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南薰臺(1)

羋月病了十餘日,才漸漸轉好。

可是等她醒來的時候,世界似乎重新換了天地。

她現在住在西南角的離宮,離素日居住的掖庭之地,隔着數道宮苑,一個湖泊。離宮低矮,自不是雲夢臺這樣的高臺大殿,不過是數座木製小院,錯數於樹木之中,沒有雕樑畫棟,也沒有錦繡遍地,身邊原來婢僕環侍,如今卻是隻餘幾個粗使。

羋月身邊原來的小侍童驊騮綠耳自然也是不見了,只餘了原來的侍姆女葵,可是她在宮中找了半天,卻是找不到原來的生母向氏了。

“母親,我阿孃呢?”羋月跑去問養母莒姬。

莒姬也是神情憔悴,看着眼前的一兒一女,先叫乳母將羋戎抱下去,這纔對羋月強笑道:“你阿孃……如今已經不在這裡了。”

“不在了?”羋月的小臉頓時白了,父王已經“不在了”,如今生母亦是“不在了”,她頓時聯想到一起去了道:“我阿孃,是、是和父王那樣……”

看着眼前小臉慘白、怯生生的小女兒,莒姬心頭一痛,一時竟不知道如何解釋纔好。她在宮中的人手,終於打聽到那一日向氏去章華臺取物就此失蹤,但之後有大王與威後爭執之事,以新王的爲人以及威後的多疑狠決,她已經猜到其中的七八分可能了。若是事情發生之時她能夠在場,自然是想盡辦法要保下向氏。只是如今事情已經過了這些時日,只怕向氏已經凶多吉少,到底她是被殺,還是被逐,還是配人,如今便再去追查也是於事無補。反懼事情鬧騰出來,只怕更爲自己和這一對孩子招致威後的殺意。

想到這裡,她輕撫着羋月的小臉,溫言道:“不是的,你阿孃只是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那她還會回來嗎?”羋月問。

莒姬輕嘆道:“母親也不知道。”

羋月咬住下脣,想要哭出來,卻強力忍着道:“阿孃不要我和戎弟了嗎,爲什麼她要去這麼遠的地方,她就不想我們嗎?”

莒姬再也忍不住了,將她擁入懷中,哽咽道:“不是的,你阿孃很疼愛你們,如果她可以決定,她如何能捨得離開你們……”

羋月推開莒姬,轉身向外跑去道:“我要去找阿孃……我要把阿孃找回來,戎弟晚上沒有阿孃哄會哭的……”

莒姬的手伸在空中,一時竟反應不過來,女葵連忙道:“夫人,我去把小公主追回來?”

莒姬垂下手,搖了搖頭道:“不必了,讓她跑一跑,哭一哭吧!她畢竟還是個孺子,心中有怨,發作出來,反而好!”

女葵垂首道:“是。”

羋月一口氣跑出離宮,沿着高低不平的小道,跑到後山之上。她跑得鞋也掉了,襪也破了,腿也傷了,再也支撐不住,撲倒在地。

她擡起頭來看着藍天,看着山下。這是全宮中最高的地方,從這裡可以看到整個楚宮。眼見得一處處花苑流水處,一座座的高臺錯落聳立,人如螻蟻般在高臺下,宮牆中來去。

這麼多的人,她的阿孃又在哪裡?

羋月昂首尖厲地叫着道:“阿孃——阿孃——阿孃——”

小小的女童,一聲又一聲地叫着,尖厲的童音劃破天際,驚得宿鳥飛起。可縱使她叫得淚流滿面,叫得聲幹氣咽,叫得聲音支離破碎,叫得再也說不出話來,依舊是空山寂寂,無人迴應。

南薰臺。

自周天子時,於城郊設學宮,爲公室子弟學習之用,天子之處曰辟雍,諸侯之處曰泮宮。但太子爲儲君,所學自然單獨另請三師三保,楚國先王乃另闢南薰臺,爲太子就用之處。

左徒屈原在南薰臺教授新太子橫的學業,今日正講到“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這一節,卻忽然聽得門外有異聲。

