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霸星現(1)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屈原《九歌·少司命》

“臣夜觀天象,發現有霸星初生,乃主後宮將有孕者,當生橫掃六國,稱霸天下之人。”

楚王商於章華臺上,凝視階下:“唐昧,此言當真?”[注1]

此時因征伐連年,公卿大夫皆有習星象之學,觀天象之異,令此學說人才倍出。當時“魯有梓慎,晉有卜偃,鄭有裨竈,宋有子韋,齊有甘德,楚有唐昧,趙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論圖驗。”唐昧即當時楚國的星象大家。[注2]他是在徵齊回程的第一個晚上,站在高坡上觀察星象的時候,發現這突來的變化。

肅肅宵征,夙夜在公,雖然征程辛勞,他卻未曾有一日停止過對天象的觀察。對於他而言,天上星河雖然無比遼闊,那繁星在別人眼中如沙粒般不可勝數,但在他的眼中卻如他手掌的掌紋一樣熟悉。

此時正是月缺之夜,天氣晴朗無雲,他站於高坡上,看天上的星辰格外清晰,這時候北辰星旁,多了一顆從未見過的星星。那星辰若隱若現,於唐昧來說,卻如石破天驚,讓他想起了一段星象學上的記錄。

他隱隱意識到了什麼,又不敢相信,從此夜夜站於高崗,看着這顆星的變化,竟至癡迷。直至征程結束回到郢都之後,更是剛過荊門,不待洗去征塵,便直奔觀星臺,與卜師對照星盤輿圖,翻閱前人書簡,方纔確定此事,便直奔王宮而來。

此時楚王商正與羣臣飲宴,使聽得唐昧來報:“臣夜觀天象,見北辰星旁忽現一顆異星,近日來更是大放光明,將北辰星、勾陳星壓得黯然無光,如今四輔變,六甲亂,當主天下大變。”

此時聞聽唐昧之言,楚王商一驚,停下了手中的酒爵:“是兇是吉?”

唐昧興奮地道:“大吉!此乃霸星,臣查書簡,晉文公降世前亦有此星象,此星象當主橫掃六國,稱霸天下。臣觀此星初生於御女星之南方,正對應我楚國,主後宮將有孕者,當生霸主。”

楚王商興奮不已,站了起來,匆忙間更是帶翻了酒爵落地,此時也顧不得了,急問:“此言當真?”

唐昧道:“臣依天時而測,據星象以報,不敢欺君。”

自春秋戰國以來,各國國君,最大的夢想無不是稱霸諸候,號令天下。“稱王則不喜,稱霸則聽從”,王道隕落,霸道興盛。

此時各國之中,楚國疆域已經是最大。楚王商在位,先是打敗越王無疆,盡取吳越之地,因覺得南京有“王氣”,於是在長江邊在石頭山上埋金,建立金陵邑。又於同年徵發大軍伐齊,與齊將申縛戰於泗水,進圍徐州,大敗申縛,佔據大片齊地。以此連戰告捷,吞國滅城之勢而推之,再過十幾年,楚國稱霸列國,也是一個可預期的前景。

而此時此刻,唐昧這一番星象推測,霸星將出在楚國的預言更象是驗證了楚國將要稱霸的前景,不但楚王商聽了滿心大喜,連滿朝文武也都拜倒在地,齊聲稱賀。

楚王商當即下令,遍查六宮,何人有孕。

卻正在此時,後宮得寵的夫人莒姬便來告知,她的媵侍向氏有孕。楚王商大喜,立刻下旨,將向氏遷入椒室,派女醫日夜跟從,以保胎息。

此言一出,後宮皆驚。

椒室是一個特殊的宮室,因其以椒和泥塗牆壁,取溫暖、芳香、多子之義故名。椒室不是普通人可以住進去的,楚王商的後宮雖然多,但是卻只有王后當年懷上太子太子槐時,方纔入駐過椒室。其他後宮妃妾,便是家世再大再得寵,也從沒有人能夠住進這椒室中養胎。

“難道——王想更立太子不成?”

