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

全球互聯網,由於美洲的崩潰,現在只剩下聯邦的超信、時光博客在保持正常運行。

因此流量都轉移到這兩個平臺上。

此時的時光博客,總用戶人數,在短短四個多月內,就爆增加了8.3億用戶。

但是用戶的突然暴漲,也加大了管理難度,特別是很多新用戶,經常違反時光博客的管理規定。

這幾個月來,時光博客封禁的用戶,就有超過三百多萬,還有大量被禁言或者暫時封號的用戶。

在這種羣魔亂舞的前提下,大聯盟、核聚變兩個大話題,自然不會全是好話,很多謠言和抹黑言論,也迅速在互聯網上蔓延着。

比如,核聚變話題上。

[全球氣候突變,可能和大規模使用核聚變技術有關,我們應該阻止聯邦使用這個技術。]——加百利

[@加百利,愚昧無知,你知道現在全球哪個地方最安全嗎?用你那進水的大腦思考一下吧!]——慕尼黑啤酒

[@慕尼黑啤酒,就是因爲聯邦擁有核聚變技術,他們將災難轉嫁給了其他地區,聯邦要爲此補償其他地區。]——北海紳士

[我覺得聯邦應該免費爲我們提供電力和食物。]——專吃布爾人

[@專吃布爾人,最好讓聯邦給你們每一個人,準備一個自動餵食機器人,不然我怕你們會懶得吃,最後被餓死!┑( ̄Д ̄)┍]——農場主

[哈哈,我現在明白聯邦爲什麼不表態大聯盟的事情了,有些人就是爛泥扶不上牆!(ʘ言ʘ╬)]——小日子過得不錯

[曾經我以爲人類之間的差距,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現在我知道,人類之間的差距,有時候可能比人和黑猩猩的差距還大。]——靈長類研究所

[聯邦有足夠幾十億人口使用的糧食,爲什麼不免費供應給需要的人?]——小天使

[聯邦又不是他們的父母,爲什麼要養這些米蟲?我在工地搬磚的時候,也不見你們送錢送糧食給我?]——最後一個搬磚人

[我現在在五大湖做清潔工,一個月的工資,還是足夠一家人生活的,努力下去,困難只是暫時的。]——吉姆

[據我所知,一部分熱帶地區,雖然因爲極端天氣影響,但是農作物還是可以種植的,至少比高緯度地區好太多。]——在漠河的北極熊

[懂得都懂,反正地是差不多的,那問題出在哪裡?]——旦總

[雀食!我去過很多落後地區,有些問題是天然的,有些問題是人爲的,也是我無法理解的。]——雷探長

全球互聯網上,各種各樣的言論都有。

很多人都習慣就問題歸結於別人,卻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從來不反思自己的行爲。

比如,支援某些地區的糧食種子,直接被他們當糧食吃掉了。

土地再貧瘠,難道還差過甘省疆區?恐怕不見得。

至少很多地區的土地,無論是降水、光照、氣溫和土壤肥力,確實都要好上很多,甚至要優良上一個量級。

人只能自救,靠天靠地靠別人,還不如靠自己的雙手。

那些懶到,要人喂餅的傢伙,真的想不出要如何挽救?

聯邦在本土和新控制的區域,迅速進行全面的輿論引導,同時建立“臨時區”、“基本區”。

這種分區策略,說白了就是一種隔離。

完成改造、又複合標準的人,晉升到基本區(相當於本土);不符合的人,就永遠生活在臨時區。

通過這種篩選,隔絕那些劣幣的進入。

甚至聯邦已經決定,生活在臨時區的人,將不具備孩子的撫養權,所有的孩子,統一送學園都市生活教育。

等這些人老去,臨時區就可以撤銷。

目前美洲各地,根據臨時民事管理中心的規劃,預計將設立15個臨時區,用於安置所謂的“臨時公民”。

聯邦會給他們機會,給他們提供再教育、提供一些工作、一些技能培訓。

如果還是不能改變,仍然死性不改,那就真的只能放棄了。

對於外界的質疑和輿論,聯邦內部卻風輕雲淡,因爲現在優勢在聯邦,不趁現在改變,以後會更加麻煩。

比如在俾斯麥城向北大約60公里左右,就被劃出一片10萬平方公里的區域,作爲臨時安置區。

不到一個月時間裡面,超過173萬人,被安置在該區域,這些人的工作非常簡單,北美洲生態環境修復。

北風臨時安置區。

C13城,這裡以前的名字叫“布瓦瑟萬”,曾經這裡到處都是楓樹林、松樹林和林間草地。

只是被火山灰、極端低溫的輪番摧殘後,很多動植物都死亡了。

一隻50人的生態修復小隊,正在忙碌着。

只是這些人工作起來,有些不情不願,甚至一邊翻土,一邊用粗俗不堪的言語抱怨着。

但是考慮到,一旦沒有信用點,就買不到東西,可能被直接餓死,他們不得不選擇屈服。

畢竟臨時區內,可沒有救濟站之類,聯邦已經提供了大把工作,又有技能培訓、再就業之類,還找不到工作,那就真的沒有必要搶救了。

說不會技能之類,那掃大街、清潔工作,和一些重複性的簡單工作,總不能不會吧?

就比如這些生態修復小隊,偷懶和磨洋工都可以,但是上面的監控機器人,會記錄這一切,反正到時候是按勞發信用點的。

臨時區的管理人員不會強迫工作,反正一切全憑自願,餓不餓死也全憑自願、願不願意學習同樣如此。

一切的配套設施,這裡和基本區沒有太多區別,關鍵是願不願意去改變自己。

初期被安置過來的人,正在迅速分化着,一部分醒悟過來,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學習新知識;一部分得過且過,工資只要夠生活即可,他們通常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各自不同的選擇,帶來不同的未來。

隨着被篩選出來的人員,不斷填充到各個臨時區內,整個美洲的社會徹底變成兩個世界。

另一邊。

被晾了幾個月的露西亞,終於選擇了屈服,只要求保留一塊15萬平方公里的區域,作爲寡頭們的自留地。

同時供應他們相應的物資、電力,期限是50年。

然後其他地方和人口,全部被露西亞寡頭們拋棄了。

相當於他們將這些土地和人口,賣給了聯邦,換來50年的富貴生活,以及一片自留地。

顯然他們不想和諾亞會高層那樣,直接被聯邦軟禁在孤島之中。

聯邦也不在意,15萬平方公里又如何,還不是一個大一點的牢房,就讓這幫人在裡面自生自滅吧!

至此,聯邦再次吞併露西亞的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成爲藍星有史以來,面積最大的實體。

只剩下最後的西洲聯盟,還在裝鴕鳥。

聯邦也不急。

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六百九十二章 漫遊(一)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
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六百九十二章 漫遊(一)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