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慕少艾1

秦王駟亦聽到了這首歌謠。他淡淡一笑,對繆監道:“你叫羋八子明日換了男裝,帶上子稷,寡人帶她出門。”

羋月已經好久不曾出宮了,聞言大喜,次日便帶了嬴稷,隨着秦王駟驅車出宮。她一路上藉着嬴稷之口,數次問秦王駟要去哪裡,秦王駟卻總是笑而不答。

直至到了目的地,馬車停下,秦王駟纔對羋月笑道:“此處,便是墨家鉅子所在。”

羋月詫異:“墨家?”

見秦王駟已經下車,羋月不及細問,便帶了嬴稷下車,心中卻想起魏冉當日曾經說過的話。魏冉說,秦王駟曾經有一支暗衛;魏冉亦說,墨家爭鉅子之位,唐姑樑是在秦王駟所派的暗衛支持下,才登上的鉅子之位。

這些信息在她腦海中一閃而過,她卻什麼也沒顯露,只緊緊跟着秦王駟,進入這道神秘的門牆。

唐姑樑已經在門外迎接,向三人行禮。他引導三人過了三重門牆,方進入一處所在。

羋月還在外頭,便聽得裡頭傳來一陣陣金鐵撞擊的轟然巨響,心中實是好奇已極,便暗暗捏了捏牽着的嬴稷之手。

嬴稷便極機靈地以小兒之態問秦王駟:“父王,裡面是什麼?”

秦王駟便笑着回答:“這是寡人托墨家管的兵器工坊。”

羋月心頭狂跳。早聽說墨家器物之作在諸子百家之中是極有名的,可她實在沒有想到,秦王與墨家的合作,竟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她忙又捏了捏嬴稷,叫他不要再開口。嬴稷知機,便不再開口。

當下三人由唐姑樑引導着,一步步參觀兵器作坊的流程:從門口擔入礦石,倒入熔爐,到夯實模具,到銅汁澆模。流水線般的兵器製作工序都在墨家弟子肅然的操作中次序井然地運轉,除了工師的指揮聲,再無其他嘈雜聲音。

嬴稷被眼前的一切震驚了,他自出生以來。不曾見過這樣的場景,嘴巴張得大大的,合不攏來。

秦王駟走到流水線的盡頭,拿起兩柄剛出爐的兵戈,對比了一下。兩者幾無差別。其上用篆字刻“工師”“丞”等字樣。他撫摸着上面的刻字問道:“這是……”

唐姑樑道:“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他自豪地道:“有此制度,臣這裡製作的東西,不管是弩機、箭鏃、矛還是戈,都一模一樣,可以互相置換,分毫無差。”

秦王駟擡頭看着流水線般整肅的作坊。也有些震撼:“墨家之能,竟至於此。”

自作坊中走出,唐姑樑便請秦王入鉅子之室稍坐,嬴稷卻被工坊的一切吸引,不捨得走了。

秦王駟見狀,亦笑道:“這小兒好奇,便令他在外頭也好,免得入內倒擾了我們。”

唐姑樑見狀,忙低聲對身邊的侍從吩咐幾聲,當下便留了人領着嬴稷繼續玩。

羋月便也留了人在嬴稷身邊。自己跟着秦王駟,入了鉅子之室。

這室中,果然另有各種奇異機關,精巧無比。秦王駟看得驚喜異常。問唐姑樑:“這便是昔日墨子所制的攻城守城之器嗎?”

唐姑樑肅然點頭。

秦王駟嘆道:“當日墨子與公輸般在楚王面前各以器械比試攻城之術,連公輸般都自認不敵,墨家的百工之術,真是巧奪天工。更令人驚歎的是墨家弟子嚴整有序,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墨門果然名不虛傳。”

唐姑樑卻搖頭道:“墨子先師能制百工,又豈單單隻有徵戰之器?若以爲先師之技止於此,卻是小視了先師。”

秦王駟忙拱手道:“寡人亦是久仰墨子大義,豈敢區區視之。”

唐姑樑便請秦王駟入座,誠摯地道:“當日墨子先師,推行‘兼愛非攻’之學,大毋欺小,強毋欺弱,爲解決天下的紛爭,奔走四方,赴湯蹈刃,死不旋踵,在所不惜。可是天下的紛爭卻越來越多,歷代鉅子,苦苦思索,求解衆生於倒懸之方。當日商君曾與上代鉅子爭辯,天下紛爭何其多,墨家弟子何其少,若想介入每一次紛爭中求個公平,結果必然是十不解一。倒不如擁王者,一統天下,徹底解決紛爭。唉,就這一席話,讓我墨家也因此內部分裂,數年來相爭不休。”

秦王駟默然。商君當年這一番話,令墨家的內部發生分裂。一派仍然堅持走墨子原來的路線,幫助小國阻擊大國,減少戰爭。而另一派卻認爲,時勢已經不同,墨家子弟歷年來拋頭灑血,爲的是解民於倒懸。可是再努力,也擋不住天下的小國一個個地消失,大國卻越來越強。去幫助註定會滅亡的小國,是不是反而延長了生民的痛苦?是不是解衆生於倒懸,不僅僅只有濟弱鋤強這一條路可走?或者說濟弱鋤強,並不能僅僅視爲幫助小國對抗大國?列國爭戰數百年,人心厭戰,期望有人能夠恢復周天子一統天下的榮光。因此,儒家到處推行尊王之法。可是周天子眼看着一代不如一代,當年既有夏亡商興、商滅周起,那麼是不是會有新的一統天下之國?幫助一個新的強國一統天下,是不是可以就此罷戰止戈,真正實現墨子解民於倒懸的主張?