漸臺[注3]上的楚王商的王后捏緊了絳色衣袖,問站在身前的寺人析。爵中芬芳的甜酒泛起一圈漣漪,映出了她鐵青的臉容。她久居後位,這一怒威儀十足,寺人析看得低下頭去,不敢答話,只鞠身唯唯而已。

侍女玳瑁知她心情不好,忙柔聲勸道:“小君[注1]不必在意,不過只是個媵人罷了,想來必是那莒姬弄鬼,甚麼星象異兆,當是自擡身價罷了。”

她原已經打聽清楚,那莒姬便是如今楚宮中最得寵的妃子,她原出自莒國,前些年楚王商滅了莒國,莒人向楚王獻公主己氏入宮,因這己氏聰明伶俐,甚得楚王商所喜,時人依俗,皆稱其爲莒已或莒姬。莒姬雖然得寵,但入宮四五年了,卻始終不曾有孕。後宮女子沒有自己的孩子,就是沒有將來。莒姬心中甚爲惶恐,爲保有孕,連忙接二連三地把自己身邊的媵從推薦去服侍楚王商,不想其中一個媵女,便湊巧於此時懷孕。

王后冷冷一笑,她執掌宮中甚久,爪牙四布,知莒姬得寵,便早於她飲食中暗自下藥,教她不能得孕,至於媵人們倒不在乎。楚王商子嗣甚多,縱再生幾個也無關緊要,只是不能教寵妃們有了孩子,生了妄念。

她也知道楚王商身爲一國之君,或寵愛妃子,或親近嬖人,本就是常態,她也犯不着吃這個醋。她身爲嫡後,長子又早封爲太子,況莒姬母國已滅,並無倚仗,國君寵愛於她,倒好過寵愛那些來自其他強勢諸侯國的女人。且莒姬爲人玲瓏,對她頗爲恭敬避讓,她本也不甚在意。這些後宮妃嬪,於她看來,也不過是如螻蟻一般,看着順眼便容下,看不順眼一指尖兒抹去便罷了。唯有觸到她的根本利益,纔會是遷怒不容。

倒是一邊的太子槐忍不住開口了:“母后何憂之有,兒已立爲太子多年,且行過冠禮。父王出征,多交託國政與兒,一個尚未出生的嬰孩,何必如臨大敵?”

王后看着兒子漫不在乎輕佻無比的樣子,心中氣恨不打一處來,指着他罵道:“豎子,大王出征託政,不過爲的是你如今是嫡子,可你立爲太子至今,這些年來所行之事,何時稱過你父王之心懷?我當年懷長子,才住過椒室。如今那向氏只是懷孕,便已入椒室,更何況有唐昧星象之說,倘若那向氏生子,挾稱霸之天命,再過得十餘年,稚子長成,到時候我年老失寵,安知你父不會廢長立幼?”

她母族強大,又身爲王后,早生下數子皆已經成人,長子立爲太子,其餘諸子也皆得封地,數十年來在楚宮獨尊已久。

但是此時,她看着站在眼前的兒子,心中卻有着多年來未曾有過的危機和恐懼。雖然楚王商志在霸業,並不在女色上頭用心,因此哪怕這些年再多寵妃,也不會影響到她的王后地位。而她的長子槐以嫡長之尊,早早就立爲太子。

太子雖然是按着儲君的教養成長,文武兼備,處理政事上有師保相鋪,倒也四平八穩無甚大錯。然而太子漸長,卻越來越顯示出他性格上的致命缺點來。

太子好色、好酒、好田獵,這原沒有什麼,這春秋戰國時代對國君的要求,遠不如後世這般嚴苛。齊桓公曾謂管仲曰:“寡人有大邪三。不幸好畋,晦夜從禽不及,一。不幸好酒,日夜相繼,二。寡人有污行,不幸好色,姊妹有未嫁者,三。”管仲不以爲意,認爲這是貴者之享受,不害稱霸大業。

可太子槐身上卻更有管仲所說的“害霸”之弱點,所謂“不知賢”、“知而不用”、“用而不任”、“任而不信”、“信而復使小人蔘之”這五條,這些年來漸漸在太子身上多少有些展示出來,他並不像楚王商那般可以一眼看穿人的素質;師保向他推薦的賢人,他能夠猶豫好久不能發落;用人有時候未必能夠把賢人放到適當的位置上;更容易耳根子軟,東聽東是,西聽西是。

因此近些年來,太子便漸漸失了楚王商的歡心。然而楚王商雖然漸有失望,然而其餘諸子雖然也有才能勝過太子者,可卻也不曾突出到可以讓楚王商願意付出易儲的代價。

王后年紀漸長,爭寵之心越發淡了,只在意一件事,那便是太子的地位務必要穩若磐石。作爲牀頭人,她能夠敏感地發覺了君王對太子漸漸有些不滿意,但作爲深宮婦人,她卻不知道,君王真正不滿意的是什麼。唯有心中不安,加緊約束太子謹言慎行,不可以在私事上出錯,被人抓住把柄。

