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四方館(2)

卻見秦王駟臉色鐵青,強抑脾氣:“沒什麼,家中忽然有事,我先走了。”

見三人匆匆離去,寒泉子正自詫異,卻聽得此時前堂譁然喧鬧:“唐姑樑贏了,唐姑樑贏了。”寒泉子一聽大喜,眉開眼笑:“如此,我今日贏了!”當下忙趕到前殿去,便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了。

秦王駟匆匆回宮,卻是因爲秦國出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

大良造公孫衍上表辭官,出走魏國。

表面上看來,這只是大良造與秦王理念不合,因此負氣而走,然則此事,卻是經歷了一番謀算已久、驚心動魄的國與國之間的暗戰。

綜合各方面得到的訊息,公孫衍出走,是魏國君臣策劃已久的事,而具體的執行之人,就是魏公子卬。

一年多前,楚女入秦爲後之時,魏卬已經在遊說公孫衍了。當時公孫衍仍然有些猶豫不決,但當他徵魏主張受到阻止,對義渠用兵的建議又不被採納,再加上張儀憑一張巧舌屢次在朝堂上與他相爭,他本以爲張儀不足爲敵,可是,在秦王駟立張儀爲相邦,將大良造的權力三分之後,他在這大良造的位置上,已經不能再安坐了。

夕陽西照,滿園菊花盛開,黃紫兩色,分外耀眼。

花叢中,公孫衍和魏卬各踞几案飲酒。

公孫衍案上的酒罈子已經空了好幾個,他沉着臉,一杯杯地飲盡。魏卬几案上卻只有淺淺一個酒盞,尚有半盞酒在,旁邊卻擺着一具古琴。

魏卬看着公孫衍喝酒,忽然嘆息一聲:“式微,式微,胡不歸?”

公孫衍忽然頓住,整個人石化了似的,聲音也變得冰冷:“公子卬,此言何意?”

魏卬意味深長地看着公孫衍:“犀首這樣聰明的人,何必再問呢?”

公孫衍手中酒杯重重落在几案上,他看着魏卬想說什麼,最終還是嘆了一口氣:“是我小看公子了,我一直以爲,您已經隨遇而安,沒想到您身在咸陽,心仍在大梁。”

魏卬輕輕撥弄琴絃道:“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爲乎中露!”

隨即停下琴絃,將酒一口飲盡,“我是回不去了,可是犀首呢,你爲何不回去?”

公孫衍嘿嘿一笑:“我爲何要回去?”

魏卬專注地看着手中的琴,輕輕撥弄着:“犀首還有繼續留下的意義嗎?”

公孫衍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我當日在魏國,不過是個偏將。秦君於我有知遇之恩,拜爲大良造,以國相托。縱君臣意見相違,但我仍然是秦國的大良造,又豈可輕言離去?”

魏卬放下琴,嘆息:“不求封百里侯,但求展平生願。犀首,你與衛鞅,都是百年難遇之奇才,豈能拘於一國一域、一人一情?縱觀列國數百年風雲,有幾個能夠得國君以國相托?齊有管仲,但管仲之後呢?秦國已經得了一個商君,不會再打造一個商君。但是……”他身體向前傾,迫切地看着公孫衍,“魏國已經失去衛鞅,不能再失去公孫衍。秦王之氣猶盛,一山不容二虎。但魏國盛氣已衰,正要托賴強者力挽狂瀾。犀首,大丈夫施展才華,改天換地。你與其與秦王論個短長,不如與秦國爭個短長。”

公孫衍的酒杯停住,他的表情雖然冰冷,但熾熱的眼神和微顫的手,卻顯示出他內心正在天人交戰。

魏卬不再繼續說話,只是輕撥琴絃,反覆彈着剛纔《式微》那一章。

公孫衍忽然放下酒杯,杯中酒濺灑几案。

式微,式微,胡不歸?

胡不歸?

他要——歸去嗎?

公孫衍想了很久。他獨坐在書房,看着壁上的地圖,看着席上一堆堆竹簡,這些都是他歷年用盡心血寫下的策論,這是他對秦國的展望,這是他對列國的分析,這是他控制這個世界的渴望和野心。

他公孫衍,應該是以天下爲棋盤,與天地造物對弈的棋手,而不是一顆困於朝堂,被君王撥弄,被同僚排擠傾軋的棋子。

與之相比,秦王的恩遇、大良造的身份,又算得了什麼?