也正是因爲此事,上任鉅子腹死後,墨家兩派徹底分裂,爲爭鉅子之位而大打出手。秦王駟借勢推波助瀾,扶持後一種學說的首領唐姑樑登上了墨家鉅子之位。

唐姑樑回思前事,嘆息道:“天底下的事,不破不立。有些事,縱然心痛,這一刀終究要割下。如同秦國推行商君之政,先割去自己身上的贅肉餘毒,才能夠重新競爭天下。”

他亦欲趁此與秦王面談之機,極力將墨家之術推銷給這位君王,而不僅僅只是成爲他的“合作對象”。他在說明了墨家分裂的前因後果後,懇切地對秦王駟道:“我唐姑樑承先師之志,繼承鉅子之位,敢不以推行墨子先師之法爲終身之任乎?我觀大秦這些年來,的確致力於先師所說的‘國家之富’‘人民之衆’‘刑政之治’的三務,也致力於解決‘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的‘三患’。且執法嚴格,‘賞當賢,罰當暴,不殺不辜,不失有罪’,與我墨家所追求的賢王之治,確有相同之處。”

他說到這裡,又道:“因此,大王既願推行我墨家之術,我墨家也願奉大王爲主,一統天下,結束紛爭。先師曰:‘聖人爲政一國,一國可倍也;大之爲政天下,天下可倍也。’願大王不負我墨家所託,一戰而得以止干戈,早定太平之世,善待天下。”言畢,重重叩拜。

秦王駟聽罷肅然,亦大禮回拜:“諾,墨子先師大義,亦是寡人之國所求。寡人,必不負鉅子所託!”

當下兩人鄭重盟誓,交換書禮。

羋月侍立一邊,旁觀全部過程,亦聽得心潮起伏,不能自抑。

結盟之後,秦王駟與唐姑樑走出鉅子之室。去尋嬴稷之時,卻見嬴稷正與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蹲在地上,各拿着一隻鐵戈頭,在那裡當玩具玩。

羋月叫道:“子稷。”

嬴稷擡頭看到他們出來,忙跑到羋月身邊,歡樂地向秦王駟行禮:“父王。”

那小姑娘也擡起頭來,跑到唐姑樑地身邊,叫道:“爹———”

羋月見這小姑娘英氣勃勃,十分可愛,笑問:“這是鉅子的女兒?”

唐姑樑笑道:“是,這是臣的幼女,名喚唐棣。我見公子年幼,恐他寂寞,便叫小女過來相伴。這孩子不懂事得很,還望大王、夫人見諒。”他並不認識羋月,見她雖然身着男裝,但舉止儼然秦王姬妾,便依當時稱呼諸王姬妾的慣例,尊稱夫人。至於細緻的分階,卻是內宮稱呼,外人無從分辨。

羋月笑道:“哪裡的話?令愛十分可愛呢。”又轉向秦王駟道:“大王,我覺得她眉眼之間,倒有幾分熟悉……是像誰呢?”

她正思索着,秦王駟卻已經說了:“像唐氏。”

唐姑樑忙恭敬道:“唐夫人正是臣的族中女兄。”所謂族中女兄,便是堂姐。

羋月心念一動,忙道:“大王,自從子奐受封以後,我看唐阿姊頗爲寂寞,我想請大王恩准,允許這孩子可以經常進宮探望。唐阿姊一向喜歡孩子,尤其喜歡女孩子……”

秦王駟會意,沉吟道:“就是不知鉅子意下如何。”

唐姑樑連忙拱手道:“這是臣女的福分。棣,還不快謝過大王和夫人。”

唐棣乖巧地道:“謝謝大王,謝謝夫人。”

羋月也笑了起來:“好乖的孩子。”當下便脫下手中的鐲子,套在唐棣的手上,笑道:“出來匆忙未帶禮物,容後補上。”(。)

