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衆姥姥進大觀園(下)

帶着衆人繼續超前走去,貓兒莊的繁華也終於全部展現在衆人眼中。寬闊的青石馬路、馬路兩旁的綠化帶,沿着路旁一棟棟水泥二層小房。

這些房子特別讓幾人感興趣,因爲這種二層小房和他們住的深宅大院不同,但卻看上去那麼的清新、別緻。

在每棟小房下,一排排的白色小木籬笆圍成私人的花園,在花園中,各色的鮮花正盛開着,一些花園中擺放着躺椅,看來家裡的主人時常躺在上面賞花、看書。

自打進了貓兒莊的地界,貓兒莊給這幾位朝廷大員帶來的震驚實在是太多了,讓此時的他們腦子有些短路,呈現一絲呆滯的狀態。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看着面前的景色,陳以勤有感而發,竟是背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臉上一片羨慕之色,感嘆道:“我大明朝的世外桃源,非貓兒莊莫屬!”

衆人聽後,紛紛點頭贊同,這貓兒莊不光經濟發達、市場繁榮,村子中百姓們也是活的如此自在,實在是桃園聖地阿!

楊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心裡還真是佩服這位進士出身的陳大人,看着貓兒莊竟然會想起桃花源記。楊休依稀還記得,那應該是自己上初中時學的,當時背它還花了不少時間,不過這個時候再讓他背誦出來,他可自認做不到。

楊休領着衆人,又經過了水泥作坊、一條小型的商業街、酒樓等,終於到達衆人此行的目的地——貓兒莊器械作坊!

經過擴建,此時的器械作坊比原來大了兩倍有餘,作坊的外牆全部是由水泥巨石築起,彷彿是小了幾號的城牆一般,在作坊外、一隊隊甲冑鮮明的鄉勇不時巡邏而過。

器械製造作坊可以說是楊休最重要的產業,很多新鮮的東西,都是在這裡誕生,然後才分支出去城裡的作坊。說白了、這裡是楊休的科研基地,所以這裡的安全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

“王爺、諸位大人,這裡就是貓兒莊的器械製造作坊了,現在這作坊內一共能容納千人同時作業,不過現在只有六百餘工匠。朝廷交下的訂單中,我們貓兒莊負責五萬套鎧甲、五萬支長矛、兩千柄火器。現下整個作坊正在全力打造鎧甲,已經成型三萬多套了,預計再有二十多天五萬套鎧甲就可以完工了。”

楊休領着衆人走進器械作坊,邊說邊介紹着現下作坊內的情況。

“楊大人已經造出三萬套鎧甲了?”陳洪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

“回公公,是的。”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陳洪搖着頭,不敢相信楊休的速度竟然這麼快。在各種器械中,鎧甲是最不好打造的,一套鎧甲包括頭盔、胸甲、臂甲、腿甲多個不分組成,造楊休這個速度,再有一個月鎧甲就都打完了,那剩下的長矛和火器豈不是更快?用不上五個月,楊休這邊就能全部完成了阿!

楊休對着陳洪、代王等人一拱手道:“託王爺、陳公公以及各位大人的福,兵械作坊的進度一直都很順利,沒有遇到什麼麻煩。”

一路上代王見識到了貓兒莊的繁榮,他心底裡是最明白貓兒莊的情況的,所以此時再看楊休時,簡直就是再看着一個聚寶盆阿。對這個屬下,是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

此時聽楊休說這話,大手一擺豪爽的道:“止元謙虛了,貓兒莊有今日之繁榮,實乃止元之功勞,和我們可沒半點關係阿。”

“不敢、如若沒有王爺和各位大人的支持,下官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而已。”楊休忙恭敬的回禮,這個功太大了,王爺可以隨便說,自己可不能隨便接阿。

董承這個馬屁精,早就知道代王看重楊休了,現在在這麼多人面王爺說這番話,明擺着就是在給楊休身上按功勞呢阿,爲的就是以後給楊休升官的時候有東西能堵他人之嘴。

董承爲人的原則是什麼?見縫插針!不錯過身邊一絲一毫討好上司的機會。

“楊大人出自代王府,都說名師高徒,此言不虛阿!”

