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

高迎祥與馬守應被凌遲處死的消息傳來的時候,登萊新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

吳宗睿得知高迎祥與馬守應被凌遲處死,只是微微嘆了一口氣,朱由檢這麼做,表面上看是爲了震懾諸多流寇的首領,其實還有泄憤的意思,畢竟高迎祥和馬守應曾經率領流寇攻陷中都鳳陽,毀掉了皇陵宮殿,還有興龍寺。

吳宗睿的主要精力,都在登萊新軍的改造之中。

騎兵營、步兵營、斥候營、神機營、執法營、後勤營、水師營等等,廖文儒和劉寧等人都能夠理解,可是炮兵營讓他們就感覺到奇怪,畢竟火炮都是歸神機營調遣,沒有必要單獨設立,何況水師也擁有諸多犀利的火炮。

吳宗睿不僅僅要求炮兵營單獨設立,而且還專門要求劉寧兼任炮兵營營指揮使,特謝拉、科雷亞和亨利等人出任炮兵營副指揮使。

廖文儒兼任騎兵營指揮使,羅典勇兼任步兵營指揮使,秦大龍兼任神機營指揮使,羅典召兼任斥候營指揮使,喬明俊兼任執法營指揮使,羅典明兼任後勤營指揮使,牛犇兼任水師營指揮使。

這樣的調整幅度,可謂是空前的,意味着登萊新軍朝着整合方面邁進了最爲關鍵的一步。

大明朝廷的軍隊,分的很散,除開京城的京營和南京的京營,其餘都是散亂的,包括衛所的軍隊,雖然朝廷對於衛所軍隊,以及各地的軍隊,都有一些具體的規定,但這些規定沒有能夠落到實處,而且地方的軍隊,建制不齊,絕大部分都是由步卒組成的。

吳宗睿對於登萊新軍建制的徹底改造,是從實戰的角度出發的。

不管是副將還是參將和遊擊將軍,都需要有具體的職位,也就是需要兼任營指揮使,或者副指揮使,這樣纔有領兵的權力,除開廖文儒和劉寧兩人,以總兵的身份,兼任登萊新軍都督與副都督,其餘人都是一樣。

也就是說,總兵、副將等是軍銜,都督、營指揮使等纔是軍職。

吳宗睿對於歷史中的軍銜和軍職之分,歷來有些頭疼,其實這應該簡單化,總兵、副將、參將和遊擊將軍等等,有明確的品階,那就是軍銜,按照這個軍銜來領取俸祿,符合朝廷的規定,也不至於讓人茫然不知所措。

具體的軍職則不一樣。

這樣做的好處是,對於那些有功勞、但是沒有領兵作戰能力的軍官,可以在軍銜上面予以明確,卻不必讓他們真正的領軍作戰。

登萊新軍建制進行大規模的調整,必定震動全軍。

整個登萊新軍十萬多軍士,分設騎兵營、步兵營、斥候營、神機營、炮兵營、執法營以及後勤營,其中騎兵營三萬六千人,分爲四個衛,每個衛九千人,步兵營共計三萬人,分設四個衛,每個衛七千五百人,炮兵營共計一萬人,分爲兩個衛,每個衛五千人,水師營兩萬人,分爲四個衛,每個衛五千人,後勤營六千人,神機營三千人,斥候營兩千人,執法營一千人。

登萊新軍設立都督、副都督,廖文儒出任都督,劉寧出任副都督。

都督以下,設立營指揮使、營指揮副使、衛指揮使、衛指揮副使、協領、副協領、千戶、副千戶、百戶、總旗和小旗等等。

在軍職的設立上面,吳宗睿同樣沒有創新,而是糅合了大明王朝的軍職,適當的予以了調整,譬如說衛指揮使,應該是地方軍隊之中最高的職位設置,吳宗睿在衛指揮使的上面設立了營指揮使,同時在衛指揮使的轄下增加了協領的職位。

如此的設置就很清晰了,與大明朝廷的軍隊建制有一定的區別,但區別不是很大。

登萊新軍重新調整建制的時候,吳宗睿最爲關心的依舊是炮兵營,其次是後勤營。

至於說騎兵營、步兵營和斥候營等等,已經有成熟的建制,倒是不需要過多關心。

在吳宗睿看來,新成立的炮兵營,是登萊新軍最爲精銳的大軍。

炮兵營單獨設置,是吳宗睿深思熟慮的決定。

現代戰爭之中,炮兵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集中使用,譬如說步兵配備大炮,作戰的時候步炮協作,這很正常,可現在還不行,交通運輸方面的限制,讓騎兵營和步兵營很難運輸沉重的火炮,必須要單獨設立炮兵營,以便於大規模的運輸。

後勤營爲整個登萊新軍服務,重點是爲炮兵營服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沒有糧草的保證,很難穩定軍隊,所以後勤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六千人的後勤營,看上去人不是很多,但保證運輸與做飯足夠了。