他向着門縫外瞟了一眼,不動聲色地繼續講,太子橫正全神貫注地拿着竹簡在抄寫,唯有下面過分機敏的小弟子黃歇似乎向後看了一眼。

他一直講到“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享先王亦如之”之後,放下竹簡,道:“這一節講到這裡,大夥兒便先歇歇罷。”

太子橫恭敬地行了一禮,扶案站起,幾個小內侍忙上前爲他添水奉羹。

黃歇也站起來,卻是眼珠子一轉,慢慢地挪到門邊,溜出了門去。

屈原見了他的行動,也只是淡淡一笑,這南薰臺在楚宮之內,又不是鄉野郊外,就算有什麼人來窺視,也不過是宮中之人罷了。黃歇畢竟只是一個小童,自然好奇好動,閒來無事跑動一二,也是無妨。

黃歇出了門快步轉過迴廊,果然見遠處有個身影一閃而沒,他立刻跳下回廊,也顧不得穿上鞋子,就追了過去。

看着對方似乎也是個小童,身手敏捷,在花草叢中跑得飛快。黃歇發力急奔,追了好半天也沒追着人,便有些垂頭喪氣。

他卻是心有不服,這邊佯裝着回去,另一邊卻躲到樹叢中。過了一會兒,果然聽到遠處腳步聲,那人又悄悄回來了。

黃歇等到那人腳步走近,才跳出來撲上去道:“哈,抓到你了!”

那人被他撲到在地,氣得一拳揮去,黃歇接住,不妨另一拳揮來,他又偏頭躲過。兩人四目交接,這才認出對方來。

“是你!”

“是你?”

原來這人就是當日曾有一面之緣的九公主羋月,自那日之後,他們再沒有機會再見,尤以楚威王駕崩以後,更是沒有了她的消息。

而此時的她,雖然仍然是男裝打扮,但衣服卻已經不如昔日鮮亮,臉上也不如當日那般驕傲無憂,卻更有一股冷漠和倔強之氣。

黃歇大喜,一看自己還壓着對方,連忙鬆手跳起來又伸手去拉對方道:“公主,怎麼是你,你去哪兒了,我一直在打聽你呢!”

羋月不理黃歇伸出的手,自己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土,瞅了黃歇一眼:“你還記得我?”

黃歇小臉一紅道:“我、我自然是記得的。”

羋月轉身就要走,黃歇一急,伸手想去拉她,見她眼一瞪,縮了手,道:“你去哪兒?”

羋月扭頭道:“不用你管。”

黃歇支唔着道:“你、你不見見夫子嗎?”

羋月哼了一聲道:“我爲什麼要見他。”

黃歇奇道:“你不想見到他,你跑到南薰臺作什麼?”

羋月仰頭道:“我高興,我樂意。”

黃歇見她又要走,急忙想拉她,拉到一半改爲拉着她的袖子道:“你別走……”

羋月瞪着他道:“你放手。”

黃歇情知此時應該放手,卻不知怎麼地就是不肯放手,絞盡腦汁想着理由,卻看到她手中竹簡,上面有寫得歪歪扭扭的字跡,恍然大悟:“你是想聽夫子講課?我帶你去見夫子。”

羋月甩開他的手,道:“我纔不要。”說到這裡聲音不禁帶上了一些委屈道:“他既然不願意教我,我自己聽就行,幹嘛要見他。”

說到這裡,卻聽得一個聲音道:“若是我現在願意教你了呢?”

羋月詫異擡頭,卻見屈原衣袍飄飄,跨過草叢走來。

羋月看着屈原,有一絲疑惑道:“你?爲什麼?”