第237章 秦王薨(4)第195章 儲位爭(1)第21章 南薰臺(1)第419章 歸去來(1)第294章 破樊籬(3)第99章 不素餐(2)第58章 鄭袖計(1)第313章 歸秦路(5)第286章 劫西獄(3)第382章 申包胥(2)第287章 劫西獄(4)第248章 薊城寒(3)第400章 夫與子(3)第212章 探真心3第417章 安國君(2)第126章 四方館(2)第70章 大朝日(2)第250章 魑魅行(1)第93章 魏夫人(1)第171章 連環計(3)第189章 燕公子(2)第367章 不能留(2)第416章 安國君(1)第312章 歸秦路(4)第233章 去復歸(5)第37章 死與生(2)第202章 韓與蜀(4)第126章 四方館(2)第300章 舉周鼎(2)第224章 風雲變(4)第325章 太后始(2)第151章 情與妒(1)第346章 骨肉逢(3)第50章 不相識(3)第165章 龍回丹(4)第277章 西市居(4)第243章 別咸陽(2)第113章 山鬼舞(2)第170章 連環計(2)第297章 風雲變(3)第244章 別咸陽(3)第43章 摽有梅(2)第344章 骨肉逢(1)第250章 魑魅行(1)第132章 聰明誤(2)第121章 庸夫人(1)第317章 入咸陽(4)第173章 昭氏女(1)第319章 窮盡處(2)第13章 金丸禍(2)第326章 太后始(3)第162章 龍回丹(1)第310章 歸秦路(2)第384章 申包胥(4)第196章 儲位爭(2)第183章 蘇秦策(3)第201章 韓與蜀(3)第71章 大朝日(3)第382章 申包胥(2)第351章 亂局平(4)第224章 風雲變(4)第1章 前言第25章 逍遙遊(3)第232章 去復歸(4)第400章 夫與子(3)第3章 霸星現(2)第82章 生死劫(1)第341章 季君亂(2)第152章 情與妒(2)第49章 不相識(2)第147章 重相逢(2)第116章 羋八子(2)第393章 郢都滅(4)第329章 羣狼伺(2)第336章 訓三軍(1)第39章 慕少艾(2)第3章 霸星現(2)第158章 無名毒(1)第105章 亂象起(3)第274章 西市居(1)第302章 舉周鼎(4)第283章 陰謀施(3)第418章 安國君(3)第161章 無名毒(4)第235章 秦王薨(2)第87章 狼之子(2)第127章 風雲變(1)第290章 山中夜(3)第223章 風雲變(3)第266章 牛馬橫(1)第120章 公主嫁(2)第34章 斷腸別(2)第340章 季君亂(1)第51章 思君子(1)第357章 故人意(2)第289章 山中夜(2)第230章 去復歸(2)第64章 流言起(2)第114章 山鬼舞(3)第387章 邊城險(3)
第237章 秦王薨(4)第195章 儲位爭(1)第21章 南薰臺(1)第419章 歸去來(1)第294章 破樊籬(3)第99章 不素餐(2)第58章 鄭袖計(1)第313章 歸秦路(5)第286章 劫西獄(3)第382章 申包胥(2)第287章 劫西獄(4)第248章 薊城寒(3)第400章 夫與子(3)第212章 探真心3第417章 安國君(2)第126章 四方館(2)第70章 大朝日(2)第250章 魑魅行(1)第93章 魏夫人(1)第171章 連環計(3)第189章 燕公子(2)第367章 不能留(2)第416章 安國君(1)第312章 歸秦路(4)第233章 去復歸(5)第37章 死與生(2)第202章 韓與蜀(4)第126章 四方館(2)第300章 舉周鼎(2)第224章 風雲變(4)第325章 太后始(2)第151章 情與妒(1)第346章 骨肉逢(3)第50章 不相識(3)第165章 龍回丹(4)第277章 西市居(4)第243章 別咸陽(2)第113章 山鬼舞(2)第170章 連環計(2)第297章 風雲變(3)第244章 別咸陽(3)第43章 摽有梅(2)第344章 骨肉逢(1)第250章 魑魅行(1)第132章 聰明誤(2)第121章 庸夫人(1)第317章 入咸陽(4)第173章 昭氏女(1)第319章 窮盡處(2)第13章 金丸禍(2)第326章 太后始(3)第162章 龍回丹(1)第310章 歸秦路(2)第384章 申包胥(4)第196章 儲位爭(2)第183章 蘇秦策(3)第201章 韓與蜀(3)第71章 大朝日(3)第382章 申包胥(2)第351章 亂局平(4)第224章 風雲變(4)第1章 前言第25章 逍遙遊(3)第232章 去復歸(4)第400章 夫與子(3)第3章 霸星現(2)第82章 生死劫(1)第341章 季君亂(2)第152章 情與妒(2)第49章 不相識(2)第147章 重相逢(2)第116章 羋八子(2)第393章 郢都滅(4)第329章 羣狼伺(2)第336章 訓三軍(1)第39章 慕少艾(2)第3章 霸星現(2)第158章 無名毒(1)第105章 亂象起(3)第274章 西市居(1)第302章 舉周鼎(4)第283章 陰謀施(3)第418章 安國君(3)第161章 無名毒(4)第235章 秦王薨(2)第87章 狼之子(2)第127章 風雲變(1)第290章 山中夜(3)第223章 風雲變(3)第266章 牛馬橫(1)第120章 公主嫁(2)第34章 斷腸別(2)第340章 季君亂(1)第51章 思君子(1)第357章 故人意(2)第289章 山中夜(2)第230章 去復歸(2)第64章 流言起(2)第114章 山鬼舞(3)第387章 邊城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