他知道魏卬勸他的目的,他也知道他這一離秦而去,等待他的是魏國的禮聘。

可是——公孫衍無情地笑了一笑,薄薄的嘴脣顯出他冷硬的性子——當日他入秦,做的是大良造,如今他入魏,魏國還有什麼能滿足他的呢?

他站起來,看着壁上的地圖,沉吟良久,舉起硃筆,在地圖上點點畫畫。

公孫衍在書房中,對着地圖,幾日不曾出門。到了最後,地圖已經被他畫得面目全非,他這才一擲筆,哈哈大笑:“吾得之矣!”

天下如同棋盤,而他已經把每一步棋都算好了。

是時候該走了。

他把地圖捲起來,扔到火盆中燒了。

七月初九,魏卬以幼子生日爲由,請許多在咸陽的魏國舊人飲宴。

七月初十,也是四方館辯論之時,近日墨家大辯,秦王駟一定會感興趣的。

初九日,賓客飲宴,公孫衍與魏卬對飲,大醉而宿於魏卬府中。

外面的酒宴仍然在繼續。

而聲稱已經醉倒的公孫衍在書房中與魏卬對坐。

魏卬將几案上的過關符節和竹冊推到公孫衍面前:“這是過關符節,這是僞造你身份證明的竹冊。馬車已經安排好,明早你便離開咸陽。”

公孫衍沉默片刻,從袖中取出一個錦囊推到魏卬面前:“我與秦王終究君臣一場,雖然觀念不同,難免各分東西,下次相見就是在戰場。這是我留給他的陳情之信,請代我轉交。”

兩人互相一拜,公孫衍站起,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酒宴散了,賓客陸續從魏卬府中離開,而公孫衍作爲魏卬的至交,醉倒在魏卬府中過夜。誰也不會特別注意,在那些離開的賓客中,有一個人的隨從已經悄悄換人了。

次日清晨,數輛馬車悄然自咸陽城東門而出,守城衛兵驗過通關符節,乃是魏夫人派人送藍田美玉給魏王。同一時間,一輛客貨兩用的馬車自咸陽城西門而出,載着一名叫“樑賈”的商人販貨到義渠,通關的竹符裡寫着商人與隨從三人,以及絲帛等貨物。東門與西門的守衛官兵分別查驗以後,都通關放行。

傍晚,四門齊動,緝騎皆出,一路追趕,持魏夫人通關符節的那一批人與貨,皆被截下。

但那販貨到義渠的商人車隊,出了西門之後,轉折向東,一路翻山越嶺,疾行至魏國。

魏卬府。

因昨日飲宴未完,今日魏卬仍與“公孫衍”在雲臺飲宴。

忽然間府門大開,司馬康率着廷尉府兵馬衝了進來,直入花園,衝上雲臺,拉起與魏卬對飲之人,一看果然不是公孫衍。司馬康氣急敗壞,拔刀對準魏卬道:“大良造何在?”

魏卬站起,傲然一笑道:“如今,他已經是魏國的國相了。”

司馬康大怒,用刀逼近魏卬道:“你,好大膽子!”

魏卬冷冷一笑,忽然口鼻之中黑血涌出,整個人也倒了下去。司馬康扶住魏卬,驚怒交加道:“你、你服毒了?”

魏卬嘴角帶着一絲微笑道:“我被你們秦國的大良造所騙,喪權辱國。我如今再騙走你們秦國一個大良造,如此,我也去得安心了。”

但見夕陽西下,魏卬的微笑凝結在臉上,充滿了諷刺之意。

承明殿外,都可以聽得到秦王駟的咆哮之聲,只嚇得往來的小內侍們戰戰兢兢,恨不得貼着板壁而走,腳下不敢發出一點聲響來。

承明殿內,樗裡疾跪在下首,面對着猶如困獸般暴怒狂走的秦王駟:“魏卬與公孫衍早有勾結,策劃了這麼久,你們都是死人嗎,居然於事前一點也不知道?他是怎麼離開咸陽的?沒有官憑他如何投宿?沒有銅符他是如何離開關卡的?當日連商君也未能逃離,爲什麼公孫衍反倒能離開?這夥人手眼通天到何等境地了?你給我去追,去查,一個也不許放過!”