屈原走到她身邊,看着眼前的小人兒已經瘦削了許多,原來臉上的嬰兒肥也沒有了,經過風雨的孩子,似乎一瞬間長大了。

屈原暗自輕嘆,卻道:“當日臣不收公主爲徒,是因爲懼智者憂而能者勞,不欲公主憂勞。可是如今公主已失庇佑,難避憂勞,就不能沒有智與能護身了。”

這樣的話,羋月過去不能明白,便是如今也聽得似懂非懂,但於此時她從能眼前這位老人的眼神中,感受到了真心的關切。自變故以來,她一直驕傲倔強,可此時忽然間眼淚便落了下來。

黃歇有些着慌道:“哎,你別哭啊,別哭啊……”他有些無措地看着屈原,屈原輕嘆了一聲,撫着羋月的頭頂道:“好,你想哭就哭吧!”

羋月抱住屈原,放聲大哭。

屈原撫着她的頭,輕輕嘆息。

好一會兒,哭聲漸漸停息,羋月方有些不好意思,拉過黃歇遞來的絲帕,胡亂擦了擦。她臉上還有些灰土,只擦得臉孔都是一道道的。黃歇忍不住,還是伸手出來幫她細細地擦乾淨了小臉。

屈原只負手站在一邊,看着兩小兒的行爲,等二人收拾完畢,這才伸手領着她和黃歇,一起走回南薰臺後殿去。

此時太子橫已經下課,他的從人們也一併隨着離開,南薰臺便只有屈原師徒和幾個在外服侍的奚奴。

走入室中坐好,屈原方問道:“公主,你如何知道我們在南薰臺的?”

羋月搖搖頭道:“我不知道。”

“哦?”屈原詫異道:“那公主如何會尋到南薰臺去?”

羋月眼神閃了一下,發出一絲的亮光來,雖然只是一閃而沒,屈原卻是敏銳地發現了。

“夫子認爲,南薰臺是什麼地方?”羋月問道。

屈原沉默片刻,道:“南薰之名,取自大舜之詩,其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因此先王造此臺而爲儲君所備,取名南薰,以戒太子當知察民時,解民慍之意。”

“我只知道,”羋月沉默良久,才道:“我父王、當今大王、如今太子,小時候都是在這南薰臺受學,然後走出去,號令萬民。我父王活着的時候,誰也不敢欺負我們,所以我要學他曾經學過的東西,我要做父王那樣的人……”

屈原失笑道:“公主,便是你學得了大王一樣的學問,你也無法做大王那樣的人啊……”

羋月扭頭問道:“爲什麼?”

屈原道:“你是個女子……”

羋月沉默不語。

屈原又嘆道:“即便你不是女子,是位公子。但也不是所有的公子,都能夠成爲大王的。”

羋月點頭道:“我知道。”

屈原看着她,他覺得眼前這個小姑娘很奇異,很有意思。他教過當今的大王,也教過許多弟子,可那些都是男弟子,他從來不知道,一個小姑娘會有這麼多奇怪的心思,會有這麼多不可思議的想法。

黃歇不禁問道:“那你……”

羋月皺起了眉頭,努力想表達着自己的意思。她畢竟還小,許多事不懂,也無法解釋清楚,許多事只憑直覺,她嚮往父親,她深刻地感受到父親死後生活的變化,她跑到南薰臺,就是想在父王曾經學習過的地方找到答案,但究竟如何做,她是不知道的。

但此刻在屈原面前,她知道,這是她父王曾經想爲她找的老師,所以她想努力把自己那種衝突和直覺產生的混亂想法表達出來,她停下來想了想,說道:“先王、大王和太子都在南薰殿聽課學習,他們走出去,萬千之人的命運,由他們一言而決。我想做他們那樣的人,不是說要做大王,我不想像母親她們那樣,只能依附人而活,被人擺佈命運。我想和那些王一樣,知道他們怎麼想,想怎麼,在他們決定我的命運之前,我自己先決定……”她感覺有無數的想法要出來,可是越說越是混亂,說了半天還是無法說清,終於沮喪地垂頭道:“夫子,我說不出來,可我就是這麼想的。”

屈原看着黃歇在點頭,笑着撫着他的頭道:“子歇,你點頭,可是聽懂她說的話了?”

