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殿前論戰

“皇上駕道!”隨着內侍一聲尖桑高唱,整個文華殿頓時一片寂靜。下了御輦的隆武帝,穿過前殿,徑直走入文華後殿,在東頭一間裡的一隻鋪着黃墊子的雕龍靠椅上坐下了。讓朱聿鍵感到的一絲欣慰的是,就他的觀察在場羣臣的臉上均帶着幾分興奮的神采。看來孫露今日帶羣臣來覲見自己定是有什麼喜訊了。果然在行了一拜三叩頭的常朝禮後,爲首的孫露恭敬地取出一份奏疏遞與皇帝道:“啓稟陛下,我軍已於五月初五攻佔盛京了。”

“此話當真!”雖然早就猜到了會是這樣的結果。但朱聿鍵此刻仍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連忙雙手合十告佑道:“祖宗保佑,祖宗保佑。我大明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

“前方將士能取得如此戰績,全憑祖宗保佑,皇上英明啊。”

“肆虐我大明的叛亂終於可以結束了。”

“叛軍已是強弩已末。看來驅除韃虜,收復河山指日可待了!”

“叛逆們終於遭天譴了!真是天佑我大明!”

皇帝這麼一開口,底下的隆武文臣們更是紛紛慷慨激昂的奉承起來。左一句“叛軍”,右一句“叛逆”的,也叫得特順溜。原來自從隆武朝收復四川后,滿清便代替張獻忠部,成了大明朝新一代的“叛逆”。雖然申甲之變前的明朝政府就一直沒承認過“清”,乃至“後金”是一個國家。但多數情況下朝野間對清軍的稱呼大多是“韃子”、“韃虜”、“東虜”等帶有民族歧視色彩的藐稱。於是孫露便決定在輿論和外交上將“滿清”劃爲地方割據的反叛勢力。強調努爾哈赤起兵前明朝屬臣的身份,強調後金是建州貴族的地方割據勢力。儘量迴避其中的民族問題,更不承認其爲合法政權。

起先叫慣了“韃子”的隆武羣臣們還真有些不適應“叛軍”這種叫法。但在仔細回味一番後衆人立刻就意識到了這其中的奧秘。表面上看雖只是輕描淡寫地將清軍的稱呼改了一下。可實際上卻是徹底改變了滿清的政權性質。歷來努爾哈赤等滿州貴族千方百計的強調自己的是金國後裔,強調遼東非中華故土。爲的就是從明朝的統治下合理的獨立出去。深知民族問題重要性的孫露自然不會依着滿州貴族的思路玩下去。此一時,彼一時。以前是敵強我弱,爲了喚起漢民族的覺醒所以打起“驅除韃虜”的大旗。現在自己已經掌握了絕對的優勢,要完成大統一,自然要換一杆大旗。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來說武力的統一是基礎。文化和民族上的統一是關鍵。如今西藏、蒙古、遼東均離散於中央之外。對於孫露和她的隆武內閣來說收復遼東無疑是邁出民族統一的第一步。

一番阿諛奉承過後,隆武皇帝雖得意洋洋,可也並沒忘記遼東大捷的真正功臣們。卻見他謙遜的擺了擺手道:“朕深處於大內之中,哪兒有什麼功勞啊。這次我大明能從拾遼東,佔領夷都。全憑黃將軍等諸位將帥在前方奮勇殺敵。孫首相等諸位愛卿在後方運籌帷幄。朕有了卿等中興之臣來做朕的左膀右臂。這纔是祖宗的保佑啊。”

“皇上過獎了。能爲國家,能爲皇上做事乃是我等衆臣的職責。”孫露趕忙低頭謝恩道。卻聽她又將話鋒一轉提醒皇帝說:“不過皇上,我軍雖已攻取盛京,但現在還不是高興慶祝的時刻。據悉九酋多爾袞已派出僞王滿達海出關支援遼東叛軍。因此第四軍團目前在遼東的情況仍不容樂觀。”