“哈哈哈!”

聽了這話,代王很是歡喜,一衆人歡快的大笑起來。

不過在這批人中,先不說他們是不是真心的笑、還是敷衍的笑,至少都笑了。而有一個人,臉色卻是很陰沉,那就是陶敬!

以前、陶敬作爲代王手下唯一的謀士,無論什麼事代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可現在、代王漸漸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楊休身上,傾盡權利去栽培他,甚至爲了楊休、代王還不惜引起嘉靖帝懷疑,在前日上的摺子中,力薦楊休!

這些待遇,是他陶敬從來沒有享受過的,他嫉妒、他恨!自己辛辛苦苦多少年跟在代王身邊,給代王出謀劃策,可卻沒有得到什麼好處。而楊休這個流寇頭子,剛認識王爺沒幾個月,竟是得到代王的大力推捧。

眼中寒光一閃而過,一個醞釀了很久的計劃,在陶敬腦中再次浮現,他決定、這次無論如何,也要下手了!

參觀過貓兒莊器械製造作坊,楊休領着衆位大人來到貓兒莊的辦公地點,也就是貓兒莊學院。由於貓兒莊學院中,楊休開了很多大明朝並沒有的課程,思想程度過於開放,所以並沒有領着衆人去參觀。

在大廳內就坐,代王坐與最上首,身邊是陳洪和鄢懋卿。看着周圍的環境,意味深長的道:“止元這裡環境是不錯,可用來當作衙門,實在有些太簡陋了。”

楊休吩咐着鄉勇來給衆大人倒茶,對代王道:“下官僅是區區九品官職,在貓兒莊也只是村正,哪裡是什麼衙門?能有個這麼好的辦公地點,已經是很不錯了!”

董承是坐與楊休身邊的,他和楊休有些交情,兩人也相熟,偷偷的用胳膊碰了碰楊休,小聲的提醒道:“楊大人,代王這意思、是要給你換個衙門呢!”

“啊!”楊休聽了這話頓時一驚,他與楊休之前已經商議過,今日要與代王討論一番,看看是否可以要得一個權利,擴大鄉勇的編制。如果代王是真心看重自己,那一定會答應的。

不過楊休到是沒太往這方面想,代王竟然要升他的官?