任何影響到太子的風吹草動,她都務必要在第一時間將它拔了去,不能任其蔓延成爲不可阻止之勢。

然則,對於這個忽然出現的天命霸星,卻令她惶恐無策。從來老人愛少子,如若此子出生,當真不凡,再過得十幾年,這孩子長大成人以後,豈不勢必把步入中年的太子槐給比下去。

雖然依照周禮,儲位應立嫡立長,而保持政權的穩固。照常理說,廢長立幼、廢嫡立庶都是禍亂的根源,一個守成的君王也不會輕易改變儲位。

但是她與楚王商夫妻數年,自然對其性情十分了解。此時楚王諸子不過只有守成之才,如若當真向氏生下一個霸才,那麼以楚王商的爲人性情,那是哪怕引得宮庭大亂,血流成河,只要能夠讓楚國稱霸,他自然會不惜代價,必定易儲的。

太子槐本來自以爲生就嫡子之命,又立爲太子多年,地位穩若泰山,不曾還過還能夠有此一重變故。聽得母親這番言語,猶豫道:“這……不至於吧!”

王后冷笑:“列國之中,君王愛幼子而廢嫡子的事例還少嗎?便如周幽王廢太子宜臼而立幼子伯服,晉獻公殺太子申生而立奚齊,難道這些事例,太傅都不曾教過你嗎?便如我楚國,當年平王廢太子建而立幼子壬,引得伍子胥之亂,舊都被毀,被迫遷都於此……”

太子槐怔了一怔,這才猛醒那些曾經血淋淋的奪嫡故事也同樣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來,嚇得呆住了,忽然拔出劍來:“吾當先撲殺此婦!”

王后見他這般經不得事,氣得腹部隱隱作痛,她按住腹部怒道:“豎子,豎子!若是此時可殺她,我還找你商議作甚?氣煞小童也!”

太子槐這才慌了,轉頭問母親:“然如母后所言,計將安出?”

王后面沉似水:“來人,召女醫摯。”

宮中向來有女醫,侍候後宮病疾,此次向氏有孕,楚王商便召女醫保胎。此時女醫摯聽說王后有召,只得前來。

王后凝視着跪在下方的女醫摯半日,忽然喝道:“爾稱女醫,從何學得醫術,習得何書?”

女醫摯鬆了口氣,這是她術業所長,自然對答如流:“小醫師從秦越人習帶下醫,所修之書爲《內經》、《醫經》、《五十二病方》、《胎產書》等,至今已治婦人病一百三十有二,助產胎兒四十有七。”秦越人即爲後世所稱的扁鵲,女醫摯能夠師從秦越人,自然醫術不淺。帶下醫即爲婦科,史載扁鵲在趙國時專門從事“帶下醫”,也將此術傳與她了。

王后嘴角一絲冷酷的笑意:“爾既助產胎兒四十有七,可知以百人計,懷娠後滑產幾人,難產幾人,出生後死胎幾個?”