孫露的一席話頓時就將隆武君臣們的興奮激動的思緒拉回了現實。數萬大軍深入敵後確實危險重重。如今聽聞滿清已派兵增援遼東,衆人不禁又開始爲遼東的戰事擔憂起來。卻聽錢謙益率先向孫露提議道:“首相大人,既然叛軍已向遼東增兵。不如我們也向遼東增兵吧。”

“是啊,第四軍團不過三萬多人馬,要想完全佔領遼東確實少了寫。況且遼東又是叛軍的老巢。聽說李朝現在已在鴨綠江集結了不少人馬。不如就此請李朝出兵同我軍一起清除遼東的叛軍吧。”一旁的禮部尚書陳子龍緊跟着建議道。

“現在還未到要向外藩借兵的地步。況且我軍真要是向朝鮮人借兵平遼。屆時遼東的百姓又會怎樣看待我們?陳大人,請神容易,送神難。遼東之戰是我中華的家務事,還是少讓外藩插手的好。”孫露語氣婉轉地回絕了陳子龍的建議。

然而這卻讓陳子龍等幾個文臣多少有些失望。據悉孫露先前已經回絕了德川幕府出兵幫助明軍收復遼東的請求。而在不少人看來向倭國或朝鮮借兵不失爲一招好棋。既能解決兵源問題又能減少明軍自身的傷亡。再說遼東開戰至今朝、倭兩國承擔了明軍絕大部分的糧草供應。這兩個外藩早就介入了遼東戰事。如今向外藩借兵又有何不可?陳子龍等實在不明白一向以利益爲重的孫露爲何會在這種事上糾纏於面子問題。

經過這麼多年的合作史可法倒是多多少少摸清了孫露的一些想法和立場。對於孫露來說遼東是大明不可分割的部分。眼前這女子對關外領土的執着絲毫不亞於中原。另外就是孫露可以接受外藩提供的各種資助,但絕不能容忍他國的軍隊踏上中土。特別是倭國的人馬更是忌諱中的忌諱。史可法不知道孫露是怎麼會有這種想法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執着的信念。只要不影響大明朝的復興大計,史可法等人還是尊重孫露這點固執的。於是他連忙微笑着打圓場道:“陳大人,依老夫看孫首相是想乘機渡黃河北上了吧。”

“哦?孫愛卿難道真的打算就此揮師北上了?”龍椅上的朱聿鍵也跟着微微探身關切的問道。

卻見孫露點了點頭自信地一笑回道:“啓稟陛下,準確的說應該是全面合圍!”

“全面合圍!?”在場衆人異口同聲的叫了起來。此時的孫露不慌不忙地朝身後打了個手勢。卻見四個內侍立刻便搬上了一個鋪着地圖的四方案几。地圖上不但詳細的標住了敵我雙方的重要據點。還放上了數個小木人來表示雙方主力。眼見這麼一個大傢伙被搬上了殿堂包括隆武帝在內的衆位君臣立刻就來了興趣。只見朱聿鍵走下了龍椅饒有興趣的在衆臣的陪同下打量了一番後,指着地圖向孫露問道:“孫愛卿,這就是你所說的全面合圍?”

“回陛下,正是。”孫露恭敬地朝皇帝做了個揖,有回頭向蕭雲命令道:“不過在此之前還是由蕭蔘謀長先介紹一下中原目前的戰局。”

“遵命。”蕭雲果斷地敬了個禮,便拿起一旁的教鞭指着地圖介紹起來:“陛下。諸位大人。正如此圖所示。在魯豫,兩省我第一軍團現正與敵多鐸部對峙於靈山衛至懷慶府的一線。多鐸部在此駐有滿漢僞軍共六萬餘人。並且在其沿線修築了一系列要塞堡壘,號稱‘魯翼防線’。在豫陝,我第二軍團已於今年二月下旬,破潼關,尾追吳三桂部至西安府。在川陝,我第三軍團於同年三月上旬,收大散關,入漢中。至四月初九,第二軍團、第三軍團順利會師於陝西鳳翔府。會師後由張家玉將軍率第二軍團主力繼續圍攻固守西安的吳三桂部。遊沛龍將軍率三軍團協同陝、甘、晉各地方義軍收復平涼、慶陽、延安、榆林諸府。此外,太行山的第五軍團也於四月起連續圍攻敵京畿一帶。以配合第四軍團在遼東的登陸行動。”