第267章 爲人終爲己(二)第129章 百廢待興(五)第300章 拖都之戰(上)第57章 遭遇戰(一)第18章 色心大起(上)第111章 殺人要有理第386章 鳳陽府之戰(二)第341章 奪宣府(二)第414章 關東聯盟(五)第322章 絕殺(二)第392章 南京之危(四)第349章 北伐(四)第297章 出征草原(三)第212章 吾必殺之第67章 圍追堵截第314章 自作孽(三)第45章 忽悠死你(下)第129章 百廢待興(五)第372章 決戰(二)第65章 搜山第259章 萬壽帝君(一)第244章 將計就計(上)第34章 奪城——誘殺第153章 經商就要奸(三)第174章 呼風喚雨(三)第347章 北伐(二)第124章 上任前夜(下)第326章 嘉靖駕崩(二)第401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二)第23章 圍困(下)第328章 圍攻京師(一)第283章 紈絝第340章 奪宣府(一)第153章 經商就要奸(三)第389章 南京之危(一)第66章 何爲官兵、禽獸也310章 倒嚴上第332章 出關(二)第120章 芝麻官第193章 素平村慘案第45章 忽悠死你(下)第243章 半路殺出兩個程咬金(下)第397章 虛虛實實第355章 雙楊之戰(六)第397章 虛虛實實第220章 ‘毒’眼龍(下)第307章 鐵血第374章 激戰御河口(一)第264章 裕王之憂第250章 大豐收第67章 圍追堵截第123章 上任前夜(上)第5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92章 南京之危(四)第86章 改革(中)第339章 直隸之戰(五)第145章 漁利(二)第238章 錦囊一支(上)第413章 關東聯盟(四)第40章 有人哭來有人笑第73章 騷動第186章 戰張衡第91章 代王第271章 趕盡殺絕第5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70章 面聖(上)第306章 崢嶸第376章 激戰御河口(三)第264章 裕王之憂第188章 反包圍(上)第42章 我也挖陷阱第99章 夜色刀光第225章 設伏十里河第328章 圍攻京師(一)第334章 出關(四)第104章 重逢第62章 宴卿第382章 貓兒莊之戰(三)第99章 夜色刀光第173章 呼風喚雨(二)第371章 決戰(一)第253章 揮軍東進(上)第377章 激戰御河口(四)第57章 遭遇戰(一)第47章 回馬槍第372章 決戰(二)第104章 重逢第281章 胡宗憲第170章 面聖(上)第114章 王府設宴(中)第349章 北伐(四)第17章 大婚309章 扶乩下第206章 跟蹤第364章 張溶再逃(下)第77章 獲救第210章 大同風雲第166章 入京(上)第290章 報捷報災(下)第37章 奪城——奇襲
第267章 爲人終爲己(二)第129章 百廢待興(五)第300章 拖都之戰(上)第57章 遭遇戰(一)第18章 色心大起(上)第111章 殺人要有理第386章 鳳陽府之戰(二)第341章 奪宣府(二)第414章 關東聯盟(五)第322章 絕殺(二)第392章 南京之危(四)第349章 北伐(四)第297章 出征草原(三)第212章 吾必殺之第67章 圍追堵截第314章 自作孽(三)第45章 忽悠死你(下)第129章 百廢待興(五)第372章 決戰(二)第65章 搜山第259章 萬壽帝君(一)第244章 將計就計(上)第34章 奪城——誘殺第153章 經商就要奸(三)第174章 呼風喚雨(三)第347章 北伐(二)第124章 上任前夜(下)第326章 嘉靖駕崩(二)第401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二)第23章 圍困(下)第328章 圍攻京師(一)第283章 紈絝第340章 奪宣府(一)第153章 經商就要奸(三)第389章 南京之危(一)第66章 何爲官兵、禽獸也310章 倒嚴上第332章 出關(二)第120章 芝麻官第193章 素平村慘案第45章 忽悠死你(下)第243章 半路殺出兩個程咬金(下)第397章 虛虛實實第355章 雙楊之戰(六)第397章 虛虛實實第220章 ‘毒’眼龍(下)第307章 鐵血第374章 激戰御河口(一)第264章 裕王之憂第250章 大豐收第67章 圍追堵截第123章 上任前夜(上)第5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92章 南京之危(四)第86章 改革(中)第339章 直隸之戰(五)第145章 漁利(二)第238章 錦囊一支(上)第413章 關東聯盟(四)第40章 有人哭來有人笑第73章 騷動第186章 戰張衡第91章 代王第271章 趕盡殺絕第5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70章 面聖(上)第306章 崢嶸第376章 激戰御河口(三)第264章 裕王之憂第188章 反包圍(上)第42章 我也挖陷阱第99章 夜色刀光第225章 設伏十里河第328章 圍攻京師(一)第334章 出關(四)第104章 重逢第62章 宴卿第382章 貓兒莊之戰(三)第99章 夜色刀光第173章 呼風喚雨(二)第371章 決戰(一)第253章 揮軍東進(上)第377章 激戰御河口(四)第57章 遭遇戰(一)第47章 回馬槍第372章 決戰(二)第104章 重逢第281章 胡宗憲第170章 面聖(上)第114章 王府設宴(中)第349章 北伐(四)第17章 大婚309章 扶乩下第206章 跟蹤第364章 張溶再逃(下)第77章 獲救第210章 大同風雲第166章 入京(上)第290章 報捷報災(下)第37章 奪城——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