黃歇點點頭,又搖搖頭道:“弟子覺得她說得對,但是……弟子解釋不出來……”

屈原點了點頭,向着羋月鄭重地道:“是,你已經說得很好了,你想的東西,是許多像你這樣大的孺子所想不到的……”

羋月眼睛亮晶晶地道:“夫子,這麼說,是說我比別人聰明嗎?”

屈原微笑點頭道:“是。”

羋月終究還是個孩子,聞言高興地跳了起來,跳了兩下才不好意思地低下頭來,規規矩矩地拱手道:“多謝夫子。”

屈原溫言問道:“你如今住在哪裡?”

羋月指了指方向道:“我住在後面的離宮。”

屈原問道:“還有誰同你一起住?”

羋月道:“母親、弟弟,還有我……我阿孃不見了,在我們搬到離宮那天就不見了,母親說她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夫子,你知道她去了哪兒嗎?”

她用懷着希望的眼神,巴巴地看着屈原。

屈原心中暗歎,口中艱澀難以出口,他蹲下,看着羋月道:“對不起,夫子也不知道。”

羋月的眼神剎時黯淡了下來,不過還是強撐着很懂事地道:“無妨,等我長大了,我便會自己把她尋回來的。”

屈原站了起來,道:“除初一十五大朝之外,太子每日於上午在南薰臺習文,之後去校場習武,太子離開南薰臺以後一個時辰內,我還會在南薰臺閱書,你可在這個時辰內來找我。”

羋月眼睛一亮,知道這是自己受教的時候,她鄭重退後一步,拜下道:“多謝夫子。”

羋月離開南薰臺,慢慢地走向離宮,她走得很慢,走得卻是很興奮。她的臉上紅撲撲的,眼睛閃亮亮的,有着孩子氣的得意。

父王曾經讓她拜師屈原,但屈原拒絕了,而如今自己只憑着一時的混亂意氣,要到南薰臺去偷偷聽課,不想竟遇上了屈原,圓滿了父王的心願。

一時想着,這必是父王在天之靈保佑我;一時又想着,若不是我個極聰明極厲害的孩子,若不是我堅韌不撥地天天跑南薰臺,也不能得此良機。想到她憑着自己的能力,完成了這樣一樁大事,頓時覺得自己已經頂天立地,撐得起母親弟弟的一片天空來了。

