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

聽了周顯的話語,李振聲一臉的不可置信。畢竟在這個時候,誰也不會料到在不久的將來,李自成會率領這羣歷來被官軍輕視的流賊打破北京城,覆滅大明王朝。

周顯苦笑了一下,也不願作過多解釋。“李縣令只當我這是杞人憂天好了。但您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將來流賊勢力再行擴大,到達攻城略地的地步。大人又該如何保境安民?”

李振聲眉頭緊蹙,沉思了片刻道:“那又能如何?緊守城池,以待省府援兵罷了。”

周顯淡淡一笑道:“大人,如果真到了那時,省府有無援兵派出,我們暫且無論。就說他們真的可以派出援兵,數十萬流賊呼嘯而至,大人您如何守住這一個小小的縣城,又能堅守幾日?如果在省府援兵到來之前,城池便破,又當如何?”

李振聲臉色難看,沉默了一會道:“應該不至於到達那種地步吧!”

“大人,你且看看今日之舞陽城,被匪寇圍困二十餘日,哪裡有半個援兵?這雖然說和玄默巡撫率重兵前往漢中圍剿匪寇,造成河南兵力空虛有很大關關,但也不得不說,等待省府援兵,還不如依靠自己更爲考慮。另外,就算省府真的派出援兵,到達也需時日。我所說的結交大人,正是爲了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這種情況。”

李振聲聽到這裡,心中越加疑惑道:“我怎麼越來越聽不懂你所說的了,我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結交於我,和應對那種情況有什麼關係?”

周顯笑道:“大人,你可曾記得我之前向你提過的兩城共同抵禦匪寇的盟誓?”

李振聲點了點頭道:“剛許下的盟約,豈能忘記?只不過這得等舞陽城到時候出兵幫我剿滅郾城的那兩股匪寇之後,才能真的算數。”李振聲臉色帶有一股淺笑,用言語提醒周顯要明瞭自己昔日的說辭。

“這個當然。就以目前的狀況,大人再試想一下。如果在舞陽或者郾城被圍的時候,確信另一城隨時可能出兵相援。這比着所有士卒困守孤城,不知道何時何地會有援兵到達,又有如何不同?”

李振聲沉吟了片刻道:“如果守城士卒知道援兵隨時可至,心中自然安穩。且不說流賊最終能不能攻破城池,至少這堅守的時日必然會延長許多。”

周顯點了點頭道:“大人,正是如此。兩城聯結,如若是應對像楊四、紫微星、扒山虎這樣的匪寇,相互援助,互爲掎角,不用省府出兵,亦可以攻破匪寇。就是將來應對像闖賊那樣的大股匪寇,如若彼此相助,也可以堅守的長久一點,等待省府派出的援兵到達。如此,大人便可保境安民,而我亦可以確保舞陽城中的親人無恙。”

李振聲聽完,用手指指了指周顯,呵呵笑道:“說到這裡,我總算明白了你昨天所說的保護親人的含義。這樣的方法的確不錯。”

周顯拱手向李振聲致禮道:“大人,這僅是爲私,我們再說爲公方面。實際上,這僅是我的第一步的計劃。令相隔較近的舞陽、郾城兩縣先行聯結,共御匪寇。而此次,大人助舞陽攻滅楊四。接下來,舞陽城再出兵助大人圍剿紫微星、扒山虎那兩股匪寇。一旦最終成功,這就向所有人豎起了兩城相互幫助,共同禦敵的典範。那麼接下來,實行第二步計劃就會容易許多。”

李振聲收斂笑容道:“典範?聽你的意思,你謀求的不是不止我們這兩城,而是有更多、更遠的計劃?”

周顯點了點頭道:“大人,舞陽和郾城地處豫南偏中位置,是南陽府、許州府和汝寧府三府的交界之地。而悲劇的是,它們距離每個府衙都遠,一旦匪寇來攻,府兵到來肯定尚需時日。到時候,能夠自保絕對強於等待府衙來兵救援。但是如若僅有兩城聯盟,實力仍舊稍顯不足。我的最終目的是使舞陽、郾城,乃至周圍的葉縣、臨潁、西平、上蔡等地盡皆串聯。”

李振聲微微動容道:“舞陽、葉縣兩地屬於南陽府,郾城、臨潁兩處又屬於許州府,而西平、上蔡這兩地又屬於汝寧府。三府的邊地,都被你考慮在內。這個胃口似乎有點大啊!你又如何保證你在別人陷入重圍之時,援助了他們。他們就會知恩圖報,在你陷入圍困之時,就一定會出兵援助。”

周顯笑道:“這就要靠大人了。”

李振聲臉露驚愕道:“靠我?”

“對,就是靠大人。流賊之所以肆虐天下,雖和當前天災不斷有關,但亦和各地官員只求自保脫不了關係。眼看自己周圍各縣陷落而只知緊守城池,到最後就只剩下自己一個孤城,又豈能長久堅持?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唯有誘之以利,動之以義?”

李振聲皺眉道:“動之以義,我可以理解,不過是以大義相驅。但又如何誘之以利?難道是要以金銀糧草相誘嗎?”

周顯搖頭道:“大人,錢糧是小利,而我所說的是大利。朝廷規制,但凡匪寇圍城,棄城而逃或者丟城者,當地主管官員以殺頭之罪論處。因而,哪一個縣官不懼怕匪寇來攻?而助其堅守住城池不丟,這就是大利。今日,大人首先出兵援助舞陽,而舞陽官員之後再助大人剿滅郾城匪寇。就是大人您向衆人豎起了一個臨縣相互幫助的典範,最開始,可能人人都會懷疑,但只要今後相互幫助的時候多了,自可使所有人信服。”

看李振聲低頭沉思,周顯繼續說道:“當然,人人都有私心,不可能指望別人傾力相助。但爲了在自己落難之時,別人不會袖手旁觀,其他各處官吏必然不會完全置之不管。到時候即使派出幾百士卒相援,亦可以對大局產生一點影響。這就是我所說的第二步計劃,使六縣聯結,共同保護周邊平安。當然……”

周顯停頓了一下,淡淡一笑,朝向李振聲繼續道:“當然,如果因爲運轉良好,最後擴展到三個府衙,甚至整個中原大地,乃至整個大明各省之間的相互支援。那真的就是我心中最後的願景了,只不過現在看來,那太遠,也太過奢望了。”

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九章 武師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949章 議和4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一百二十章 金狼汗旗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四百一十章 突襲漢城2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十七章 南洋商會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四十九章 亂世人精第二百三十章 出外保命第一章 穿越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殺3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殺3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誘敵之士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二百四十六章 萊州局勢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六百二十六章 買賣生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954章 變革3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六百章 松山之戰6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四十章 實情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物資運送
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九章 武師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949章 議和4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一百二十章 金狼汗旗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四百一十章 突襲漢城2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十七章 南洋商會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四十九章 亂世人精第二百三十章 出外保命第一章 穿越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殺3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殺3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誘敵之士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二百四十六章 萊州局勢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六百二十六章 買賣生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954章 變革3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六百章 松山之戰6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四十章 實情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物資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