“等一下,蕭蔘謀長。朝廷什麼時候出了個第五軍團啊。”聽得正認真的陳子龍疑惑的問道。

“回陛下,諸位大人,這第五軍團便是姜鑲將軍率領的太行義軍。其實早年姜總兵在大同府起義也是首相大人事先派人策反的結果。”蕭雲垂首解釋道。

“哦?真沒想到孫愛卿還留了這麼一手啊。如此看來收復京城是指日可待了!”朱聿鍵面露喜色的讚揚道。就地圖上來看明軍現在佔領了豫、陝、晉、乃至北直隸的大片地區。明軍目前控制的範圍遠遠超出了隆武皇帝心中自己的預計。

“之前爲了戰局着想姜鑲部一直沒有公開同朝廷的關係。還請皇上恕罪。”孫露謙遜的告罪道。繼而她又神色一振向衆人說道:“陛下,諸位大人,其實收復北京一戰已無懸念。臣剛纔所說的全面合圍,不止是合圍北京,更是要將僞清滅於關內,徹底消除後患。這次第四軍團登陸遼東的計劃也是爲了日後的關門打狗!”

“好個關門打狗!”一旁的湯來賀聽罷激動的指着地圖道:“如今我軍已然佔領盛京。只要再拿下山海關便可將韃子封在關內。到時候他多爾袞就是插翅也難飛了!”

“不錯,我軍的下一步計劃就是令海軍從海路配合第四軍團攻克山海關。其餘各部同時從魯、豫、陝、晉各個方向上同時向北直隸進逼。徹底將僞清部衆封死在京畿一地!”孫露用手在地圖上方劃了一個大圈慷慨激昂的說道。

一旁的衆臣也是各個聽得神采飛揚,紛紛點頭稱是。此時的朱聿鍵更是得意洋洋一副中興之主指點江山的模樣。卻聽他又探身向孫露問道:“好!好計!就不知此次北伐的主帥兵部決定了嗎?”

“回陛下,兵部決定這次由第二、第三、第五軍團組成西路軍,由張家玉將軍擔任西路軍主帥。第一、第四軍團組成東路軍,由臣擔任主帥統一指揮。”孫露一個抱拳回答道。

шшш◆ тTk дn◆ ¢ ○

“哦?孫愛卿這次要親征?!”朱聿鍵驚訝的問道。他那渾濁的眼神中閃過了一絲光芒。至於周圍其他的大臣亦露出了驚愕的表情。看來孫露打算親征的決定事先並沒有同其他大臣通過氣。不過我們的隆武皇帝很快就依依不捨的說道:“既然這次的北伐已無懸念,孫愛卿就不必親征了吧。南京這裡可是離不開孫愛卿的。”

“回陛下,這次的北伐在軍事上雖無懸念。但在政治上可是留有諸多問題。如何處理僞清貴族?如何處理僞清投降的軍隊?如何收拾北方的殘局?這些事看似簡單,似乎一殺了之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其實卻事關我大明日後的團結穩定。此次北伐的目的不止是收復北京等北方失地,更主要的是馴服滿州各部。朝廷在對滿州各部的處理,勢必會對遼東的女真各部與漠南蒙古諸部產生影響。爲了國家日後的大統一。這就需要朝廷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慎重對待才行。因此臣雖深知南京的政務異常繁忙。但臣覺得還是得由臣本人親自去次北方纔行。”孫露語重心長的解釋道。

在場的衆臣聽罷頓時紛紛交頭接耳起來。雖然他們也曾經考慮過對滿清貴族的處理問題。卻都未曾象孫露這般將日後收復蒙古諸部也考慮進去。一旁的朱聿鍵亦在心中暗自欽佩着孫露的深謀遠慮。於是他滿意的點頭道:“好,此事就照孫愛卿的意思辦吧。朕就在這皇宮大殿裡等待着孫愛卿的捷報了!”