第339章 訓三軍(4)第174章 昭氏女(2)第181章 蘇秦策(1)第311章 歸秦路(3)第82章 生死劫(1)第221章 風雲變(1)第305章 歸去來(3)第396章 殺機現(3)第370章 趙主父(2)第262章 瘋婦人(1)第295章 風雲變(1)第329章 羣狼伺(2)第202章 韓與蜀(4)第46章 司命祭(2)第283章 陰謀施(3)第151章 情與妒(1)第400章 夫與子(3)第344章 骨肉逢(1)第51章 思君子(1)第278章 蘇秦至(1)第185章 公主恨(2)第75章 公主嫁(4)第327章 太后始(4)第229章 去復歸(1)第108章 君王心(1)第82章 生死劫(1)第126章 四方館(2)第216章 慕少艾(3)第351章 亂局平(4)第263章 瘋婦人(2)第89章 大婚儀(1)第256章 國相妾(3)第139章 舊事提(2)第45章 司命祭(1)第101章 謀士策(1)第176章 昭氏女(4)第361章 抉擇難(2)第177章 破心籬(1)第28章 高唐臺(1)第141章 生與死(2)第14章 金丸禍(3)第296章 風雲變(2)第27章 放鷹臺(2)第185章 公主恨(2)第24章 逍遙遊(2)第360章 抉擇難(1)第275章 西市居(2)第96章 銅符節(1)第202章 韓與蜀(4)第223章 風雲變(3)第259章 燕王母(2)第84章 義渠王(1)第269章 牛馬橫(4)第246章 薊城寒(1)第215章 慕少艾(2)第128章 風雲變(2)第155章 和璧現(1)第271章 莒姬死(2)第66章 王后璽(1)第276章 西市居(3)第87章 狼之子(2)第278章 蘇秦至(1)第378章 伐楚國(2)第176章 昭氏女(4)第396章 殺機現(3)第409章 情腸斷(5)第349章 亂局平(2)第368章 不能留(3)第209章 諸子封4第250章 魑魅行(1)第311章 歸秦路(3)第118章 公子蕩(2)第390章 郢都滅(1)第299章 舉周鼎(1)第32章 西市婦(3)第350章 亂局平(3)第374章 謀楚計(2)第225章 賭國運(1)第86章 狼之子(1)第316章 入咸陽(3)第262章 瘋婦人(1)第323章 窮盡處(6)第358章 故人意(3)第68章 王后璽(3)第51章 思君子(1)第26章 放鷹臺(1)第392章 郢都滅(3)第164章 龍回丹(3)第243章 別咸陽(2)第232章 去復歸(4)第330章 羣狼伺(3)第258章 燕王母(1)第178章 破心籬(2)第80章 上庸城(2)第323章 窮盡處(6)第176章 昭氏女(4)第280章 蘇秦至(3)第200章 韓與蜀(2)第303章 歸去來(1)
第339章 訓三軍(4)第174章 昭氏女(2)第181章 蘇秦策(1)第311章 歸秦路(3)第82章 生死劫(1)第221章 風雲變(1)第305章 歸去來(3)第396章 殺機現(3)第370章 趙主父(2)第262章 瘋婦人(1)第295章 風雲變(1)第329章 羣狼伺(2)第202章 韓與蜀(4)第46章 司命祭(2)第283章 陰謀施(3)第151章 情與妒(1)第400章 夫與子(3)第344章 骨肉逢(1)第51章 思君子(1)第278章 蘇秦至(1)第185章 公主恨(2)第75章 公主嫁(4)第327章 太后始(4)第229章 去復歸(1)第108章 君王心(1)第82章 生死劫(1)第126章 四方館(2)第216章 慕少艾(3)第351章 亂局平(4)第263章 瘋婦人(2)第89章 大婚儀(1)第256章 國相妾(3)第139章 舊事提(2)第45章 司命祭(1)第101章 謀士策(1)第176章 昭氏女(4)第361章 抉擇難(2)第177章 破心籬(1)第28章 高唐臺(1)第141章 生與死(2)第14章 金丸禍(3)第296章 風雲變(2)第27章 放鷹臺(2)第185章 公主恨(2)第24章 逍遙遊(2)第360章 抉擇難(1)第275章 西市居(2)第96章 銅符節(1)第202章 韓與蜀(4)第223章 風雲變(3)第259章 燕王母(2)第84章 義渠王(1)第269章 牛馬橫(4)第246章 薊城寒(1)第215章 慕少艾(2)第128章 風雲變(2)第155章 和璧現(1)第271章 莒姬死(2)第66章 王后璽(1)第276章 西市居(3)第87章 狼之子(2)第278章 蘇秦至(1)第378章 伐楚國(2)第176章 昭氏女(4)第396章 殺機現(3)第409章 情腸斷(5)第349章 亂局平(2)第368章 不能留(3)第209章 諸子封4第250章 魑魅行(1)第311章 歸秦路(3)第118章 公子蕩(2)第390章 郢都滅(1)第299章 舉周鼎(1)第32章 西市婦(3)第350章 亂局平(3)第374章 謀楚計(2)第225章 賭國運(1)第86章 狼之子(1)第316章 入咸陽(3)第262章 瘋婦人(1)第323章 窮盡處(6)第358章 故人意(3)第68章 王后璽(3)第51章 思君子(1)第26章 放鷹臺(1)第392章 郢都滅(3)第164章 龍回丹(3)第243章 別咸陽(2)第232章 去復歸(4)第330章 羣狼伺(3)第258章 燕王母(1)第178章 破心籬(2)第80章 上庸城(2)第323章 窮盡處(6)第176章 昭氏女(4)第280章 蘇秦至(3)第200章 韓與蜀(2)第303章 歸去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