清朝廷攜手打破南明邪惡的封鎖。”揆一滿臉憤慨的說道。從他掌握的情況看由於受戰亂影響清國目前物資極度匱乏。就算荷蘭同明帝國沒有樑子。見利忘義的荷蘭人也不會放棄如此有利可圖的市場。何況扶持了清國還能抑制南方的明帝國。

“本官代表大清的百姓感謝荷蘭友人對大清的支持。不過如今南夷雖然在海上很囂張。但我大清畢竟以農爲本。如今各地的都在恢復農務。估計今年的收成會不錯。至於海上之事我大清從不過問。再說那些化外之地大清也不屑一顧。”范文程面無表情的說道。從前天杜※#183;洛瓦所說的擄掠行爲,再加上前面揆一自己所說的荷蘭同南明的爭鬥。范文程多多少少都嗅出了點味道。這些個紅毛夷在海上不是南明的對手。所以纔會跑來同大清談合作的事。既然如此那他范文程就要知道這紅毛夷手中究竟有什麼樣的底牌。

揆一在心中不由的罵了一句:“老狐狸,明明很想要。還裝着清高的樣子。”不過揆一的臉上依然掛着謙遜的笑容。只聽他提高了嗓門說道:“上帝保佑,祝願大清今年能有個好收成。不過南明是不會讓大清順利完成收割的吧。衆所周知,南明的女首相是個貪婪的強盜。這點無論是在海上,還是在陸上都一樣。荷蘭很願意在軍事上給予大清一定的幫助。”

范文程看了一眼揆一心想你們纔多少人馬啊。能幫得上什麼忙。從湯若望口中范文程得知荷蘭人在南洋的巴達維亞只有幾千人。而且荷蘭還是一個很小的小國,經常發生水災,牧草爲唯一天然資源。當地收穫的小麥和其他糧食還不夠餵養公雞和母雞。他們唯一的營生就是在海上打劫。想到這兒范文程傲然的接口道:“我大清以弓馬定天下,何懼南明跳樑小醜。”

“可是我也聽說大清的騎兵在南方吃了不小的虧啊,”揆一忍不住戳穿道。對於范文程傲慢的態度揆一很是不滿。這個韃靼官員太沒誠意了。自己一再的向其表示荷蘭的友好。可他總是扯開話題或是輕描淡寫的帶過話題。揆一可不想再這麼閒扯下去了。他決定就此開門見山。於是繼續說道:“範大人,您可別在意。這次荷蘭使團是冒着很大風險來到大清的。因此請相信我們的誠意。有些話還是照實說吧。我們知道大清現在正在耶穌會神甫的幫助下改進火炮和火槍。也知道大清在尋找剋制南明火炮和火槍的方法。但我可以以一個軍人的身份向大人保證那些耶穌會神甫改進的大炮和火槍根本不可能剋制南明的火力。”

“哦?”范文程不置可否的哼了一聲。

“範大人,湯若望現在爲大清製造的火槍是火繩槍吧。恩,或許他還能製造一下簡單的遂發槍。不過我要告訴大人。那種槍對明軍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明軍火槍的射程要比普通火繩槍要遠得多,速度也快得多。當年臺灣一戰我軍使用的就是火繩槍。哦,上帝啊。那簡直是場災難。”揆一一邊說着一邊划起了十字。而一旁范文程拿茶碗的手也不禁微微顫抖了一下。只聽揆一繼續說道:“湯若望鑄造的火炮最多不過是你們所說的紅衣大炮,而且還容易移動。但明軍的火炮要輕得多射程也遠得多。他們的炮彈還會自行爆炸不是嗎?”

這下范文程再也不能保持鎮靜了。因爲揆一所說的同那些從戰上回來的將領闡述的如出一轍。卻見他將茶碗擱在了一旁探身向揆一問道:“這麼說荷蘭能有比南明更好的火炮、更好的火槍?”