第40章 繞樑琴(1)第259章 燕王母(2)第134章 商君墓(2)第232章 去復歸(4)第131章 聰明誤(1)第321章 窮盡處(4)第230章 去復歸(2)第123章 別遠人(1)第351章 亂局平(4)第174章 昭氏女(2)第407章 情腸斷(3)第158章 無名毒(1)第399章 夫與子(2)第223章 風雲變(3)第61章 魏女恨(2)第283章 陰謀施(3)第350章 亂局平(3)第232章 去復歸(4)第138章 舊事提(1)第400章 夫與子(3)第374章 謀楚計(2)第38章 慕少艾(1)第301章 舉周鼎(3)第176章 昭氏女(4)第219章 女醫摯(2)第136章 故人來(2)第272章 莒姬死(3)第297章 風雲變(3)第186章 公主恨(3)第376章 謀楚計(4)第294章 破樊籬(3)第9章 鷹之惑(1)第89章 大婚儀(1)第148章 重相逢(3)第2章 霸星現(1)第363章 骨肉情(1)第200章 韓與蜀(2)第177章 破心籬(1)第112章 山鬼舞(1)第167章 真與僞(2)第91章 新婚日(1)第324章 太后始(1)第236章 秦王薨(3)第184章 公主恨(1)第378章 伐楚國(2)第80章 上庸城(2)第19章 楚王殤(2)第101章 謀士策(1)第156章 和璧現(2)第34章 斷腸別(2)第248章 薊城寒(3)第157章 和璧現(3)第408章 情腸斷(4)第282章 陰謀施(2)第114章 山鬼舞(3)第304章 歸去來(2)第339章 訓三軍(4)第386章 邊城險(2)第293章 破樊籬(2)第355章 唐八子(3)第183章 蘇秦策(3)第251章 魑魅行(2)第332章 退五國(1)第175章 昭氏女(3)第292章 破樊籬(1)第294章 破樊籬(3)第388章 邊城險(4)第64章 流言起(2)第157章 和璧現(3)第258章 燕王母(1)第6章 少司命(3)第40章 繞樑琴(1)第332章 退五國(1)第379章 伐楚國(3)第159章 無名毒(2)第228章 賭國運(4)第350章 亂局平(3)第120章 公主嫁(2)第78章 秦關道(2)第116章 羋八子(2)第311章 歸秦路(3)第147章 重相逢(2)第192章 巡四畿(2)第292章 破樊籬(1)第193章 巡四畿(3)第147章 重相逢(2)第372章 趙主父(4)第193章 巡四畿(3)第321章 窮盡處(4)第398章 夫與子(1)第236章 秦王薨(3)第374章 謀楚計(2)第279章 蘇秦至(2)第214章 慕少艾1第361章 抉擇難(2)第349章 亂局平(2)第100章 不素餐(3)第210章 探真心1第361章 抉擇難(2)第63章 流言起(1)
第40章 繞樑琴(1)第259章 燕王母(2)第134章 商君墓(2)第232章 去復歸(4)第131章 聰明誤(1)第321章 窮盡處(4)第230章 去復歸(2)第123章 別遠人(1)第351章 亂局平(4)第174章 昭氏女(2)第407章 情腸斷(3)第158章 無名毒(1)第399章 夫與子(2)第223章 風雲變(3)第61章 魏女恨(2)第283章 陰謀施(3)第350章 亂局平(3)第232章 去復歸(4)第138章 舊事提(1)第400章 夫與子(3)第374章 謀楚計(2)第38章 慕少艾(1)第301章 舉周鼎(3)第176章 昭氏女(4)第219章 女醫摯(2)第136章 故人來(2)第272章 莒姬死(3)第297章 風雲變(3)第186章 公主恨(3)第376章 謀楚計(4)第294章 破樊籬(3)第9章 鷹之惑(1)第89章 大婚儀(1)第148章 重相逢(3)第2章 霸星現(1)第363章 骨肉情(1)第200章 韓與蜀(2)第177章 破心籬(1)第112章 山鬼舞(1)第167章 真與僞(2)第91章 新婚日(1)第324章 太后始(1)第236章 秦王薨(3)第184章 公主恨(1)第378章 伐楚國(2)第80章 上庸城(2)第19章 楚王殤(2)第101章 謀士策(1)第156章 和璧現(2)第34章 斷腸別(2)第248章 薊城寒(3)第157章 和璧現(3)第408章 情腸斷(4)第282章 陰謀施(2)第114章 山鬼舞(3)第304章 歸去來(2)第339章 訓三軍(4)第386章 邊城險(2)第293章 破樊籬(2)第355章 唐八子(3)第183章 蘇秦策(3)第251章 魑魅行(2)第332章 退五國(1)第175章 昭氏女(3)第292章 破樊籬(1)第294章 破樊籬(3)第388章 邊城險(4)第64章 流言起(2)第157章 和璧現(3)第258章 燕王母(1)第6章 少司命(3)第40章 繞樑琴(1)第332章 退五國(1)第379章 伐楚國(3)第159章 無名毒(2)第228章 賭國運(4)第350章 亂局平(3)第120章 公主嫁(2)第78章 秦關道(2)第116章 羋八子(2)第311章 歸秦路(3)第147章 重相逢(2)第192章 巡四畿(2)第292章 破樊籬(1)第193章 巡四畿(3)第147章 重相逢(2)第372章 趙主父(4)第193章 巡四畿(3)第321章 窮盡處(4)第398章 夫與子(1)第236章 秦王薨(3)第374章 謀楚計(2)第279章 蘇秦至(2)第214章 慕少艾1第361章 抉擇難(2)第349章 亂局平(2)第100章 不素餐(3)第210章 探真心1第361章 抉擇難(2)第63章 流言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