樗裡疾上稟:“此事他們籌備已久,公子卬派人假扮公孫衍,迷惑我們的眼線,暗中幫助公孫衍離開咸陽。”

秦王駟一拳捶在案上:“立刻派人去追,務必要將公孫衍追回!”

樗裡疾硬着頭皮勸道:“大王,臣已經派出鐵騎秘密去追,若是當真追不回來,亦不可太過張揚。”

秦王駟怒道:“寡人不管,不計任何代價,都要將公孫衍追回!”

樗裡疾大驚:“大王不可。謀士們往來各國,效力君王,來去自如,我們豈可畫地爲牢,追捕謀士?當日商君之死,是因爲謀反之罪,亦是因爲列國不肯收留他。而公孫衍罪狀未明,豈可輕言追捕?只能悄悄追回纔好。否則的話,會令各國謀士人心惶惶,不敢留在秦國,不敢投奔秦國。”

秦王駟臉上忽青忽白,好一會兒,才忍下了氣,冷冷地道:“好,就依你,悄悄追捕,不可聲張。”

樗裡疾暗暗鬆了口氣:“是。”

秦王駟坐了下來,臉色陰沉:“哼,魏國人,竟敢算計到寡人頭上來,豈有此理!”他轉向繆監,“不必忍了,所有魏國人的眼線,全部起出來,不管牽涉到誰,都給我抓了!”

樗裡疾見狀忙提醒:“既如此,我們派往魏國的眼線,也要理一理。我們若把魏國的眼線都清理了,魏國必然也會清了我們秦國的眼線。”

秦王駟點頭:“明面上都收了,暗線可以分頭埋了,就算被抓到也不過有一個是一個。”

見樗裡疾領命而去,秦王駟這才恨恨地一捶几案,怒而不語。

羋月已經更了女裝,見諸人都已經退去,便上來服侍。

她伸出手,爲秦王駟按摩着頭部,好一會兒,待他的情緒消緩,纔不解地問:“大王,妾身有一事不明,不知當問不當問?”

秦王駟沉聲:“何事?”

羋月道:“妾身不明白,公孫衍已經是大良造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爲何要走?”

秦王駟輕嘆一聲:“是寡人疏忽了。寡人任公孫衍爲大良造,乃以國士相待。公孫衍任職以來,爲寡人立下赫赫戰功,不負使命。君臣相知,原是大幸,怎奈時移勢易,公孫衍的政見主張,於今日的秦國來說,已經是不合時宜了。”

羋月有些不解:“不合時宜?”

秦王駟道:“秦人不畏戰,然並不是喜戰好戰。當日商君變法,雖然於國有利,但這場變法自上而下,無不動盪。若是稍有不慎,則大秦就將分崩離析。所以寡人重用公孫衍,發動征戰,連戰皆勝,如此才能讓列國明知秦國政事動盪,也不敢挑起戰爭。”

羋月心中暗歎,列國提起秦國,人人都說是虎狼之秦,生性悍野好戰。可如今聽起來,這大秦好戰,更像是迫不得已,用來恐嚇列國的。

秦王駟繼續道:“不錯,秦人好戰,可每一戰卻都是不得已的。雖然這些年來秦人以命相拼保得住戰場上的不敗之績,可是戰爭卻不能一直持續下去。一場戰爭要徵發民夫,便會使田地拋荒,耗費軍資使得國庫空虛。若不能從戰爭中得到足夠的奴隸和贖金,則每打一仗對於秦國來說,都得不償失。我大秦處偏僻之地,人丁單薄,土地貧瘠,立國雖久,卻不像中原列國,經得起長時間的戰爭消耗。可公孫衍他……”

羋月聽了半晌,已經有些明白了,不禁道:“公孫衍身爲外來客卿,久居上位,若不能一直拿出功勳來,何以服衆?所以他力主征戰。可是秦國許多更深的內情,他未必知曉。但大王明白,樗裡子明白,甚至連庸芮也明白,大秦的人力物力已經支撐不起持續的戰爭了,必須休養生息。可是大秦一旦停戰,則列國就可能猶如羣狼撲咬,分而食之。所以大王纔會重用張儀,既不動刀兵,又能恐嚇諸侯,佔取土地。表面上看來咄咄逼人,其實卻是在步步爲營。”

秦王駟詫異地看着羋月。羋月回過神來,發現自己說得忘形,忙低下了頭,卻見秦王駟的目光一直盯着她,盯得讓她有些膽寒,顫聲道:“大王,您,您莫要這般看着妾身——”

秦王駟卻忽然問:“這些,是你自己看出來的?”

