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

正如文志通所猜想的,這批上岸敵軍的主力確實不是滿清軍隊,而是海盜。只不過能把他們聚在一起同攻登州的,卻是漢軍鑲紅旗額真孟喬芳。

他在投靠滿清的漢人中,地位尊崇,這樣的小事本不應該由他負責。但自從他跟隨薩哈廉攜阿布奈母子返回遼東之時,被牛勇及周顯偷襲。雖然最終清除了如蠅子般跟在自己後面的粆圖臺吉,但薩哈廉卻因此而身死,連阿布奈母子也被搶到了明境。

自那之後,雖然他的職位沒有改變,但已經算是被完全棄用。鬆錦之戰這樣的大戰爆發,他卻被留在了後方。他心中不甘,迫切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從後方搜刮到源源不斷的糧食運往前方,導致後方民怨沸騰,連他主管的漢人部隊也改爲一天一食。在經過一次小規模兵亂之後,他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開始逐漸把目光轉移到了登州。

孟喬芳聯繫了同樣留守在後方的漢正紅旗營將孔廷訓,要他提供船隻供自己前往登州。孔廷訓爲孔有德唯一的兒子,自幼嬌生慣養,膽小如鼠,比着他老子差的不是一個檔次。在孟喬芳萬般祈求之下,他才同意提供四艘海船,兩艘小的,兩艘大的。依靠這四艘海船,而妄圖進攻登州,無疑爲天方夜譚。

因而,他便想出了另一個辦法,派人攜帶重寶前去面見在渤海、朝鮮海以及扶桑沿海。聯結了十幾支海盜和一些扶桑浪人,共謀登州。許諾在攻下登州之後,將所獲財寶的八成送予他們,而自方只要剩下的兩成財寶及所有的糧食。在他的積極運轉之下,這些人還真被他說動了。以孟喬芳之子孟熊臣的帶領的近千漢兵士卒爲主,氣勢洶洶的殺向登州。

這批混雜軍乘船在煙臺登陸,一路勢如破竹,在一天之內便攻下了福山縣城,洗劫了整座城池,殉難軍民以萬數計。接着他們又兵分兩路,一路南下進攻寧海州,另一路西進威脅棲霞縣,以威脅登州腹地。

文登營和威海衛兩部人馬緊急馳援寧海州,雙方在寧海州以北交戰多次,官軍不敵,最後退守州城,苦苦堅守。而在牙山,黃蜚率四千營兵先守後攻,先以堅守挫敵銳氣,然後再逐次反擊。雖然連敗敵軍,但他們卻緊緊把守亭口險道,一時也不能突破。

周顯率部到達的時候,黃蜚已在亭口耽擱了三日。看寧海洲旦夕可破的樣子,他頭上的白髮都增了一圈。他親自出帳迎接周顯,滿心感激道:“周知府,承蒙施以援手,我代登州百姓謝過。”

周顯擺了擺手,道:“黃總兵客氣了。我按照府制,爲曾巡撫的手下;依照軍職,又直接受你指揮。無論從理,還是從法,派兵相援都是我應做之事。曾巡撫人呢!現在也在軍中嗎?”

黃蜚搖了搖頭,道:“曾巡撫起初是在軍中,但他爲文職,不通軍事,起不了什麼作用。我就請求他返回萊陽,以穩定後方。他在三天前,便回萊陽城了。”

周顯點了點頭,說道:“我墨營一千士卒大概在明日便可到達萊陽城。如果那邊無憂,他們很快也會前來前線。”

黃蜚擊掌嘆道:“如此甚好,如果有足夠的兵力,我早就啃下眼前的王八谷了。”

周顯和黃蜚一起走進軍帳,着眼看了看牆上懸掛的地圖。

黃蜚嘆了一口氣,道:“此時寧海危在旦夕,如若援兵再不至,最多三日,城必破,到時候曾巡撫和我都難辭其咎。此刻的困難是,前方亭口是從北側前往寧海的必經之道,地勢險要。在這裡,賊兵部署了兩千精兵,其中五百是戰鬥力強悍的正規軍。我強攻了三日,始終沒有拿下他們。”

周顯點了點頭,道:“看地形,亭口兩側都是高谷,中間只有一條道路可以通過。賊軍在山谷正中設下營壘,難攻是理所應當之事。看來,之前賊兵之所以進攻棲霞,只是假攻。他們大張旗鼓的進攻,只是爲了讓我們誤以爲他們是想進入登州腹地。實際上,他們從一開始的目的就是奪取寧海洲。而進攻這邊的原因,就是掩蓋他們在亭口修建營壘的真實目的。”

黃蜚皺眉,道:“你說的對。我也是看到匪賊來勢迅猛,只想着怎麼保障棲霞安全。這才命令士卒緊守牙山,沒有第一時間發動反擊,這才讓他們從容修建了營壘。哎,玩了一輩子鷹,最後倒讓燕雀啄了眼。丟人啊!”

周顯笑了笑,道:“黃總兵,你多想了。如果是我,看到他們來勢這麼兇猛,也會第一時間在牙山設防,這並沒有什麼錯。而且,現在仗還在進行中,誰勝誰負,還是未知之數。”

黃蜚輕輕的點了點頭,眉頭仍舊高蹙,“但現在的問題是,寧海危在旦夕,而我軍的援兵始終突破不了這裡。”

周顯沉思了片刻,向黃蜚道:“黃總兵,我看這樣吧!吉木這邊有五百騎兵,你那裡應該也有一些。讓他們繞過牙山,從南側去寧海州吧!如果步卒從那裡走,至少也耗五日時間才能到達。如果是騎兵,星夜兼程,應該兩日便可以到達。寧海洲此刻有文登營的營兵和威海衛的衛所兵,野戰不行。但守城,堅持兩天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黃蜚沉着臉,用十分擔心的語氣說道:“周知府,敵軍在寧海可是有萬餘之衆,派到那裡的不到千的騎兵,真能起到什麼作用嗎?況且,那邊的地形,多山地,少平原,也不太適合騎兵作戰啊!”

周顯嘆了一口氣,道:“這也是無奈之舉。寧海洲已經被圍困了數日,而這邊,我軍就算強攻拿下了眼前的亭口,加上路上所耗的時間。等到達寧海之時,恐怕它早被攻破,也就失去了救援的意義。以騎兵過去,即使起不到什麼作用,讓城中士卒看到我大明軍旗,也足以讓他們繼續堅守下去。只要再多一點時間,我們就可突破這邊,及時到達寧海。”

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七百九十章 奪利3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七百九十八章 黃蜚的擔憂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一百一十三章 松山之戰19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鹽場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七十章 京師5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二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遊擊將軍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第四十二章 震懾第961章 會將2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四十二章 震懾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三百零三章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七百七十三章 濟寧驚變3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三十五章 唐王朱聿鍵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946章 議和第九百一十一章 韓勇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六十六章 縣衙被破
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七百九十章 奪利3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七百九十八章 黃蜚的擔憂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一百一十三章 松山之戰19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鹽場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七十章 京師5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二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遊擊將軍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第四十二章 震懾第961章 會將2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四十二章 震懾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三百零三章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七百七十三章 濟寧驚變3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三十五章 唐王朱聿鍵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946章 議和第九百一十一章 韓勇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六十六章 縣衙被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