“遵命!臣等定當全力完成復興重任。”孫露朝着皇帝深深做一揖保證道:“總有一天皇上您會成爲大明有史以來疆土最大的帝王。”

“那就承蒙孫愛卿了。”朱聿鍵亦優雅的迴應道。

接下來的御前談話便在極其輕鬆的氣氛下又持續了一段時間。末了朱聿鍵在詢問了一番今年科舉情況後就結束這次的談話。此時才從文華殿退出的孫露還未走遠,卻聽身後有人招呼道:“首相大人,請留步。”

“哦,蕭蔘謀長有什麼事嗎?”孫露停下了腳步回頭一看,發現那人原來是蕭雲。只見蕭雲快步上前,猶豫了一下向孫露問道:“首相大人真的要親自指揮這次的北伐嗎?”

“是的。剛纔在文華殿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皇上也同意了我的請求。怎麼?蕭蔘謀長,有什麼不妥嗎?”孫露擡頭反問道。

“首相大人,您不覺得北伐這種事,您親不親自出馬都不會有多大的問題。相比之下南京更需要首相大人您的坐鎮啊。”蕭雲毫不忌諱的直言道。他相信孫露應該明白自己所指的是什麼。

“蕭蔘謀長,關於這次親征的原由剛纔我在皇上面前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孫露語重心長的解釋道。孫露又何嘗不知蕭雲所擔心的事。但滿清的善後一個處理得不好,極有可能造成長期的後患。於是權衡再三後孫露決定還是以統一大計爲重。想到了這兒她不禁放緩了口氣拜託道:“蕭蔘謀長,現在還是一切以統一大業爲重吧。”

眼見孫露這次親征的決心下得異常堅定。蕭雲自知現在很難說服孫露。於是欲言又止的他最後還是敬禮嚴正地保證道:“是,首相大人儘可放心,屬下等一定力保後方安定!”

“那南京這裡就拜託諸位了。”孫露感激的歉身道。

“屬下只盼首相大人這次能儘快的解決滿清,早日還朝啊。”蕭雲長嘆了一聲直言不諱的說道。續而他又回頭向孫露報告道:“首相大人,根據您的指示,滿清派來的使者已經被帶到南京了。”

“哦,這麼快。”孫露微微一笑點頭道:“那好,就讓禮部的陳大人好好地給北方來的使者開開竅吧。”

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25節 山西烽火(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28節 天下之法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9節 南夷與胡虜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1節 私掠艦隊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25節 蜀中攻略(二)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10節 遼東戰報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8節 路(三)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三十九節第7節 茶與茶杯第10節 驚變(一)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16節 八旗眷屬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11節 殿前論戰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4節 戰敗者第23節 賜名第35節 朱仙鎮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3節 君與臣(上)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7節 路(二)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24節 君與臣(下)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二十四節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14節 歷史的界線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三十六節第三十四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8節 洛陽之戰(三)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36節 密談第28節 返航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17節 國會(一)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七節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四十五節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6節 義塾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43節 桑稻之爭(三)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3節 芝蘭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4節 公試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14節 盛宴(六)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
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25節 山西烽火(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28節 天下之法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9節 南夷與胡虜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1節 私掠艦隊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25節 蜀中攻略(二)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10節 遼東戰報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8節 路(三)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三十九節第7節 茶與茶杯第10節 驚變(一)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16節 八旗眷屬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11節 殿前論戰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4節 戰敗者第23節 賜名第35節 朱仙鎮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3節 君與臣(上)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7節 路(二)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24節 君與臣(下)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二十四節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14節 歷史的界線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三十六節第三十四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8節 洛陽之戰(三)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36節 密談第28節 返航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17節 國會(一)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七節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四十五節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6節 義塾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43節 桑稻之爭(三)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3節 芝蘭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4節 公試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14節 盛宴(六)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