羋月一怔,低下頭,仔細地想了想:“以前夫子給我們講課的時候,講得最多的就是秦國。妾身入秦以後,又經常向張子請教……”她不安地看着秦王駟,“妾身是不是說錯話了?”

秦王駟嘆了一聲:“寡人真是沒有想到,你一個小小女子,竟能看出這些來。唉,連公孫衍這麼多年來,也一直糊塗着。”

羋月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謂執迷不悟,不過是人有執着,所以迷惑,所以不悟。”

秦王駟拍案而起:“不錯,不錯,寡人正是奇怪,公孫衍爲何如此執迷不悟。寡人曾勸他不要與魏國陷入硬戰,國與國的交戰,要謀算的不僅是成敗,更是得失,可是他卻聽不進去。後來魏國連敗,他又不肯乘勝追擊,反而要轉去圍剿義渠……張儀初入秦國,就能看出來我秦國應該走的方向,他做了這麼多年的大良造,卻執迷不悟……”他來回走了幾步,才喃喃道:“不錯不錯,他有執着,他的執着讓他看不清方向,寡人卻不能讓大秦陪着他看不清方向。季羋,你知道嗎,寡人方纔甚爲憂心?公孫衍此人才能極高,氣魄極大,又深知我秦國內情,若是離秦而去,必然入魏,甚至很可能會掀起列國對秦國的圍剿來……”說到這裡,他忽然露出微笑,也緩緩坐下,“可如今,寡人倒不怕了。”

羋月不解地問:“大王這是怎麼說?”

秦王駟冷笑:“公孫衍雖然有經天緯地之才,可是他太驕傲,太自我,太把自己凌駕於君王之上了。他做不了第二個商君,找不到一個可託付的君王。他忘記了,再高的才氣也需要有君王與他相輔相成。寡人……終於放心了。異日秦國或會有驚濤駭浪,卻不會有傾覆之禍。”見羋月仍然有迷惘之色,拍了拍她的肩頭道:“你不明白公孫衍,那是自然。你只見過他一次,如何能明白他?但是寡人明白,寡人就是太明白了,所以驚恐失措,那也是一種因執着而起的迷惑吧。季羋,你很好,非常好。從今日起,你不必去整理那些楚國書籍了,你來爲寡人整理書案吧。”

羋月驚喜道:“爲大王整理書案?”

秦王駟問:“怎麼,不願意?”

羋月忙行禮:“不不不,妾身萬分驚喜。”