“我們的火槍比不過南明。南明的在武器方面很有研究。”揆一的回答很老實。雖然荷蘭人是出了名的奸商。不過他們也知道那些該撒謊,那些不該撒謊。誇大自己火槍的性能是沒有意義的。畢竟這關係到日後的戰爭。眼見范文程的眼中又開始有了不屑。揆一鎮定的補充道:“但我們的火炮可以與南明一比。而火槍只要使用得當同樣可以戰勝明軍。重要的是士兵的訓練。”

“恩,這一點湯若望神甫也向攝政王提起過。他還介紹了一種新的編制給朝廷。”范文程點頭答道。

“哦?新的編制。是什麼編制?”揆一好奇的問道。

於是范文程便將湯若望那日所說的西班牙編制簡單的複述了一下。這下輪到揆一的臉上露出了不屑。果然,湯若望那“半瓶水”肚子裡就那麼點貨色。略帶得意的揆一不緊不慢的說道:“噢,範大人。若是大清的士兵真的照湯若望神甫所說去做的話。估計他們在戰場上會成爲明軍標準的靶子。上帝啊,40排的方陣!明軍的炮兵閉着眼睛開炮都能砸死一大片人。只有愚蠢的西班牙人才會用這種老掉牙的方陣。範大人,我敢向上帝起誓。現在的歐洲沒有人會在戰場上使用這種陣形。西班牙編制早在30多年前就被淘汰了。”

范文程聽罷又是一驚。湯若望那日雖然講得頭頭是道。可是後來攝政王同豫親王多鐸覈實了一下發現這明軍的陣形好象沒那麼多人啊。最多不過才三排而已。因此衆人均是狐疑不已。如今聽揆一這麼一點撥才恍然大悟。對揆一不由的又尊敬了幾分。於是范文程以謙虛的口吻問道:“那依揆一將軍看大清的火槍兵當如何配置纔好?”

被范文程“將軍”二字這麼一叫揆一骨頭都輕了。他不過是個掛名的上校。這將軍的頭銜不知要到猴年馬月也纔有。當下便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大人,我們荷蘭摩利士將軍的編制比西班牙人的編制要合理得多。作爲聯軍總司令的摩利士將軍在獨立戰爭時期將西班牙人打得灰頭土臉。我們荷蘭的編制中長矛步兵團的橫排數爲5排,這樣所有的士兵就能夠一次將全部兵器投向敵陣。每排約有50名長矛兵,士兵間距約3英尺。在這種隊形的各個側翼,是3個由滑膛槍士兵組成的排,每排40人,面對敵人編成四路縱隊,每縱隊10人。這樣滑膛槍士兵射擊完畢後就可以採用反方向行進方式,到最後一排去換裝子彈。”

揆一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看了看范文程。此刻的范文程只有一個勁點頭的份。揆一知道這韃靼官員完全被自己吸引住了。於是趁熱打鐵的繼續說道:“不過這種陣型也有弱點。就是在對付敵人騎兵的正面衝鋒時,滑膛槍士兵必須以長矛兵作掩護,艱難而雜亂地向後移動。當敵人向自己側翼進攻時,必須把隊形的正面轉過來面向側翼,這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當然有大清的騎兵阻擊正面衝鋒的敵騎兵並保護陣形的側翼。也就沒那麼麻煩了。畢竟沒有哪個國家的騎兵比得上大清的騎兵。”

揆一最後的一句話倒真是真心話。在歐洲人眼中東方人的騎兵簡直就是個神話。從匈奴人的上帝之鞭到後來蒙古人的鐵蹄哪一個不是惡魔的化身。對此范文程比揆一更有信心。湯若望所建議的編制還有一點讓八旗將領不滿的就是其中沒有提及滿清的驕傲——騎兵。如今揆一所說的荷蘭編制詳細的提到了騎兵。讓騎兵同火槍兵組合使用在范文程看來更符合大清的情況。對揆一已經深信不已的范文程連忙向他邀請道:“揆一將軍精通兵法。我大清如今正需要將軍這樣的奇才。不知將軍可否留下助我大清一臂之力。”

