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萊州局勢

最後,周顯還是接受了黃蜚的建議。由二百士卒組成的龐大護衛團,還有一個名叫馬懷義的黃蜚幕僚將隨周顯一起前往掖縣。也正是從馬懷義口中,周顯瞭解了萊州的大概情況。

在明朝,整個山東被分爲六座府衙,分別爲東昌府、濟南府、兗州府、青州府、萊州府和登州府。按照它們對應的地理位置,昌、濟、兗一般被稱爲東三府,而青、萊、登被稱爲西三府。

山東東、西三府之間的地理環境差異明顯,一般表現爲東三府多平原,西三府多山嶺的地理特徵。加上大運河主要流經的區域都在東昌、濟南和兗州三府之間,運河兩岸也是整個山東經濟最繁榮的地帶。

這樣的特徵導致整個山東六成以上的百姓都集中在西三府,但西三府和東三府每年爲朝廷提供的稅收卻基本上完全一樣。因爲東三府多礦,尤其是鉛礦,基本上佔據大明鉛礦供應的兩成以上。

在明代礦業最繁榮的時候,在萊州一府便有兩千戶百姓專門從事挖礦。後來,這些礦中的大部分都被當地的豪強所霸佔,對這些礦工的盤剝愈加嚴重,導致其生活十分困窘。到明末的這個時候,大部分礦工看朝廷式微,往往聚衆到一起,佔據礦脈,暴力抵抗官軍。

而除了這些礦工,引發問題的還有那些普通的百姓。歷史上,山東地區發生的自然災害,旱災一直穩居第一,可以說是十年九旱。萊州本就多山少田,且因爲毗鄰山海,土壤貧瘠。再加上流向東三府的大部分河流都發源於中部山區,它們都成輻射狀入海,河流短小,水量也不足,且完全存不住水。

有一種說法,在萊州是“三日之旱,即成涸澤;一日之雨,良田隨沙石而去。”簡單而言就是說,連續三日的晴天,河流就會完全乾旱。下一天的暴雨,良田裡的土就會隨着河水流向大海。在明末這樣乾旱的大環境中,萊州的情況更是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大部分百姓衣食不給,紛紛逃亡到富裕的西三府,甚至是江南地區。

在明朝嘉靖年間,整個萊州的人口達到巔峰,有口八十餘萬。但在明末,百姓四處逃亡。再加上當時吳橋兵變,孔有德攻破登州萊陽之後,率部又攻萊州。新任的登萊巡撫謝璉和萊州知府朱萬年堅守萊州孤城達數月之久,整個萊州諸縣都差不多打成了粉末。萊州的人口在此時也達到了最低谷,只有不到四十萬口,這其中的大部分還都是逃不動的老弱。也就是說,從嘉靖到崇禎,整個萊州的人口損失了整整一半。

而更爲嚴重的是,在萊州,所剩的本就不多的青壯也因爲迫於生計,紛紛從匪。好一點便以馬爲坐騎,一日便疾奔數百里,橫行山東全境,成爲地道的馬匪。而那些稍差一點的,紛紛跑到深山之中,成爲土匪。僅萊州一府,就有大小土匪近百股。

每逢亂世,便有妖孽橫行。除了礦工、土匪之外,還有白蓮教。

天啓二年,他們便在首領徐鴻儒的領導下,在兗州府舉行了一次起義,連下數縣,達到數萬之衆。最後雖然被平定,但有些白蓮教徒則在起義失敗之後徹底隱藏了起來。其中有一支便在徐鴻儒手下四大金剛之一的張柬白的領導下來到了萊州。趁着明末這個亂世,不斷髮展教徒,據傳信奉的教徒已有數千之衆。

除了這些,萊州地區還存在着諸多豪強和鄉紳。他們掌管着萊州僅有的最肥沃土地,和當地的衛所將領合作,不斷吞併百姓的土地。活着最奢侈的生活,卻承擔着最低的責任,甚至有些還有自己的私軍。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目前的萊州,就是爛,爛的難以想象。

周顯望着眼前的篝火,心中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昔日,他本以爲萊州是楊嗣昌給自己親自挑選的地方,肯定不會太差、卻沒想到到眼前了,卻是這樣的一副局面。

馬懷義看周顯臉色難看,開口說道:“周知府,這就是小人目前所知道的一切。雖然有些地方可能和真實的情況會有點不一樣,但應該相差不大。”

周顯點了點頭,道:“馬先生,你說的很詳細,我都知道了。”

馬懷義大約有四十歲,身形乾瘦,留了一副八字鬍。他聽到周顯話語,連忙拱手道:“周知府客氣了,您直接叫我懷義即可。”

周顯點了點頭,問道:“懷義,你有沒有興趣到我手下做事?我剛到萊州,需要一些自己可以完全信任並瞭解萊州情形的人。如果你願意,我就去信黃總兵,讓他忍痛割愛,將你讓給我。”

馬懷義本就是萊州人,因爲機緣巧合前往登州,最終成爲黃蜚的手下幕僚。但黃蜚身爲登萊總兵,手下幕僚有八位之多。他智謀又不出衆,在那裡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他聽到周顯流露出的招攬之意,心中暗想如果能在周顯身邊立足,絕對比在黃蜚那邊要強上很多。他想也沒想便說道:“小人願意爲府臺大人效力。”

周顯聽後,點了點頭道:“懷義,還有件事情。在萊州府治下有兩州一縣,除了掖縣爲萊州直屬縣外。平度州有一個知州,它治下的濰縣和昌邑縣各有一個縣令。而另一個是膠州,除了一個知州外,治下高密以及墨也有兩個縣令。這兩個知州,五個縣令之中,哪些的官聲比較好,哪些比較差?如果我想用最快的時間改變萊州目前的局面,可以拿哪些官員開刀?”

馬懷義低頭沉思了片刻,道:“周府臺,這些人中要論名聲,最好的應該是膠州知州郭文祥,名聲最差的應該算是濰縣縣令王度衡。其他的各有優劣,很難單一評判。但這些當地官員彼此之間或者和當地的鄉紳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聯繫,例如這個王度衡,他就是新城王家的一個支系子孫。屬下以爲,府臺還在沒有絕對把握之前,還是能不動就不動。”

PS:謝謝書友20180214201915687的一百幣打賞

第七百九十八章 黃蜚的擔憂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九百二十六章 葡萄牙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八百四十二章第948章 議和3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十八章 買酥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960章 會將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九百五十五章 棗莊煤礦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八百四十四章 總兵白翥第二十章 馬六甲佈局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八百一十四章 震遼陽10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八百一十章 震遼陽6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七十六章 出京4第七十七章 出京5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二百三十八章 席宴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
第七百九十八章 黃蜚的擔憂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九百二十六章 葡萄牙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八百四十二章第948章 議和3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十八章 買酥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960章 會將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九百五十五章 棗莊煤礦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八百四十四章 總兵白翥第二十章 馬六甲佈局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八百一十四章 震遼陽10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八百一十章 震遼陽6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七十六章 出京4第七十七章 出京5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二百三十八章 席宴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