第246章 薊城寒(1)第367章 不能留(2)第306章 遠客至(1)第139章 舊事提(2)第38章 慕少艾(1)第74章 公主嫁(3)第304章 歸去來(2)第220章 女醫摯(3)第149章 心未平(1)第169章 連環計(1)第163章 龍回丹(2)第156章 和璧現(2)第414章 霸業興(2)第289章 山中夜(2)第244章 別咸陽(3)第367章 不能留(2)第326章 太后始(3)第239章 追遺詔(2)第317章 入咸陽(4)第409章 情腸斷(5)第39章 慕少艾(2)第215章 慕少艾(2)第263章 瘋婦人(2)第11章 鷹之惑(3)第120章 公主嫁(2)第3章 霸星現(2)第49章 不相識(2)第353章 唐八子(1)第156章 和璧現(2)第241章 追遺詔(4)第145章 公子稷(3)第316章 入咸陽(3)第163章 龍回丹(2)第218章 女醫摯(1)第333章 退五國(2)第274章 西市居(1)第389章 邊城險(5)第260章 燕王母(3)第90章 大婚儀(2)第384章 申包胥(4)第366章 不能留(1)第217章 慕少艾(4)第4章 少司命(1)第144章 公子稷(2)第217章 慕少艾(4)第267章 牛馬橫(2)第402章 至絕境(1)第397章 殺機現(4)第282章 陰謀施(2)第330章 羣狼伺(3)第134章 商君墓(2)第338章 訓三軍(3)第152章 情與妒(2)第277章 西市居(4)第348章 亂局平(1)第410章 人獨行(1)第340章 季君亂(1)第107章 王后娠(2)第318章 窮盡處(1)第112章 山鬼舞(1)第59章 鄭袖計(2)第340章 季君亂(1)第288章 山中夜(1)第58章 鄭袖計(1)第243章 別咸陽(2)第123章 別遠人(1)第281章 陰謀施(1)第362章 抉擇難(3)第314章 入咸陽(1)第276章 西市居(3)第105章 亂象起(3)第382章 申包胥(2)第144章 公子稷(2)第308章 遠客至(3)第117章 公子蕩(1)第209章 諸子封4第244章 別咸陽(3)第413章 霸業興(1)第257章 國相妾(4)第206章 諸子封(1)第198章 儲位爭(4)第215章 慕少艾(2)第179章 破心籬(3)第81章 上庸城(3)第128章 風雲變(2)第21章 南薰臺(1)第67章 王后璽(2)第384章 申包胥(4)第365章 骨肉情(3)第258章 燕王母(1)第134章 商君墓(2)第294章 破樊籬(3)第200章 韓與蜀(2)第180章 破心籬(4)第159章 無名毒(2)第5章 少司命(2)第33章 斷腸別(1)第120章 公主嫁(2)第239章 追遺詔(2)
第246章 薊城寒(1)第367章 不能留(2)第306章 遠客至(1)第139章 舊事提(2)第38章 慕少艾(1)第74章 公主嫁(3)第304章 歸去來(2)第220章 女醫摯(3)第149章 心未平(1)第169章 連環計(1)第163章 龍回丹(2)第156章 和璧現(2)第414章 霸業興(2)第289章 山中夜(2)第244章 別咸陽(3)第367章 不能留(2)第326章 太后始(3)第239章 追遺詔(2)第317章 入咸陽(4)第409章 情腸斷(5)第39章 慕少艾(2)第215章 慕少艾(2)第263章 瘋婦人(2)第11章 鷹之惑(3)第120章 公主嫁(2)第3章 霸星現(2)第49章 不相識(2)第353章 唐八子(1)第156章 和璧現(2)第241章 追遺詔(4)第145章 公子稷(3)第316章 入咸陽(3)第163章 龍回丹(2)第218章 女醫摯(1)第333章 退五國(2)第274章 西市居(1)第389章 邊城險(5)第260章 燕王母(3)第90章 大婚儀(2)第384章 申包胥(4)第366章 不能留(1)第217章 慕少艾(4)第4章 少司命(1)第144章 公子稷(2)第217章 慕少艾(4)第267章 牛馬橫(2)第402章 至絕境(1)第397章 殺機現(4)第282章 陰謀施(2)第330章 羣狼伺(3)第134章 商君墓(2)第338章 訓三軍(3)第152章 情與妒(2)第277章 西市居(4)第348章 亂局平(1)第410章 人獨行(1)第340章 季君亂(1)第107章 王后娠(2)第318章 窮盡處(1)第112章 山鬼舞(1)第59章 鄭袖計(2)第340章 季君亂(1)第288章 山中夜(1)第58章 鄭袖計(1)第243章 別咸陽(2)第123章 別遠人(1)第281章 陰謀施(1)第362章 抉擇難(3)第314章 入咸陽(1)第276章 西市居(3)第105章 亂象起(3)第382章 申包胥(2)第144章 公子稷(2)第308章 遠客至(3)第117章 公子蕩(1)第209章 諸子封4第244章 別咸陽(3)第413章 霸業興(1)第257章 國相妾(4)第206章 諸子封(1)第198章 儲位爭(4)第215章 慕少艾(2)第179章 破心籬(3)第81章 上庸城(3)第128章 風雲變(2)第21章 南薰臺(1)第67章 王后璽(2)第384章 申包胥(4)第365章 骨肉情(3)第258章 燕王母(1)第134章 商君墓(2)第294章 破樊籬(3)第200章 韓與蜀(2)第180章 破心籬(4)第159章 無名毒(2)第5章 少司命(2)第33章 斷腸別(1)第120章 公主嫁(2)第239章 追遺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