“這當然是沒問題的。能爲大清訓練合格的士兵對付南明是我的榮幸。大人放心,那些南明士兵只是擁有火槍的烏合之衆。他們根本不是軍人。我一定會在戰場上讓孫露那女人見識什麼纔是真正的戰鬥!”揆一咬牙切齒的說道。臺灣之戰自己戰敗當衆向孫露投降時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爲了挽回作爲軍人的榮譽揆一特地向總督迪曼請戰來北上同清國洽談合作事宜。爲的就是找到機會一雪恥辱。不過以目前清軍的實力還不夠。於是揆一又向范文程建議道:“範大人。大清目前的火槍和火炮是遠遠不夠滿足日後戰爭需要的。荷蘭可以向大清提供上好的武器。可以派出專業的軍官幫助大清訓練士兵。但這一切都要秘密進行。絕對不能讓南明知曉。”

“這本官清楚。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旦大清有了自己的火器軍就不用再忌諱那些南夷了。到時候大清一舉南下。荷蘭從海上襲擊南夷在沿海的老巢。這天下即可定矣。”范文程搖頭晃腦的說道。彷彿清軍鐵蹄踏平江南就在眼前似的。可是他轉兒又輕咳了一聲說道:“不過揆一將軍。我大清入關剛不久。百廢待興,朝廷有點捉襟見肘。這個火炮和火槍很貴吧?”

揆一雖然不懂成語。但范文程最後一句話他還是聽懂了。就是說沒錢啊。不過揆一倒沒顯得有多意外。對此東印度公司早有準備了。於是呼,揆一立刻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架勢說道:“荷蘭說過願意爲大清的一統大業獻上點綿薄之力。所以價錢的事好商量。如果實在付不出的話可以用貨物抵價。這大清如此大。相信一定有煤吧。羊毛也行啊。當然荷蘭也有些小小的請求。這臺灣本是荷蘭所開發。如今被南明強行佔去了。要是以後大清消滅了南明。荷蘭希望能拿回臺灣。更希望大清日後能開放南方沿海的城市便於兩國交往。”

范文程一聽立刻也來了興趣。本來嘛,搞火器最麻煩的就是沒錢。現在紅毛夷說可以用煤和羊毛抵價。這當然是件大好事。北方有着豐富的煤礦。滿清和蒙古又以遊牧爲主。煤和羊毛當然比銀子好搞。只是他不知道紅毛夷要這些幹嘛。南方又不冷。至於臺灣嘛。本來就是化外之地要與不要也沒關係。只是開放南方的城市有些問題。畢竟那裡連接着內陸。想了一圈的范文程覺得這實在是筆好買賣於是回道:“此事事關重大。還需等攝政王殿下回來後才能定奪。衆位使臣暫時還是住在老夫府上以便避人耳目。”

同范文程一樣揆一也覺得這是筆不錯的買賣。槍、炮的價格利潤被煤和羊毛替換了一部分。可從清國搞來的煤和羊毛卻可以直接在南明賣個好價錢。這一來一回兩頭倒賣的暴利只有荷蘭人自己心裡清楚。於是揆一欣然的答道:“那就謝謝,範大人了。”

【……】@!!

()

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40節 多鐸第26節 東林鉅子第四十二節楔子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40節 對馬基地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4節 百舸爭流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33節 民惟邦本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三十五節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二十節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30節 歐洲之行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三十三節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23節 休整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二十三節第三十節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二十六節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楔子第十節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4節 狗熊?英雄?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31節 蜀中大西第5節 奇貨可居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16節 暗戰(二)第15節 潛在規則第15節 結社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第25節 孟津渡口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23節 賜名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三十一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27節 山東鏖戰第10節 遼東戰報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7節 路(二)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
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40節 多鐸第26節 東林鉅子第四十二節楔子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40節 對馬基地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4節 百舸爭流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33節 民惟邦本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三十五節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二十節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30節 歐洲之行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三十三節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23節 休整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二十三節第三十節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二十六節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楔子第十節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4節 狗熊?英雄?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31節 蜀中大西第5節 奇貨可居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16節 暗戰(二)第15節 潛在規則第15節 結社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第25節 孟津渡口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23節 賜名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三十一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27節 山東鏖戰第10節 遼東戰報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7節 路(二)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