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審問2

看衆人一臉疑惑的表情,周顯繼續道:“隆武叛軍阻斷運河,南糧無法北運。而北地旱疫交加,赤野千里,餓殍遍野。因爲我推行海路運糧,山東情況稍好,但也只是勉強夠用。我問你們,若是我盡起山東之兵北上,這數萬大軍的糧草由誰來供應?在當地徵嗎?以山西目前的情況,能支撐的起來嗎?在山東,我確實可以東拼西湊,徵集一些糧草。但從山東運到山西,千里之遙。數萬大軍的供給,又需要徵調多少壯夫,路上要浪費多少糧草?”

說到這裡,周顯瞥了光時亨一眼,繼續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來不是一句空話。我在魯西、徐州動兵,糧草也就可以支撐十幾日,又如何調數萬之兵北上?就是目前,我萬餘士卒也只攜帶了一月的口糧,再多便沒了。光時亨,你來自兵部,應該能看到居庸關和保定來的軍情急報,他們那裡不會絲毫沒提過糧草的問題吧!”

王承恩轉向光時亨道:“光大人,周督帥說的是否爲真?”

光時亨眉頭緊蹙,“稟王公,白總兵和唐總兵確實提過。只不過兵部當時以爲此事與戰情無關,就轉去了戶部,但戶部也沒有餘糧,最後也只能作罷。”

周顯嘆了一口氣,“糧足則軍心固,糧缺則全軍潰,我看兩地也堅持不了多久了。而沒有足夠的糧草,又如何守住京師?而我沒有率兵立即北上的原因就在於此,沒有糧草,再多的兵卒也無法守住山西。”

在座的衆人頓時沉默了下去,良久沒有言語。

魏藻德此事出言道:“我看此事就暫時揭過吧!孟大人,你還是接着問其他的吧!”

孟兆祥點了點頭,問周顯道:“周督帥,這裡有一封奏報,說你曾派人送二十萬兩到遼東邀總兵吳三桂共援京師?”

周顯道:“確有此事。”

孟兆祥:“你和吳總兵並無直接的統屬關係,按照朝廷規制,不應私下聯繫。送其餉銀更有邊將串聯,圖謀不軌的跡象。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沒有在事後將此事告稟朝廷,你如何解釋此事?”

周顯皺眉道:“此事我雖然沒有回稟朝廷,但也沒有刻意隱瞞。若是我想私下串聯遼東諸將,帶去的應該是銀票,而不是用裝滿白銀的馬車運抵。朝廷下令遼東總兵吳三桂、山海關總兵高第率部勤王,但他們以士卒欠餉數月拒不前往。我大張旗鼓的將白銀送去,就是做給那些士卒看的,讓他們看到朝廷有運餉銀至,以此給關外諸將以壓力。你沒看到嗎?很快吳三桂便讓祖寬率部馳援京師了。若是我有什麼過錯,就是借朝廷的名義運銀到遼東,而沒有及時向朝廷回稟。如果你們認爲這也算圖謀不軌,我無話可說。”

孟兆祥微微點頭,“還有一事。之前聖上讓你召回遼南、朝鮮之兵,但你最後只調回了五千士卒?這是不是在矇蔽聖聰?”

周顯:“朝鮮有數萬之卒,但八成以上爲朝鮮本地人。此刻日本薩摩藩虎視眈眈,在朝鮮北部又有勒克德渾佔據漢城。若是我下令召回他們,他們不但不會聽從,反而很有可能直接叛出大明。而遼南大軍,你們真覺得調回他們是好事嗎?闖賊固然勢大,但滿虜亦是我大明的強敵。若滿虜失了牽制,率大軍殺入關內,不僅吳總兵手下之兵難以增援京師,很有可能還會引起另一番大亂。還有,就像我之前所說的,調兵首先要先有足夠的糧草。而且還有個問題,我沒有運回那些士卒的足夠船隻。”

光時亨怒道:“藉口,一切都是藉口。說到底,你就是覺得京師不重要。”

周顯此時倒沒有否認,“我確有如此想法。以目前的情況,京師已經守不住了。最好的辦法是聖上南遷,保留半壁江山,再徐圖中興。”

王國興道:“周督帥此言差矣!北宋南遷,半壁河山落入金人之手,百姓遭難。好無尊嚴的苟延喘息上百年,最終也難免滅於蒙古之手。而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瓦剌也先大舉南侵,京師危在旦夕。於少保臨危受命,堅決駁斥遷都派,率部誓死抗敵。最終擊退也先,保全京師。都城之重,豈可說遷就遷?況且之前滿虜數次兵臨城下,最後不都撤回遼東了嗎?周督帥爲朝廷棟樑,善戰之名人盡皆知。在此朝廷危難之時,豈能未戰先怯?”

周顯緩聲道:“我並非於少保,此時的大明也不是當時的大明。那時的大明糧草充足,兵械齊全,一紙詔令四方之兵盡聚京師。只要能扛住也先的第一波猛攻,基本上便可守住京師。但目前呢!府庫兵械殘破,倉廩糧草短缺,而北地之兵只有我山東和遼東的數萬人馬,又如何能擋住李自成的數十萬大軍?”

他擡頭望向光時亨,“之前你不是問我,爲什麼要置京師於不顧,率部攻擊隆武軍嗎?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希望我能夠攻下揚州,重新打通運河。這樣一來,在鎮江史閣部所率的大軍,在江西的官軍,在武昌的左良玉部都可出兵增援京師。即使他們懾於隆武軍,不能派出援兵,但至少也能爲我提供足夠的糧草。到時候援救京師的就不止這麼點人,或許還可守住京師。但可惜的是,我雖然擊敗了李定國,但劉文秀守住了高郵和揚州,一切希望也就化爲烏有了。”

然後周顯又轉向魏藻德道:“魏閣部,我有一事相問,是否可以請您指教?”

魏藻德坐直了身子,“督帥請說。”

周顯道:“我進城之時,見兩側道路上擺滿了棺材,送葬之人絡繹不絕。還有無數貧窮者死在牆角巷尾,無人理會。這種狀況持續多久了,現在每天死多少人?”

魏藻德皺眉道:“這個我不太清楚,如果督帥感興趣,我可以招五城兵馬司來問問。但你爲何有如此之問?”

周顯道:“我觀他們面龐青黑,腹部浮腫。如果我料想不錯,他們中的大部分是染疫而死。”

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戰2第一百章 相交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五十一章 絕路重生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七百九十二章 復州之戰第951章 出外2第二百五十五章 營中毆鬥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九百零八章 琉球使者2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十章 考察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鹽場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二百九十五章 巨財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社張溥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二百零七章 防線第一千章 議事第一千章 議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七百七十六章 離間之計3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951章 出外2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六百二十七章 搶劫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九百九十八章 南陽之戰8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張2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五十章 兵起8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八十一章 出京11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
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戰2第一百章 相交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五十一章 絕路重生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七百九十二章 復州之戰第951章 出外2第二百五十五章 營中毆鬥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九百零八章 琉球使者2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十章 考察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鹽場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二百九十五章 巨財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社張溥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二百零七章 防線第一千章 議事第一千章 議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七百七十六章 離間之計3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951章 出外2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六百二十七章 搶劫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九百九十八章 南陽之戰8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張2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五十章 兵起8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八十一章 出京11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