正月初八,登萊新軍所有的軍種基本調整到位。

吳宗睿和廖文儒專門來到了炮兵營。

副都督、營指揮使劉寧,營指揮副使特謝拉、科雷亞以及亨利等等,都在軍營的前面等候,看見吳宗睿和廖文儒,馬上迎上來了。

吳宗睿看了看廖文儒和劉寧,扭頭詢問特謝拉。

“特謝拉,單獨設立炮兵營,你是怎麼看的。”

“大人,屬下覺得很有必要,屬下和科雷亞、亨利等人,正在研製運送火炮的裝置,力求火炮的運送速度快一些,屬下以爲,炮兵營協同騎兵營、步兵營作戰,一定能夠徹底打敗敵人。。。”

吳宗睿微微點頭,看着廖文儒和劉寧。

“文儒,你是登萊新軍都督,劉寧,你是登萊新軍副都督,兼任炮兵營指揮使,你們說說看,對於設置炮兵營是怎麼看的。”

廖文儒和劉寧兩人,對於單獨設立炮兵營,一直不是很理解,炮兵營的總兵力達到了一萬人,斥候營卻只有三千人,可以說斥候營淪落爲配角了。

廖文儒看了看劉寧,思索了一會纔開口說話。

“大哥,我覺得可以將神機營併入到炮兵營之中,以炮兵營爲主。。。”

劉寧也跟着開口了。

“大人,屬下贊同都督大人的建議。”

廖文儒微微搖頭,隨着熱兵器的普及,神機營的確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現如今的神機營,主要的兵器爲火繩槍和火箭等等,只是作戰的一個輔助,在撞擊式燧發槍尚未完全普及之前,神機營的作用的確不大。

南京兵部右侍郎畢懋康,寫下了一本《軍器圖說》,上面對撞擊式燧發槍的原理進行了闡述,吳宗睿早就將這本書推介給特謝拉等人,按照《軍器圖說》製造出來的撞擊式燧發槍,比原來的火繩槍,的確有不小的進步,但撞擊式燧發槍的缺陷也是致命的,那就是扣動扳機需要很大的力氣,打火也不精確。

遙遠的法國,已經去世的法國人馬漢,研製出來了世界上第一柄撞擊式燧發槍,可謂是當今世界最爲先進的火器,可惜的是,法國的貴族並未重視這種撞擊式燧發槍。

吳宗睿已經在想辦法,讓特謝拉等人從法國招募專門研製燧發槍的技師,以研製大明王朝的撞擊式燧發槍,這種撞擊式燧發槍務必要射擊速度快,威力大,因爲登萊新軍將來面對的是快速移動的後金韃子,如果射擊速度太慢,幾乎沒有作用。

“文儒,劉寧,你們對炮兵營的認識,還有很大的不足,我也不多說了,將來的戰鬥廝殺之中,你們就能夠知曉炮兵營的作用了,登萊新軍的建制已經調整完畢,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訓練騎兵、步兵與炮兵協同作戰,務必要不斷強化這方面的訓練,讓騎兵、步兵能夠與炮兵聯合嫺熟作戰。。。”

“特謝拉,科雷亞,亨利,你們是炮兵營副指揮使,不僅僅要着力火炮和燧發槍等的研製,還要多多考慮如何讓騎兵、步兵更好的與炮兵協同作戰,最大限度的發揮炮兵的威力。”

“火炮的威力,還要進一步的提升,開花彈還要繼續研製,火炮的威力越大,對於我們將來作戰越是有利。”

“諸位,炮兵營的誕生,是一個里程碑,你們很快就會明白其中道理。”

。。。

離開炮兵營之後,吳宗睿又來到了斥候營。

斥候營只有兩千人,卻集中了登萊新軍最爲精銳的軍士。

登萊新軍打造的斥候營,已經不僅僅是偵查的任務,而是朝着特種兵的方向發展,吳宗睿根據自身的記憶,親自草擬了斥候的訓練大綱,包括山地訓練、野外生存訓練、斬首等等,訓練異常的殘酷,可以說,斥候營的軍士,每一個都能夠以一敵百。

經過了數次的作戰,斥候的訓練內容不斷增加,相應的訓練也寫入了專門的提綱之中,譬如說生擒高迎祥和馬守應等人的作戰,就是斥候完成的。

斥候營訓練的投入也是巨大的。

吳宗睿來到斥候營的時候,訓練正在進行,斥候營的軍士,僅僅是臘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歇息了兩天的時間,其餘時間全部都在訓練。

廖文儒和劉寧,對於斥候營都是看重的,他們一直都認爲,斥候營的作用不亞於騎兵營,卻沒有想到,吳宗睿最爲看重的是炮兵營。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八章 準族長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十一章 縣衙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六十章 吉榜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戰(2)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二十章 應對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八章 準族長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十一章 縣衙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六十章 吉榜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戰(2)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二十章 應對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